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中原

Posted 太祖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谁主中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谁主中原

谁主中原?开封朱温与驻马店秦宗权的终极PK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前言 话说蔡州(今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县)三大将秦贤、卢瑭、张晊全部被朱温击败,蔡州军的终极BOSS被誉为「 ”魔兽”的秦宗权震怒,终于亲自下场,来到开封城外。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此时秦宗权在边孝村(汴州城北郊)集结的兵力已经达十五万之众,光屯驻的营寨就有三十六个,这是一组令人恐怖的数字,蔡州军的主力部队几乎是倾巢而出。 十五万蔡州军在酸枣门外发出巨大的嘈杂声,让开封城中的所有人,终于想起了被「 ”魔兽”秦宗权支配的恐惧。 开封城四门紧闭,免战牌高高挂起,往日意气风发的朱温,也只能窝在府中,大气都不敢喘。 《新唐书•逆臣传•秦宗权传》:「 ”宗权悉军十五万列三十六屯,逼汴,全忠惧。” 《新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秦宗权)环汴为三十六栅,王顾兵少,不敢出。” 怎么办? 面对如此兵力的悬殊,我该怎么办? 正当朱温一筹莫展、愁眉苦脸的时候,朱温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顿时面露喜色。 朱温笃定地说道:「 ”他一定知道怎么办!” 朱温口中的这个人是谁呢? 他能否帮朱温度过此次危机呢? 正文 朱温口中的这个人叫做敬翔,此时他任职宣武镇的馆驿巡官,专管檄文奏告,在宣武镇的幕职官序列中,属于中下层。 《新唐书•百官志》:「 ”节度使、副大使知节度事、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同节度副使十人,馆驿巡官四人,府院法直官、要籍、逐要亲事各一人,随军四人。” 朱温召敬翔前来,将自己的窘境告知后,急迫地问道:「 ”先生,计将安出?” 敬翔毕恭毕敬地向朱温施了一礼,然后说道:「 ”秉大帅,此事易也。翔赠予大帅两字,即可解之。” 朱温狐疑地凝视着敬翔,如今开封城中人心惶惶,包括自己也不例外,唯有眼前这位瘦弱的文人气定神闲,他那单薄的身体,在此时却犹如一座巍巍高山,任由风云飘摇,他自岿然不动,想到此处,朱温收回思绪,问道:「 ”敢问先生,是哪两个字?” 敬翔再度施礼,郑重地向朱温答道:「 ”救命!”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 ”夏,四月,丙子,朱全忠求救于衮、郓。” 郓即郓州,代指的是天平军节度使朱瑄;兖即兖州,代指的是泰宁军节度使朱瑾,他们是两兄弟。秦宗权侵略邻道二十余州时,此兄弟二人势力范围远离蔡州,免受侵害,于是作壁上观,安心招兵买马,因此保有相当不错的军事实力,这是朱温求救于他们的客观条件。 虽然正史上有明确记载,朱温面对秦宗权大军压境之时,使用了「 ”救命之计”,但是在正史上并未记载,此计是由敬翔所献。也就是说,前文所述朱温与敬翔的对话,实乃羚羊的推断。 那么问题来了,羚羊推断朱温是因为采纳了敬翔的计策,才向朱瑄、朱瑾两兄弟发起求救,这一说法是否合理呢? 是合理的,有三点可证。 第一点,敬翔的能力。 在薛居正编纂的《旧五代史》中,张文蔚、薛贻矩、张策、杜晓、敬翔、李振六人同列一传,其中张文蔚、薛贻矩、张策、杜晓这四人为后梁王朝的四位开国宰相,敬翔与李振二人为后梁王朝的开国崇政院使(后唐改崇政院为枢密院,专掌军国重事),此六人所在的列传可名为「 ”后梁开国重臣传”。 虽然敬翔在序列中为第五,但众所周知,在五代十国,掌管行政的宰相并不拥有实权,而掌管军政大权的崇政院使,才是真正的后梁第一实权重臣,可以这么说敬翔是后梁开国第一重臣。 在欧阳修编纂的《新五代史》中,则更加明显地说明了敬翔的地位,《梁臣传》中名列第一的就是敬翔,其次才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后梁名将朱珍、李唐宾、庞师古、葛从周、霍存等人。 