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赫章可乐等处考古遗址,看汉代夜郎人的生活日常

Posted 铜鼓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赫章可乐等处考古遗址,看汉代夜郎人的生活日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赫章可乐等处考古遗址,看汉代夜郎人的生活日常

前言:夜郎是战国时代至西汉时出现的一个古国,据考证,其大概位置位于今四川省、贵州省、广西省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 在《史记·西南夷列传》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关于夜郎的记载本就已是寥寥数笔。夜郎亡后,史籍中关于夜郎地区的记载更是销声匿迹。 神秘的夜郎文化,有如一颗流星,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一闪而过后即归于沉寂。 古夜郎的人们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在史籍中,我们很少能找到答案。幸运的是,考古出土的文物弥补了这一遗憾,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答这个千古之谜。 夜郎国的大致疆域 两汉夜郎地区「 ”汉夷”杂处 西汉时,中原人已对夜郎国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史记·西南夷列传》 在《史记》中,司马迁系统地介绍了汉朝西南部的各个少数民族部落,其中夜郎是最大的一个国家,其社会生产方式为农耕,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贵州省陆续发现大量的汉墓,分布地区主要在两大块:一是现今清镇、平坝和安顺一带;另外就是现今赫章可乐一带。 赫章可乐汉墓遗址 上述两处汉墓有稍许不同,前者多汉族式的墓葬,后者则兼有当地土著的特色。 清镇、安顺、平坝一带汉墓的主人多为郡县制的官吏、牂牁郡和犍为郡的汉族士兵以及迁徙定居于此的汉族豪族。他们仿效中原汉族的墓葬制度,坟墓上有封土,随葬品有漆器、铜镜、带勾、刀剑、灯、瓮灯等日用品和中原通行的货币五铢钱。 专家推测,清镇、安顺、平坝一带,可能就是汉代牂牁郡的主要范围。该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适合发展汉族的农耕经济,因此汉族移民较多,墓葬形式带有浓厚的中原风格也是自然之理。 汉墓墓葬中的砖饰 在赫章可乐,曾出现一块瓦当,上有铭文「 ”建始”二字,「 ”建始「 ”是汉成帝的年号,可见至迟到西汉后期,汉族势力已经渗透到赫章一带。 瓦当在汉朝一般用于官署等级别较高的建筑,因此有专家结合文献资料推断,可乐地区可能是西汉犍为属国汉阳县的治所。 另外,该地区的墓葬形式兼有汉族和少数民族风格,这说明当时汉阳县是「 ”汉夷杂处”,官吏和兵士自然为统治者,广大的少数民族为被统治者。 综上可知,两汉时的夜郎地区存在着「 ”汉夷杂处”的情况,因此墓葬也呈现两种不同的风格,他们互相融合,反射出独特的夜郎文化。 之所以用这么一大段文字来说明两汉时夜郎地区「 ”汉夷杂处”的情形,是为了将夜郎地区的汉族墓葬和土著墓葬区别开,方便下文专门介绍夜郎文化。 下面我们结合考古发掘出的文物,看夜郎人的生活日常。 从考古资料看古夜郎人们的生活日常 1、夜郎人的形象。 关于夜郎土著的形象,其实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所体现。 诸葛亮征南中,当地土著士兵通常是上半身裸体,下半身围着草裙。贵州汉墓中出土的文物证明,《三国演义》中关于南中土著人的形象不是瞎编的。 夜郎土著的形象 在赫章汉墓出土的一件文物中,有一个手持长矛、光着脚丫子、腰间系着围裙的人物形象。这明显是夜郎土著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打扮很「 ”潮”的土著人还梳着一个朝天的发髻。考古学上将这种发饰称为「 ”指天刺”,又叫「 ”天菩萨”。 现在贵州的彝族同胞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发型,并且现在的赫章、威宁一带仍然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这说明早在大约两千年前,彝族人就已经在赫章一带定居了。 除了「 ”指天刺”发饰,在兴仁和赫章出土的文物中还出现了「 ”银锭式”的发饰。这种发饰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身上也见到过。 对此,冯汉骥先生认为,夜郎土著「 ”银锭式”的发饰是受到古楚文化的影响,是西南夷文化与楚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现代彝族人的发型 另外,在贵州汉墓中还出土了大量铜发钗 , 说明当地居民的发型为椎髻 , 与文献中记载夜郎为 「 ”椎髻之民 ”的形象相符 。 至于那位土著人穿的围裙的材料,也可以通过考古资料来推测。 考古工作人员通过对出土纺织品的鉴定分析 , 发现该地居民已经使用丝织品与麻织品 , 而且还使用羊毛织品 。 2、居住的房子。贵州潮湿多雨,又多虫蛇。为了防潮、防虫,夜郎的先民发明了干栏式建筑。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用木桩作房基,上面搭楼住人,下面养牲畜。在清镇汉墓就出现过这种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广大江南地区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典型的代表有浙江河姆渡遗址。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仍然盛行这种房屋结构。 干栏式建筑陶屋模型 3、农业生产。