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若有杂芜生,何不读读王阳明
Posted 朱熹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君心若有杂芜生,何不读读王阳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君心若有杂芜生,何不读读王阳明
<真三不朽·王阳明> 千古完人 1926年,梁启超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说:「 ”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 知行合一四个字,可谓「 ”心学奥义”。说起来容易,理解透彻并付诸实践,难上加难。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立功、立德、立言完美者,其心学之深,公子与许多人一样,恐怕连边还摸不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王阳明的故事。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不能不知道王阳明。 ——度公子 01 1472年,浙江余姚,王家媳妇郑氏生下了一名男婴。传奇就此拉开序幕。 传说郑氏已怀孕14个月,不见生产。直到一天,婆婆岑氏梦见一位神仙从云间缓缓降临,抱了一个婴儿来。岑氏便问:「 ”我已经有儿子了,能不能让这孩子做我孙子?”神仙点头时,那边孩子呱呱坠地,于是家里人便为他取名为云。 孩子出生后,5岁了竟然还不会说话,把家里人给愁死。忽一日,王云正在路边玩耍,一个和尚路过,摸摸他的脑袋:「 ”多好的孩子,可惜被点破了。”王云的爷爷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就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守仁。 《论语》中讲:「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就是说哪怕你达到了一种智慧,不能以仁将其守住,还是会失去它。果然,这名字一改,王守仁就开口说话了。不但会说,开口就是「 ”道可道,非常道”之类的句子。爷爷听了,极为诧异:「 ”你是从哪儿学到这些句子的?”王守仁说:「 ”爷爷平时读的书,我都默默记下了。” <王阳明诞生之地,瑞云楼> 见孙子记忆力这么好,王伦赶紧教他认字读书。王守仁10岁那年,父亲王华高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他便和祖父赴京同住。王华见儿子如此聪慧,便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样中状元,花了不少钱送他读书。可王守仁并没有那么爱读圣贤书,常常跑去跟人下棋,在棋盘上体验厮杀的快感。 终于有一天,王华坐不住了,把儿子叫来:「 ”我让你读书,你怎么这么贪玩?”王守仁问父亲:「 ”读书有什么用?”王华说:「 ”中状元呀!”儿子问:「 ”爹你不就是状元吗?”王华说:「 ”我的状元是我的,你得自己再考一个。”王守仁却说:「 ”没意思,状元有啥可稀罕的?”气得王华把棋盘丢到河里,「 ”今后你给我老老实实地读书!听见没?” 自此,王守仁读书认真了许多。然而入门之后,他怀抱的想法,仍不是中状元。 读到12岁,他跑去问老师:「 ”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告诉他说:「 ”当然是读书当官。” 王守仁一个劲儿地摇头。 老师便问:「 ”那你觉得呢?” 王守仁脱口而出:「 ”做圣贤!” 老师转身把这段对话告诉王华,为父的一听,一个耳光扇过去:「 ”你小子也太狂了!”这一耳光并没有打击到王守仁。13岁起,他热衷于弓马之术,把《六韬》《三略》等兵书翻了个遍。15岁那年,王华带他去关外转了一圈。纵马驰骋、草原大漠,令王守仁胸中豪情激荡。于是他对王华说:「 ”我要给皇上写奏折,带兵讨平鞑靼!”为父的一听,又是一个耳光呼过去:「 ”你狂的真不是一点半点!” 王华怕儿子再胡思乱想,便琢磨着收他的心。想来想去,觉得他年纪也不小了,便给他定了门亲事。没想到,娶亲当天,又出了么蛾子。 02 17岁这一年,王阳明去南昌娶妻。