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学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基础

Posted 儒家

篇首语: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私学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基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私学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基础

文|飞鱼说史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痈,诸侯曰頖宫。——《礼记·王制》 西周的立国,经济基础仍为井田制。 这种以周天子所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致使生产资料完全被「 ”国家”垄断。 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自然在被垄断的范围之内,又加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决定了教育只能由官府统辖,所以「 ”学在官府”成为了西周在教育上的最为的显著特点。 相比较夏、商两代而言,西周在教育上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官学教育体制,不过这套体制的「 ”最高决策者”仍是周天子,正如开篇引用所言,天子命令诸侯办教育,诸侯才可以设立学校。 西周等级示意图 在这种体制下,教育就成为了旧贵族和奴隶主的「 ”独享”,奴隶和平民自然被排斥在了教育之外,正所谓: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到了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得井田制开始土崩瓦解,随之而来的是奴隶经济逐渐崩溃,封建经济开始兴起,而新兴的地主阶级也走向了政治舞台。 在这种变革下,西周极具特色的「 ”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也走向了衰亡,官学亦逐渐被私学所取代,而正是因为私学的兴起,促进了春秋时期思想和学术上的「 ”大解放”。 所以,可以说「 ”私学”是百家争鸣这一盛况得以出现的基础,那么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儒、墨、法三家是如何按照自己派系的意志开办私学的呢? 西周被官府垄断的”书简「 ” 本篇飞鱼就从西周的「 ”学在官府”说起,进而聊聊百家争鸣中儒墨法三家在教育上的「 ”较量”。 西周维护政治统治的「 ”官学”。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礼记·王制》 西周的官学,其实是维护政治统治、为贵族政治培养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正如上述引用所说,以诗书礼乐「 ”造士”,学校教育和国家选拔官吏直接相关,经过官府对造出的「 ”士”进行评定,根据其学识和品行,进行选拔授官试用,合格的封以爵位,然后发放俸禄。 这种教育方式还有另外一个特征——「 ”官师合一”,也就是说学校的老师是国家的官员,而天下的学生,皆把官吏当为老师,正如《文史通义》记载: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 西周官学的教育科目 这种以官吏为师,也就代表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并非是单纯的「 ”师生关系”,在政治上还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老师不仅可以体罚学生,还可以用国家政策来「 ”处置”学生。 如《礼记·王制》记载: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意思就是说,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说明已经不适合为官,就把他们「 ”流放”到边缘的地区,终身不再录用,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老师也就成为了学生敬畏的角色,想必「 ”不尊师”的情况也不会发生。 「 ”士”的活动与私学的兴起。 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犹信。——《左传·邵公十七年》 随着官学的逐步崩溃,官府培养出来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开始走向民间,这就造成了”教育「 ”下移,而这些知识分子也把被官府垄断的图书典籍带入了民间,这就为”私学「 ”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这部分知识分子,又被称为”士「 ”,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崛起,迫切需要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人才,而掌握知识的”士「 ”成为了其积极拉拢的对象,这就造成了”士「 ”在民间开始活跃,于是也就出现了上述引用中孔子所说的政治局面。 西周宗法制度下,”士「 ”的地位 在西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 ”士”原本处于贵族阶级的最底层,受过官学教育的他们,对于「 ”六艺”是通晓的,他们虽然可以「 ”食田”,但奴隶制崩溃的潮流下,他们的地位受到了冲击,其中一部分只能靠着掌握的知识来谋求生存,也就是说,历史的发展促使着士与新兴地主阶级相结合。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意思是说中牟地区的民众放弃田地而研习私学的人数占了全县的一半,足见民众读书读书力争成为知识分子的风气之盛,所以可以说士阶层的活动促进了私学的兴起,也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儒墨法的阶级意志与百家争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说到私学,就不得不说孔子,虽然私学的首创者并不是他,但是他创办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正如上述引用所言,孔子弟子有三千之众,拔尖的有七十二位。 先师孔子 随着这些弟子在全国各地的开枝散叶,”儒家学说”也走向了发扬光大,可以说即使到了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其思想亦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汉书·艺文志》 意思是儒家思想源自掌管教化的司徒,其宗旨是辅助君主顺应阴阳提倡教化,注重研习六经,专心于仁义,也就是说儒家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不仅注重古典书籍的传授,还十分重视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 而后世儒家学派的继承人和发扬人,亦是坚持这一教育理念开办私学,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不被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 ”赏识”,但却不影响儒家在学术、思想、文化等教育方面占有的优越性。 儒家经典书籍——《论语》 所以儒家的阶级意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以「 ”礼”教化民众,使其服从官府管理,其学说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基础,显然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不具备,这也造就了儒家在此时的处处碰壁。 