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于历史600年的蒙山大佛是怎样被发现的
Posted 佛像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湮没于历史600年的蒙山大佛是怎样被发现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湮没于历史600年的蒙山大佛是怎样被发现的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 ”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当时太原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按照五代苏禹珪《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 ”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说的就是蒙山开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 ”晋阳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珪《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 ”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据《北史》中后主高纬「 ”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 晋源文庙(太原县文庙)大成殿内的蒙山大佛景区模型,图中可见蒙山大佛、开化寺及连理塔 隋朝仁寿年初,开化寺中新建佛阁以保护大佛,并改名为净明寺。唐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曾来此礼佛,并将寺名改回开化寺。另一说李渊礼佛是在称帝之前,礼佛回去后当夜「 ”梦化佛满空,毫光数丈”,登基后李渊将寺名改为开化寺。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并州,与皇后武则天同游童子寺、开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与武皇后、妃嫔、宫人施舍了很多珠宝、财物、衣服。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开化寺佛阁在武宗灭佛中废毁,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风雨中。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盘踞并州的河东节度使、后来追封后唐武皇帝的晋王李克用参拜蒙山大佛后,命人重建开化寺佛阁。历经五年,佛阁终于建成。元朝末年,开化寺毁废,只有僧房舍利塔尚在。通常认为,蒙山大佛在这时一齐被毁。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晋恭王朱㭎重建开化寺,开化寺改名为法华寺。 1980年至1983年间,参加地名普查的市政工作人员王剑霓重新发现了蒙山大佛。王剑霓1980年10月被抽调参加地名普查,其祖父王建屏是山西佛协会创始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山西佛教会会长。王剑霓幼时曾听祖父讲过太原西山大佛的故事。调查地名时,王剑霓发现太原蒙山一带有很多带「 ”寺”字的地名,还有一处地名叫做「 ”大肚崖”,觉得非常奇怪。实地调查时,他发现「 ”大肚崖”其实是蒙山大佛的胸部,大佛的头部已经遗失,露出的胸部高度为15.75米,胸部以下埋在土石之中,土石厚达数十米。佛像背后的山崖顶上的平地还有绵延大约五百米的古建筑遗迹。1983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的「 ”简讯”中报道了这一消息。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 ”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身形壮硕。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佛像施禅定印。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腿下为条石台基。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 ”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 ”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 ”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相关参考
作者:楊傑英「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號稱年代最早的第一大佛——蒙山大佛究竟有多高?」「蒙山大佛緣何神秘消失600年?」隨著蒙山大佛升級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考古發掘資料的逐步公開,蒙山大佛再
德国探险队在新疆发现一块铜钱,上面没有汉字,铸造国家早已湮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有个探险家阿尔伯特·冯·勒柯克(AlbertvonLeCoq,1860年—1930年)。此人出身于极为富贵的人家,从他名字里的「”冯”(von)就能看出,此公是德国贵族出身。
商朝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再到商纣王沉迷美色导致亡国有600多年的历史,商朝亡国后,商朝后裔遭遇又如何呢?一起探究商朝后裔的下落。许多历史记载都说商朝经常迁都,汤打败夏之前就先
晋祠、天龙山石窟、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永祚寺、双塔、龙山石窟、纯阳宫、窦大夫祠、多福寺、童子寺燃灯塔、晋阳湖、崛围山、蒙山大佛、崇善寺、北齐壁画、晋阳古城遗址、山西大学、太原动物园、迎泽公园、汾河景区
当我们谈论曹魏的名将时,总能信手拈来,无论是五子良将还是二夏侯曹,亦或是李典、李通、文聘、许褚、典韦等,吧里各位大神总能够滔滔不绝谈论个三天三夜,但是曹魏建国,数十万的军队,统帅的将军多如牛毛,除了上
祖国在我心中从小,我就听大人们对我说;"过去,我们的祖国是怎样的落后,是怎样被外国人瞧不起,被欺辱......但是,自从我上小学以后,慢慢的,我心中的祖国是一个千年文明,地大物博,国泰民安,和平而又美
1.乐山大佛的历史乐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的凌云山栖鸾峰西壁,是一尊弥勒坐像。乐山大佛依山凿成,坐东向西,头顶苍穹,脚踏三江,远眺峨眉,近瞰嘉州。坐佛通高71米,与凌云山齐,魁伟
北流市还保存着这座当地最古老的陵墓——裴圣奶墓。该墓位于新圩镇梧村的牛毛岭上。古墓始建于元朝,现存陵墓为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建,青砖、三合土混合结构,全长10米,最宽处4.4米,坟头高出墓面
1987年是我国水上考古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南海一号”,这是一艘在南宋初年,前去欧洲等地的一艘商船,因沉没于海底,所以随行的好多珍贵文物被湮没于船底。这就是南海一号的前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宣读了「”退位诏书”,结束了自己在伪满13年的傀儡生涯。其后,溥仪被带到苏联,度过了5年战俘生活,于1950年回到国内。那么,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