拜堂那天,他人却不见了,急得岳父带人满城寻找。不过他不是逃婚,是偶入道观,闻道士养生之说,跑上去跟人聊天,聊得把结婚这件事给忘了。 婚后不久,这种事又发生了一次。携妻回余姚的路上,他在上饶拜访大儒娄谅。王阳明开门见山地问:「 ”怎么才能成为圣贤?”娄谅回答说:「 ”格物穷理。”王阳明又问:「 ”何为格物穷理?”娄谅说:「 ”你去问朱熹,读他的书你就明白了。” 「 ”理”之于朱熹,有如「 ”道”之于老子。参悟了理,也就能参悟了世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如果一个人能掌握这样的「 ”绝对真理”,别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气象将远在万万人之上,可以洞悉宇宙奥妙。那么「 ”理”在哪儿呢?王阳明便去翻书,只见宋儒们说:「 ”一草一木皆具至理。”那要怎么格呢?那是你自己的事,只要「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便能「 ”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王阳明见屋外有竹,就去格竹子了。 七天七夜,王阳明对竹静坐,死盯着竹子「 ”格”,想知道里面到底蕴藏了什么真理。格了七天后,他终明白了一个真理:老子身体扛不住了。 <守仁格竹> 连坐七天,风吹日晒,王阳明没从竹子身上得到半点天地奥秘,只得了一身病。当然,无论是谁,照这种格法,都要生病。不过,病中的王阳明提出了一个疑问:朱圣人说的「 ”理”,果真存于万事万物之中吗?若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个体一生又如何能格穷尽? 想来想去,王阳明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这时,王华见他走火入魔,便拿出父亲的威严:「 ”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去考个功名了!”王阳明想了想,好吧,转身便去读书,不久后便考中了举人。王华见他如此聪慧,明日必定高中状元。岂料1493年和1496年,两次考试,王阳明全都落榜。 很长一段时间,王阳明郁郁不乐。 父亲便问:「 ”孩子你没事吧?”王阳明说:「 ”父亲,我错了。”王华说:「 ”吃错就好,以你的天分,肯定能考中,不必为此忧心。”没想到王阳明说:「 ”父亲误会了,我不是因为没考中而抑郁,是因为我觉得,落榜本是小事,我却为之抑郁,实在不该。” 王华完全弄不懂儿子脑袋瓜里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王阳明说:「 ”举业为官并不是我心所向,我觉得还不如读点兵书,将来报效国家。”王华摸摸儿子的脑袋:「 ”你真是想把为父给活活气死啊。” 在准备第三次科考时,王阳明四书五经也读,但闲下来,全部心思都在兵略、骑术上。那个时代,文官治国,武将打仗,文武兼修之人,少之又少。谁也不知道,一颗耀眼的新星即将冉冉升起。 不过在升起前,他首先遭遇的,是致命的打击。 03 进入官场后,王阳明才体验到何为痛苦。朝中藏污纳垢,官员阳奉阴违。朱厚照当了皇帝,心思根本不在治国上,天天想的都是怎么玩儿。 早在朱重八建国之时,为稳固皇权,撤掉了宰相的职位。很可惜,朱重八是个好皇帝,天下大事一肩挑,但他没办法保证子孙后代都是好皇帝。政务繁多,朱厚照玩儿心那么大,哪有时间处理政务?于是他把政务交给了最宠幸的太监,刘瑾。 初入仕途,王阳明怀事君之心。言官戴铣上书,要皇帝正心,刘瑾看后大怒。文官们纷纷上书去救。其他人无非是求情,希望从宽处理。 王阳明呢,一身正气,洋洋洒洒写一篇文章,痛斥刘瑾为「 ”权奸”。刘瑾一看,怒从心起,直接廷杖四十,把王阳明贬到了贵州龙场当驿丞。 王阳明原先官至六品,一下子就被送到了蛮荒之地。就是如此,刘瑾还是觉得不足以解心头之恨,派人跟王阳明离开京城,在路上把他干掉。 不得不说,王阳明是个人精。洞察到杀机后,他先是在路上题了一首绝命诗,说自己要学屈原、伍子胥壮烈自尽,随后来到江边,褪下衣物丢在岸上,布置了一个完美的自杀现场。杀手们循迹而来时,他早就偷偷爬上商船,随船而去。 <王阳明真贤相> 走到这一步,王阳明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经完了。要想避祸,只能去隐居了。但隐居之前,他得再见父亲一面。