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冯唐易老”看西汉初年的用人政策

Posted 阶层

篇首语:当你感觉到累的适合,不要灰心,你正在走上坡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 ”冯唐易老”看西汉初年的用人政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 ”冯唐易老”看西汉初年的用人政策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历朝历代以来,有大量的文人雅士探讨「 ”李广难封”之原因,但却鲜有人关注「 ”冯唐易老”背后所展现的东西。冯唐的一生沉浮和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用人制度都是密切相关的,讨论「 ”冯唐易老”问题,其实也就是在探讨西汉初年的用人政策。 所谓「 ”冯唐易老”,指的其实是冯唐「 ”年老而官微”的现象。据《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乘车经过郎署时曾经问过冯唐,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在做郎官?一句短短的问话却透露出了对冯唐「 ”年老官微”现象的极度惊诧。 文帝辇过,问唐曰:「 ”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 文帝遇见冯唐之时,冯唐的职务在《史记》中记载得非常明确,即「 ”中郎署长”,关于冯唐的具体年龄,《史记》中则没有直接的记载,但通过一些合理的推断,也可以获知冯唐当时处于哪个年龄段。 冯唐 据《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武帝即位初年就求贤良,冯唐被人举荐,但此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无力为官。假设汉武帝建元元年就「 ”求贤良”,同时将冯唐视作九十岁,即公元前140年,冯唐九十岁。 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而文帝遇见冯唐时,西汉刚发生了「 ”匈奴寇边,杀北地都尉卯”的事情,据《汉书 文帝纪》记载,这时是文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66年,和武帝建元元年相差26年,那么冯唐在初遇文帝之时已经六十四岁了,文帝称其为「 ”父老”也是理所应当。 由于在估算的时候将冯唐九十余岁的年龄看做九十,将武帝求贤良的时间设定为建元元年,所以求出冯唐初见文帝时的年龄已经是最为保守的,冯唐的实际年龄只可能比六十四岁大,不可能比六十四岁小。当时文帝已经即位十四年,就算冯唐在文帝初年被举荐为官,也已经五十来岁,由此可见「 ”冯唐易老”确实是一个事实。 为何冯唐为官时年纪如此之大? 《史记索引》在《张释之冯唐列传》的注解中写到「 ”年老矣,乃自为郎,怪之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冯唐「 ”年老官微”这种怪象的发生呢?应该说,正是西汉初年的用人政策促使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一、举孝廉 西汉以孝治国,这是因为西汉统治者存在「 ”孝亲即忠君”的思想,即孝顺父母的人大概率也会忠君爱国。据《汉旧仪》记载,吕后在位时期就已经有了举孝廉的政策,所谓「 ”孝廉”,是指孝子和廉吏,这就代表了西汉初年由下而上选拔人才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由地方长官举荐出名的孝子为官 第二种,对底层小吏进行考察,廉吏可以得到升迁 高后举孝廉为郎 《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中写到,「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所以冯唐显然是通过「 ”孝”的途径得以为官。「 ”孝”与「 ”廉”不同,若是通过「 ”廉吏”为官,则不存在「 ”年老而官微”的问题,但通过「 ”孝子”为官,则必须要先培养出「 ”孝”的名声。 冯唐以「 ”孝子”身份为官,那他就必须要居家养老,为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等到做完这一切,培养出自己的名声,他的年纪也必然很大了。所以说,「 ”冯唐易老”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以「 ”孝”入仕,年轻时的大把时间都用在了陪伴父母这件事上,以至于年老官微。 二、汉初统治思想与统治阶层和冯唐不相容 西汉初年推崇黄老学说,实行无为而治,丞相曹参日夜饮醇酒而不过问政事即是无为而治的体现,这样的政治环境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顺其自然,不挑事儿,不多事儿。对应到官员升降上就是直言极谏者难以有容身之地,而对君主和上司唯命是从者容易升迁。 汉文帝 冯唐恰恰是前者,他善于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抨击时政,对君主、上司所犯的错误与过失直言极谏,不留情面。《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中就记载了这样的一个事例,匈奴寇边之时,文帝向冯唐感概,如果西汉有李牧、廉颇这样的人在,定然不会让匈奴如此猖狂。 唐曰:「 ”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 但没想到冯唐却不接文帝的话,而是直接指出就算有廉颇、李牧这样的人,也不会受到文帝的重用。这样直接的冲撞让文帝非常生气,冯唐面对皇帝都是如此态度,可想而知他和他的直接上司相处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也就是说,冯唐不是一个讨喜的人,这样的人自然难以得到升迁。 同时,西汉初年尤其是吕后、文帝前期的政治格局应该说是功臣与君主共治天下,西汉政权的中下层几乎都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群体,《史记 张丞相列传》就对这种情况做出了描述。而冯唐是以「 ”孝子”的身份得以做官,而不是以「 ”廉吏”入仕,这说明冯唐在做官之前仅仅是一个布衣。 自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会天下初定,将相公卿皆军吏。 军吏统治的天下裙带关系非常重要,冯唐一介布衣自然没有什么关系,同时他本人又并不讨喜,更难得到他的直接上司(中低层官吏)的赏识,所以升迁难也就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冯唐易老”正是由于这些情况所造成。 冯唐后来官运亨通在于西汉用人政策的改变 在文帝十四年之前,冯唐的职位并不高,初遇文帝之时,他不过是一个「 ”中郎署长”,而遇见文帝之后,冯唐开始官运亨通,文帝拜他为车骑都尉,景帝任命他为楚国国相,武帝时期他已经九十多岁了还被举荐为官,最终由于年纪太大没能继续为官,于是他的儿子冯遂被推举为郎。 可以说,遇见文帝之前和遇见文帝之后,冯唐的人生际遇天差地别,这不仅仅是因为文帝有识才爱才之心,更在于西汉的用人制度已经在逐渐开始转变,无论是思想上的转变,还是统治阶层的转变都朝着有利于冯唐这一类敢于「 ”直言极谏”者的方向发展。 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促使用人制度的改变 文景之治期间的西汉与高帝吕后期间的西汉已经截然不同,国力的不断富足与匈奴「 ”不改当年”的挑衅羞辱使得西汉与匈奴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而随着「 ”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政策的推行,各地诸侯迅速富裕,与西汉中央的实力差距也逐渐减小。 在西汉中央与地方诸侯、汉与匈奴这两对矛盾日益激烈的客观事实下,以文帝、景帝为首的西汉统治者不得不更改用人政策。文景之治期间所用的贾谊、晁错等激进分子无疑是与吕后、文帝前期的社会环境所不相容的。 冯唐画像 这样的转变意味着西汉国内开始变「 ”无为而治”为「 ”有为而治”。黄老思想虽然依旧占据统治地位,但到景帝后期就已经显现颓势,窦婴、田蚡等一大批儒家的坚定支持者不断的发动对黄老思想的冲击。如此巨变之下,事态就朝着有益于冯唐的方向转变。 臣子大概可以粗略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君主言听计从,绝不违抗其命令的臣子,第二类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敢于抨击君主过失,直言极谏的臣子。大环境的变化使得西汉开始被迫「 ”有为而治”,要「 ”有为”就必须要更多的采用第二类臣子,冯唐因此得以官运亨通。 二、统治阶层的更新换代 军功阶层是西汉初年统治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裙带网络,如冯唐这般「 ”布衣”出生的人很难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说前期统治阶层的构成对冯唐的升迁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但随着曹参、周勃等一大批汉初功臣离世,文帝、景帝等人进一步扩张皇权,瓦解军功阶层的势力,文帝广纳「 ”直言极谏者”,让更多的「 ”布衣”进入了西汉政权之中,一方面是减少功臣们的拉帮结派现象,一方面是为西汉统治阶级吸纳新鲜的血液。景、武二帝则继续发扬文帝求贤才的行事作风,最终对西汉的中低端统治阶层进行了更替。 这样的变化为冯唐这般没有关系,又不讨喜之人,极大的降低了升迁阻碍。 小结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于王勃的《滕王阁序》,后世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们多对冯唐、李广进行感怀。但实际上「 ”冯唐易老”并非意味着冯唐不受重用,而是说冯唐「 ”年老而官微”,实际上冯唐的仕途是稳步上升,只不过前期慢,后期快。 而这一切的变化是和西汉初年用人政策的改变息息相关的。吕后、文帝前期,西汉国力微弱,无力折腾,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推崇「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者方可在这种环境下身居高位。 但随着西汉国力的富足,国内外矛盾的不断激化,统治阶级开始变「 ”无为”为「 ”有为”,顺其自然的「 ”无为”者逐渐被淘汰,而敢于「 ”挑事儿”的「 ”直言极谏”者开始受到重用。冯唐的一生沉浮体现出来的其实也就是西汉初年用人政策的不断变更了。