敬翔一个文人,在武将横行的五代十国乱世,是靠什么混上后梁开国第一重臣之位的呢? 很简单,依然是两个字 沉谋。 魏征所著《群书治要》云:「 ”自古成大事者有三,一曰坚毅,二曰沉谋,三曰果勇。” 敬翔就是一个典型的沉谋之人,他悉心辅佐朱温三十余年,事无巨细,鞠躬尽瘁,经常彻夜不眠,只有在行军途中的马鞍上可以稍事休息。 敬翔深沉低调,从不直接劝谏或者献策,但敬翔举手投足间只要稍有迟疑,朱温就可以察觉到,然后就会按照敬翔的意见行事。朱温与敬翔,这对君臣心意相通,一个不明示,一个不明说,所以外人压根不晓得敬翔到底为朱温进行了哪些谋划,也不清楚哪些是朱温的意见,哪些是敬翔的意见。 朱温晚年卧病在床,召敬翔前来托孤,向敬翔吐露自己此生不能平灭河东的遗憾与愤恨,言辞悲切,君臣相望,忆往昔三十余年,敬翔声泪俱下。 朱温是历史上有名的雄猜之主与残暴之君,越是朱温的近臣,反而越容易死于非命,但敬翔不同,却能与朱温一直君臣相知。他们之间的情谊,真可谓是人伦大丧的后梁王朝中,罕见的真情实感,极其可贵。 《旧五代史•敬翔传》:「 ”翔自释褐东下,遭遇霸王,怀抱深沉,有经济之略,起中和岁,至鼎革大运,其间三十余年,扈从征伐,出入帷幄,庶务丛委,恒达旦不寝,惟在马上稍得晏息。每有所裨赞,亦未尝显谏,上俯仰顾步间微示持疑尔,而太祖意已察,必改行之,故裨佐之迹,人莫得知。及太祖大渐,召至御床前受顾托之命,且深以并寇为恨,翔鸣咽不忍,受命而退。” 敬翔之沉谋,不显山不漏水,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与左右了后梁太祖朱温的一生,朱温一生对敬翔的态度也始终如一,用四字可以概括,那就是——言听计从。 敬翔:「 ”世人皆叹,我敬翔之谋,因为隐于朱温幕后,未能显名青史,但我想说,身为一个在乱世中的谋士,能找到一个始终对你言听计从的主公,我敬翔,夫复何求!” 所以当我们分析朱温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那个视三十余年如一日心甘情愿隐于朱温幕后的敬翔。 第二点,事件的吻合。 正史上虽未记载敬翔具体为朱温谋划了哪些事件,但是却对敬翔何时投靠朱温,何时受朱温重用,都做了详细记载,因此我们根据这些记载,可以依次确定人物、时间、地点,从而推断事件。 首先,我们来看敬翔是何时投靠朱温的呢? 《旧五代史•敬翔传》:「 ”时太祖初镇大梁,有观察支使王发者,翔里人也,翔往依焉,发以故人遇之,然无由荐达。翔久之计窘,乃与人为笺刺,往往有警句,传于军中。太祖比不知书,章檄喜浅近语,闻翔所作,爱之,谓发曰:‘知公乡人有才,可与俱来。’及见,应对称旨,即补右职,每令从军。翔不喜武职,求补文吏,即署馆驿巡官,俾专掌檄奏。” 《新五代史•敬翔传》:「 ”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谓发曰:‘闻君有故人,可与俱来。’翔见太祖...太祖大喜,补以军职,非其所好,乃以为馆驿巡官。” 这两段记载,都说明了敬翔是因为写文章喜欢用「 ”俚语与俗语”而得到了朱温的赏识,而不是因为出谋划策,所以朱温给敬翔委派的职务,也是专管檄文奏告的馆驿巡官,此时的敬翔还没有成为朱温的心腹谋主。 其次,我们来看敬翔是何时得到朱温的重用呢? 《旧五代史•敬翔传》:「 ”太祖与蔡贼相拒累岁,城门之外,战声相闻,机略之间,翔颇预之。太祖大悦,恨得翔之晚,故军谋政术,一以咨之。” 《新五代史•敬翔传》:「 ”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 这两段记载,都说明了敬翔在朱温与秦宗权交战时,为朱温出谋划策而且「 ”颇预之”、「 ”多中”,于是朱温相见恨晚,引为心腹谋主。 而且这两段记载,都明确提到了地点,一个是「 ”城门之外”,一个是「 ”汴郊”。 最后,通过人物(朱温与敬翔)、时间(朱温与秦宗权交战时)、地点(开封城外)的这三点的确定,从而我们可以推断出来,在秦宗权大军压境开封城外之时,先发生了敬翔为朱温出谋划策的事件,然后发生了朱温向朱瑄、朱瑾两兄弟发起求救的事件,是非常吻合事情的发展顺序的。 第三点,朱温的反常。 朱温以狡猾著称,他的聪敏锐利,使他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从四战之地起家的开国皇帝,但一体两面,朱温同时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 朱温如果不自负,就不会在与李克用联合剿灭黄巢之后,就匆忙决定对这个曾经的战友,痛下杀手。 