于是他回到南京。王华见到儿子,痛哭流涕。王阳明说:「 ”儿子对不住您,把功名给丢了。”可王华擦掉眼泪,说:「 ”不,你做得对。” 王阳明说要避世,王华却说:「 ”让你做驿丞,你还是去吧。”王阳明想了想,第二天就出发了。穿过历史的云雾,我们可以想象到王阳明内心的痛苦。父亲说自己做得对,他也明明是要事君,尽做官的本分,为何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这种痛苦,是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这与朱熹,其实也有关系。 在明朝,理学为官方哲学,朝廷以之取仕。早年朱重八建国,恨不能说自己是朱熹后人。时至永乐,理学更被定为科考标准教材。科举原本是个不错的制度,后来就越走越偏了。统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当然是统治思想。于是全天下想做官的人,都要学同一门学问。等到科考及第,入朝当官一看,学的东西不管用啊,周围全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嘴上说一套,实际是另一套,天天仁义道德,暗地里全是男盗女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这种痛苦可想而知。 换做是你,身处污泥之中,内心充满迷惘,你会怎么选?避世而去?同流合污?还是得过且过?幸运的是,就在龙场,王阳明终于摆脱了这份痛苦。 04 到了龙场一看,那可真叫一个荒凉。 《阳明先生年谱》中,记录当时的情形为:「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从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在这里,驿卒是个走路打颤的老头子。最要命的是,这里多民族杂居,当地人都听不懂王阳明说话。而能听懂他说话的,都是流窜到此的土匪。 王阳明并没有害怕。相反,他以荆棘为篱,垫土为阶,自建了一座茅草屋。后来,他发现了一处钟乳洞,又搬家到洞中。为了口粮,他开荒种地,自给自足。时不时还抽出时间来教化当地民众。 正是在简陋的环境中,在人生的最低谷,王阳明终于可以潜下心来思考一切。白天,他下地劳动;夜晚,他就端坐静思。「 ”年华若流水,一去无回停。悠悠百年间,吾道终何成?” 日复一日,在一个朽坏的时代里,在茫茫孤寂之间,内心挣扎的王阳明思考着该何去何从,试图揭破心头的疑惑。终于,在遍尝焦虑和痛苦后,一天深夜,王阳明仰天长啸,他悟透了! <龙场阳明洞> 悟透什么了呢?《传习录》所言:心即理也。 不要小看这四个字,这是儒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使得此后无数的知识分子摆脱了观念的束缚。 要理解这四个字,又要说一下朱圣人。众所周知,朱熹有句话,叫「 ”存天理,灭人欲”。 此言经后世曲解,成了批朱的矛头,说他以礼教害人,泯灭人性。其实朱熹此言中的「 ”人欲”,指的是过度的私欲,诸如贪欲、淫欲之类。对于人类合情合理的欲望,朱熹不会傻到让你去灭掉它。他是让你懂得克制。比如你饿了,就该吃,但你不能为满足口腹之欲而无节制地胡吃海塞。为什么要克制呢?因为私欲太盛,蒙蔽心智,你就格不到理。 在朱熹看来,所谓天理,存于外物,所以要向万事万物去格。但就在这天夜里,王阳明却意识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既然心外无事无物,那么心外就没有理。理在哪儿呢?理就是心。 王阳明觉得,所谓道,就在每个人心中。每个人都有这样一颗「 ”纯粹的心”。我们体验世间万事万物,不是要向万事万物问个究竟,而是向你自己的心问个究竟。所谓「 ”格物”,实际上就是「 ”格心”。 由此,伟大的阳明心学诞生了。 05 个人是开悟了,但世道还是那个世道,并没有改变。于是王阳明在耕种之余,开课授学。不少人闻其大名,大老远地跑来听课。王阳明的心愿,是「 ”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可就在这时,朝廷却又想起了他,让他去庐陵做知县。 上任第一天,县衙里就涌入上百民众,求青天大老爷做主。可是王阳明呢,非但不断案,还把衙门关了,只在街上贴了一张告示,说:「 ”从今日起,官府不再受理案件,大家也别来告状。如今是农时,都回去种地吧。