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想灭赵氏,赵襄子为何偏偏往晋阳跑

Posted 民心

篇首语:时机未到,资格未够,请继续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智瑶想灭赵氏,赵襄子为何偏偏往晋阳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智瑶想灭赵氏,赵襄子为何偏偏往晋阳跑

文|飞鱼说史 公元前497年,晋国公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在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地带,据险而筑坚城,又因在晋水之阳,取名晋阳,此为为晋阳建城之始。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的历史阶段。 周平王东迁是东周开始的标志,此时的周朝已经由盛转衰,周王室也已日渐衰落,林立的诸侯各自为政,周天子也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了。 诸侯群雄纷争,势必有强有弱,强大的诸侯国不断兼并小的诸侯国,虽然生灵涂炭,但也完成了中原在地理上的局部统一,这一切都为秦朝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春秋诸侯国虽多,但大多只是弱小诸侯,相继出现的「 ”五霸”则是其中最为瞩目的代表。 春秋五霸具体是哪几个人,历来又有争议,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就实力而言,第二种说法则更让人信服,此时暂不论。 不过无论哪种说法,作为第二个在华夏大地上称霸的晋文公都是不容置疑的五霸之一,但后来强大的晋国却不断衰落,直至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韩赵魏之所以瓜分晋国,是因为它们联手消灭了强大的智瑶,而导致智瑶翻船的是他想要灭了赵氏。 智瑶想灭赵氏,赵襄子为何偏偏往晋阳跑?并不全是因为城坚粮足。 晋阳为何能屡次帮助赵氏避过灭族之危?城坚粮足只是外因,关键是得了民心关于此事,我们还得从智瑶说起。 智瑶:我就要你的土地。 晋国原本有六卿,起初按照实力排名的话,是范氏、中行氏、智氏,其后才是韩赵魏三家,但范氏和中行氏很是猖狂,以赵氏内部的不和谐为借口,把赵氏定义为始祸者,晋国曾有明文规定:始祸者,必须死。 于是赵氏和中行氏出兵攻打赵氏,赵氏退守晋阳,结果晋阳久攻不下,智氏一看有利可图啊,就联合韩魏两家强迫晋公室把范氏和中行氏都定义为始祸者,结果去攻打赵氏的范氏和中行氏却被智、韩、魏、赵四家联合赶出了晋国。 ​赵简子死后,智氏逐渐做大,一家要比三家强,作为智家的老大智瑶在执掌晋国的前几十年里那是做得相当出色,既然强大了,看着总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喝汤的三个小弟也极为不爽了。 为了让自己狂躁的内心能够平静一点,智瑶向韩赵魏三家伸出了索要土地的大手,结果韩魏扛不住智氏的压力,就交出了土地和人口,但到了赵氏这里,赵襄子却不干了。 赵襄子:我就不给你土地。 智瑶问赵氏索要土地,赵襄子给予严词拒绝,他对智瑶派去的使者说,土地是祖辈留给的财富,不给,就不给,告诉你们老大,爱咋咋地,反正我是不会给的。 智瑶看着那么牛气的赵襄子,很是愤怒,觉得此人和自己熟悉的赵无恤根本不一样啊,一个贱妾生出的卑贱庶子,不是该唯唯诺诺的嘛,智瑶还记得曾经有一次和韩赵魏这三个小弟喝酒,结果喝多了,拿起青铜酒杯就扔向了赵无恤的脸。 结果赵襄子的脸面鲜血直流,后来脸上狰狞的伤疤成了他永远的耻辱,但就是这样,赵襄子都没有发作,而且制止了手下人的愤慨,当时的赵襄子才是智瑶喜欢的,现在对自己公开叫板的赵襄子,他一点都不习惯。 赵襄子毫不犹豫驳了智瑶的面子,智瑶可不会忍,于是联合韩魏出兵伐赵,下决心要把赵氏从晋国的山头上给撵出去,免得碍自己的眼。 张孟谈:我们该往晋阳撤。 赵襄子拒绝了智瑶索地的请求之后,就知道情况不妙,于是赶紧招来家臣张孟谈(此人是历史上第二个张姓人)询问该怎么办,张孟谈不紧不慢回答说了四个字:退守晋阳,这时赵襄子恍然大悟,还记得他爹死前对他说,万一社稷有事,就往晋阳跑。 这时候也有其他家臣给除了建议,说可以退往长子城,那里防守坚固,也有人说可以退守邯郸,那里粮食充足,但被赵襄子拒绝了,因为他知道长子城是强迫民力建造的,而邯郸的粮食是搜刮过来的,一旦敌人来犯,百姓不会拼死守城。 而晋阳自从建成之后就对百姓广施仁政,实行减税轻赋等政策,虽然董安于把此城建成了金城汤池,但比城池更坚固的是晋阳城里的民心,赵襄子到了晋阳之后,真正感受到了百姓的热情,听说有人和自己老大过不去,百姓们拿起扁担就想往上冲。 但打仗靠扁担是不行的,晋阳城没有兵器,张孟谈就建议赵襄子把晋阳城里的房子给拆了,因为建筑房子的材料都是做兵器的原料,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愉快的一次拆迁了,并且拆的还是自己的家的房子,当智瑶带着韩魏两家赶到晋阳的时候,晋阳早已做好万全的抵抗准备了。 ​飞鱼说: 智氏、韩氏、魏氏三家攻打赵氏,本来是毫无悬念赵国必败的战役,最后却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智瑶水灌晋阳后,为了显摆自己的奇思妙想,还特意拉着韩氏魏氏的老大看几乎被淹没的晋阳城,但他没想到自己这一举动却引起了韩魏的反水,结果稳胜的智瑶落得大败。 智瑶想灭赵氏,赵襄子为何偏偏往晋阳跑?晋阳为何能助赵氏屡次避过灭族之危?并不全是因为城坚粮足,城坚粮足只是外因,更为关键的是得了民心。 智瑶水淹晋阳之后,晋阳依然没有被攻破,而是在水里泡了三年(战国策记载: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而城内居民已经开始易子而食了,但依然没有百姓投降,足见晋阳城民心之坚固。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将自倾,城池的稳固、粮草的充足这虽然也是战争胜利的条件,但如果失了民心,即使再稳固的城池,也会被从内部攻破。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从地位卑微的庶子,到战国七雄赵国创始人