朱温如果不自负,就不会为了独立对抗秦宗权,冒着风险两次跨镇募兵和一次跨镇出击,去开罪其他藩镇节帅。 而此次,自负的朱温,居然向其他藩镇节帅求救,这是反常的。 谁能让朱温做出这个反常的举动呢? 我想答案,大家已经了然。 综上三点可证,朱温是因为采纳了敬翔的计策,才向朱瑄、朱瑾两兄弟发起求救。 求救信,是发出来了,但是现在选择权交到了朱瑄、朱瑾两兄弟的手里了,他们愿不愿意前来救朱温呢? 《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辛巳,兖、郓、滑军士皆来赴援。” 《新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五月,兖州朱瑾、郓州朱瑄来赴援。”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 ”朱全忠求救于衮、郓,朱瑄、朱瑾皆引兵赴之,义成军亦至。” (注明:义成军节度使又称郑滑节度使,由朱温麾下大将胡真担任,其治所在滑州,亦发兵前来救援) 朱瑄、朱瑾两兄弟果然如约而至,一切皆如敬翔所料,唇亡齿寒的道理很浅显,但是影响以及改变一个狡猾但又自负之人的决策却很难。由于史料的缺乏,这其中细节我们虽然无法得知,但我们可知,敬翔是一位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的非凡谋士,因为这次出色的谋划,朱温大叹与他相见恨晚。 兖、郓、滑、汴四镇兵马齐聚,兵力差距被抹平,心中已然无惧的朱温,吹响了进攻秦宗权的号角。 但有关朱温是采用什么战术进行进攻的,却各说纷纭。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的相关记载,发生了冲突。史料冲突,这是学习五代十国历史的过程中经常要遇到的状况,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关注五代十国历史领域的创作者相对其他历史领域的创作者而言,相对稀少。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得提前花不少功夫在史料的相互印证上,这是非常令人头疼的。 有关朱温是采用什么战术进行反击的,薛居正所著《旧五代史》的说法,比较玄幻。 讲的是四镇联合军发起反击的大前天夜里,天降陨石砸入秦宗权寨中,蔡州军遭受了天谴,战斗力陡然下降。于是在第二天,看见四镇联合军甲胄鲜明,已经吓得不成样子。第三天轻松被四镇联合军击破,斩首二万余人,当天夜里张晊和秦宗权逃跑。 《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其日晚,大星陨于贼垒,有声如雷。辛巳,兖、郓、滑军士皆来赴援,乃陈兵于汴水之上,旌旗器甲甚盛。蔡人望之,不敢出寨。翌日,分布诸军,齐攻贼寨,自寅至申,斩首二万余级。会夜收军,获牛马、辎重、生口、器甲不可胜计。是夜,宗权、晊遁去,迟明追之,至阳武桥而还。” 而欧阳修所著《新五代史》的说法,相较于薛居正所著《旧五代史》的说法,显得更加简练与精彩。 讲的是朱温在反击前夜使用「 ”诱敌之计”,在城中大摆筵席,灯火通明,歌乐之声,不绝于耳,北门外的张晊正听得如痴如醉时,朱温率领四镇联合军夜袭,斩首二万余人,当天夜里张晊和秦宗权逃跑。 《新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王置酒军中,中席,王阳 起如厕,以轻兵出北门袭晊,而乐声不辍。晊不意兵之至也,兖、郓之兵又从而合击,遂大败之,斩首二万余级,宗权与晊夜走。”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听薛居正的,还是听欧阳修的呢? 羚羊答,我们听司马光的。 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的说法,不同于薛居正与欧阳修,很简单,很朴实,也很干脆。 讲的是朱温带领四镇联合军,没有使用任何计略,直接正面进攻秦宗权十五万大军驻扎地边孝村(开封城北),大败秦宗权,斩首二万余人,这一战杀的秦宗权胆寒,秦宗权趁夜逃跑,被朱温发现,一直追击到阳武桥而还。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 ”辛巳,全忠以四镇兵攻秦宗权于边孝村,大破之,斩首二万余级,宗权宵遁,全忠追之,至阳武桥而还。” 