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杀掉魏忠贤,不到一年就后悔了,他很快发现东林党是什么货色
Posted 东林党
篇首语:黄金的宝藏比不上知识的宝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崇祯杀掉魏忠贤,不到一年就后悔了,他很快发现东林党是什么货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崇祯杀掉魏忠贤,不到一年就后悔了,他很快发现东林党是什么货色
本文节选自《大明权力场》 出版机构:台海出版社 崇祯即位后就将阉党内阁斥退,所以在崇祯元年(1628年)组建一套新的内阁班子已经是迫在眉睫。崇祯皇帝曾经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不受党争支配的皇帝,但在崇祯元年(1628年)的这场内阁阁臣会推中,他还是不可避免地卷入廷臣的党争之中。 礼部尚书温体仁、礼部侍郎周延儒无疑是崇祯朝非东林人士中的活跃分子。跟崇祯朝的大多数官僚一样,周延儒也是由南京任上调到北京。他跟温体仁一样属于无党派人士。这类人士在崇祯朝廷注定将会是孤独者。崇祯元年(1628年)冬,皇帝命吏部会推阁臣。由于温、周二人都不是东林党人,所以此次会推两人自然不在考虑之列。 在东林党人钱谦益的运作之下,此次会推的入选名单全部是东林党人。这的确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礼部几个侍郎都入选了,但是温体仁这个礼部尚书和周延儒这个礼部侍郎却没有入选。崇祯元年(1628年)的政治生态似乎又重回天启元年(1621年),皇帝似乎对天启为什么要那么严厉地打击东林党人有了初步的认识。因为这个党派跟其他党派不一样,它过于自私,过于党同伐异。 周延儒的落选比温体仁的落选更让人不可思议,因为周延儒一直是深得崇祯信任的人。崇祯元年(1628年)锦州士兵因为欠饷而哗变。群臣都劝皇帝赶快发饷安抚,但此时财政困难。崇祯对此问题很谨慎。周延儒体会到了崇祯的心思,便上疏说道:「 ”现在朝廷需防山海关到宁锦的官兵,前番宁远哗变,朝廷发饷抚之。如今锦州又效仿,长此以往,各地皆效仿之。况且各地驻军粮食充足,单纯的缺饷引不起哗变,所以士兵的哗变一定是军官在煽动。” 周延儒的看法正合崇祯的心思。他认为这个人跟自己是一条心,从此越发依靠周延儒。在吏部会推阁臣这件事情上,崇祯跟吏部打过招呼。如今周延儒落选,崇祯自然认为这里面有猫腻。看来自己想避免党争是不可能的,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周延儒和温体仁认为这是打击东林党的好时机。周延儒四处散播钱谦益操纵会推的事实。温体仁更是上了一道《直发盖世神奸疏》,揭发天启二年(1622年)钱谦益主试浙江时收受童生钱千秋的贿赂,以一句水平不高的诗「 ”一朝平步上青天”作为依据定为乡试第一名。由于此事跟此次会推都涉及人事方面,所以不由得崇祯对钱谦益更加产生怀疑。 崇祯决定召钱谦益和温体仁当面对质。钱谦益到了文华殿,就看见温体仁和部院、科道大臣立在那里。崇祯劈头盖脸地就问前朝早已结案的科考舞弊案,钱谦益顿时被问蒙了。他没想到皇帝竟然翻出前朝旧案。 接着,崇祯便令钱谦益跟温体仁对质。 钱谦益说道:「 ”此案是由金保之、徐时敏做下的,况且此案已结,刑部有案卷在。” 温体仁说道:「 ”事发后,钱千秋在逃,来刑部过堂的金保之、徐时敏都供称你是主谋,此事既有人证在,如何能隐得?” 两人扯皮扯了良久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崇祯便命人将温体仁参钱谦益的参疏和钱谦益的辩书一起拿来观看。由于崇祯对这些人不熟悉,所以此次推选阁臣崇祯采取的是将被推举之人的名单放在瓶子里最终抓阄的方式来决定阁臣最终名单。故而此次最终决定人选带有占卜的味道。所以,当崇祯看见温体仁的奏疏中称「 ”神奸结党欺君”「 ”枚卜大典一手握定”等字句便向温体仁问道:「 ”奸党是谁?枚卜大典谁人一手握定?” 温体仁答道:「 ”谦益之党甚多,臣还不敢尽言。至于此番枚卜,皇上本来希望能公正的推举一些真才实学之人,但实际上一切都是谦益在背后操纵。” 温体仁说完,吏科给事中章允儒说道:「 ”钱千秋一案早已了结,体仁因为人品不行,所以此次会推没有入选,故而放炮。如果谦益真涉及千秋一案,为何体仁不在会推之前放炮?” 温体仁立即反驳道:「 ”章云儒替钱谦益说话,正可见科道官员都是钱谦益一党。枚卜之前,谦益无足轻重,我参他做甚?