农时一失,全年无望。你们有冤,我自然会调查,邻里之间,要的是和睦。” 看了告示,大家都安静了。王阳明也没闲着,四处走访民众,实地调查灾情,拜见良善人家,开化教育百姓。不出半年,庐陵风气为之一变。 这期间,他抓住一个不怕死的盗贼。 对方说:「 ”废话少说,想杀我赶紧的!” 王阳明笑道:「 ”天热,咱把衣服脱了。” 盗贼说:「 ”脱就脱,谁怕谁!” 王阳明又笑:「 ”还是热,裤子也脱了吧。” 如此脱掉两三件,盗贼依然怒目而视。 王阳明说:「 ”这么热,不如把内裤也脱了。” 这时盗贼却说:「 ”内裤可脱不得!” 王阳明问他:「 ”你既然连死都不怕,为什么怕脱内裤?可见你还是有羞耻之心的嘛。” 六年间,王阳明施善政、勤讲学,凭政绩和名声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三品大员。1516年,朝廷见他这么能干,又让他去江西干一件大事,剿匪。 到江西后,王阳明先摸清局势。他发现,每次剿匪行动,土匪都能预测,随即做出判断,官府一定有内奸!王阳明也不声张,先派放出剿匪风声,再派人盯梢,一个个落实后,全部抓捕。抓了也不定罪,而是攻心,问一些「 ”你家老母身体可好?孩子长到几岁?”的问题,策反他们做双面间谍。 最狠的是,他推出「 ”十家牌法”,十家做一个单位,每天巡视,一旦出现问题,知贼情而不报,十家连坐,绝不姑息。土匪因此连家都不敢回。 往日读了那么多兵书,如今也都派上了用场。这时的王阳明,顶着大哲学家的光环,用起兵来,诡诈之术,简直比流氓还流氓,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他手握民兵,跟土匪硬碰硬肯定不行,神出鬼没,怎么阴怎么来,即便形成包围之势也不轻易出击,非把对方饿个半死。三番两次下来,土匪欲哭无泪。 多数土匪看到他用兵如神,不得不服,只好做权宜之计:「 ”王阳明太厉害了,不如我们先去衙门,假装投降。等他走了,再做打算。” 到了衙门,王阳明以礼相待。土匪们都很高兴,以为成功骗过了他。可惜没两天,王阳明就找出几个土匪头子:「 ”给我拉出去砍了!” 原来王阳明早就提前做了调查,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他一清二楚。现在杀鸡儆猴,杀掉那些假投降的人,诛灭匪心,一切都在他计划之中。 06 那些年里,王阳明剿匪、兴学、授课,讲学足迹遍布北京、南京、滁州、绍兴地,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正是在不断的求索中,他提出了「 ”知行合一”。这是心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 下面公子就简单讲讲我对这个理论的理解。 什么叫「 ”知行合一”呢?很多人以为,知行合一就是:我认识到一件事(或一个道理),我就应该去做,让我的「 ”行”和我的「 ”知”统一起来。 实际上,这是错的。 让「 ”行”向「 ”知”靠拢,这不是知行合一。这恰恰是朱熹认为的先知后行。先有「 ”知”,再让「 ”行”向「 ”知”靠拢,怀着这种方法去做事,时常会发现认识到的这个「 ”知”,不管怎么努力去做,最终都不完满。 王阳明所说的「 ”知行合一”,不是一个祈使句,而是一个陈述句。换句话说,他不是鼓励你,让你的行为,符合你的认知,而是告诉你一个事实:年轻人,行和知,本来就是一回事。 《传习录》中说的很明白,人知痛,必自痛,人知寒,必自寒,人知饥,必自饥。你知道什么叫痛,那是因为你已经在痛了,你知道什么叫寒,那是因为你已经在寒了。你动的这个行为,和你当时的领悟,是同时的,同一件事。所以王圣人说:「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心学的世界里,一个人不可能知道了而没有做过,你既然认知了一件事,说明,你已经做过了这件事。 你知道什么叫谦让,那说明你已经谦让了。你不能说:「 ”我知道什么叫谦让,但我就是没做。”对不起,那你等于就是不知道。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二者统一。这才叫「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根本,就在于龙场悟道:心即理也。 朱熹认为理在外,所以知和行,就会分离。你从外界得到一种认知,再内化到心头,发动意念去做。王阳明就牛大发了:心既然就是理,那你就无需从外部去认知,你做的同时,你的心就给你认知了。 