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经多次屠城,为何还受到后人推崇

Posted 年代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国藩曾经多次屠城,为何还受到后人推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国藩曾经多次屠城,为何还受到后人推崇

这个嘛,实际上就是个历史局限性的问题。 曾国藩所处的是什么年代?清朝。 清朝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既然是封建王朝,那必然有共同点喽。 军队屠城,就是个封建王朝普遍的共同点。 屠城这个事儿嘛,从战国时代起就明确载入史册。 「 ”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这还是轻的。 秦国统一六国之战,就是一部血腥的屠城史。 皇甫谧《帝王世纪》说: 「 ”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有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当尚千余万。及秦兼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杀伤三分居二。” 没有屠城,这么些个人都是怎么死的? 说到屠城,刘邦集团也不手软, 《高祖本纪》:「 ”南攻颍阳,屠之”。「 ”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 一将功成万骨枯,千古名将韩信也不能例外。 《韩信卢绾列传》: 从攻项籍,屠煮枣。 屠胡陵。 击陈豨,屠马邑。 击下蓟,屠浑都。 战争年代,屠城就是标配,并且古人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三国时期,曹操是个屠城专业户,光是《三国志》中,就记录了他不下八次屠城。 缪袭还写下了《屠柳城》,为曹操屠城大唱赞歌: 屠柳城,功诚难。越度陇塞,路漫漫。 在别人看来,这都是军功啊,不打胜仗,哪里有资格屠城呢,被别人屠还差不多。 从有战争开始,屠城就始终伴随着战争。 有些朋友可能以为,屠城多半是不义之师的不义之举。 然而,屠城并不分阵营。 以杀胡文明的冉闵被许多人认为大英雄,屠城毫不手软。邺城屠城,二十几万胡人军民被屠,以当时的人口数量,这是个什么概念。 李世民够正义吧?一样屠城。 《新唐书 高祖本纪》:「 ”三年...五月壬午,秦王世民屠夏县”。 特别是在攻城遭遇顽强抵抗后,获胜的攻击方更容易屠城,这被认为是提高士气,报复守军,散播恐惧的最好办法。 或许有人说,这些都是几百上千前的事,曾国藩那时候,已经是晚清,离现在不到200年,不该再发生这样残暴的事。 那我说,您可能是太高看了封建社会的进步性。虽然曾国藩时代已进入晚清,但它与清初相比,思想上的进步小得可怜。 清军入关,以武力征服天下,代表性作品就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虽然很野蛮,很残暴,但事实证明,卓有成效。 在那个年代,瓦解对方抵抗意志的最好办法,就是屠城。提升自己军队时期的最好办法,也是屠城。 并且,那个年代,没有人权组织,没有国际公约,没有反人类罪,最多被谴责几句,得远远大于失。 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曾国藩的屠城,是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在他之后,屠城的暴行还是一再出现,直到近代,才得以遏制,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以现代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古人,显然有失公允,您把曾国藩放到现在的时代,看他还敢不敢屠城?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参考

卞夫人多次替其出面

曹操的夫人卞氏是个很有能力的女人,尽管出身不好,是个文艺工作者,可是举止高雅,常常受到后人的推崇。卞夫人每次随军出征,看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她总是要停下车子,满怀深情地嘘寒问暖,送些礼物以表寸心,甚至送

曾国藩为何被那么多人所推崇?

   207年前的今天,1811年11月26日,晚清重臣曾国藩出生。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

屠城易失去民心,为何古代军队破城后还时有发生屠城事件

战争年代,什么最重要呢?当然是粮食,但还有一个,那就是人口,人口就是生产力,在现代如此,古代更是如此,我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得益于庞大的劳动力,人口红利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生产工具

被后人推崇为国父,当他去世时,举国悲恸,却为何不是国葬呢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遭遇百年血耻和百年沉沦,甚至是亡国危机。在这个风云动荡的那个时代,总有英雄站出来,其中,孙中山先生正是那些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都是在谋求祖国复兴和强大,,是中华民族的

洪秀全已经死亡,曾国藩为何还将他尸体剁成肉酱

提起晚清名臣曾国藩,他的粉丝们都会记得这样一句话,“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然而,如此一个人在处理死敌洪秀全的尸体时,竟然选择了最残忍的方式,令后人大惑不解。1864年7月19日,湘

安禄山拒绝给太子行礼,为何还受到重用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安禄山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曾经,唐玄宗和安禄山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对模范父子。唐玄宗和杨贵妃对安禄山视如己出,亲呢地称呼他禄儿,而安禄山则乖巧地叫唐玄宗

曾国藩曾有机会当皇帝为何多次拒绝手下劝谏?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

曾国藩家族下场怎样 曾国藩后人今何在

曾国藩家族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饱受争议的政治家,一方面他为清朝振兴呕心沥血,做出了不少的功绩,另一方面,在率领湘军时对南京城的屠杀,被人们不认可。曾国藩家族曾国藩的家族也受到极大的关注,其家族成员受曾国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做皇帝?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做皇帝?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