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刻有两字,日本学者大惑不解,郭沫若只加四笔,都懂了

Posted 郭沫若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泰山上刻有两字,日本学者大惑不解,郭沫若只加四笔,都懂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泰山上刻有两字,日本学者大惑不解,郭沫若只加四笔,都懂了

泰山作为「 ”五岳之长”、「 ”天下第一山”,古代是皇帝封禅之地,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因此泰山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上世纪许多日本学者到中国学习考察中华文化,都会到泰山。日本学者在导游的陪伴下,登上了泰山,风景尽收眼底,除了风景,还有一块石碑吸引了日本学者的目光,石碑上刻有「 ”虫二”两字。 几位精通中文的日本学者实在无法猜测出这「 ”虫二”究竟有何含义,这些人就围绕着二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解开这个文字谜题的人是郭沫若,郭沫若有次登泰山时,就有学者请教郭沫若「 ”虫二”的含义。郭沫若看了半天,然后用手在「 ”虫二”两字上各加了两笔,于是就变成了「 ”风月”二字,郭沫若笑着说这是「 ”风月无边”之意。 据记载,「 ”虫二”两字乃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的济南名士刘廷桂和朋友到泰山游玩时所刻。至于刘廷桂为何要刻这两个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刘廷桂在泰山问尼姑要水喝,尼姑不给他喝,于是刘廷桂一气之下就刻了这两个字,寓意讽刺尼姑是风月之人。 另一种说法是刘廷桂看到泰山的风景后本想题「 ”风月”的,但想到当年乾隆皇帝曾经在西湖题过「 ”无边风月”四个字,为了避讳,刘廷桂灵机一动,就只题了风月两个字的字心。 其实「 ”虫二”的用法早在清朝之前就出现了,明代唐伯虎题妓湘英家扁云:「 ”风月无边”,祝枝山见之曰:「 ”此嘲汝辈为虫二也。”湘英问其义,枝山曰:「 ”风月无边,非虫二乎?” 清人平步青在《霞外捃屑》也曾写到:徐天池游西湖,题某扁曰「 ”虫二”,诘之,曰「 ”风月无边也”。而且关于「 ”虫二”还有一个名人轶事,《巴陵胜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李白登岳阳楼时,看到了三个字:一、虫和二,李白认为这是一副字谜对联,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简单两个字,就能延伸出如此有趣的故事,汉字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参考

清代才子在泰山刻 ”虫二”,日本专家研究十年,郭沫若一笑破题

在清朝时,因为泰山地处高远,让人感觉好像树立在云里雾中,于是纷纷觉得泰山就像是通天九重天的必经之路,一时间引得很多人来这里许愿居住,当时清朝有一个才子叫刘延贵,也想一睹泰山的风采,于是前来游览,没想到

日本發現中國烈士墓,120年來荒涼無人祭拜,墓碑上刻有二字

衆所周知,在長達14年的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中中,無數烈士犧牲了寶貴的生命。現在他們的遺體基本都被安葬在祖國的烈士園裏了。然而,有一個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發現了中國烈士墓,這個墓已經有120年

中日两国各有座墓,抗战后日本凿掉碑上两字,并要求中国照办

中国在上个世纪初,曾经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此我们国人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并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不断的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我们国家也奉行

郭沫若和日本妻子佐藤富子的婚恋恩怨

1916年,佐藤富子在日本东京圣路加医院与郭沫若相识,随后,23岁的佐藤富子与24岁的郭沫若在日本同居,为此,佐藤富子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郭沫若为佐藤富子取了个中文名“安娜”。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郭沫若离开日本,...

郭沫若和日本妻子佐藤富子的婚恋恩怨

1916年,佐藤富子在日本东京圣路加医院与郭沫若相识,随后,23岁的佐藤富子与24岁的郭沫若在日本同居,为此,佐藤富子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郭沫若为佐藤富子取了个中文名“安娜”。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郭沫若离开日本,...

中国一才子,娶了一个日本女人,为他生5个孩子,终被他所抛弃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了一个与鲁迅齐名的大才子。他不仅文学功底了得,在甲骨文、书法及考古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但因为在文学上的主张不同,被鲁迅评为“才子加流-氓”,此人就是郭沫若。郭沫若(1892

從泰山府君祭看中國道教對古日本信仰之影響

相較於日本對佛教與儒家思想的受容與認可,中國道教思想是否曾對日本文化產生較大影響的問題,一直是學界爭議的焦點。雖然日本學者對道教的研究頗多,成果亦頗豐,但其主旨多是通過道教研究來認知中國文化,鮮有以道

從泰山府君祭看中國道教對古日本信仰之影響

相較於日本對佛教與儒家思想的受容與認可,中國道教思想是否曾對日本文化產生較大影響的問題,一直是學界爭議的焦點。雖然日本學者對道教的研究頗多,成果亦頗豐,但其主旨多是通過道教研究來認知中國文化,鮮有以道

百家論道·泰山府君祭·中國道教對古日本信仰之影響

相較於日本對佛教與儒家思想的受容與認可,中國道教思想是否曾對日本文化產生較大影響的問題,一直是學界爭議的焦點。雖然日本學者對道教的研究頗多,成果亦頗豐,但其主旨多是通過道教研究來認知中國文化,鮮有以道

1942年哪位开国将军游泰山 顺便设伏击毙日军九人

核心提示:遂轻装上泰山,晨四点达日观峰,观罢日出,徐徐下山,游玉皇顶、碧霞祠、瞻鲁台等胜境,至南天门果遇日伪军上山。将军即设伏,毙日军九人,俘伪山东省电报局长、日本人间本和伪中队长以下二十余人。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