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古代盐太贵,那咸菜酱菜也很贵吗
Posted 咸菜
篇首语: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经常说古代盐太贵,那咸菜酱菜也很贵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经常说古代盐太贵,那咸菜酱菜也很贵吗
大家都知道,古代盐铁是专卖的,那么使用和含有大量盐分的咸菜酱菜是否也会受管制?许多穿越小说里说盐太贵,穷人只能农忙时吃咸,平时吃淡。那么咸菜、酱菜、豆瓣酱、豆豉、酱油的价钱是不是也很贵呢? 首先,食盐太贵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宋盐价是一斤盐换2斗米,但这只是一个特定时期、地点的情况:「 ”(熙宁九年)近成都府路盐价涌贵,每斤二百五十文足。更值丰岁,以二斗米只换一斤盐,贫下之家,尤为不易。东川路盐每斤却只七十”。这句话提供了二斗米斤盐的情况,但本身也反应了不同地区的差异。价格肯定不是恒定的,举个例子:「 ”古有斗米斤盐之说;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时盐价斤为六七十;(宣和四年)今米价石两千五百至三千,而盐仍旧六十。” 关于盐价,以唐代为例,《新唐书·食货志》:「 ”天宝、至德间,盐每斗十钱……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这是政府没有专卖之前,每斗十钱。专卖后,一斗110钱。 一斗十升,唐制一升大约等于600毫升,盐的密度大约2.165g/cm^3。算下来,唐代的一斗就大约相当于12.9kg。换算成唐代的重量单位,大约是19.5斤(唐斤)。 也就是说,将近20斤(按今天算是36斤)盐,价格为110钱。110文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时米价为一斗700~1500文。说真心话,110文的盐价真不贵。所以史称刘宴改革「 ”所入逾十倍,而人无厌苦”。 此后,盐价继续一路走高,到韩愈时,「 ”今盐价,京师每斤四十,诸州则不登此”(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韩愈同时说,当时五口之家每月食盐 10斤,按每斤盐40文计算,则五口之家一月盐费400文。而当时米价约为50文/斗,每月五口之家食盐钱即约为8斗米,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对普通百姓而言,也并不是负担不起。 淡食的情况古代有,但那基本上都是因为政策、运输、战争、灾害等特殊原因导致的特殊事件。盐价腾贵以至于百姓吃不起的情况有,但那是极少数的非正常情况,而不是普遍存在。人不吃盐,如何得活?这是生理决定的。所以历史上虽然有盐价腾贵,以至于百姓淡食的事情,在大多数情况下,老百姓是能吃得起盐的。有时候官盐价格太高,则还有屡禁不绝的私盐作为补充。 再说到咸菜,那其实恰好是老百姓主要吃的东西。举个例子:苏轼《滑稽贴》里记载了个笑话:王状元未第时, 醉堕汁河, 为水神扶出, 曰:「 ” 公有三百千料钱, 若死于此, 何处消破?”明年遂登第士。有久不第者亦效之, 佯醉落河, 河神亦扶出。士大喜曰:「 ”我料钱几何?” 神曰:「 ”我不知也, 但三百瓮黄齑无处消破耳。” 未来的状元落水,水神说你未来有三百贯钱还没花完,不能死。久试不第的屌丝落水,水神说你未来还有三百坛咸菜没吃完,也死不得。可知在苏轼当时,咸菜就是穷人吃的东西。 除了苏轼的这个笑话,在史书中有非常多的证据能证明咸酱类食品的地位,譬如北魏贾思拐所著《齐民要术》介绍食物加工法时把酱的制作放在首位,而唐代的《四时纂要》中酱及肉脯的制作方法也占了很大比重,由此可知,腌制咸菜,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食物处理方法。 再比如《唐会要·诸使杂录上》称团练兵「 ”日给一身粮及酱菜”,可知咸菜是普通民食,也是主要民食。 还有当时的一些数学专著如《五曹算经》中也以咸菜为题:「 ”今有凡酱二升, 饲五人,有酱三百二十斛,问人几何?”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咸菜的普及程度。——当然,这道数学题也给我们提供了当时普通人一般吃的咸菜数量:五个人就要吃2升咸菜,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 咸菜当然非常费盐。譬如唐代《四时纂要》记载的咸菜制作方法,一种叫「 ”十日酱” 的咸菜,制作时「 ”每斗面豆黄,用水一斗、盐五升并作盐汤”,制作「 ”咸豉”,「 ”每斗豆用盐五升”,使用量都相当大。 