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提到,古夜郎人是定居的农耕民族,贵州汉墓出土的一件文物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这件证据是在兴义汉墓出土的池塘田园模型。在这块小小的模型里,只见水田阡陌相连,灌溉渠道纵横交错,甚至还有控制水源的闸门。 水田边上还辟有池塘,塘中荷花开放,游鱼清晰可见,岸边树木参天,真是一派田园风光。 从水田看出,夜郎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并且还有池塘养鱼,发展农副业。 贵州汉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锄头、铲子、斧头等农业生产工具,这象征着先进的汉族农耕文化在夜郎的传播。 东汉陶质水田模型 4、娱乐活动。西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这是他们从古至今的传统。考古发现,两汉时夜郎人的主要乐器有铜鼓和芦笙。 铜鼓是古代西南夷族群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打击乐器。夜郎人使用的铜鼓是石寨山式,从春秋时就是铜鼓的基本类型。 1957年,赫章可乐出土的一面铜鼓,鼓身剖面呈起伏状的胴、腰、足三段鼓饰有飞鸟、车船、牛马和几何纹饰等图案,属石寨山式的成熟产品。 铜鼓 关于演奏铜鼓的方法只能从现代来推断。现在的贵州苗族依然流行铜鼓舞,舞蹈时把铜鼓悬挂起来,一人用鼓槌敲打鼓面,一人手执木桶对准鼓底,增加共鸣,声音浑厚深沉。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铜鼓除了当做乐器之用,还起到礼器和祭器的作用,是统治阶级地位的象征,平民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重器。 除了铜鼓,芦笙也是夜郎人常用的乐器。1977年秋,赫章出土的一些摇钱树残片上,有吹芦笙的人物形象。可惜的是,由于材质原因,历经上千年的芦笙实物已经很难保存到当前。 5、原始崇拜和图腾。盘古是汉族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大神,但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着盘古崇拜,却是另外一种古老的原始信仰。 东汉的应劭在其著作《风俗通义》首先记述了盘古的故事,魏晋之后开始流行。范晔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较为完整地记录了盘古的事迹。 书中说,昔日高辛氏(帝喾)的部落常常受到犬戎的攻击,屡次与对方交战都占不到便宜。于是,他许诺谁能杀死犬戎大将吴将军就赏万金,并将女儿嫁给他。命令下达后,帝喾养的一只狗突然衔着一枚人头闯进大殿,群臣一看,这正是吴将军的首级。立下大功的这只狗名字叫盘古。正所谓,君无戏言,帝喾不得已只能讲女儿嫁给盘古,两者的后代成为日后的武陵蛮…… 这是传说,只当戏言,但从中可以看出盘古的形象应该是和狗有关。 兴义汉墓出土的盘古形象 在兴义东汉墓出土的一颗摇钱树,有一个狗首人身的形象。他骑着梅花鹿,手持长矛,俯视众生,威风凛凛。结合盘古的传说,专家推测,这位狗首人身的将领就是夜郎人的崇拜对象——盘古。盘古的形象出现在摇钱树上,正好说明了他在夜郎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6、地下世界。夜郎人和汉族一样流行土葬,也有随葬品,包括陶器、农具和铜铁兵器等。但是在赫章可乐,一种独特的墓葬经过考古发掘后震撼问世,这种墓葬方式除了在可乐发现之外,并无第二家,这就是神秘的「 ”套头葬”。 在可乐河南岸,考古工作人员在在已发掘的 168 座「 ”南夷墓”中, 发现有20 座墓葬格外奇特——墓坑内无棺木或裹尸的竹席, 死者的头部放入一个铜釜或铁釜之中,有些釜内散落的是一些陪葬品,有各种日用品、兵器还有五铢钱等。年代最早的「 ”套头葬”可以追溯到战国晚期 。 套头葬 铜釜 这种神秘的「 ”套头葬”的内涵是什么?不少专家也进行了解读。 专家认为,赫章可乐在夜郎国时代生活着彝族的祖先,而古彝族起源于氐羌民族系统,该民系以虎和火为图腾。 在一部分「 ”套头葬”中,有的墓主头部和足部分别套有铜釜,且头部的铜釜体型大、制作精美。在铜釜的肩部装饰着一对立虎,虎头伸出釜口,两虎相向,作长啸状,随葬品有铜戈、铜柄铁剑等兵器。 另外一部分「 ”套头葬”只有头部套有铜釜,随葬品多为稻谷、大豆等粮食和两件农具。 两者的身份可以从不同的「 ”套头葬”来推断一二,前者可能是夜郎国的武将,后者有可能是一方的望族。其共同点都是夜郎国中比较有地位的人。因为铜鼓来源于铜釜,既然铜鼓是重器,那么铜釜也非寻常人家所能使用的。 铜鼓的主要纹饰为太阳纹,处于鼓面的中央,象征着太阳,太阳又和火有关,正好体现了彝族先民对火的崇拜。而在铜釜上饰上虎,不是更直接地说明彝族先民对虎的崇拜吗? 因此,关于「 ”套头葬”的含义可以分两层来理解,一是象征着地位,二是表达了人们死后也要坚持着的信仰和崇拜。 结语:自1958年在赫章县可乐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部门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其中在2000年进行的考古发掘,共发掘出墓葬80多座,从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土,可乐遗址因此荣获2001年度「 ”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但是可以断言的是,可乐遗址仍然是夜郎文化的冰山一角。 夜郎文化神秘而深邃,此文只能如蜻蜓点水般地展示夜郎人日常生活的若干方面,带领读者走进夜郎人的世界。今后还有着更多关于夜郎文化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参考资料:李衍垣《夜郎故地上的探索 贵州文物考古介绍》 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赫章县汉墓发掘简报》 梁太鹤 《赫章可乐文物考古图片选刊》

