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的流亡朝廷存续了六年之久

Posted 袈裟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建文帝的流亡朝廷存续了六年之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建文帝的流亡朝廷存续了六年之久

前言:明清时期的野史都说建文帝在「 ”靖难之役”后当了和尚,而且叫「 ”应文”,还有叫梅的。我们的发现是先在永州与朱棣混战数年,然后当了和尚。那么建文帝的流亡朝廷究竟维持了多久呢?他又是在哪里最早当的和尚呢?他当和尚的原始碑刻能否找到?是谁写的?写了些什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1.建文帝在永州宁远的流亡朝廷存续了六年之久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几篇史料记叙,再作探究。 (1)湖南永州市宁远县的下灌村有灌溪《李氏族谱》,谱中有《闻举公序传》载:「 ”建文四年,职兼膳夫之任,垂绅搢笏,立朝数年。「 ”谱中还有《闻举公传》载:”建文帝以公诚孝,擢太庙斋郎。谓‘仁人可以享帝,孝子可以享亲’。永乐创立,公乃致仕归,以养亲为乐云。”两篇文章对比可以看出李闻举在「 ”立朝数年”是在建文帝的流亡朝廷。那么建文帝的流亡朝廷中究竟干了几年呢? (2)《奉氏族谱》载:”我竹源房启祖讳万十郎,字德远,生明初,千四祖次子。长子讳万八,字德良,从零陵袁十万。时明鼎虽定,即内乱忽生,永乐易建文之统纷争十余年。公当世乱,父早丧,兄远徙,茕茕孑立,少孤无依。依姑母于平田杨姓抚养,成人乃归梓里浆滩故里……”文章把造成奉万十成孤儿的直接原因,归咎于建文与永乐在永州混战十余年。但与上文相比较,上文讲「 ”立朝数年”而此处却是讲「 ”永乐易建文之统纷争十余年”,究竟谁是谁非? (3)在今永州市新田县(明崇桢十二年【1639】前一直属宁远县南乡和北乡)有龙池寺,寺庙里原有许多碑刻,其中有建文帝亲立的《缘化袈裟记》碑,立于永乐六年,碑文直接记叙「 ”小行德祖梅等师亡代立之序”。也就是说,建文帝在永乐六年就正式当了和尚,这与李闻举所叙「 ”立朝数年”相吻合。 李闻举齿录 综述:奉氏族谱可能是把建文帝当皇帝的四年算在内,再加六年流亡朝廷,正好十年,故说「 ”永乐易建文之统纷争十余年。另李闻举死于永乐八年(1410)年,而记其死曰:”始也奉母至京,继也乘势仕进,盖由尽孝于家而因尽忠于国。「 ”这记录说明李闻举之死是因为保护建文帝而死在了家乡。也就是说,建文帝熄兵当了和尚后,永乐与建文之间的争斗仍然在继续中。只不过建文帝本人不出面,而由其旧臣来护驾他罢了。所以建文帝在永州的流亡政权应该是六年。 2.历史上对建文帝当和尚后的僧名记录——梅和应文 (1)建文帝僧名叫梅。谈迁在《枣林杂俎 ·建文皇帝遗迹》一书中着录:「 ”武康县证道寺题壁:‘江湖遍览此间停,终日观澜坐梵扃,近水鱼游千顷碧,长空鸢戾九霄青。圣贤道配乾坤德,日月光华草木馨。愧我远来山寂处,谁言道有少微星?岁次辛亥孟夏梅□书’。相传建文帝题,大书遒逸,末一字未辨。”史家看到壁题并记录时,仅一个字未能识别。当时的人口口相传,这梅就是建文帝。 (2)建文帝僧名叫应文。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记:”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 ”这里的应文即为建文帝当和尚后的僧名。明代野史也都以这个僧名指代应文。 然而,这些都是书籍纸张记录,也都是从传说听来的,并没有见到梅和应文是建文帝的僧名的碑刻记录。如果有,估计这份记录不知道有多重要。 3.建文帝僧名叫梅和应文的碑刻记录在永州发现 (1)建文帝僧名叫梅发现于建文帝亲立的《缘化袈裟记碑》、亲书的《白掌塔铭》等碑刻上。这时以《缘化袈裟记》为碑例,说说建文帝梅的僧名。 《缘化袈裟记》正文截图 上图即为在新田县龙池寺发现的《缘化袈记》碑,正标题「 ”缘化袈裟记”五字未末截入,画竖线的是该碑的副标题:「 ”小行德祖梅等师亡代立之记序”。 《缘化袈裟记》碑落款一栏 上图即为《缘化袈裟记》碑的立碑人一栏截图。立碑栏第一人为「 ”本邑小行德祖梅”、第二人为「 ”祖文”、第三人为「 ”祖玄”,第四人为「 ”师伯僧本心”、第五人为「 ”师伯僧本能”,第六人为「 ”师叔本榻”,第七人为「 ”师弟祖”…… 有了这碑,我们如何来考证这第一位立碑人是建文帝呢?我们的考证思路是:第一步,确定这碑的立碑时间在永乐年间。