到了西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几乎奠定了中华的疆域,稳定的社会基础,儒家学说摇身一变成为了统治阶级治国而服务的思想,汉武帝提出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切实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汉书·艺文志》 意思是说,墨家学派起源于看守宗庙的官员,住在以柞木作椽子的茅草屋而崇尚俭朴,赡养三老五更而更懂博爱,这就道明了墨家学派所主张的「 ”兼爱非攻”的教育思想。 墨家学派十分注重在实践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并鼓励民众参与社会劳动,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正如《墨子·借用》记载:凡天下百工……使各从事其所能,此外,《墨子》一书中还记载了许多,几何学、光学、力学、手工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宝贵的知识,皆是在实践中的总结。 墨子 墨家学派对于学生的生活教育也很是重视,时刻教育弟子要能吃苦、耐劳,正如《庄子·天下》记载: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 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所以墨家的阶级意识更偏向民众,这也就导致了墨家思想虽接地气,但却无法走进官府,为统治阶级服务,不过基于兼爱和非攻的理念,墨家弟子的性格又偏向于「 ”侠义”,从而使其游离于统治阶层之外。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汉书·艺文志》 意思是说,法家学派起源于掌管司法的官员,主张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罚,以刑法辅佐礼制,这就导致了法家教育学生的内容多是是国家、官府等颁布的法令,提倡用法来约束民众,从而实现”言谈者必轨于法「 ”的境界。 在百家学说中,法家可谓出现的最晚,但却很快成为了各路诸侯争相变法而推崇的思想,这是因为不到布衣力量急剧膨胀的时刻,法家是无用武之地的,于是乎在战国时代,法家受到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君主的推崇。 法家 所以,法家和儒家一样,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也决定了儒、法两派为争夺君王的”宠爱「 ”,实现自己阶级的利益,而斗争不断。 总的来说,法家学说适应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势「 ”,又加上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君主迫切地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来强大自身实力,导致法家教育出来的人才,被各路诸侯所欣赏。 飞鱼说: 私学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基础,儒墨法三家是如何按自己意志办私学的?总的来说,儒家想要培养的是维护奴隶主旧制度统治的”君子「 ”,墨家想要培养的是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 ”,法家想要培养的是懂得和坚决执行以法治国和旧贵族势不两立的”斗士「 ”。 当然百家争鸣中并非只有这三家学派,不过其余各家,亦是如此,都是为了培养传承和发展为自己阶级利益服务的”学生「 ”,由于各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这也造成了彼此之间在思想上的”斗争「 ”不断。 百家争鸣 而百家学说之间的不断碰撞,也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繁荣,两者相得益彰,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私学,在古代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现今的教育理念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就拿现在的教育来说,其实也是更高层次的”百家争鸣「 ”,学生可以选择各个高校所设立的不同学科,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本事,实现个人价值,进而为社会所服务,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各层次的人才,而教育的目的则是源源不断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资料:《礼记》、《左传》、《文史通义》、《史记》、《韩非子》、《墨子》、《汉书》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相关参考

汉初黄老之学是怎么样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黄老之学是怎么被儒学代替的?欢迎阅读哦~汉武帝曾在文化方面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这一决定可以说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那为什么此前汉朝的百家

审计学是什么

一、审计学1、含义审计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审计理论和方法,探索审计发展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社会学科。审计学是在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是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审

南朝私学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南朝私学在东晋私学的基础之上,继续发展,呈现出较为繁荣的局面,一方面一大批私学家勤于教育,淡于功名,另一方面南朝私学内容也极广博,除儒家私学外,还有佛、道私学,甚至三者兼容的私学。南朝不少私学家逃隐山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及意义】希望对你有帮助1、原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局面.(2)政治状况: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指要

七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论语》思想家:仁、礼。提倡为政以德。教育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百家争鸣:墨家:“兼爱”“非攻”。法

高二上期中期历史题

一、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解读】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1.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解读】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

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中国文化基础 周朝文化

百家争鸣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春秋》、《孟子》、《荀子》。主张: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

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中国文化基础 周朝文化

百家争鸣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春秋》、《孟子》、《荀子》。主张: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