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流失英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Posted 大英

篇首语:停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盘点流失英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盘点流失英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 大英博物馆 这些文物珍品涵盖了近7000年的中国历史,其中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如商代青铜双羊尊、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西周康侯青铜簋等,这些都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流入英国的国宝级文物。 1、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玉猪龙 年代: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 出土地: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地区 规格:高26厘米 收藏地:大英博物馆 红山文化是20世纪20年代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地区发现,故得名。社会形态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全盛时期,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 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玉猪龙 红山文化遗址 这件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玉猪龙,背部正中有一对钻孔,可用丝绳穿系,但不能仅仅被视作是普通的玉佩饰,而是代表着等级和权力,这是祭祀时使用的礼器,是红山文化时期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神灵的崇拜物。 2、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玉琮 年代: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出土地: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 规格:高49厘米 收藏地:大英博物馆 中国人对玉器的崇拜历史悠久,远古的部落首领经常手握玉器,与天地对话,把玉器视为与神灵沟通的渠道。玉琮的造型为外方内圆,代表着「 ”天圆地方”,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权,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礼器。 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精髓,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玉琮,表面的凹槽类似梯子,西方人第一次看到时,误以为这是《圣经》中记载的「 ”通天塔”。该玉琮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玉琮中「 ”身高”最高的,堪称玉琮里的「 ”高瘦帅”,也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唯一的一件良渚文化玉琮。 3、商代青铜双羊尊 类别:青铜容酒器 规格:通高45厘米 价值:商代青铜珍品 形态:筒形口,腹为双羊前躯相背状 所属年代:商代晚期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双羊尊的羊角大弯曲,尊口下饰弦纹和龙面饕餮纹。羊颌下及腹下饰扉棱,象征须和腹部垂毛。通体饰鳞纹。 商代青铜双羊尊 商代青铜双羊尊(局部) 羊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是温顺、善良的形象,也传递着吉祥的寓意,不少器物的造型、雕刻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4、西周康侯青铜簋(guǐ) 规格:口径41厘米 出土时期:1931年 出土地点:河南濬县辛村卫侯墓地出土 时期:西周早期 馆藏地点: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 西周康侯青铜簋(guǐ)的器底有铭文24个字,记载了周王伐商,命康侯建国于卫地,涾(tà)司徒为亡父制作此器。 西周康侯青铜簋 簋(guǐ)是盛食物祭品的仪式器具,使用于中国商朝和整个周朝时期。这件青铜簋的铭文还记载了商朝残存者发动的叛乱,周王成功将其镇压。 5、邢侯簋(guǐ) 别称:周公彝(yí) 类型:青铜器 年代:西周康王时代 出土时间:1921年 出土地点:河北省邢台市 规格:通高18.5厘米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邢侯簋(guǐ) 邢侯簋(guǐ)为四兽垂耳,侈口鼓腹,腹身饰象纹,足部饰,具有西周早期特征的器物。器内有有铭文68字,器身纹饰精美,是周朝邢侯姬苴(chá)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周公而铸造的。 6、东周黄金剑柄 年代:东周时期,距今超过2500年历史 类型:纯金制品 出土时间:推测为明清时期 出土地点:传说出土于山西省浑源县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这把东周黄金剑柄全部用「 ”透雕铸金”工艺打造,精致绝伦。剑柄整体成镂空状,顶部与剑柄和剑刃相接处都向外凸出。剑柄两面线条明显,都装饰着商朝时期盛行的寓意崇高尊贵的「 ”蟠龙纹”。 东周黄金剑柄 众所周知,商周时期是青铜器高度发达时期,黄金一般是作为装饰品镶嵌在青铜器上的。以纯金雕成的「 ”东周黄金剑柄”,更显珍贵。 7、唐代摹本《女史箴(zhēn)图》 作者:顾恺之 类别:绢本绘画 文物价值: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最早、最好的绘画作品的摹本 创作年代:东晋 规格: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zhēn)图》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该画作是集教化与审美于一身的成功典范,并预示着中国绘画由重教化到重审美的转型。 《女史箴(zhēn)图》(局部) 顾恺(kǎi)之(公元345——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东晋画家,被尊为「 ”画家四祖”之一。 