接下来羚羊说说,为什么我认为司马光的说法更贴近史实呢? 第一点,秦宗权逃跑的原因。 通过三部史料相互印证,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朱温率领四镇联合军反击的结果是一致的,那就是秦宗权在夜里逃跑了。 那么秦宗权为什么要逃跑呢? 薛居正和欧阳修在此点上说法大致雷同,那就是朱温击破了张晊军,斩首两万余人,然后秦宗权带着张晊一起在当夜逃跑,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合理。 在上回我们讲到在开封保卫战中(预知详情,请看羚羊往期精彩文章进击的朱温:大唐王朝887年,开封保卫战) 秦贤被击破死伤万余人,卢瑭被击破伤亡惨重,张晊在赤岗大败也是伤亡惨重,所有秦宗权才亲自下场,率十五万大军压境。因此我们可知张晊军麾下战斗力已然不足,此战中挑大梁的是秦宗权本人。 张晊军再度被击破的可能性本就极高,秦宗权作为一个成功攻陷邻道二十余州的军事统帅,不会不明白这点。 而且张晊军驻扎地赤岗,在边孝村南边,与秦宗权互为犄角之势。诚如薛居正和欧阳修所说张晊遭受到了四镇联合军的攻击,被斩首两万余人,那么秦宗权所率十五万大军为何没有南下救援? 就算因为四镇联合军的突袭,秦宗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使秦宗权稀里糊涂放弃了救援的机会,但为什么之前肆虐中原不可一世的秦宗权不率十五万大军进行反击,而是一反常态,放弃抵抗,直接选择在当夜和张晊一起灰溜溜地逃跑了呢? 秦宗权逃跑的原因,是因为张晊被击败,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第二点,这次兵败的影响力。 我们来看一下三部史料有关这此蔡州军兵败的后续记载。 《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始蔡人分兵寇陕、洛、孟、怀、许、汝,皆先据之,因是败也,贼众恐惧,咸弃之而遁。” 《新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而河阳、陕、洛之兵为宗权守者,闻蔡精兵皆已歼于汴,因各溃去。”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三》:「 ”蔡人之守东都、河阳、许、汝、怀、郑、陕、虢者,闻宗权败,皆弃去。” 这次的失败,直接导致各地驻守的蔡州军全部弃秦宗权而去,如果仅仅只是张晊被击败,有这么大影响力吗? 秦宗权不是还有十五万大军回到蔡州呢嘛? 所以这次被击败的不是张晊及他的赤岗寨残兵,而是秦宗权本人及蔡州军十五万主力部队,这才说得通。 基于以上两点,羚羊认为司马光的说法,更贴近史实。 只有朱温在正面战场上直接击败了秦宗权本人及蔡州军十五万主力部队,破了秦宗权这只「 ”魔兽”不败的「 ”神话”,才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估计朱温也是这么想的吧,之前一直用各种突袭战术,那是因为兵少,如今四镇联合,兵力的差距被抹平,朱温就是要堂堂正正的直接把秦宗权打败,不仅要打败他,更要打掉这只「 ”魔兽”的嚣张气焰,更要击碎这数年来人们对于「 ”魔兽”的恐惧。 朱温最终做到了,在正面战场上很朴实,也很干脆的一击,让「 ”魔兽”秦宗权走向了末路,从此人们不再畏惧「 ”魔兽”,从此再也没有人真正依附秦宗权的人了,他麾下的蔡州将领各怀鬼胎开始各谋出路。 虽然边孝村之战后,秦宗权依然还在蔡州盘踞,但不过是困兽犹斗。 后记 朱温至此威震中原,他终于在四战之地站稳了脚跟。 敬翔因此名震宣武,他终于进入了后梁集团的核心。 《旧五代史•敬翔传》:「 ”蔡贼平,奏授太子中允,赐绯。” 朱温握着敬翔的手,激动地说道:「 ”先生真乃天降奇人,以佐于我,从今往后,请多指教!” 往日毕恭毕敬地敬翔,在此刻也难免激动万分,动情地说道:「 ”翔,定不负大帅所托!” 两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朱温没有食言,敬翔也没有食言,从此这对君臣至死不相负,两人携手开启了风云变幻的灭唐建梁之路。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与关注,我是羚羊飞渡,中简堂历史文化交流群领头羊,擅长隋唐五代史与网文小说创作。中正简素,立志弘扬历史文化,羚羊挂角,多元角度解读历史】

