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

Posted 潼关

篇首语:每个牛逼的人,都有一段苦逼的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潼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潼关

1.潼关之险 潼关古称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公元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魏信陵君魏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地区)大败秦军,秦军据守函谷关后,诸侯联军久攻不下,撤军。 公元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共推楚考烈王为纵约长,春申君为联军主帅,共同攻打秦国。联军攻至函谷关时,秦军出击,诸侯联军败退。 秦末,刘邦西伐关中,函谷关攻不进去,只能绕道入武关,曲线灭秦,而且这还是拜秦军主力被项羽全灭所致。 汉末,曹操讨汉中张鲁,凉州诸将以疑惧而反。马超率众十万扼守潼关,曹操顿兵关前,久攻不克,只能北渡黄河,从上游南渡出马超军后,历尽艰险,这才击破马超,略定关中。 南北朝时期,东魏高欢发军三路攻关中,以猛将窦泰攻潼关,另以军攻武关,自率主力从蒲坂渡河。西魏宇文泰集中精锐击破攻潼关的窦泰军,高欢只得全线退兵。 由此可见,正面进入函谷关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长江之险 首先说,长江这么一条贯穿东西全境、水量充沛的大江,在战争特别是冷兵器时代绝对堪称天险,这毫无疑问。但同时,长江这个天险,应该理解为一个”长江体系「 ”,而非单长江本身。 长江下游,有句话叫做「 ”守江必先守淮”,以淮河为界,地貌由北方平原变为南方水网,北边一方一旦占据两淮,则对长江一线的战略机动性大为提升,长江天险也就大打折扣。所以很多战役是围绕两淮控制权展开的,典型如淝水之战。 长江中游,这里长江有一条北入的大支流——汉水,北边一方如果控制汉水,则可放心大胆的训练水军、组织后勤,则对长江的威胁就更大了,所以上游的襄樊(襄阳)就成了长江最重要的屏障,且襄樊向北过南阳盆地便直通长安-洛阳-开封一带,向南可直取江汉,堪称南北一大咽喉。 长江上游,长江过了宜昌/夷陵,就多有崇山峻岭,不利于大部队特别是北方骑兵的展开, 且自身的通航性也大为减弱。 需要强调的是,古代战争,最麻烦的是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的船运载力有限,要想将大批士兵安全渡江,难度较大。因为运载力有限,所以你可能有20万军队,能够征集500艘船,也只能一次运2000军员,要完成全部运载结束,得要往返100次才能完成。往返100次,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往返一次所需要的时候假设是2个小时,那在这2个小时是非常危险的。对方在沿岸,只要有个万来人守着,在2小时内对付你这2000人,也是非常容易的,刚下船,估计就被守方士兵弓箭射死了。因此,即使20万人,想要突破个小关口也是非常难的。 历史上发生在长江的战役: 魏晋灭蜀汉和吴国之战是中国第一次南北战争,是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打的。 东晋时期权臣恒玄也是从湖北发兵顺流而下打下南京灭了东晋。 梁萧衍取代齐的战争也是从湖北发兵顺流而下。 隋灭陈也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忽必烈灭南宋也是占领襄阳后控制汉水后顺流而下。 正面从江淮直接渡江强渡攻打南京的,历史上成功的很少。苻坚失败了,北魏失败了,金国几次尝试都失败了。真正比较大规模成功的也就赵匡胤灭南唐和解放军横渡长江。 3.蜀道之险 李白《蜀道难》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秦灭巴蜀 公元前316年,张仪二度出任秦相,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意见,暂时停止东进攻打各诸侯国,而是先对富饶肥沃的天府之国下手不守从秦入蜀道路险阻难行,根本无法出兵,这时候秦国人想出一个绝妙好计。 蜀王是个贪财之人,人有了弱点便可以利用。秦国故意造出五头石牛,吹嘘说这石牛能拉出一粒粒的黄金粪便,称为「 ”牛便金”。秦惠王放出风声,称若蜀国愿意与秦交好,便把这五头能下金的石牛送给蜀王。利令智昏的蜀王大喜,派使者前往秦国。秦惠王假戏真做,特地派一百人「 ”养”这五头石牛。每天蜀国使者便收到几锭金子,据说是石牛拉出来的。蜀王闻讯大喜,当即向秦惠王请迎石牛。 秦惠王很「 ”慷慨”地把石牛送给蜀王,不过石牛相当沉重,用人搬运到蜀国是不行,得用马车运送。有马车还不行,没有马车行驶的路,得开一条路才行。蜀王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崎岖山岭中修了马车可以通行的道路。在他看来,只要石牛送到,每天拉几锭黄金岀来,很快就能把开山修路的本钱收回来了。路修好了,蜀王派五名大力土去秦国,把五头石牛拉回蜀国。只是石牛到了蜀国后,水土不服,愣是没拉出一小粒黄金。蜀王天天盯着牛屁股发呆,总算明白过来了:他就是个大傻帽儿,被秦国人骗了秦国人略施小计,只花了小小的代价,就骗得蜀国修了一条车马行走的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攻蜀时机的成熟。之后蜀国内乱,秦国趁机沿着蜀国人自己修的金牛道拿下了蜀国。 (2)吴阶守蜀 吴玠早年从军抗击西夏,后与其弟吴璘领兵抗金,于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此挫败金军,为保全川蜀之地作出杰出的贡献。当富平之战宋军大败、金军全力入侵川蜀时,东南一带也形势危急,如果不是吴玠挺身而出,「 ”无蜀久矣”。 在整个宋朝疆域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吴阶能在西蜀战场保持不败,一方面是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就是蜀地自古易守难攻的地理特点。 历史上除了以上说的潼关、长江、蜀道还有很多军事天险,比如:瞿塘峡、长城等。但历史却没有一个天险从来没有被攻破过。 潼关虽险,毕竟项羽曾入之,曹操曾入之,刘裕曾入之,安史叛军亦曾入之;瞿塘虽险,毕竟岑彭曾入之,桓温曾入之,朱龄石曾入之,刘光义曾入之,汤和曾入之; 蜀道虽险,毕竟邢峦曾入之,尉迟迥曾入之,郭崇韬曾入之,王全斌曾入之; 长江虽险,毕竟晋师曾渡之,隋师曾渡之,宋师曾渡之,元师又曾渡之,解放军也曾渡之。 秦始皇也十分自信,他认为有可能威胁他中央集权的家天下统治的,只有北方的匈奴,因此筑万里长城以备胡,以为这样就能够江山永固,传至万世。历史事实恰恰相反,才传到二世,就天下大乱了,勉强拖到三世,就彻底灭亡了。更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江山不是毁于他所认为的强敌——匈奴,而是毁于他的臣民。陈胜、吴广带领手无寸铁的九百戍卒,居然动摇了削平六国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的根基。原因何在?陈胜说:「 ”天下苦秦久矣。”贾谊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之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也。为人君者苟能施仁行善,以蓄其德,何患国之不固哉!德之不修,险之不存。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相关参考