相关参考

黑陶文化的历史起源

黑陶,是龙山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制品。其源自于汉族先民的生活用器,而后由于质脆易碎,逐渐走出日常生活。如今,黑陶被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1930~1931年考古人员对龙山镇(今章丘市龙山街道)城子崖遗址

为什么泸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而毕节不是毕节还有夜郎文化

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不是说你有历史就是的,还要看当地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情况如何。之前还听说过有一套标准,比如要有一定数量的建筑遗迹、有至少一两条的历史街道,人文文化明显等等,夜郎文化还停留在传说与现代考古阶

罗马人的一日三餐

在古代历史学家的笔下,历史总是充斥着战争、阴谋和皇家大事,而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却很少提到。对于现代的历史研究者,通过考古和史料真真切切还原当时的情景,也是有着宝贵研究价值的领域。当我们厌倦了金戈铁

汉代皇宫惊现神秘地道 竟是嫔妃偷情所用场所

“这些地下通道多发现于后宫,有的还设有门房,以控制进出人员,”刘庆柱研究员说,“在汉以前的古代宫殿遗址内,还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建筑。”在结束的“汉长安城考古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从殷墟看殷代的总年数

殷墟是在考古发现的商城遗址中属于晚期的都邑。据《竹书纪年》的记载,自从盘庚在此建都起,一直到纣覆灭为止,共历二百七十三年之久再没有徙郡。殷人在此花费了将近三百来年的经营,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积累,

100年前的生活日常 圖7最易引起人的共鳴 圖8是罕見的趕考照片

鄉間小路現在我們的鄉間小路都硬化了,但小時候的鄉間小路跟照片上並無太大分別。生煤爐市場雜貨店門口的裹腳女人們擡轎子香客鄉下的老祖母無論在何時何地,故鄉親人的期盼永遠都是人們心中最難以釋懷的牽掛。趕考這

收入竟比不上普通人 古代后宫妃子的真实生活

...也可以知道大众对于这些后宫秘史还是很感兴趣的。很多人的印象里后宫妃子们包括皇后都是穿的绫罗绸缎,吃的山珍海味生活质量着实不错。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呢?后宫妃嫔们真实的日常生活是什么呢?原来君今天就给...

唐代的貴族女性,日常生活究竟是啥樣

相對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朝代而言,唐代的女性,尤其是上層女性,享有較大程度上的自由、地位和權利。她們的日常生活,引起很多人的遐想。我們可以跟隨「她」的視角,去看看一個唐代上層已婚婦女,在日常衣食住行等方面

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

1.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夜郎古国、楼兰古国、大理古国。1、夜郎古国夜郎古国是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或称南夷。地域大致是及贵州及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一带。秦及汉初,夜郎

西门庆房产约60万元 从《金瓶梅》看明代的房价

...奇异行径,这些不寻常的内容显然远离了普通大众的现实生活。而《金瓶梅》写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真实的日常生活,诚如清人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所言:“似有一人亲曾执笔,在清河县前,西门家里。大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