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20世纪中国美国对日6次抵制战

Posted 国家

篇首语:知识是种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谈20世纪中国美国对日6次抵制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谈20世纪中国美国对日6次抵制战

对于抵制日货问题,有一些人自以为很世界、很开放的人非常不屑地说:人家日本怎么没有抵制过日货? 其实,这种观点纯粹是不知道历史,在美国历史上抵制他国产品的事情有很多。只不过,因为你不关注而已。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亦或是日本都被美国民众乃至政府抵制过。 中美两国抵制日货情况总说 在中美两国历史上,仅以针对「 ”日货”来说,我们在新中国建立前就有四次大规模「 ”抵制日货”分别是:1909年抵制日货、1915年抵制日货、1931年抵制日货、抗战抵制日货。也就是说:在40年时间就有四次大规模抵制日货。 结果如何呢?虽不能说是失败,但效果很不理想。 相反美国,大规模抵制日货有两次,一次是1930年代,一次是1980年代。结果如何呢?1930年代那次不用说了属于「 ”二战”前夕,后来美日开战。后一次,则是美国胁迫日本签订「 ”广场协议”,日本经济停滞二三十年,同时,美国全民「 ”抵抗日货”又带动了美国影视、科技等众多行业发展。可以说是美国完胜。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两国抵抗日货的结果为何不同呢? 1985年《广场协议》 有人会说,原因很简单,美国对日本有经济、军事等国家总体实力的优势,特别是军事,某种程度上,日本是美国的「 ”附属国”。相反,我们在经济、军事、科技上都不如日本,因此,「 ”抵制日货”也只能是喊得凶,实际上做不到。 这么说是绝对对的,我也认可,但问题是:经济、军事、科技实力的发展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并不是说在劣势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利用「 ”历史的价值”去借鉴好的方法,从而更快地发展我们自己。 中国抵制日货何以总失败 我们说失败,并不是说日本没有受到损失,而是说「 ”仅仅是抵制而已”,甚至我们的爱国热情被一些人、被一些企业所利用,我们没有利用这一契机让我们的整体产品质量获得大的发展。 论质量、论趣味性、论性价比、论拿出去显呗,我们还是不行。过了这一阵风后,人们仍然是该买啥就买啥。 产品的价值就在于:可以为了自身的工作效率、思想上的物质上带来享受或利益获取量的提高。人话就是,带动工作效率提高、让我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已经处于战争状态。抵制日货获得了上至政府、中到媒体,下到乡绅、百姓的全面支持。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商品仍然是进口第一。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人们用产品为了满足生存和生活、为了满足工作、为了满足心理,你的产品数量或质量或口碑,如果超不过日货,你的抵制就不可能成功。 美国抵制日本丝织品行动 强行抵制的话,只能是用他国产品进行替代。很显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能够像日本或今天的某个国家那样,大量的去被替代的情况很难。比如当时的日货,相对于中国产品价格肯定会高些,但是相对于欧美产品则比较廉价。战略得当的话,完全可以代替。但问题是我们的战略不得当。 现在的某个国家更是无法替代,说句实话,我们连抵制该国产品的口号都说不出口。为何?因为人家的产品数量、科技含量、对科技的垄断,我们跑到世界根本无法找到其他替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其实只有:广交朋友、自身独立科研,打破科技垄断。要像俄罗斯那样,形成自己的科研体系。 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不会被科技垄断制约的国家目前只有俄罗斯,在此情况下,我们要努力成为世界第三个。 统治阶层腐朽、百姓只有宗族、家族、自身利益 上述问题是我们失败的根本原因,但抵制日货的失败,我们还有一些间接原因:那就是一些工业领袖、商业组织乃至个人,眼中只有享乐和财富,并没有我们传统的爱国观。 这一点,在抗战时期抵制日货行为表现最为明显。 1931年10月,日本占东北后,到1937年7月全面抗战打响这段期间,日本借助中日双方没有宣战之机,大规模地组织日本企业勾结华北、华东各地的中国商人、军警等进行走私。尽管,1931年到1933年我国国内掀起声势浩大的「 ”抵制日货”运动,但在走私经济下,对日本伤害并不大。 如果说,在中日没有正式宣战下,一些人还可以作为借口对于自己的卑鄙行为做解释的话,那么宣战以后情况如何呢? 孔祥熙的子女们 据英国人写的《中国年鉴》估计,1937年,仅河北东部,走私物品就有:人造丝399.4万公斤、白糖89.7万担、卷烟纸37.8万公斤、火油216.6万加仑、百货7.8万箱、杂货22万箱。 常奥先生估算,1936-1938年间,日本走私到当时的察哈尔、绥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的货物,每年价值为3600万元。这是走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北各省。经济发达的华南、华东、华中会有多少。 向华南走私分多条线路,仅麻章、遂溪一路,每天就有40万元,每年高达1.46亿元。 每年,走私日本货至少在4亿元以上。 由此,1939年9月28日的《东南日报》上就刊载了宗英的《浙西经济封锁战》一文,文中讽刺道: 在后方有许多理论家,他们的想象之中,以为封锁可获得莫大的效果,大多数的爱国民众也不会去购买仇(敌之)货以及从敌区出来的货物。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则并非如此,敌货八团十六路的浩浩荡荡的倾泻过来。 到了1939年左右,在国统区内甚至偏僻的小市镇都被日本货挤占,很显然,日本货卖得越多,日本人从中国人身上赚的钱越多。 这是民间的统计数字。 当时的经济部部长翁文灏说:1937年总值为1.5亿元,138年为2亿元,1939年为3.1亿元,1940年为4.6亿元。1939年,抗日战争激烈年,日本仍然是中国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产品300万英镑,日本出口到中国的产品高达2800万英镑,占各国对华贸易总额30%以上,这些都是走私贸易。 