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为何司礼监独断专行却还能存在
Posted 内阁
篇首语:人起心发,树起根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礼监:为何司礼监独断专行却还能存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司礼监:为何司礼监独断专行却还能存在
序言: 早在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对「 ”司礼监”的政治定位其实很简单,「 ”此曹止可供洒扫,给使令”,甚至还专门设立了「 ”内侍毋许识字”的规矩,严防宦官干政。但自永乐年间过后,「 ”司礼监”的权势却在明朝历代皇帝的授意下迅速提高,甚至还出现了宦官擅权的事件,对明朝政治格局造成了极大影响。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司礼监出现过独断专行的事件,为何明朝统治者却还让它继续存在于政治体系当中呢?——《明史·职官三》 明朝宦官剧照示意图 就好比明朝大宦官「 ”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均是擅权专制、独断专行的典型案例。 其中王振于宣德十年,也就是公元1435年被明英宗提拔为司礼监「 ”掌印太监”;刘瑾于明武宗时期被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均是司礼监的一号人物。 「 ”魏忠贤”虽未曾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但也于明朝末年的明熹宗执政时期,被提拔为「 ”司礼秉笔太监”,身为司礼监二号人物不说,也极受明熹宗的宠爱,更是有着「 ”九千九百岁”之称。 也就是说,明朝一代的大部分时间里,「 ”司礼监”在明朝的政治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一个存在,即便是时不时出现宦官擅权、独断专行的事件也不例外,依旧影响不了其在明朝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 明朝宦官剧照示意图 可是按常理来讲,既然明朝的司礼监已经形成了「 ”职同次相。......内官监视吏部,掌升造差遣之事。......其权俱为司礼矣”的不良政治局面,那对封建时期的明朝统治者而言,无疑就对其「 ”皇权”构成了一个极大的威胁,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封建帝王的「 ”宠爱”就能解释的了的问题了。——《万历野获编·卷一》 毕竟封建时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根深蒂固,如果明朝的统治者还想明朝延续下去的话,那他就断然不可能因宠爱而放任「 ”司礼监”权势的野蛮生长,所以,其中定然还存在着其它的原因。 俗话说的好,「 ”存在即合理”,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往往都肩负着其特殊的使命,明朝的「 ”司礼监”亦是如此,虽然洪武年间的司礼监只是肩负着端茶倒水,服侍明朝君主的职责,但那也只是相对明洪武年间的政治局势而言的。 朱元璋雕像 明朝「 ”内阁”的权力膨胀 明洪武年间的政治局势相对而言还算是比较安稳,因为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稳固皇权,「 ”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明史·太祖二》 使得原本由丞相承担的处理政事的职责变成了由「 ”六部”分掌,更是由皇帝所一手掌控。首先在「 ”皇权”这方面肯定是高度集中的。 但如此一来,也就相当于是让明太祖朱元璋一个人包揽了整个明朝的政治事务,其压力不用想,一般人肯定承担不住。 果不其然,同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就扛不住了,「 ”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任命了四个辅臣为大学士,然后让这四个「 ”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借以来辅佐其处理政治事务,这也是「 ”内阁”的雏形。——《明史·职官一》 明朝内阁官员画像 不过此时的内阁大学士,只能称得上是个顾问,「 ”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与其它机构并没有任何关联,直属皇帝管辖,这也就意味着其并没有什么实权,正儿八经的「 ”皇权”依旧还是把持在明太祖朱元璋手上的。——《明史·职官一》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到了永乐年间以后,明成祖朱棣却「 ”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也就是说,截至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明朝的内阁学士在顾问的基础上又拥有了「 ”议政”的权力。——《明史·职官一》 虽然还是没有决策权,但也属实相当于有了旧时「 ”宰相”的一半权力了,如果再能拥有「 ”决策权”的话,几乎就与「 ”丞相”没有什么区别了,但好在最关键的「 ”决策权”此时还把持在明成祖朱棣的手上,所以政治局势还算把持的住,官僚阶层对皇权的影响也并不算大。 