为什么说「 ”知行合一”牛大发了呢? 额外插一句,私以为,真正牛大发的东西,摆在第一的都不是方法论,而是世界观。「 ”知行合一”恰好就是这么牛逼哄哄的一个世界观。 假如「 ”知”和「 ”行”是分离的。那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比如有公众号给了你一碗鸡汤,说:「 ”同学,你照着这个去做,肯定能成功,因为这是至理。”结果你照着去做了,还是成功不了,甚至不断地死磕这件事去完善,最终还是做不到。这就是很多人说,我明白这个道理,去做了,还是达不到相应的目的。 为什么?因为它忽略了个体的差异(这也是鸡汤之弊)。有些人按照这个知去做,能行,有些人按照这个知(比如说人要努力)去做,往死了做也做不到。最后只能「 ”行”违背「 ”知”(投机取巧)。 可「 ”知行合一”告诉你,你做一件事的同时,你的心会明辨这件事是「 ”善”是「 ”恶”。别人说的都不算,世道说的也不算,只有你的心说了算。因为你心里有一样东西,叫「 ”良知”。它会随时随刻,监视你的每一个行动。绝对真理,不在世间,在你心间。 <龙场阳明洞·知行合一> 既然良知为你明辨了「 ”善”与「 ”恶”,接下来如何去做,就看你自己了。那么,在「 ”知行合一”的基础上,你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做事。 要得至理,你就应该心无旁骛、无比专注、毫无杂念地去做每一件事。这就是从「 ”知行合一”根基上展开的人生态度。还有比这更好的人生态度吗? 「 ”知行合一”最牛之处,是能让每个不同的个体,直面自己的本心,让你的心去指导你的所作所为。每个人都是「 ”知行合一”的,所以管你是帝王还是布衣,人人都可以在本心的照鉴下,达到一定的修为。 你说牛不牛? 根据这个理论,日后,天泉论道之时,王阳明便提出了那四句著名的心学真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07 剿完匪,又出大事。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 宁王其实大家很熟悉。他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个发飙的宁王,夺命书生的主子。谋反时,他找过穷困潦倒的唐伯虎,唐伯虎还以为要飞黄腾达了,去了才发现他要谋反,于是装疯卖傻躲过一劫。 当时宁王坐拥南昌,手握八万精兵。王阳明手上虽然拿到了兵符,身边却连八千人都找不出来。但他很快就为宁王做出了预判:「 ”南昌离京城那么远,他不会傻到直攻京城,必定会先攻打南京(明朝辅都)。” 这时候,各地守兵还没做准备,王阳明也没战斗力,如果宁王往南京打,一定顺风顺水。王阳明说:「 ”我们兵力不足,难与叛军抗衡。必须等待援军。这就要宁王给我们一定的准备时间。” 身边人都听傻了。你说给就给?宁王听你的? 随后,王阳明就干了两件事。第一,伪造文书,四处散发,大概意思就是说,朝廷现在有十六万精兵要来打你,你给我等死吧。第二,利用反间计。写了一封密信给宁王帐下的两个谋士,信上督促这两人赶紧劝宁王尽早动兵攻打南京。 信被宁王截获,一看,攻打南京一定有诈,于是号令全军:「 ”给我死守南昌,哪儿也不许去!” 就这样,宁王错过了最好的战机。 那段时间,王阳明四处招兵,总算凑够了一支杂牌队伍,好歹有个几万人。大家士气正盛要去打宁王,王阳明却迟迟不肯发兵。身边人又不懂了:「 ”现在人都凑够了,为何不出兵。”王阳明一笑:「 ”你觉得现在去打,敌强我弱,谁生谁死?” 这时,宁王也醒悟过来了,妈的我被人耍了,立马往南京打。动作之快,远远超出王阳明的预料,没多久就打到了安庆。安庆将破,南京危矣。大家都说赶紧去守南京,王阳明却一拍桌子:「 ”走,打南昌!南昌一破,宁王首尾不相顾,叛军必败!” 没多久,王阳明就端掉了宁王的老巢。 南昌一破,宁王果然带人往回赶。在鄱阳湖,王阳明又以各种计谋乱叛军之心,最后大胜而归,活捉了宁王。一场酝酿已久的谋反,四十多天就被搞定。 后来,有人问他的用兵之道是什么,他只淡淡地说了八个字: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做成一件事,首先你得要有一颗强大的心。 08 剿匪之时,王阳明曾说:「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虽然立下了如此卓越的功绩,他最想做的事,还是讲学,让更多人了解心学。 