第二步确定梅是梅在当和尚前是皇帝;按照这个时间来考证,我们就心中就有底了。 第一步:《缘化袈裟记》碑立于永乐年间。此碑原本有立碑时间,只是由于年代久远,碑刻剥蚀严重,不太看得清。不过,我们看完所有立碑胡姓信士齿录,年纪最轻的一个诞生于永乐六年,系胡姓立碑者第一人之孙。再者,《永州府志》对龙池寺的创建有记录,其记龙池建于永乐三年。因此,此碑立于永乐年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第二步,确定「 ”小行德祖梅”的身份是皇帝。这可以从副标题、正文及《万明灯》碑来得到确定。 (一)从落款看:立碑栏第一人为「 ”本邑小行德祖梅”,明朝新田未立县,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把宁远的南乡和北乡二乡析分出去而形成的一个小县,所以这里的「 ”本邑”系指宁远县。这也说明梅是落藉了宁远县。「 ”小行德祖”在这里系是对「 ”梅”的修饰词,指龙池寺小乘佛教的始祖。 从副标题看:「 ”小行德祖梅等师亡代立之记序”十三字中,有三个词是通假字,①「 ”亡”通「 ”毋”,副词。,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 ”,”幸亡阻我。「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这里作副词用是因为后面”代立「 ”是动词。②「 ”代立”通「 ”代位”。亦作「 ” 代位 ”。继立为君。立,通「 ” 位 ”。《商君书·更法》:「 ”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 高亨 注:「 ”代,接替。”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上》作「 ”代位”。在上篇《闻举公序传》中就有「 ”永乐篡立”,实指「 ”永乐纂位”。代位:即继位为君,继承皇位的意思。③「 ”序”通「 ”叙”,指记叙。 那么,副标题全文换成通假字便是「 ”小行德祖梅等师毋代位之记叙”,翻译成白话文,它的意思便是:「 ”宁远县小乘佛教师祖梅等禅师不接替皇位的记事叙文”。梅不接替皇位要干什么呢?正标题作了回答:「 ”缘化袈裟”,即当和尚。袈裟是僧人的衣服,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 ”缘化”谓劝化有缘者,使行布施。也就是当和尚。正副标题合起来的意思便是:梅师祖等禅师不继位为君王,而是去劝化有缘者代其当和尚的记事叙文。 皇帝只有一位,怎么会有「 ”等师”呢?细看立碑人一栏就会发现「 ”祖文”、「 ”祖玄”二位禅师辈份要低一辈,而且也是此碑文的撰文人,他们的僧名却排在了「 ”师从僧本能”等人的前面,说明此二人为师祖梅的孩子,师祖梅是皇帝,那么他们是王子,所以有「 ”梅等师亡代立”之说。 (二)从龙池寺《万明灯》碑不仅可以确定龙池寺师祖梅是皇帝,还可以确定他的僧名叫应文。《万明灯》碑开篇写道:「 ”自佛祖之光于邑,国也由是京畿。各靖难于婛,以崇九我佛祖焉。师等命寺龙池,难曰应门。文岂非……「 ”自从龙池寺的佛祖(即《缘化袈裟》碑中的”李邑小行德祖梅)光临到我们宁远县,国家的京城就迁移到了这里。这明确确定梅是皇帝。后面「 ”师等命寺龙池,难曰应门。文岂非……”的记录确定:龙池寺就是佛祖梅等人命名的,靖难时期就是国都城,应文怎么不是……这也就确定了梅与应文是一个人,也是朝朝皇帝。 《万明灯》碑 (三)《缘化袈裟记》中,确定梅的身份为「 ”大明皇朝先师”。皇宫中自然没有和尚,但这晨这样表达,说明梅是前大明皇宫中的长辈,只是后来做了和尚。至于为什么要做和尚,我们后文再作探究。 (四)《缘化袈裟》的撰文者为建文帝梅的太子朱文奎。我们从副标题中发现:「 ”等师亡代立”,这说明不当君王的不止梅一个,而是有多个。那么这多个人又是谁呢? 我们可以从立碑人一栏发现这个秘密:除”祖文、祖玄「 ”二僧人以外,所有立碑人前面都有一个称谓,而且这个称谓都是按照书写者的身份来称呼的。称"梅「 ”为”小行德祖「 ”,称本能为「 ”师伯僧”,称「 ”祖某”为师弟。既然如此,就说明碑文的撰写者系祖文、祖玄二人。但是,他俩的名字却排在了两位师伯前面了,这就说明他两在寺中的地位要高于师伯和其他师弟。因此就可以确定:祖文、祖玄应该是师祖梅的孩子,师祖是皇帝,那么他的孩子就应该是王子,所以就用「 ”等师亡代立”。 关于龙池寺「 ”本邑小行德祖梅”、「 ”祖文”和”祖玄「 ”三人的身份,仅凭这三言二语一时难以说清,这里仅仅是抛砖引玉而矣。下一篇我们专题探讨,敬请期待! 新发现不易,期待您的关注,欢迎留言、分享、收藏和转发!