顾恺(kǎi)之 《女史箴(zhēn)图》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8、唐金刚经扉页版画 类别:木刻佛经版画 文物价值: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版画 创作年代: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 出土时间:1900年 出土地点: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馆藏地点: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在唐代,历书、字书及启蒙读物和宗教经卷已用镂版印刷流行,雕印版画亦随之而兴。此卷为英国人斯坦因连同一批同时发现之珍贵古代佛经、文书、佛像等掠往国外。 《金刚经》(唐咸通年间刻本) 探险家·学者·偷盗者——斯坦因 雕版印刷 金刚经扉页版画引首所印佛画高24.4厘米,宽28厘米,内容是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长老须菩提说法的场面。它所反映的雕版印刷技法已相当成熟。 9、珍珠母嵌花青铜镜 类别:青铜镜 产出时间:8世纪至9世纪 产出朝代:唐代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中国最早的镜子出现在公元前两千年。汉朝时期,通过镜子上的铭文和装饰可以得知相关的宗教信仰,祈求死后能够永生。 珍珠母嵌花青铜镜 唐朝时期的镜子,设计工艺延续前代,再一定程度上加以创新,如在镜子上嵌入珍珠母和琥珀。 这面镜子上有一对在荷花池中的鸭子,这是婚姻幸福的象征。它有可能是一份结婚礼物。 10、唐刻本《金刚经》 朝代:唐(公元868年) 文物价值: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印刷书籍 馆藏地址:大英图书馆 《金刚经》是佛陀教弟子须菩提是所用的书。这里的「 ”经”就是梵文「 ”教”的意思,佛陀让弟子须菩提将此书命名为「 ”般若波罗蜜经”,说,佛经会如钻石刀一般切割世俗的假象,让那些诵经的人明白,什么才是真实而永恒的。 唐刻本《金刚经》 唐刻本《金刚经》(局部) 这是一卷近5米长的卷轴,在第一页即卷首,描绘了一幅释迦摩尼在花园里给须菩提讲授《金刚经》的画面,画中菩萨、比丘、十八随从等一干佛教众神正悉心聆听,还有两头狮子和云中的两个飞天也注视着他们。随后的6页记录了佛祖对须菩提的教诲,全部用汉字写于泛黄的桑皮纸上。 11、《携琴访友图》 类别:字画 年代:宋 作者:范宽 文物现状:1860年「 ”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携琴访友图是常见的中国绘画的名称,其中著名的有宋朝范宽的作品;明朝戴进的作品;清朝陈卓和王翚的作品等。本文在此特质范宽所作《携琴访友图》。 《携琴访友图》 范宽,又名中正,字仲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卒年不详,是山水画形成期北方画派之主流画家。 范宽作品《山水图》 「 ”携琴访友”这样一个题材,在古代绘画、瓷器、漆器和雕刻中十分常见。历史上与琴有关的故事非常多,如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 ”高山流水”,公明仪的「 ”对牛弹琴”。 12、《华岩变相图》 类别:字画 年代:宋代 文物现状:1860年「 ”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华岩变相图是宋代字画,由杰出画家李公麟绘制。 李公麟作品《五马图》 李公麟(1049-1106)宋代杰出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州舒城(今安徽省舒城县)人,诗文书画成就很高,擅辨古器物。有《莲社图》、《西园雅集图》等作品,今有摹本传世。 13、大维德花瓶 全名: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 烧制地点:中国江西省景德镇 烧造时间:公元1351年 朝代:元 价值: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大维德花瓶共两件,是为道观祭坛而造。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 大维德花瓶 大维德花瓶(局部) 花瓶的价值在于龙纹上方、瓶颈一侧注明了日期的铭文。铭文记录着,公元1351年一位来自玉山县名叫张文进的男子将这一对花瓶和一个香炉(下落不明)赠送给位于星源(现在的婺源县)的一间道观。这也许是我们现在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刻有铭文的青花瓷。 14、青花如意抱月瓶 年代:明朝永乐年间 烧造地点:江西省景德镇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抱月扁壶或朝圣瓶瓷器采用蓝色釉下彩,两面都描绘有开花结果的荔枝枝条。 青花如意抱月瓶 这件抱月瓶的造型由早期的外国船只演变而来。汉唐时期的瓷器仿制品受到皮包或「 ”朝圣瓶”的启发。近东地区的玻璃也采用这种造型,叙利亚传统的低温烧制瓷器也采用这种外形。 15、《西山草堂》 作者:唐寅 年代:明(公元1470-1523年) 作品类型:纸本水墨手卷 烧造地点:江西省景德镇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西山草堂》是中国明代著名画家唐寅创作的水墨画作品。该水墨画描绘了暮色朦胧中一位学者坐在乡村小屋中的场景,这是一幅山水风景画。 《西山草堂》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唐伯虎 这幅手卷描绘了暮色朦胧中的山水风光。幅中有唐寅的亲笔题词、乾隆皇帝的题词。在山水画的下方有后来的收藏者和鉴赏家留下的11段文字,他们对画作或画家进行了评论。 16、克拉克瓷碗 类别:瓷器 朝代:明朝 产地:江西省景德镇 装饰图案风格:中国风格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克拉克瓷碗于明朝约1600-1620年,瓷碗上绘有四个纹章盾,盾上有一只长着两个人头和五个怪兽头的多头蛇。盾两旁的飘带上印着一句拉丁格言「 ”Septenti nihil novum” (知者知其不知)。其余的装饰图案都属中国风格。 克拉克瓷碗 这种特别的设计大约在17世纪的葡萄牙、荷兰和伊朗出现,这表明,明朝晚期特许商品的销售范围更为广泛。 17、镀金青铜曼荼罗 类别:镀金青铜 朝代:清(公元17至18世纪) 馆藏地点:大英博物馆 镀金青铜曼荼罗 镀金青铜曼荼罗是一件宗教用器,是汉藏风格的物品。清朝时期在中国制造,但呈现的却是藏传佛教的元素。这件铸造品就如同一朵石榴花,与莲花样式的印度铸造品有点相似。 玉面神人像 此外,流入英国的国宝级文物还有新石器时期石家河文化的玉面神人像、隋阿弥陀佛大理石像、唐《青绿山水图》、景泰蓝瓷坛、敦煌壁画、汉代玉雕驭龙、唐代黄玉坐犬等等,它们都是中国的国宝,是民族文化精华。 大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已成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你还了解哪些流失英国的中国文物?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近期热文: 国宝之殇:盘点流入美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国宝之殇:盘点流失日本的中国文物 因为太丑而被嫌弃的国宝 中国古代青铜器都长啥样? 那些下落不明的绝世国宝,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你知道多少?