到了1941年年底,全国走私最盛的地方20余处,每天合计约3000万元。自1937年到1941年全国走私数额估计到540亿元以上,整个抗战期间走私数额保守估计1000亿元以上。 抗日期间,日本产品对华走私之所以如此严重,首先是民国政府某些人的作为,例如抗战时期暴富的孔祥熙家族。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走私汽车、白银、汽油机油、乌纱乃至武器。 对此,蒋介石等人也不是不知道,1942年9月10日,蒋介石就在西安军事会议上承认:军纪松弛导致走私、运输鸦片问题很严重。有些部队公然袒护走私贩。为此,蒋介石也杀了一些,但是,问题是统治阶层上层人物一个没动。 其次,就是暴利使得奸商为了利益敢于冒险。 最后,就是国内家族、宗族、个人观念高于国家观念。 中国自古并非以国家为重,以中国封建社会先后为例,曾经以家族宗族利益为重、以文化为重、以血缘为重。直到民国政府时期,才逐渐以「 ”中国”为重对国民进行教育。 然而,自辛亥革命开始,到抗日战争,中国国内动乱较多,中央政府不能对全国百姓进行有效统治,因此,普通百姓没有「 ”国家”概念。整个中国,只知有家族而不知有国家、只知有血缘而不知有民族、只知有物质而不知有精神。 家族势力过大、乡绅族长等必然消解国家统治力 这也是直到今天,我们都应该防止各地家族势力过大、乡绅族长等观念沉渣泛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它们如果死灰复燃了,必然会消解国家的统治力。 美国抵制日货何以成功,我们从中应该学到:长远战略这一问题 在美国抵制日货进程中,华人华侨曾经做出过贡献。自1931年后,华人华侨在美国就经常针对日本侵略中国发送各种传单,希望得到其他群体地支持。中日全面战争爆发。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印发10万份传单,向所有在美华人的洗衣店发放,号召抵制日货。 同时,对日本重要商品丝绸丝织品发动地址号召,当时日本对美出口的生丝占日本出口生丝总量的85%。华人妇女带头掀起了:抵制丝绸、不带丝绸头巾运动。在华人华侨的带动下,1938年1月,美国六大连锁超市宣布不再进口日本产品,致使该年上半年日本对美出口同比下降了47%。 华人海员、装卸工等拒绝为开往日本的运输钢铁的轮船服务。例如1937年8月,满载6.5万美元的军械、废铁的日本商船「 ”广源”号就因为没有人服务,在旧金山滞留了4年之久。 1938年2月,57.5%的美国民众支持抵制日货。要求美国政府对日强硬,对中国进行援助。可以说,这里面也有华人华侨的作为感染了其他群体的原因,甚至带到北美三国中的加、墨两国也开展了类似行动。 如果说,这次抵制日货属于美国人背动接受的话。那么,1970到1980年代,十多年的抵制日货行动就属于美国精英与民众之间的一场「 ”规划性战略”。 还记得《变形金刚》吧,它就是当时美国动画业反对日货情绪的总爆发。日本「 ”二战”后,将国防交给了美国专心发展经济,由此,到了1970年代,日本的工业对美国工业造成巨大威胁。首先被冲击的就是美国汽车行业,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带头不断地利润下降、工人被解聘。 当时,各种印制「 ”抵制日货”「 ”第二个珍珠港”等字样的T恤衫、汽车车贴等风靡美国。1982年,一位叫文森特·秦的华裔被两名白人汽车工人误认为是日本人而被活活打死。将美国民间反日情绪推到顶点。 由此,日本在1985年被迫同意美国的要求签订了《广场协议》。 同年,现在的世界第一零售巨头沃尔玛超市,也掀起了「 ”把美国带回家”运动,向美国人宣布尽可能地卖美国货,暗示绝不卖日本产品。 从美国的政治阶层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到公司、企业的拒卖日货,再到民间的诸多不理智行为,构成了对日本的强大压力。因为日本在总体上没有「 ”自主权”,日本只能吞下苦果,正是在这种打压下,日本有了二三十年的「 ”停滞发展”。虽然,包括《变形金刚》在内的美国影视巨头最终被日本企业收购了,但是,借此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上却被拖累下来。美国获得了战略优势。 稍后科技革命大发展,计算机行业蓬勃发展,美国再次成为工业领头羊。而日本工业到现在几起几落,虽然整体实力不弱,但对美国已经难以构成威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点:美国精英在抵制日货之外,有更深层次的考虑。精英精英不在于你赚钱的聪明,而在于你有战略意识。同时,美国抵制日货从来不以什么爱国与叛国作为标准,这些其实对于大部分个人只能起到短期作用。对自身利益伤害才会起到真正长期作用,在这点上,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比日本更危险的敌人 综上,日本在历史上形成我国最大伤害的历史,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历史就不会再次重演。但有个国家其实更危险,在科技垄断、培植代言人方面做到方方面面,既是物质上的最大敌人,也是软实力的最大敌人,可以说,从古到今,这个敌人是我们最强大的敌人。 我们还没有一个敌人能够在军事、经济、科技、思想、教育乃至灵魂上,有如此强大的敌人。我们要防止的不仅仅是有形的被吞噬,更重要的是精神上被吞噬。无奈的是,精神上以该国马首是瞻的人并不少。 通过,中美两国抵制日货的成功与失败,以及美国对日本经济战略优势形成的历史,我们应该注意这一关键问题: 现阶段不可能通过抵制某国产品,来实现我们的实力提高。 但在「 ”自主发展、打破科技垄断”下,我们应该实现怎样的产业升级?当某个国家在科技上形成垄断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怎样的合作「 ”化整为零、融部分为整体”的方式,达到全面替代某国的科技垄断? 这是精英而不是大众,应该考虑的问题了。因为大众在知识上、信息上、能力上没有这个能力,只能依靠精英。 可以说,这是精英间的角力。 但也不是大众无所事事,既然知道我们现在在科技上技不如人,就应该催动精英实现:科技自主,让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从军到民的完整科研体系的国家,也就是所有重要产业都应该实现「 ”科技自给”能力。否则被人掐住脖子是很难受,掐住了脖子,人家咋玩你你都得顺从。 我们的祖先曾经站在世界之巅,傲视过世界,作为后人我们可以不独占巅峰,但我们也必须是站在巅峰的那个人! 对财富地掠夺与殖民,让葡萄牙与大明交往路被隔断 李鸿章委婉弃疆论:没铁路这仗咋打呀,等建好再说吧 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私企?开玩笑,看看美资旗昌被吞并过程