赵无恤,赵国的创建者,又称赵襄子,其父是春秋末期晋国正卿赵鞅(即赵简子,赵国的奠基人),嬴姓,赵氏,名无恤,谥号「”襄子”,故史称「”赵襄子”。赵襄子中的「”子”,与赵简子韩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样

历史有名舍生取义的例子

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董存瑞舍

王莽头颅在哪个博物馆,

后世帝王都把王莽头颅当宝收藏,原来这里面藏有大秘密?要说古人也有收藏人头的习惯。春秋三家分晋时,智伯被仇家赵襄子所杀,赵襄子就拿智伯的头颅做成酒杯,每日用此豪饮。北方少数民族更是喜欢用仇人或者英雄的头

为何还能成春秋刺客的典范

豫让行刺的第一件事,就是更名改姓,伪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成功进入赵襄子的宫中修整厕所。首次行刺失败后,他不惜把漆涂满全身,使皮肤烂得像癞疮,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再次开展行刺计划。刺客是人

诸葛亮打着北伐中原旗号,为何却总往甘肃跑

刘备身后,诸葛亮便成了蜀汉集体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把握着蜀汉的大权。但他并不是那种行使权势谋取私利的人,相反他的后半生全都贡献给了蜀汉的北伐事业。为了蜀汉的久远成长,诸葛亮选择一次次的北伐曹魏,然则我

诸葛亮打着北伐中原旗号,为何却总往甘肃跑

刘备身后,诸葛亮便成了蜀汉集体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把握着蜀汉的大权。但他并不是那种行使权势谋取私利的人,相反他的后半生全都贡献给了蜀汉的北伐事业。为了蜀汉的久远成长,诸葛亮选择一次次的北伐曹魏,然则我

《论衡》第十五卷│变动篇第四十三(9)

【原文之九】顿牟叛,赵襄子帅帅攻之,军到城下,顿牟之城崩者十余丈,襄子击金而退之。夫以杞梁妻哭而城崩,襄子之军有哭者乎?秦之将灭,都门内崩;霍光家且败,第墙自坏。谁哭于秦宫,泣于霍光家者?然而门崩墙坏

赵魏韩三家分晋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赵魏韩三家分晋的故事。  大水淹进晋阳城以后,赵襄子焦虑不安,愁眉不展,就与谋士张孟谈探讨对策。张孟谈分析说:“我看韩、魏把土地割让给智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我们何

朱元璋两次想灭掉日本,为何都被刘伯温阻止了

朱元璋竖立明朝之后,世界四方初定,前元余孽尚存,为了扫平四海,朱元璋吩咐徐达等多位上将东征西讨,终于将世界各个抵制势力平定。华夏大地根基是平定了,然则国外诸多小国也依然在捋臂张拳。为此,朱元璋接纳了一

朱元璋两次想灭掉日本,为何都被刘伯温阻止了

朱元璋竖立明朝之后,世界四方初定,前元余孽尚存,为了扫平四海,朱元璋吩咐徐达等多位上将东征西讨,终于将世界各个抵制势力平定。华夏大地根基是平定了,然则国外诸多小国也依然在捋臂张拳。为此,朱元璋接纳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