相关参考

英国人花10万英镑买走中国一件文物,如今成馆藏最有价值的国宝

公元1403年至1424年,前后共22年,史书上称为“永乐盛世”,永乐年间,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修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期间,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国宝

由于各种原因,史书上记载的许多文物至今都没被发现,有些则深埋于地下,有些也许早已流失,但也有一些文物的出土非常偶然。上世纪七十年代,陕西西安的一位农民,在农田的干活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块老虎形状的金属

到底流失多少文物? 圆明园遭遇“四劫”

...木、石、土“四劫”,而彻底变为一片废墟。圆明园到底流失多少文物?着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曾在《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一书中提到:1973年5月,史树青随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赴法。前往巴黎东南70公里的枫丹...

差点流失海外的国宝,在电视上大放异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上新了,故宫》是寓教于乐的综艺类节目,质量相当高,可贵一见,播出之后就火爆收集。在客岁最后一期中,节目组让我们看到了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的身影。那古朴凝重的造型,美轮美奂的纹饰,尽量是在佟丽娅的旁

差点流失海外的国宝,在电视上大放异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上新了,故宫》是寓教于乐的综艺类节目,质量相当高,可贵一见,播出之后就火爆收集。在客岁最后一期中,节目组让我们看到了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的身影。那古朴凝重的造型,美轮美奂的纹饰,尽量是在佟丽娅的旁

清洁工捡到一块废铁,20块卖给古董店,现被列为国宝,禁止对外展出

中国古代几千年文明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和文化成果,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财富。而这些珍贵文物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有的毁于战争中,有的流失海外,也有的在无意间被发现。比如下面这位清洁工大妈,在

圆明园到底流失多少文物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而圆明园也

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現存何處

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現存何處?這些確切的數字恐怕永遠是個謎。我國政府、學者和有識之士一直致力于海外文物的調查工作,但由於受到條件的限制,這項調查工作還遠未達到理想的狀態。一,為何這

世界上失传的5大文物, 我国独占4件, 找到一件便富达天下

在历史上有很多举世闻名的宝物,这些宝物因为过于重要而被视为是一个国家或者地位的象征,但这些传国宝在流传不久后因为朝代更替而流失历史长河。世界历史上有着很多这种宝物,但几乎都失传,流川到今天的所剩无几,

外国人买走我国一块石碑,想运走遭众人拦截这是中国国宝

华夏泱泱五千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当中,我们中国都是屹立在东方的一位巨人,俯瞰世界,高不可攀。但近代以来,西方工业革命背景下造出的坚船利炮,将清政府的自信打破,致使大量珍贵国宝惨遭流失。在这些国宝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