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两种气质和立场

Posted 胡适

篇首语: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两种气质和立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两种气质和立场

鲁迅与胡适,代表了中国当时知识分子的两种气质和立场。他们在不同路径上对中国形成重要影响。 1917年夏,教育部佥事周树人独自住在北京宣武门外的绍兴会馆里,下班之后除了逛书店,基本上足不出户,夜夜坐在灯下抄古碑。差不多五年的时间里,他都是这么过来的。那时候,由陈独秀发起创办的《新青年》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外界的议论早已沸沸扬扬,但这个自绍兴来的中年人对此却并不关心。直到旧友钱玄同前来探望他,劝他写些文章。 同样是在1917年夏,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胡适结束留学生涯,启程回国。在此之前,由于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 ”文学革命”,他已在国内「 ”暴得大名”。那一年,胡适26岁,刚刚归国即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正是从这个夏天开始,中国思想、文化界由于这两个人的出现,开始慢慢变得有所不同。 在日本留学时的鲁迅 两个浮出水面的人 钱玄同见到周树人问:「 ”你抄这些有什么用”。 「 ”没有什么用。”周树人回答说。 「 ”那么,你抄它是什么意思呢?”钱又问。 「 ”没有什么意思。”周说。 「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钱玄同说。 这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对话之一,也是「 ”鲁迅”之所以诞生的由来。正是有了钱周两人相互的辩驳,周树人应允写一些文章。第二年,周树人用「 ”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日本留学所见中国人之麻木,到辛亥革命波及绍兴后的种种亲身经历,再到进入官场后的所见所闻,鲁迅早已打消了对这个「 ”新世界”的希望,从大欢喜到大幻灭,鲁迅对未来的悲观情绪,已经深深根植于骨髓。「 ”这种悲观情绪让他对一切都有不信任感,不论是当下的政府,还是新文化的‘权威’,他远离这些,将自我放逐到社会的边缘。”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孙郁说。 相反,自美国回来的胡适却是踌躇满志,立志要做一番建设事业。有了北京大学这个大本营,有了《新青年》这个阵地,胡适得以着力推行他的新文学主张。 而鲁迅也正是在朋友的劝说下汇入了这股洪流,成为白话文运动当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对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周质平曾评价说,「 ”胡适是创造白话文运动的英雄,鲁迅是白话文运动创造出来的一个英雄。” 青年导师 胡适回国时,曾表示自己「 ”二十年不入政界,二十年不谈政治”,也由此老老实实在大学里做了几年学问。但很快,胡适就陷入种种争论之中。中国上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一些争论胡适无不参与其中。在这些争论当中,胡适系统的将自己深受英美传统所熏陶的思想体系暴露于世人面前。 一系列争论让胡适赢得了更广泛的声誉,其所主张的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用科学、民主、理性来取代旧有传统的思想逐步为众多青年所认知。胡适也由此赢得了「 ”青年导师”的声誉。胡适要做的,就是要将欧美尤其是美国的民主经验传播到中国,传播到青年人当中,并将它变为中国的现实。 此时的鲁迅,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争论,多报以冷眼旁观的态度。「 ”胡适思想中的理想社会就是美国的民主社会,他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让中国朝那个方向走。但鲁迅心目中却并没有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存在,他对任何完美社会的宣传都是存疑的。”孙郁说。 「 ”三·一八”惨案发生前,卫队和示威学生对峙 不同的选择  北京的局势一日紧似一日,学生风潮此起彼伏,「 ”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南下远走厦门,不久,转至广州,最终定居上海,开始了最后十年的生命历程。在那里,他的杂文创作达到了高潮。也正是这些杂文,让后世的人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斗士,一个引导社会舆论的文学旗手。 人文学者谢泳则不同意这种长期以来对鲁迅的认识。「 ”严格说,鲁迅对中国左翼思想是有影响的,但作为一般的社会影响,在知识界,他没法和胡适相比。”谢泳说。那时候,鲁迅是寄寓在上海租界当中的自由职业者,而胡适则是频频出入学界、政界的大学校长。 相比于鲁迅与权势的互不相容,胡适的所作所为则要入世得多。从提出「 ”好人政府”,到主张「 ”宪政国家”,无论是对北洋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胡适似乎都没有放弃过改造的努力,尽管在现实当中,胡适的种种努力被左翼人士认为是与虎谋皮,甚至是在为虎作伥。 1929年,胡适在《新月》杂志发表《人权与约法》、《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有宪法》。1932年又创办《独立评论》。胡适在这些杂志中大声呼吁保障人权,言论自由,并主张宪政民主,反对一党独裁。 回头看来,胡适有些文章对国民党的批判,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鲁迅。针对国民党不循法制,任意压制人权,胡适写道,「 ”无论什么人,只须贴上‘反动文人’‘土豪劣绅’‘共党嫌疑’等等招牌,便都没有人权的保障……无论什么书报,只须贴上‘反动刊物’的字样,都在禁止之列,都不算分割自由了。” 「 ”胡适和鲁迅都是对当时的体制不满的知识分子,但两人所走的路径不一样,鲁迅带有左翼倾向,并带有乌托邦色彩。而胡适遵循的是自由主义,比较重视经验和事情的操作性。但两人却有共同的底线,那就是要求社会更公平,更有正义。”谢泳评论说。 左联五烈士 谁人能知身后事 1931年,柔石、胡也频等五位「 ”左联”成员被捕杀,两年后,鲁迅写下了众所周知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越来越压抑的现实,以及众多朋友的鲜血,也让鲁迅彻底走入与官方相对抗的途径。他成为「 ”左联”的「 ”盟主”,冀希望于「 ”无产阶级文学”。 但没有多久,鲁迅就发现,在「 ”左联”,自己的作用被过分放大。时任中共宣传部长的李立三让鲁迅用真名骂蒋介石。鲁迅拒绝了,「 ”文章很容易写……但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 另外一些左联实际负责人的作风,也引发了他的深深的不满。而那些所谓的「 ”革命文学青年”所暴露出的当权之后就专横的行迹更令他警觉,「 ”倘有同一营垒中人,化了装从背后给我一刀,则我的对于他的憎恶和鄙视,是在明显的敌人之上的。”鲁迅说。 到了后来,鲁迅几乎与「 ”左联”完全决裂。这个与当政者决裂,最后又与盟友决裂的人,始终还是对任何权力拥有者都抱有警惕之心,他似乎又一次陷入1917年那个夏天之前的孤独当中。 担任驻美大使时的胡适 毕竟是书生 「 ”九·一八事变”之后,国势日渐颓废。为了吸引知识分子为国效力,国民政府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一大批中国社会最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加入其中,胡适也不例外。在大敌当前之际,胡适终于选择了从议政转换到参政。1938年,胡适受命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此后,胡适在美奔波数年,游说于美国各个机构,动员美国支持中国抗日。1942年,胡适卸任,留美直至抗战胜利。 战后,胡适出任北大校长,摆脱政坛约束的胡适再一次老调重谈。1947年,胡适在《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中提到,「 ”我深信这几百年逐渐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最有包含性,可以推行到社会的一切阶层,最可代表全民的利益。民主政治的意义,千言万语,只是政府统治须得人民的同意。”但此时国共两党激战正酣,谁又会再去理会胡适之言呢。胡适的心愿是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宪政民主的国家,只是他至死在此方面一无所成。 研究了多年的鲁迅,孙郁更愿意将鲁迅和胡适相提并论,在他看来,「 ”胡适的选择是常态人生的记录,鲁迅则是非常态的。在鲁迅消失了的地方,胡适便凸现出他的意义。 一个病态的民族,胡适的自由之梦,常常没有鲁迅式的绝望之音更具有广泛性。我以为要梳理中国‘被现代化’历程中最富魅力的因子,鲁迅与胡适的互补性是重要的。或许,国民精神重塑的新途,他们是真正的奠基人。”孙郁说