相关参考

被宦官拥立 唐僖宗的流亡生活

12岁就被宦官拥立做了皇帝的唐僖宗,轻松坐上了那把尊贵的龙椅,负责打理朝政的都是些有权有势的宦官,再后来唐僖宗又把朝廷交给了陪伴自己成长的宦官田令孜,任朝廷有什么事情,田令孜都负责处理,唐僖宗自然不用操...

被宦官拥立 唐僖宗的流亡生活

12岁就被宦官拥立做了皇帝的唐僖宗,轻松坐上了那把尊贵的龙椅,负责打理朝政的都是些有权有势的宦官,再后来唐僖宗又把朝廷交给了陪伴自己成长的宦官田令孜,任朝廷有什么事情,田令孜都负责处理,唐僖宗自然不用操...

南宋将领吕文焕,死守襄阳城六年之久,为何最后向蒙古军投降

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相信三岁孩子都明白,宋朝皇帝却貌似不懂,一次又一次的吃亏。北宋末年,金国为了灭掉辽国,向宋徽宗抛出橄榄枝,提出联金灭辽之策,宋徽宗高兴坏了,认为终于有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立马答应金

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的富商

孔子去世之後,別人守墓三年,他卻堅持了六年之久,在他一生的經商曆程之中,他都恪守老師的教誨,成為儒學思想和經商之道完美融合的第一人。子貢子貢,本名端木賜,公元前520年生於衛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中最富

安禄山于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持续六年之久呢

安史之乱为什么打了八年之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安史之乱,准确的说并不是持续了八年的时间,而是一共打了七年零两个月。但是安禄山去世是在757年春

由西汉的赋税制度,浅谈汉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国税收11年之久

在西汉建立以前,连年的征战导致人口急剧减少,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田地无人耕作而发生饥荒,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况,就连皇帝的马车都凑不齐四匹颜色相同的马,而大臣出行只能乘坐牛车。秦末农民起义汉高

后汉、西蜀、后周、后晋

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十王朝之二:后汉、西蜀、后周、后晋在中国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无数王朝在其中起落沉浮,有延续数百年的大一统王朝,也有存续时间极端乃至昙花一现的短命朝廷。如果按现行流行的排行榜方式给这些

看一代名臣王导如何帮助司马睿存续江山社稷

前言:西晋持续长达二十年的八王之乱令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在经过短暂的稳定统一后又迅速陷入到遍地烽烟中去。身为帝都的洛阳,长安数次被匈奴政权攻破,皇帝被俘惨遭辱杀。但就在司马家族的万里江山处于风雨飘摇危如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曾引起北魏朝廷的分裂

一些鲜卑的上层人士,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赞成游牧民族与汉族的和同。6世纪洛阳的政变及北魏朝廷的分裂,有着以上人文因素的原因。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登上中原的历史舞台。游牧民族与汉族、游牧民族

中国硬币历史

一、中国货币(钱币)发展史(历史)我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一、由自然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