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失恋后写下一首著名的诗,道尽了相思之苦
Posted 太后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太后失恋后写下一首著名的诗,道尽了相思之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皇太后失恋后写下一首著名的诗,道尽了相思之苦
大家都知道一些历史上掌权的太后,比如吕雉、武则天、慈禧。使用其实,还有一位太后,并不常被人提起,她就是北魏孝明帝元诩的母亲胡充华。 在南北朝时期,曾有残酷的「 ”立子杀母”制度,也就是说,孩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太后就得被处死。但胡太后所生的孝明帝被立为太子时,仁慈的宣武帝并没有杀她。宣武帝逝世时,孝明帝只有六岁,由胡太后垂帘听政。 这样一来,胡太后的权力欲开始膨胀,她自称为「 ”朕”,把持了朝政大权。同时,年纪轻轻就守寡的胡太后,心中不免寂寞,于是她常常找一些男宠,在宫中寻欢作乐。 北魏名将杨大眼之子杨白花,他不仅相貌堂堂,身材魁梧,而且才华出众,这样优秀的男子,胡太后不免心动。在胡太后的逼迫下,杨白花不得不做了她的情人。但后来,他自知这样无法长久,开始害怕,便投奔了南梁。 杨白花走后,胡太后十分伤心,写下了著名的《杨白花歌》。据说她还让宫女挽着手,踏着脚,日日夜夜唱这首歌。《梁书》中说:「 ”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声甚凄惋。” 这首诗中,使用了三次「 ”杨花”,借指杨白花,可见胡太后用情之深。阳春三月,杨柳飞絮,见到这一幕幕情景,她脉脉含情地走出了深宫,拾起一片杨花,于是思念起已到南梁的杨白花,回忆起那缠绵缱绻的美好时光,脸颊不禁流下思念的泪水,双脚都已经无力行走。她多么希望春天回来的这一对对燕子,能将「 ”杨花”带回自己的身边! 虽然说此诗格调不高,而且有悖伦常,但可以看出,胡太后对杨白花是真爱,所以后人对此诗并无贬低之意。比如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说:「 ”音韵缠绵,令读者忘其秽亵。” 唐代大文豪柳宗元,也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杨白花》诗: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鸿未断城鸭起。 而苏轼的《水龙吟》中「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历来为人称道,其实这句词,用来形容胡太后对杨白花的相思之情再合适不过。 胡太后执政前期,她停止了对南朝的连年征战,还平反了一些冤案,但在后期她劳民伤财、奢侈浪费,重用一批佞臣,引发了与孝明帝之间的「 ”母子之战”,以致她毒死了孝明帝,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被沉黄河溺死,让人唏嘘不已。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那些朝代,几乎都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化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尽管诗歌是在唐朝达到鼎盛,词在宋朝达到极致,却并不意味着其他朝代没有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清代出身名门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学而优则仕”,它的意思是,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但是一旦靠读书做官后,就代表着进入了宦海的沉浮,必须做
崔护,唐代的诗人,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后来一举考中进士,广南节度使等。在人才辈出的唐朝,崔护的名气相对较小,留下的作品也不多,与李白、杜甫等著名的大诗人不在同一水平。据史书记载,《全唐诗》中共收
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皆是古人抒发内心情感的绝佳方式,心情不好时可以写诗,失恋后可以写诗,对心上人的思念,也可以通过诗词表达。古代的诗人浩若繁星,诗歌并非文人的专属,驰骋沙场的将军,身穿龙袍的帝王,只要
曹植的一生其实也是很悲惨,尤其是他后期,由于当时曹操已经逝世,曹丕篡位并且开始对自己的兄弟下手,这也令曹植内心悲痛不已,为此才有了后来的《七步诗》,在这首诗中,他也是把内心的无奈,以及骨肉之间的相残,
曹植的一生其实也是很悲惨,尤其是他后期,由于当时曹操已经逝世,曹丕篡位并且开始对自己的兄弟下手,这也令曹植内心悲痛不已,为此才有了后来的《七步诗》,在这首诗中,他也是把内心的无奈,以及骨肉之间的相残,
说起唐朝,既让人心驰神往,同时又让人无奈惋惜。安史之乱的唐代,国力强盛富庶无比,引得万朝来贺,百姓安居乐业,文人墨客争相斗艳,共同描绘出画里篇章。然而,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尽管后来平定叛乱,却未能恢复
唐朝最倒霉的诗人,写下一首洋洋洒洒的诗,最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
唐朝有很多的诗人,他们都是属于那种郁郁不得志的类型,而且这一类诗人,他们对于人生则是有着更为深刻的解读,从而也使得他们的作品显得更加的独特,也更加的贴近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的诗作能够一直流传下来的
李清照在北宋灭亡之时,写下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更是讽刺了许多人
北宋原本是很强盛,但是由于后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动荡,以及金国的入侵,最终还是灭亡了,这也使得当时很多的文人内心悲痛不已,另外有一些则又是选择了逃跑,并没有选择站出来反抗。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之下,作为
此人乃瓦岗寨好汉,写下一首非常励志的诗,年轻人应该认真读一读
隋朝大业七年,山东齐郡农民王薄率先高举义旗,吹响了隋末农民战争的第一声号角。此后,各地的义军风起云涌遍地开花,大大小小几十只义军队伍逐鹿中原,争夺天下,被《隋唐演义》形象称呼为“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