而且咸酱类食品在制作时就相当于缴税了,一是买盐制作需要凭票,也就是盐引,虽然也有私盐的,但是还是总体在控制下,另外对废水还是要征税的,比如腌制海产品的鱼卤就要征税用。至于咸菜的价格,当然比盐更贵一点,鱼卤这种废水要便宜一些,所以有人买,大埔县二十个月一千九百两鱼卤税。 总体而言,在古代的大多数时期,盐作为民生必需品,价格并不算高昂,穷人「 ”忙时吃咸,平时吃淡”这个说法,不仅要考虑特殊的历史时期和条件,还要考虑穷人中的重体力劳动者大量出汗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补充食盐,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然后出现中暑、体温失控等症状。即使是现在,都市白领也是普遍比基层体力工作者吃得淡。古代承平时期,基本就是斗米斤盐的情况,老百姓吃的起米,更加便宜,而且用量很小的盐自然可以敞开吃。 注:本文由fatleland、矢锋、南山贼、三种不同的红色、典狱长、汗青再续小班昭、wanghrobin等北朝网友的精彩发言汇集而成。相关参考
有很多,没办法一一列举。例如:谐音笑话《乡长》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
门头沟韭园酱菜有买成箱的,里面是六袋,也有成坛的礼品装菜的品种都是混在一起腌的,有辣椒、黄瓜、萝卜、干萝、蒜、姜、豆角等,很好吃,号称都是市领导点名要吃的,外面也很难买到。知道到村里看看了。王平镇韭园
古代为何有人“走私盐”?没有盐吃的百姓们怎么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盐应该是世界各国人民最不可或缺的一种调味品,食盐在古代的利润可以说相当暴利。所以一般朝廷都会禁止私人制盐贩盐
曾经丝绸和茶叶是中国独有的宝贝,是西方人为之眼红的东方宝贝,但是后来这些东西不再为中国独有,但是外国人获得这些东西的手段也并不光彩,中国的蚕和茶树种子,都是古代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这以后,外国人才开始
80年前,一乞丐手里抱着咸菜坛子逃到清华大学,坛中物质轰动中国
大家都知道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力还是十分的落后,虽然说我们今天已是世界上排名第三的军事强国了,但是这些成就和我们的军械专家的不懈努力是不可分割的,这和当年也是一样的,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国家刚刚
诛连是励志剧中经常提到的酷刑,封建统治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创造的一种恐怖的刑罚,”祸及家人“是一个威慑力很大的词语,诛九族基本就是灭门了。那为什么要实行这个比较严酷的刑罚呢?主要就是为了斩草除根,防止
古代吃不起盐的穷人,是如何过日子的?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俗话说的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余六件可以通通找别的东西来代替,但独独有一样东西我们离不开它-
作者:任虎,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众所周知,今日四川自贡、仪陇、邛崃、蓬溪一带的制盐业十分发达,在抗战时期的自贡更是承担了大后方主要的食用盐和工业盐供给,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重要的贡献。那在古代,尤其是三
中国南北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还是挺多的,就拿粽子来说,南方可能更加偏爱甜粽子,而北方喜欢咸粽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异呢?实际上,这种差异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南北气候不同,古代北方经常要用盐提前把各种菜
近日,随着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热播,剧中的薛平贵也备受关注,很多网友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薛仁贵与薛平贵究竟是什么关系?小编带着大家的疑问,搜集了一些关于薛仁贵和薛平贵的人物简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