相关参考

禹出生的两种传说

关于大禹出生目前有两种常见的传说。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禹的父亲崇伯鲧擅长治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鲧死后,禹继父志,逐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并联合其他部落,在伊洛河一带进一步展开治水工程,发展农业生产

《史记•五帝本纪》五帝说——兼论先秦时代产生的两种五帝说

《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历来都是研究者们的重点,不同的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对五帝问题的考究,大家对五帝是哪五帝,、历史上有几种关于五帝的观点、各自的背景如何等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五帝问题进行了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你找的挺对,但我觉得有些空洞。我觉得大学生是要扮演社会知识分子的角色,关于这里的知识分子,你可以通过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来理解。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年轻人,是国家最新生最具活力的群体之一。

2017和平初三一模历史

一、一题初三历史题:说说对古代文明传播与发展的两种方式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都是古代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两种方式,对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两者的效果又有很大的不同。暴力冲突可以快速的促进文化的传播,加速文化的

古代两种特殊的医学知识传承方式解析

在古代医籍中,与医学知识传承关系密切的异授与托名故事很多,虽然前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后者涉及诸多不同的对象,但相关故事在叙事结构上十分相似。两类现象源远流长,与其客观上能够将文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更好地

中国对二战历史的政治立场

二战中中国的政治大国地位得到确立原因和历史史实是什么1949.7月,刘少奇就秘密访问苏联,确定了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

海德格尔曾加入纳粹 反犹立场或出自其哲学

 海德格尔曾加入纳粹反犹立场或出自其哲学  几十年来,20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是不是,或者说多大程度上站在德国纳粹反犹主义那一边,在知识界一直存有争议。海德格尔

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做到以下该好一些为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弘扬乐于为他人服务的快乐精神,宣扬公司三个重要文化的理念,即社会责任感、主观幸福感、乐观想象力,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好大自然

1976年周、毛相继去世,叶剑英如何苦撑危局

叶剑英和华国锋、胡耀邦在一起(资料图)本文摘自《共和国元帅:叶剑英传》,《叶剑英》编写组编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1975年下半年,周恩来的病情

鲁迅笔下的九类知识分子

  一、帮闲、帮忙、帮凶与扯淡  鲁迅讲,中国统治者只在两种情况下关心到中国知识分子或者需要知识分子。第一种情况,统治者刚刚掌权时,“偃武修文”,需要知识分子来加以粉饰,此时知识分子扮演歌功颂德的帮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