此后不久,王阳明便向朝廷表达了辞官之意,但朝廷不许。新皇登基,追其平叛之功,要他去做兵部尚书,他也推辞。后来,各地再有匪患兵情,王阳明应诏平定,所到之处,疾风掠地,不但剿除了匪患,还一改当地民风,做到长治久安。 但这些他都不在意,他在意的,还是传学于世。多年来,他的讲学别具一格,拿他自己的话说,叫「 ”吾所讲学,正在政务倥偬中。” 当初平定宁王反叛,战阵之前,他都可以讲学。每有战报传来,他就当场处理,然后继续讲学。前线陷入苦战的消息传到案前,举座皆惊,王阳明稍作处理,归座讲学。生擒宁王的消息传来,王阳明行赏完毕,继续讲学。这是何等强大的心。 立功后,许多人妒忌他的功绩,斥责心学为异端邪说,说他丧心病狂,他却并不在意。正是在一次次实践中,他提出了心学最后一个环节,致良知。上文说过,你的心可以辨明善、恶,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在本心的照鉴下剔除恶念恶欲,只有这样,在这个繁杂的世上,你才能达到修心之境。人人皆可成圣,就看你是否能做到致良知。 上千学子闻名而来,有士人,也有普普通通的百姓。甚至有聋哑人上门求教,王阳明下笔写道:「 ”你口不能言是非,耳不能听是非,你的心呢?”聋哑人写道:「 ”心知是非。”王阳明又写:「 ”是也,口不能言,耳不能听,心却和大家有一样的功能,有了这颗心,你也可以成为圣人。”聋哑人看了,扣胸指天。 四处平匪患之时,身体每况愈下。1592年,王阳明走完了57年的人生路途,逝世于江西南安大余一个叫青龙铺的地方卧船中。离世之前,身边人问:「 ”先生还有什么话要说?”王阳明将手指于胸前:「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一个人的本心能完全显露,他看这个世界的眼光也就清朗了,自己的心也会安定。有生之年,能做到这一点的人,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09 后世,王阳明被列为「 ”孔孟朱王”四圣之一,为儒学创造了新的生机,直接影响到了明代之后的大批学者,更在日、韩、东南亚之地,掀起一股飓风。 1905年,日俄战争,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为此,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并为他举行庆功宴。宴会上,面对众人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孙中山曾说:「 ”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阳明之学,成为明治维新先导。后来蒋介石在日本求学,发现日本许多人阅读《传习录》,又闻梁启超之言「 ”维新之治,心学为用”,不禁感叹「 ”中日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日本汉学家浜隆一郎在评点中国历史人物时说:「 ”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道德、学问和事功,三者兼备才能成为伟人。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人物,能够做到三者兼备的只有三人,三国诸葛亮、明朝王阳明、清朝曾国藩。三人品格高尚,学问精深,并且都有征战沙场之功。而这三人之中,王阳明又略胜一筹。他不但赫赫事功,更是旷世圣儒。” 无论功业、德行、文章,王阳明都可谓冠绝当代,卓立千古,被视为第一完人。今天,我们再去看王阳明,不能不佩服他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他生活在一个朝纲紊乱、人心崩坏的时代,一个读书人内心充满苦痛的时代,但他并没有放弃追寻真理。更伟大的是,他的理论时至今日,依然可以焕发光彩。 克罗齐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我们回望王阳明的时代,再看看现代人身处的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看看这个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和病症,看看我们如今需要面对的苦痛和焦虑、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数百年前,王阳明已经给出了答案。 