如今谦益成了入阁的热门人选,为了替皇上把好用人关,我自然要参他。” 章允儒随即又反驳道:「 ”历来小人陷害君子,皆冠之以‘党’字,昔日魏广微陷害赵南星、杨涟皆是如此。” 崇祯听见章允儒将温体仁往阉党身上攀扯,不禁大怒,立即让锦衣卫将章允儒架了出去。接着,温体仁又说道:「 ”吏部尚书王永光屡次上疏乞休,且谢门不出,钱谦益指使瞿式耜上门去让王永光将此次会推交给吏部侍郎张凤翔主持。” 听体仁这么一说,崇祯便质问王永光。王永光不好得罪东林党人,只好让皇帝去问科道官员耽志炜。听王永光这么说,体仁继续紧跟不放,他连忙说道:「 ”你是六卿之长,执掌会推大事,为何要推到司官身上。” 御史房可壮奏道:「 ”臣等会推是公议。” 「 ”会推推的是钱谦益这样的人,难道能说是公议?诸臣奏来。”崇祯反诘道。 阁臣李标接着说道:「 ”浙江科考一案的确跟谦益无关。” 温体仁又连忙说道:「 ”陛下你看到了吧,满朝皆是钱谦益一党,钱谦益若不受贿,钱千秋现在就在京师,而且经常往谦益府上跑,就是希望谦益能够入阁,自己好继续参加会试。” 李标又说道:「 ”前次已经召钱千秋对质了。” 崇祯连忙说道:「 ”钱千秋闪烁其词,不可凭信。” 眼看皇帝完全倒在了温体仁这一边,周延儒连忙上前帮腔:「 ”皇上再三让臣等回奏,为什么诸臣不敢奏呢?一者畏惧天威,二者碍于情面,总之,钱千秋一案有凭有据,陛下不必再问臣等。” 崇祯听周延儒这么说,又连忙说道:「 ”朕让九卿科道会推,竟然推的是这样的人,为何不奏?” 周延儒又说道:「 ”大凡会推,表面上看起来公,实际上就是一二人把持,臣等说也没有用,徒引来灾祸而已。” 周延儒此举等于是将所有责任推到东林党一边。温体仁乘机又补充道:「 ”臣乃孤身之人,满朝俱是谦益一党,臣哪敢说啊。此次上疏也是面对会推如此大事,也是为了陛下,为了江山社稷不得已而为之。此事过后,谦益一党必定要报复。臣恳请陛下批准臣回归故里。” 崇祯说道:「 ”汝既为国劾奸,何必求去。” 到了此刻,温体仁、周延儒已经做足了戏。崇祯元年(1628年)十一月份的这场臣僚之间的对质以温体仁、周延儒的完胜,钱谦益的完败而结束。因为温、周二人都是有备而来,毫无思想准备的钱谦益和他的同僚们在面对皇帝咄咄逼人的问话下早已显得语无伦次。无论双方如何交锋,崇祯元年(1628年)的这场温钱互攻在它开始之前就已经定了胜负,因为皇帝的重心已经倾斜。 钱谦益被免职回乡听堪,钱千秋被刑部重新提审,其他的涉案官员章允儒、房可壮、瞿式耜、梁子璠被一一降职。温体仁、周延儒皆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头衔入阁,两人弹冠相庆。由此崇祯朝依然没有逃脱党争的宿命。 事实表明了东林党在政治上的幼稚性。他们丝毫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他们并不甘心,很快就有御史毛九华弹劾温体仁在杭州给魏忠贤建生祠,还作诗歌颂他;接着又有御史任赞化弹劾温体仁娶妓女为妻、收受贿赂、欺男霸女、夺人田产、干涉诉讼,又说周延儒跟阉党内阁成员冯铨来往紧密。由此可见,东林党千方百计地将温、周二人往阉党阵营里划。实际上此时温体仁、周延儒已经深得崇祯信任,如今毛九华、任赞化上疏弹劾温体仁、周延儒只能使崇祯对东林党的疑心更重,正所谓「 ”攻者愈力、疑者愈坚”。 崇祯皇帝又令温体仁跟毛九华、任赞化对质。温体仁说:「 ”我若给魏逆写诗,必有原稿,但现在原稿在何处,为何只见一个木刻本,陛下可让人找到刻字的木匠,问他原稿从何处而来?” 听完温体仁的叙述,崇祯便让毛九华答话。毛九华说:「 ”这个木刻是八月份在路上买的。” 崇祯问:「 ”八月份买的,为何到了十二月份才报告?” 九华答:「 ”我十月份要考试。” 体仁连忙说道:「 ”我参谦益是在十一月份,既然九华十月份要考试,为何不在考完试立刻参臣,反而要等到十二月份臣参完谦益再来参臣?臣入仕三十年来从未弹劾过别人,只因参了钱谦益,才导致攻者四起。只要能杀臣逐臣者无所不用其极,毛九华系谦益一党无疑。” 「 ”体仁辩的是。”崇祯说道。 接着,崇祯又召任赞化进宫奏对,崇祯对任赞化说道:「 ”九华参体仁写诗一事况且不实,汝为何又说那么些无根之事?” 任赞化支支吾吾地对不上来,温体仁又赶紧说道:「 ”赞化疏全是诬捏,凡去过臣家乡者都知道,臣娶的是陈与郊的女儿,乃正经人家之女。此一查可明,事事无影,虚捏如此。” 任赞化又连忙奏道:「 ”臣之所言乃采访公论,京城的人都是这么说。” 温体仁又连忙将任赞化与钱谦益结党的证据一一罗列出来。就这样,这场东林党人事后发动的反扑运动就被温体仁轻松化解,皇帝将毛、任两人降级外放。事实上,温体仁和钱谦益都不是善类。