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三国志》与《后出师表》关于赵云卒年的冲突
Posted 出师表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看待《三国志》与《后出师表》关于赵云卒年的冲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看待《三国志》与《后出师表》关于赵云卒年的冲突
咏史下·赵云(陈普) 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 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是人安。 赵云是三国时期比较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三国演义》中将其列入「 ”五虎上将”,但是从官职上来说,刘备当上汉中王的时候,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赵云仅仅是一个杂号将军——翊军将军。虽然杂号将军不等于杂牌将军,但是翊军将军确实不如四方将军这样的重号将军。除此以外,赵云的卒年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与《后出师表》当中关于赵云卒年的记载存在较大冲突。那么赵云究竟去世于哪一年呢?《后出师表》能否推翻《三国志》的记载呢? 《三国志》与《后出师表》的冲突 关于赵云的卒年,《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当中有明确的记载。赵云去世于建兴七年,也就是公元229年。但是按照《后出师表》中的内容,至少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前,赵云就已经去世了;又根据赵云参加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可以得出,在《后出生表》中,赵云去世时间就是在建兴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就在这一年,诸葛亮发动了一伐和二伐。下面贴一些原文。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后出师表》:「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 《后出师表》存在的争议 如果可以确定《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所写,那赵云的卒年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足以推翻《三国志》当中的记载,就是在公元228年,建兴六年。毕竟诸葛亮的上表中的可信度肯定是要高于后人陈寿收罗资料著写的史书。不过《后出师表》本身就存在争议,你可以说他是诸葛亮所写,也可以说它是别人托名伪作。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确定《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所写,那么其中的史料价值肯定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 那么《后出师表》的争议之处在于哪里呢?除了赵云卒年这件事以外,主要是因为在《三国志》以及陈寿编著的《诸葛亮集》当中,都没有找到《后出师表》的直接证据。《后出师表》是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的《汉晋春秋》的内容。《汉晋春秋》当然也不是第一手资料,参考的是张俨的《默记》。 研究三国历史最权威、最原始的资料应该就是《三国志》了。《诸葛亮集》也是陈寿整理的一些诸葛亮的作品。这两部史料中都没有记载《后出师表》,所以《后出师表》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关于赵云卒年的个人看法 《三国志》中说赵云卒于建兴七年,《后出师表》中说赵云卒于前一年,建兴六年。《三国志》中记载明确,《后出师表》本身存疑。所以对赵云卒年的辨析的重点应该放在《后出师表》上。也就是两种情况,一、《后出师表》确实是诸葛亮的手笔;二、《后出师表》是别人写的,安在诸葛亮的头上。 一、诸葛亮作《后出师表》 小编个人的观点是,《后出师表》的确是诸葛亮写的。《三国志》中虽然没有对《后出师表》的直接记载,但是却有一个侧面的证据。东吴辅政大臣诸葛恪,就是诸葛亮的侄子,他在进行北伐的时候,受到了东吴很多大臣的阻力。为了打消这些阻力,确定自己伐魏的正确性,诸葛恪写了一篇《伐魏论》。其中有一句是:「 ”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 《伐魏论》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就是和曹魏进行竞争。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虽然三家的地域都挺大,但是实力上有非常大的差距。曹魏那里都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多的地区,无论是纸面上的实力,还是后续的潜力,都要超过蜀汉和东吴。如果谁也不打谁,三方稳定发展,那么曹魏最后就会以一个无法消弭的巨大优势彻底压垮另外两国。毕竟曹魏的资源多,蜀汉和东吴跟人家拼发展完全是拼不过的。 而「 ”与贼竞争”也是《后出师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论点。如果不主动北伐,凭借刘备前期东征西讨积攒下来的军事人才打开局面,那么等时间一长,这些老一辈的人去世,锐气一散,蜀汉就会被强大的曹魏困死在益州里。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不是所有人都像诸葛亮那样,志在匡扶汉室,履行刘备的遗志。