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朝时,所有的京官都要来吗,有什么标准和限制

Posted 官员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帝上朝时,所有的京官都要来吗,有什么标准和限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皇帝上朝时,所有的京官都要来吗,有什么标准和限制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会看到这样一个场面,皇帝坐在龙椅上,一群大臣站在殿上,高呼「 ”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就是古代的列班上朝,是皇帝可以与大臣商议国事的一种大型会议。 不过对于上朝这件事情,有的皇帝有时候也不会天天去上朝,既然连皇帝都嫌上朝麻烦,那么那些每天要起那么早去上朝的大臣呢?说到这个那你可真是想多了,在古代的大臣中可以分为地方官和京官,京官虽然可以留在京中任职,但是也不一定能有机会体验早起上朝的痛苦。 那么留守在京城任职的京官都有机会去列班上朝吗?上朝的官员都有什么标准呢? 上朝又称朝会、会朝,算是国家中最高的议事会议,因为几乎全程都会有皇帝参加主持并裁决意见。不过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皇朝律法,对于上朝的日期与时间,以及上朝官员的标准都有不同的规定与限制。 在唐朝时,皇权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发展,三省六部制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官员的数量大规模增加。在当时的律法中规定,所有的在京中任职的官员都要上朝,只是品级不同的官员有不同的上朝日期。 唐代的早朝主要分为大朝会、常朝和五月朔朝会,五月朔朝会的时间较短,在《董公行状》中有记载:「 ”初,公为宰相时,五月朔会朝,天子在位,公卿百执事在廷。”遇到五月朔会朝,天子和百官共同处理政务,而作为宰相的董公自然是要去的。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上朝是一种君臣协商性的活动。 在《唐六典》中记载「 ”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而唐代官员可以入朝参与朝会的品级都要在六级以上,「 ”朔”是农历每月初一,而「 ”望”是农历每月十五,也就是说品级在九品以上五品以下的官员,每个月只有初一和十五去上朝就可以了,而五品以上的所谓的「 ”大官”以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则需要每天去处理朝政。 等到了宋朝,文官数量也大大增多,可以去参与朝会的官员的数量也不少。后来经过宋神宗的元丰改制后,不仅恢复了唐初的三省制,明确规定了一些人作为朝官参与朝会。如果说宋初还具有一些皇权的专职独裁性,仅让一些在京无所事事的京官每日上朝,那么在元丰改制之后,则具有进步性,规定了上朝官员的品级,根据三省制的恢复,门下省以起居郎为底线,中书省官员的品级要在起居舍人以上,而尚书省和御史台要在侍郎以上和御史台中丞以上,那些每天都要参见皇帝的官员称为为「 ”常参官”,也就是「 ”朝官”。 而至于元朝的官员上朝,由于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除了朝官要上朝以外,还不能缺少一位重要的人物,这个重要的人物就是通事官,相当于我们现代社会的翻译这一职业,通事官需要将汉族官员的话翻译成蒙古语,所以每天的朝政都要在场,来减少君臣交流的障碍。 到了明朝,明朝的朝会分为侯朝阶段,入朝阶段和早朝阶段,朝会的种类则分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三种。 人数因不再受品级的限制而庞大,连地方官四品以上都可以列班上朝,但级别越高位置可以越往殿里,级别低的一般在外面或者旁边,后来由于上朝秩序的混乱。 在洪武二十四年,于是规定了「 ”将军先入,次近侍官员,次公侯驸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的入朝顺序,但也看得出,「 ”将军先入”是对武官的一种看重,相比于宋代的重文抑武,是统治者思想的一种反思与变化。 而像明代的大学士和六部的尚书和侍郎以外,三品以上的官员也没有多少了,因此按照朝会时的位置,也几乎是这几位大员与皇帝共讨政务罢了。 等到了清朝,由于清朝官员品级众多,共有九品十八级,所以清朝官员数量庞大,而能够参与朝会的京官只限制在了三品及以上的官员中,并且受明朝按照官员品级安排位置的影响,一品官可以在太和殿内朝见君主,二品官员可以在门外,三品官员则要在更外面。 据记载,一品的官员有太师、太傅、太保、总督、驻藏大臣、三殿三阁和太子太保、少师等,二品则包括总督 、山东巡抚、巡抚和漕运总督等,三品有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和按察使等。也就是说除了上面的官员和一些三品及以上官员以外,其他的官员则连朝会面见皇帝的资格都没有。 除了官员以外,一些享有爵位但没有品级的皇亲国戚也可以在殿内参与朝会,这主要可能是受清朝早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不过在前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皇权,但是后来可以参加朝会的一些皇族大都成了皇帝的同盟军了。 所以说在真正的古代历史中,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机会上朝,甚至有些人做了一辈子官连皇帝的长相样子都不清楚,但这样的官员大多都是没有得到晋升没法提高自身品级的,换言之就是没有好好提高政绩好好做官。 不过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不同的标准,对于不同朝代的朝会,时间不同,人员不同,秩序位次不同,程序也会不同,唯一不会不同的恐怕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都是皇帝了吧。 文:瑞秋 参考资料:《大唐六典》《赠太傅董公行状》《董公行状》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参考