他已经早早为我们筑起了一个精神家园。 1926年,梁启超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说:「 ”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 如果你意识到心上长满了杂草,发现自己迷失在这个泥沙俱下的时代中,被这个世上一股股莫名其妙的力量拉扯着脱不开身,那不如去听听王阳明说过什么,透过重重迷雾,直面那颗金子般璀璨的心。 - END -相关参考
我們這一生,要走很遠的路,有如水坦途,有荊棘擋道;有簇擁同行,有孤獨漫步;有幸福如影,有苦痛襲擾;有迅跑,有疾走,還有徘徊……正因爲走了許多路,經歷的無數繁華與蒼涼,我們才能在歲月的變遷中體會:逝去的
▲范仲淹画像在唐代以后,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没有不渴求谥号「”文正”的。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也不会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所以,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在历史上,只有
国学大师章太炎堪称一代名士,他学问渊博、性情怪异,常有非常之举,因而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逸闻趣事。章太炎的名声很大,常有慕名者前来听其讲学,但大多失望而归。原因是章太炎口齿不清,讲话漫无层次。“九一八”...
张孝若在父亲张謇去世后继承家业,成为大生纱厂等企业的董事长,然而1935年,时年37岁的张孝若被仆人暗杀于上海百乐门舞场门口,凶手也随后自杀,此案成为历史悬案。 张孝若有几个子女 陈夫人生育二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中短暂又精彩的一段,时势不仅造英雄也诞生了许多才女、美女,你听说过著名的民国四大美女么?知道最美的民国才女是谁么?本文为大家带来了民国时期十大美女,如才情与美貌齐飞的林徽因、金嗓子周
说到王阳明,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明代奇人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非但精通儒释道,而且还非常善于统兵作战,可以说王阳明是个文武双全之人。经常可以听到各种学者夸赞明代奇人王阳明有多牛有多
王阳明,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他开创了「”阳明心学”,被称为「”千古一人”。而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大成就,主要都归功于他「”没有自知之明”。想做圣贤?没有自知之明!王阳明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种天才。相反,他五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劫难是他平定宁王之乱,挽救了明武宗的江山,却惨遭奸臣陷害。正德十四年和正德十五年两年里,立下赫赫功劳的王阳明受奸佞迫害,所处境地极为艰难。太监许泰、张忠一直想要设计陷害王阳明,他们在南
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出:「”良知即天理”,成为王阳明心学的原点,其后一年1509年王阳明始论「”知行合一”,从而与朱程理学分道而去,超越了当时的历史时空,将阳明心学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1514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被称为儒学“第一完人”,他的心学是明代中期以后最有影响力的儒家学派。从理论渊源来看,王阳明的心学继承了先秦儒学和宋代理学思想,汲取了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