可是到了宣德年间以后,这种内阁大学士「 ”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的情况却发生了改变。 杨士奇画像 作为明仁宗朱高炽的导师,内阁大学士「 ”杨士奇”在支持「 ”明仁宗”登基称帝后,很快就受到了明仁宗的重视,被破格提拔为「 ”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之后更是一路迁升到了「 ”尚书”职位,顺理成章的造就了一种「 ”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的局面,内阁的实际权力也就随之而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明史·职官一》 这还不算完,之后在明仁宗驾崩前,杨士奇等内阁大学士又被赋予了辅佐明宣宗处理政治事务的使命,而后在明宣宗登基称帝以后,自然也就顺其自然的参与到了「 ”奏章”的审核和批阅工作当中。 截至此时,内阁大学士继「 ”议政权”之后又拥有了政治事务的「 ”决策权”,内阁大学士也就变相的成了如「 ”丞相”一般的存在,而且还不止一个。 换句话来讲,从宣德年间开始,内阁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另类的「 ”丞相”机构,赫然与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制度之前的政治局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而势必就会对「 ”皇权”的集中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胡惟庸案示意漫画 就好比此前洪武年间所发生的「 ”胡惟庸案”,不就是因为丞相「 ”胡惟庸”专权,使得皇权旁落,威胁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推行皇权专制的进程,这才下令罢中书省,废宰相官职的吗? 这也就间接的证明,「 ”内阁”的逐渐势大定然是对「 ”皇权”产生了一定的制约的。对于封建时期的统治者而言,这肯定不会是什么好的现象,毕竟「 ”皇权旁落”所可能导致的后果,真的不是随便一个统治者所愿意看到的。 所以,明朝的统治者也就需要对「 ”内阁”做一些制约,防止因内阁的权势过度膨胀而威胁到皇权的稳固。 明朝政治机构示意图 扶持「 ”司礼监” 那么该怎么做呢? 明朝统治者自然不会去和「 ”内阁”硬碰硬,这很不理智,而且很容易激化统治阶层和官僚阶层的矛盾,造成一个得不偿失的局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官僚阶层中去重新扶持一个足以与「 ”内阁”相抗衡、甚至是压制「 ”内阁”的政治机构。 可是,早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就明令废除了「 ”中书省”以及「 ”丞相”等机构以及官职,更是直接从尚书省之下接管了「 ”六部”,使得明朝「 ”三省六部制”的机构体系「 ”三省”皆废。 而「 ”五军都督府”作为执掌明朝一代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自然也是不行的。 也就只剩下「 ”内阁”、「 ”都察院”、以及「 ”立、户、礼、兵、刑、工、”六部等政治机构,而内阁的这些大学士往往又都身兼数职,其中更是不乏「 ”六部”尚书以及「 ”都察院御史”等官职。 司礼监宦官剧照示意插图 那又该找谁呢?也就只能是找「 ”宦官”了。「 ”司礼监”也就这样被明朝统治者从幕后推到了台前。 一来「 ”宦官”跟皇帝较为亲近,且无根无后,其所拥有的权力也皆是由统治者所赋予,对「 ”皇权”十分依赖,一旦离了皇权的照顾,基本就啥也不是了。 二来「 ”宦官”所处的地位也仅仅只是「 ”内阁”与「 ”皇权”中间的这一段,统治者收回所赋予的权势也比较容易,并不会对政治格局造成多大的影响,顶多就是皇帝多处理点政治事务,累一点罢了。 所以,自明宣宗开始,就在明朝内廷当中「 ”设内书堂,而中人多通书晓文义”,培训了一批「 ”秉笔太监”,让其代为「 ”批朱”,一方面进一步减轻了皇帝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在为「 ”司礼监”的崛起而造势。——《明史·列传第五十二》 继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及完善以后,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 ”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的局面。——《明史·职官三》 内阁官员拟定票拟漫画插图 也就是说,截至此时,明朝的政治格局已经彻底的完成了一次蜕变,演变成了一种先将全国各地的文书「 ”奏章”统一汇聚于内阁,然后再由内阁「 ”议政”,紧接着再拟定解决方案并制定为「 ”票拟”,继而由内阁大学士将这些「 ”票拟”提交给司礼监的局面。 最后再由「 ”司礼监掌印宦官”在这些「 ”票拟”中择其轻重提交给皇帝审阅,如果皇帝认为可行,便可口述其要,由秉笔太监代为执笔「 ”批朱”,最后再交由「 ”掌印太监”盖印下诏执行。 明朝的统治者也就得以在潜移默化中又从内阁的手中重新拿回了「 ”决策权”,仅仅只给内阁保留了「 ”议政权”,从而也就导致「 ”内阁”无法在私底下实现对政治事务的「 ”决策”,自然也就无法对「 ”皇权”进行干预和影响。 明朝统治者也就得以顺利实现制衡「 ”内阁”、促进皇权稳固的目的。 魏忠贤画像插图 结束语 当然,也不是说「 ”司礼监”被扶持起来就一点弊端都没有 毕竟单凭司礼监所拥有的那个「 ”择其轻重”提交审核的权力,以及象征最高决策的「 ”批朱权”来看的话,如果「 ”司礼监”不愿意,那内阁的「 ”票拟”可能永远都呈交不到皇帝的手上。 