相关参考

五十年内美国为何与德日两次开战

在国际事务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先后新兴三大帝国列强即德国、美国、日本,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德国、日本、美国。因为1895年,日本打败了我们,但有大部分观点认为:打败我们的清朝,只是日本打败

中国史上6次一战定江山战役,长平之战只能排第三

第六名: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

准备对日妥协的美国政府,为何政策有一个180度的转变

本文作者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所研究员,季我努学社顾问。 这个时候中国的阎锡山正处于动摇妥协中。拉铁摩尔告诉美国方面,现在阎锡山的部下正在与日本华北占领军订立停战协定,蒋

美国为何能取代英国主导世界

19世纪的英国,征服了大半个地球,可谓名副其实的「”世界领袖国”。但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过后,其「”势力范围”却逐渐缩回本土,「”领袖国”地位被同一文明体系中的「”后生”美国取代。对比英国,美国究竟

如果不存在美国,二战时日本会击垮中国吗

抗日战争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正是因为在中国战场不断失血导致的经济崩溃,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抢粮度荒,并进一步引发美国对日制裁,对日制裁则引发日本偷袭珍珠港。侵华战争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

20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巨变?

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1、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

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历史填空题

一、关于一道历史的阅读材料题(1)材料中“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的真实含义是什么?称霸世界。(2)请你说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所担负的责任”而采取的三次行动。①推行“冷战

有关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急啊

近代:1840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日海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19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_对人类历史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次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消耗了大量财富,使许多城市和村庄夷为平地,

浅谈中国会计历史

中国近代的会计发展史是怎样的中国,很多东西都是舶来品,也就是直接借鉴人家美国。1995年,美国的亚马逊公司,就已经开始搞电子商务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纯电商基因由无到有做起来的大公司(阿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