潼关城计送赖兵

  顺治年间的一天,陕西总兵陈德之率领两万人马过潼关开赴前线作战,潼关副节度使汤斌忙出城迎接。一番寒暄后,陈德之提马要进城。汤斌却横在马前,问陈德之要在潼关驻扎多久。陈德之不高兴了,说:“这是军中机密

“山河表里潼关路”是什么意思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潼关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传唱千古的名句出自元曲大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是张养浩在前往关中救灾路过潼关时有感而发而写的,其中

三国时期的潼关之战的爆发与结果

  历史上的战役很多,出名的战役也很多,而回到三国时期,其中有名的战役就有潼关之战,潼关之战是怎样爆发的?战争方主要有那几方?潼关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意思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意思是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波涛如怒:形

安禄山的普通将领,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名将哥舒翰,取得潼关大捷

安禄山的普通将领,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名将哥舒翰,取得潼关大捷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迅速攻下了洛阳。在长安前面就剩下一个重要的潼关可守了。唐玄宗派出了回长安养病的名将哥舒翰率二十多万军队去镇守。安禄山派

封常清高仙芝死后谁镇守潼关 封常清是怎么死的

  封常清  封常清,细瘦斜眼、脚短,还有些瘸,从外表上看的确不那么出众,但他还是颇有作战能力的。曾经随高仙芝攻破大勃律国,抗击安禄山,却遭人诬陷被唐玄宗斩首。  封常清高仙芝死后谁镇守潼关  按照史

为什么秦时的函谷关远胜隋唐后的潼关

俗话说的好:得关中者王天下!这在宋朝之前可谓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是兼并六国的暴秦,还是前后称雄四百多年的两汉,再到盛极一时的隋唐,都是从关中地区真正起家。作为这片区域的门户,函谷关与潼关也先后拱卫着无

马超家人都在曹操手中,为何他还敢发动潼关之战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角色,他不仅武艺高强,忠孝两全,还有一副好相貌——“见马超生得面对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他战许褚、斗张飞的英姿;他年

舍威严 得性命

三国征战时期,曹军将领钟繇退守潼关。知道长安已然丢失,心里又气愤又着急。于是叫来大将徐晃和从弟曹洪,怒气冲冲地下了死命令:“你们两个先率领一万兵马去镇守潼关,如果十天内潼关被攻破了,就砍了你们的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