古代上朝时间 古代上朝是天天上还是怎么一回事?

  说到古代上朝这件事情还是挺有说法的,毕竟这是很多大臣和皇帝都要做的事情,而且每朝每代都要做,那么就有人问了,这个古代人上朝,是天天上朝吗?还是说也有修习的时候啊?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

如果赵匡胤没死那么早,燕云十六州能收回来吗

诗享书局原创文章在中国古代,「”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极为有名的了。因为自从五代十国时儿皇帝石敬瑭将其献给契丹后,它便有400多年都一直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着。特别是对于宋朝而言,它一直都是宋朝皇帝的

一神奇墓地,葬着一位全才,皇帝经过都要行礼,官员必须下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就是老大,说一不二,所有人见到皇帝都要下跪。在明朝时,有一位牛人,在他去世后,经过他碑前的所有官员都必须下跪,就连不可一世的皇帝都要行礼。此人是谁呢?何塘(1474-154

古代皇帝真的是辰时上朝吗

古代人最开始是根据太阳、月亮和星星来计算时间的,这个方法至今还有在使用。后来发明了日晷,这样可以更精确的计算时间。小时候,在看古装剧时,皇帝身边总会有一名太监提醒皇帝辰时到了,那么,辰时指的是什么时候

清朝皇帝上朝时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

清朝皇帝上朝时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汉语不合格的大臣惨了  上朝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很模糊的,是电视剧里面构思出来的。像电视上那样的大型朝会,那叫做御前会议,一般只有核心官员参加,在早期基本上全是满语,后来

此皇帝被称为“睡王”,睡过瘾才起来上朝,最终在熟睡时被杀

古代帝王虽高高在上,却跟普通人差不多的兴趣爱好,比如宋徽宗痴迷于书法,明熹宗喜欢做木工活,乾隆擅长写诗、对对子。在不耽误正事的情况下,皇帝有独特爱好无可厚非,毕竟每天处理那么多奏折,也需要劳逸结合不要

清朝皇帝上朝究竟说什么语言

在电视上热播的清宫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皇帝上朝、大臣启奏等情节。那么,作为统治者的清朝皇帝,在上朝时和满汉皆有的大臣们交流时,用的是什么语言呢?是汉语,还是满语?众所周知,清朝政治体系主要是由满汉两族

宋朝大臣上朝时,手上拿的像尺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

古代官员上朝,手里持着的白板子,古人称之为笏,读「”hù”,也就是官员上朝用的手板。笏一般用竹片、玉、象牙等原材料制成。文武大臣面对皇帝,上朝议事,当然要有记录之用的东西,一则汇报的相关内容,先可书于

清朝官员上朝时吃早餐的三个地方 军机大臣有个特权之处

很多人都不了解官员上朝怎么吃早饭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在清朝的北京城之中,皇帝一般在凌晨5点到早上7点之间召开早朝,按理来说,这个时间并不算太早,大臣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赶到皇宫。但是大家可能

中国竟有这么多俄语名,你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吗

Чжунго,СрединноеГосударство,Поднебесная,Китай...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截然不同。「”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