李善长被灭族后,此人上书朱元璋为其伸冤,朱元璋看后沉默不语
Posted 王国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善长被灭族后,此人上书朱元璋为其伸冤,朱元璋看后沉默不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善长被灭族后,此人上书朱元璋为其伸冤,朱元璋看后沉默不语
文|午夜鉴史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这是朱元璋曾经对李善长的评价,可以说是很公平公正的。李善长的能力以及对朱元璋建立江山的贡献不言而喻,在所有的文臣武将中他排名第一无可争议。大明江山建立之后,朱元璋也没有亏待李善长,他先后担任了光禄大夫,左柱国和丞相,统领整个中书省,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尽荣华富贵。 既然如此,那么李善长为何最后又被朱元璋灭九族了?其实李善长成也朱元璋,败也朱元璋,大臣再厉害,也只不过是皇帝的一个棋子,不需要的时候就会被抛弃。 在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就想要铲除淮西勋贵,他们多是骄兵悍将,在打天下的时候他们勇猛无比,朱元璋离不开他们,但是天下太平时,这些人只能是国家的隐患,一日不除,朱元璋一日就睡不踏实。 可是,当时的大明还没有彻底解决外患,多少还是需要依赖这些武将的,因此对于他们的放纵朱元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他们所犯下的错误,朱元璋早就铭记于心,早晚用来对付那些骄兵悍将。 李善长也是淮西勋贵,尽管他不是武将,但他确实淮西将领的大哥,因此要铲除淮西勋贵,自然也要考虑到李善长的想法。起初朱元璋还是有所顾忌的,可是到了晚年之后,朱元璋越来越感觉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为了能够给太子朱标留下一个太平盛世,朱元璋加速了铲除功臣的计划。 朱元璋想自己活着的时候,那些骄兵悍将都如此猖狂,一旦自己死了,心地善良的朱标根本无法驾驭他们,到时候必然会生出祸乱,每每想到此时,朱元璋内心越感到不安。杨宪,胡惟庸等人接二连三地被朱元璋除掉,这些人是有罪,但是很难说他们是为了谋反,所谓的证据也都是含糊其辞。 胡惟庸被处死后,李善长当时没有受到牵连,至少朱元璋当时没有处罚他,可是朱元璋也对他失去了信任。1390年,朱元璋终于要对李善长动手了,此时胡惟庸已经被处死10年了,余波依然没有平息。 李善长的亲戚丁斌犯法被捕入狱,李善长多次为他请求,惹怒了朱元璋,而丁斌曾经在胡惟庸手下办事,他被捕后招供胡惟庸与李存义之前的来往,李存义被捕之后供词上又牵连到了李善长,李存义说胡惟庸谋反时曾经找我李善长征求意见,起初几次李善长都是拒绝的,到了最后一次时,李善长却说「 ”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很显然李善长最后是默许了胡惟庸造反的事情。 当然以上只是李存义招供的一面之词,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些已经够了,朱元璋借此下令将李善长全家70多人全部处死,已经76岁的李善长为朱元璋付出了一生,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不禁令人唏嘘。 那么李善长真的有谋反之心吗?就在李善长被灭族的第二年,虞部郎中王国用上书朱元璋为其伸冤。在奏折中王国用分析了李善长不可能是胡惟庸谋反的帮凶,也不可能想要谋反。至于原因,王国用说李善长已经是位极人臣,所有臣子能够得到了位置,他已经都得到了,他的权利仅仅在皇帝之下,他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即便他真的是胡惟庸的帮凶,胡惟庸成功之后,他所能够给李善长的朱元璋已经给了,李善长完全没有必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去做,他是一位久经官场的老臣,对于造反者能够成功的概率有多低,李善长心知肚明,元末那些枭雄最终的下场李善长也都看的很清楚的,只有朱元璋一人成功了。 因此,王国用认为李善长断然不会帮助胡惟庸造反,同时王国用结尾还说「 ”现在李善长已经死了,多说无益,希望陛下能够将他作为将来的教训”,很显然王国用是在批评朱元璋。依照朱元璋的脾气,王国用肯定是要被惩罚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看完奏折之后沉默不语,没有惩罚王国用,很显然朱元璋是默认了王国用的观点,李善长是被冤杀的。相关参考
李善长,早年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四方,功劳颇多。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封其为左丞相,荣光无比。那么明朝功臣李善长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明朝功臣李善长退休也不得善终吗?李善长,这个活泼在明初政坛上的超重...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为了自己的皇位,杀了很多曾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在这些功臣里,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那位掌管朝政的胡惟庸,像这种人已经威胁到他的地位,要杀了他,也是情理之中。在那场杀戮
文/午夜鉴史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个朝代都是建立在血流成河的征伐之上的,朱元璋的大明江山也不例外。朱元璋最敬佩的人是刘邦,两人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身于草根,却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
李善长,开国丞相,明太祖朱元璋曾赐给李善长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免二死,子免一死”据说以此可赦免自己两次死罪,子一次。最后的结果却是被朱元璋处死全家七十余人。朱元璋赐的免死金牌为何不能救李善长一命?...
李善长,生于公元1314年,卒于公元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定滁州后,便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其功绩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李善长小的时候就体现了智计谋略上的长处,学习
朱元璋能够打得天下,主要依靠得力于徐达、汤和等一批淮西老乡组成的淮西邦,而居淮西邦之首的,就是被朱元璋喻之为“萧何”的开国丞相李善长。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谋反伏诛”,牵连面广,被处决官员
说起明朝开国最重要的功臣,武将自然是以徐达为首,文臣则是李善长和刘伯温贡献最大。可以说,徐达之于朱元璋,就如韩信之于刘邦;李善长之于朱元璋,就如萧何之于刘邦;刘伯温之于朱元璋,就如张良之于刘邦。作为明
朱元璋能成功离不开一个人——李善长。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共封了六位公爵,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也就是说在朱元璋心里,李善长是“第一功臣”,那么这个负责后勤工作、无武功建树的李善长如何会得到
《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四年春天,中书左丞相、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正式致仕。李善长名义上退休,因为他比较擅长经济事务的管理,朱元璋没有让他闲着。当时,朱元璋正在自己的故乡濠州兴建中都,李善长被派去监造工程
李善长是跟朱元璋早早就一起闹革命的安徽同乡,其虽没有什么武功上的建树,但作为幕后英雄,他帮朱元璋把团队管理的非常有竞争力,因此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大明开国初期,李善长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都是非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