相关参考

向北洋政府请愿逻辑上很矛盾

本文摘自《中国1927·谁主沉浮》,叶曙明著,花城出版社出版冯玉祥没有把张作霖打倒,张作霖就要来找他算账了。张作霖对这个翻云覆雨的基督将军恨之入骨,大骂他是“人中妖孽,世界凶徒,中外共愤,天地不容”。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一、山雨欲来谁主沉浮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光怪陆离。黄浦江上,停满了外国轮船和兵舰。码头上客旅川流,熙来攘往,货物上下,纷纭沓至。码头周围,烟馆、赌台、妓院

南明永历演过什么电视,请问这是哪部影视剧

请问这是哪部影视剧?明朝末年南明朝廷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皇帝的影视剧,谁知道这部电视剧叫什么?电视剧—长河东流,电影—郑成功和南明桂王朱由榔有关的电视连续剧有哪些电影:郑成功电视剧:长河东流谁主沉浮明末

为何匈奴男子娶中原女子,中原男子却不娶匈奴女子

为何匈奴男子娶中原女子,中原男子却不娶匈奴女子?原因有这几点剧照在古代时候的中国,我们都非常重视民族团结,但是这种团结仅限于同一个民族,比如汉族人因为他们的帝王历史和礼仪非常瞧不起其他民族,汉族人总是

欲引发中原动乱

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有很大关系。当时的大臣上奏时说,我们魏国的人口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这虽然是夸张,但说明中原的经济、社会被

秦国第一次向中原扩张的内幕

由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秦国早期和中原并没有什么来往,中原的诸侯们也一直都把秦国人当作异族的犬戎一样看待。秦国要想把势力扩张到中原来,第一步策略就是和晋国结为“秦晋之好”。但是后来,为了河西的这块地盘

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原是指哪些地方

大家如果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经常会听到中原这个词,那么到底哪里是中原?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主体的相对区域概念,一是泛指的大概念,包括整个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二是中概念,主要指黄河的中游地区,包括山西、安徽、

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汉语拼音:ZhongyuanDazhan),英语:ChiangKai-shek\'sWaragainstFengYuxiangandYanXishan),1930年4~11月,蒋介石同阎

古代中原帝国的反草原斗争策略

本账号系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作为两个相互依存而时常对立的不同产区,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的关系始终非常微妙。除了部分特殊时期,双方的碰撞就是东亚大规模战乱的主线任务。因此,不同的中原帝国

以问鼎中原方式借“汉”壳上市 前赵雄主刘渊

十六国乱世,最先问鼎中原的是匈奴,其始作俑者,便是汉赵国的建立者刘渊。所谓“刘渊一唱,石勒继响,二帝沉沦,两都倾覆”,《魏书》用了短短的16个字,便再现了西晋灭亡、北方沉沦的历史往昔。刘渊通过借尸还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