相关参考

西汉商人不许穿丝乘车

国有国策,大凡国策的制定,都必将影响国计民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奇特的“特殊政策”,如今看来,相当雷人。  1、西汉商人不许穿丝乘车,东汉官员贪污得父子连坐汉朝初年,天下乱后

西汉商人不许穿丝乘车

国有国策,大凡国策的制定,都必将影响国计民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奇特的“特殊政策”,如今看来,相当雷人。1、西汉商人不许穿丝乘车,东汉官员贪污得父子连坐汉朝初年,天下乱后方定

忍辱负重50年,柔肩堪抵10万兵

西汉自开国以来,就饱受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侵扰。西汉初年,因国力微弱,百废待兴,自汉高祖刘邦直至景帝时期,对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将汉皇室公主嫁给胡族部落首领,换取边境的暂时和

张骞为什么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目的是要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  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由于连年征战,国乏民贫,当面对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的入侵时,汉初的皇帝们大都采取了防御政策。历经汉高祖、汉文帝、汉

张骞为什么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目的是要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  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由于连年征战,国乏民贫,当面对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的入侵时,汉初的皇帝们大都采取了防御政策。历经汉高祖、汉文帝、汉

两个女人的恩怨——西汉初年戚夫人之死探析

刘邦发妻吕后(吕雉)常言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其实何尝是「”王冠”呢?「”凤冠”亦复如是!吕后(吕雉)向来是以一个「”恶毒”妇人的面目出现在历史画卷中的,其「”歹毒”主要体现在她后来对待「”戚夫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他们是生不逢时还是性格原因造成

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的意思是,唉!每个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衰老都没有得到升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世人都在叹息

在用人上远比刘备大气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

揭秘西汉时期的敬老政策 最好的要数汉代了

还不知道:汉朝的敬老政策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敬老在现代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同时也是一项传统美德,既然是传统,自然是古已有之。我们现在对老年人是有着很多方面的关照和优

刘禅在用人上远比刘备大气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