但在这场崇祯元年(1628年)的政治互攻中,温体仁凭借着他那种雄辩的口才和抓住崇祯的心理,以及高超的政治攻击技巧,在东林党人正准备卷土重来之际,凭借一己之力就将这伙人打得集体噤声。在魏忠贤刚刚自尽而去的时候,温体仁就接着向东林党人开炮,无疑显示出了一种超强的胆量。 也许东林党人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总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地跟他们这个团体作对。他们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样碰到了那些具备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崇祯元年(1628年)的这场内阁会推事件,已经让皇帝对东林党产生了不信任感,而崇祯二年(1629年)的「 ”己巳之变”却使得东林党的垮台加速到来。相关参考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明朝太监魏忠贤,崇祯皇帝除掉他竟断送了大明江山”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提到魏忠贤我想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历史人物(小孩和文盲除外),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
魏忠贤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因明熹宗朱由检当政时酷爱做木工,魏忠贤曾一度把持朝政。当时的东林党人一直在跟魏忠贤作斗争,这种颇具“党争”性质的斗争对明朝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东林党人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不依附权臣,敢于批评内阁辅臣和部院大臣为清高的风气。其中,以东林书院为基地的东林党更是以清流自命,作为在野派的他们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场,甚至敢于批评皇帝,与统治阶层内以籍贯为纽带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不依附权臣,敢于批评内阁辅臣和部院大臣为清高的风气。其中,以东林书院为基地的东林党更是以清流自命,作为在野派的他们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场,甚至敢于批评皇帝,与统治阶层内以籍贯为纽带
1644年的中国,处于风云变幻的乱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外地动山摇,清军从容入关;南方诸省趁着清军与农民军大战之际,建立弘光政权。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三方势力中,
魏忠贤临死对崇祯说一番话,本能救明朝,但崇祯只想杀他,没听懂
要说中国历史上的奸臣人物,魏忠贤应该是比较出名的一个了。对于他的印象,人们总是用上很多的负面语言叙述!当然,魏忠贤落得这么一个名声是他应得的,毕竟他一生作恶多端,引得满朝文武痛恨于此。这不,刚上任的新
徐应元,原信王府太监。当崇祯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
1620年(天启元年),叶向高成为内阁首辅,孙慎行任礼部尚书,邹元标任都御史;天启二年,孙承宗入阁,兼掌兵部事,赵南星任都御史,第二年改吏部尚书。此外,高攀龙任左副都御史,杨涟也升至左副都御史,左光斗
泰昌元年(1620)九月初一,明光宗朱常洛即位才满一个月就一命呜呼,留下一个疑窦丛生的“红丸案”,一个沉迷于木匠活儿的少年储君朱由校,以及一个危机四伏的大明王朝。黎明破晓,群臣火速入宫。当以东林党为首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江山已经是走向了灭亡。崇祯帝即位之后,将魏忠贤处死,于是东林党一家独大,这直接导致了明朝出现各种问题。即使是魏忠贤活着的时候,明朝的党争也是不断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