所以诸葛亮上了这道《后出师表》,可以说诸葛亮、诸葛恪叔侄二人面临的境遇还是颇为相似的。 二、《后出师表》托名伪作 当然也不排除《后出师表》是托名伪作的可能。《汉晋春秋》当中说《后出师表》出自《默记》,《默记》的作者是东吴的大鸿胪张俨。而诸葛恪又提到了《后出师表》,他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服务于政治的。那么就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后出师表》是张俨、诸葛恪伪造出来的,诸葛恪想发动北伐,但是阻力很强,于是搬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诸葛亮;即便《后出师表》不是张俨、诸葛恪亲自伪作,但它本身的内容符合诸葛恪的立场,诸葛恪也不会考证它的来源和真伪,反而更笃定它是诸葛亮所作。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后出师表》中关于赵云卒年的记载就一定是错误的。因为《默记》的作者张俨和诸葛恪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而且要早于陈寿著《三国志》。我们以诸葛恪写《伐魏论》为例。《伐魏论》写在吴建兴元年到建兴二年(即公元252到253年),也是两次对曹魏的战争之间:「 ”东兴之战”和「 ”新城之战”。根据《三国志》以及《后出师表》中的记载,赵云卒于公元228年或者229年。期间也就相差二十几年。赵云是蜀汉中一个重要人物,如果《后出师表》真的是诸葛恪伪作,那么在赵云的卒年上,诸葛恪也一定要保证准确。因为诸葛恪是想利用《后出师表》来保证自己的北伐举动是正确的。如果赵云卒年出现错误,导致《后出师表》整个都不可信,那诸葛恪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 当然也不排除重名或者传抄错误的可能性。但一来概率比较低,二来这些情况可以非常简单粗暴地解决各种历史争议,没有什么详细讨论的必要。所以小编不采用这两种说法,所以关于赵云卒年的争议和辨析都是基于《后出师表》中的赵云就是蜀汉镇军将军赵云的基础上的。 小结 如果《后出师表》为真,那么就可以确定推翻《三国志》中对赵云卒年的记载;如果《后出师表》是服务于政治的伪作,因为年代相差不大以及诸葛恪的需要,其内容也有相当的真实性。所以小编个人认为,赵云的卒年应该采信《后出师表》中的说法,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三国志》当中的记载是很值得商榷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相关参考
...仓侯。马岱的字关于马岱的字,正史中没有记载,甚至在三国志上连个马岱的传都没有,其事迹仅见于三国志·马超传以及三国志中其他相关人物传记及裴松之
赵统是三国时期蜀汉武将赵云的长子,讳统,字不详,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冀州常山郡真定县(今为河北正定)人。在正史《三国志》记载赵云去世后,赵统袭爵永昌亭侯,官至虎贲中郎督,加行领军。但是具体的事迹不可
三国志游戏基本都是蜀汉能力强一些,曹魏和东吴略低一些,可能这也是平衡性问题。五子良将哭晕在厕所,张辽徐晃凑合,乐进也可堪用,于禁、李典成啥样了,相比较徐晃、于禁,赵云的技能变态到啥程度了。刘备加强的太
有人问:诸葛亮《出师表》中为什么不提赵云或魏延,却大肆夸奖将军向宠?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我们也不用过度解读诸葛亮的意思,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分析诸葛亮的立场,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相比于赵云魏延,向
1.关于名人谈历史的名言名句一句名句,就是一扇哲理的窗户,一位良师益友。多读一些名句吧!读一句名句,就等于认识与摘取了一朵生活浪花。积累与读懂得越多,就越能让你仿佛走进了一个永不枯竭而充满智慧与希望的
或许人们头脑中似乎会常常跳出这样一个“常识”:蜀汉政权在刘备亡故后,由诸葛亮主持发动了对曹魏的六次北伐,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疏《前出师表》,次年“二出祁山”前又写上《后出师表》。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导读:三国时期的著名将军赵云,也是一个名留青史的英雄人物。赵云,男,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29年。赵云,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赵云的妻子:不详赵云的儿子:赵统(长子)、赵广(次子)赵统(生卒年不
导读:三国时期的著名将军赵云,也是一个名留青史的英雄人物。赵云,男,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29年。赵云,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赵云的妻子:不详赵云的儿子:赵统(长子)、赵广(次子)赵统(生卒年不
随着一份流传千古的表文《出师表》的问世,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正式拉开了帷幕。这一次北伐,诸葛亮进行了颇多的谋划,先是策反新城太守孟达,却被司马懿火速剿灭,而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作为诱饵吸引曹魏主力,一路
关于刘备的成语 1、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是指中国三国时期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