或者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以及掌印太监欺上瞒上,阳奉阴违,运用「 ”文字游戏”等等手段来曲解其中的大意,从而达到从中谋取利益的目的。 而且,由于明朝中后期统治者怠政的现象属实是不少,无疑就给了「 ”司礼监”更多徇私舞弊的机会,使得司礼监得以趁机「 ”窃取”皇权,「 ”权如外廷元辅”,有了把自己的意志覆蓋到皇权之上的机会,致使曾不止一次的出现「 ”司礼监”独断专行的情景。——《明史·职官三》 就好比前文曾提到的大宦官王振、刘瑾、以及魏忠贤等人,就是这阳奉阴违、窃取皇权的典型案例。 明世宗画像 但话说回来,宦官对皇权那毫无保留的「 ”依赖”,也就注定了其虽然有机会独断专行,却并无机会「 ”完整”的夺取皇权,只要皇帝愿意,还是可以轻松的就收回所赋予的权力的。 诸如后来明世宗,自其登基伊始就「 ”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轻轻松松的就让宦官各个自危,安分守己的听皇帝的话,不敢过多的干预朝政,形成了明世宗执政时期「 ”内臣之势,惟世宗朝少杀云”的良性政治局面。——《明史·宦官一》 如此一来,既然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就换取「 ”皇权”的稳固,明朝的统治者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保证司礼监的政治地位呢? 另外,如果我们单从明朝一代,内阁始终被压制在「 ”皇权之下”的结果来看的话,也足以证明司礼监的「 ”政治定位”其实还是比较精准的,对明朝统治者巩固皇权、维持君主专制的高度统一等方面属实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end】相关参考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代诸帝除了朱元璋、朱棣等少数几个有为君主外,大多昏庸无能、荒于政务。但吊诡的是,明代的皇权又是高度集中的,任何时候皇帝的权威也都是至
明司礼监太监陈矩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矩的“妖书”一案是怎么回事
太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男子经过特殊的处理,失去生育能力,随后经过挑选,成为贵人奴仆,服侍皇族宗室。 太监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今天的名声偶读不好听,一说到太监,大家多是以鄙夷的
公元1620年,对于明朝来说是一个发生了很多大事的年份。这一年,明神宗、明光宗两位皇帝相继去世,天才木匠皇帝朱由校顺利继位。而就在同一年,魏忠贤深受朱由校的信任,被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从此魏忠贤这位
冯保在明朝历史上的评价虽然很受争议,但是正面评价也相当高,他与明朝一代贤臣着名政治家张居正是政治上的好搭档,此外冯保的文学造诣也相当高,他曾任职明朝的司礼监,亲自刻画整编了《启蒙集》、《四书》、《帝鉴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军反被俘虏的事件。以发生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故名。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时年仅9岁。宦官王振堂管司礼监,把持朝政。当时,北方蒙古族瓦刺部日渐强大,构成对
万历皇帝是在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上午十一时举行的登基大典。到了下午三时,便有一道中旨传到内阁:免去孟冲司礼监掌印之职,冯保接任。 什么叫中旨呢?就是不经过内阁讨论,径由皇帝直接发布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日晚,武臣总管太子太师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軏、左都御史杨善、靖远伯王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司礼监太监曹吉祥以蒙古大军犯边需要加强京城守卫为借口,率兵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宫
公元1620年8月18日,万历皇帝朱翊钧驾崩。万历临死之前,嘱托内阁首辅方从哲及司礼监,务必齐心协力辅助皇太子朱常洛。纵然万历皇帝生前很不喜欢这个长子,总想让他的另一个小儿子朱常洵继承皇位,但是人之将
喜欢就请关注我吧北京城里的菜市口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五年秋八月,这一天,偌大的北京城轰动了,人群熙熙攘攘的向菜市口奔去,今天菜市口要行刑。处死的人是原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太监刘瑾。处死的方式很特殊,不
...皇帝朱翊钧驾崩。万历临死之前,嘱托内阁首辅方从哲及司礼监,务必齐心协力辅助皇太子朱常洛。纵然万历皇帝生前很不喜欢这个长子,总想让他的另一个小儿子朱常洵继承皇位,但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经过这么多年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