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强汉(卅二)范增坑了项羽一辈子,临死还让项羽错过翻盘机会
Posted 项羽
篇首语: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闲聊强汉(卅二)范增坑了项羽一辈子,临死还让项羽错过翻盘机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闲聊强汉(卅二)范增坑了项羽一辈子,临死还让项羽错过翻盘机会
研究楚汉历史的学者中,相当大一部分将项羽的失败归咎于不听从谋士范增的劝告。这种论断一方面是源于《史记》记录中刘邦在战争胜利后的说辞,另一方面也是数千年以来儒家学者的论调。然而我们从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出发,设身处地的以军事战略的思维去分析,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看来,范增才是那个坑了项羽一辈子的人。他一再搞出各种针对刘邦和六国诸侯的阴谋,从根本上败坏了项羽的政治大局,让楚国一步步的陷入各国诸侯群起而攻之的状态。当这种状态与历史的趋势合流之后,项羽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项羽是有着远大抱负理想的君王,他是以秦始皇为榜样的人。这一点上刘邦和项羽如出一辙,他们都希望成为下一个开国皇帝。然而在踏上皇帝之路时,两人都选择了不同的前进方向。刘邦受到萧何、张良等六国贵族之后的影响,抛弃了秦始皇的路子,而是迂回的选用周制过度,最后形成与秦朝截然不同的汉朝中央集权制度。而项羽则不同,他沿用了秦朝的制度,几乎全盘照搬了法家治国的路子,结果搞得天怒人怨,群起而攻之。在这个过程中,范增不但没有察觉到这条路线的错误,还变本加厉的促进,用各种阴谋诡计把项羽推入火坑之中。 秦始皇之所以成功,与法家治国的路线有很大关系,但并非绝对的关系。从商鞅变法开始,秦朝制度就变成了郡县制和分封制混合的制度。秦国内部为郡县制,对外战争打下的土地为分封制,这样就促进了秦国贵族纷纷加入对外战争,以谋取土地分封和特权。而同时期的东方六国还在分封制治国,国内贵族争权夺利,国家内耗空转,国力越来越弱。于是六国在面对秦国时越打越弱,失去的土地越来越多。然后秦国贵族越打越起劲,六国贵族越打越没劲,结果便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可是在秦朝建立后,法家原有的政策没有了目标,便转为将所有土地都归建于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这种治理方法得到秦国贵族和秦始皇的支持,但却与六国贵族为敌,所以形成了各种所谓的暴政和冲突。秦始皇在时,秦国贵族团结一心,以强大的军力压制六国贵族,郡县制得以施行。秦二世上台,利用赵高杀死了大量反对派,使得秦国贵族离心离德,强横一时秦朝军队也逐渐崩溃瓦解。六国贵族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掀起了农民起义,以陈胜吴广起义为开端,开始了一系列反抗秦朝,恢复六国,重建分封制的战争。 参与这场反秦战争的诸侯都希望建立周朝这样的分封制国家,他们都成为独立一方的诸侯国君。这里面不但有重建六国的诸侯,也有刘邦和项羽手下的功勋将领。刘邦入咸阳后宣布废除秦朝制度,承认诸侯和贵族们原有的封地和特权,这就站在了政治的最高点,得到包括秦国贵族在内的各国贵族的支持。再加上刘邦又是第一个进入咸阳的,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因此那约定刘邦将是新的秦王,并由刘邦主持天下的分封事宜。可是这样一来项羽的野心将无法完成,而他本身在楚国也是楚怀王之下的小诸侯,地位上根本不占便宜。 项羽在反秦战争中功劳第一是毋庸置疑的,进军咸阳后势力最大也是毫无疑问的,他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而六国的其它诸侯和贵族也担心刘邦出尔反尔,重新搞秦始皇那套。于是双方联合起来向刘邦军队施压,使其放弃政治上的约定和承诺。于是我们看见了范增设计夜袭刘邦灞上军队,鸿门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等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都是范增为项羽夺取关中政权而设计的阴谋,建立在六国诸侯强大的军力基础上,虽然一时得利却丧失了政治上的优势。 这其中最大的火坑是,范增利用六国诸侯对利益的需求逼退了占据政治制高点的刘邦,却让项羽出尔反尔的违背了与六国诸侯之间的默契。六国诸侯以为,项羽是他们支持上台的,那就会在分封上兼顾各家的利益,做到利益共享。然而在范增的设计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却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把主要的地盘都分封给这些诸侯下的贵族,留给诸侯的都是偏远之地。这样同一诸侯国内,新旧诸侯便为了利益大打出手,而项羽则通过支持新贵族而清退旧诸侯的利益。比如韩王成被杀,赵王歇被驱逐,齐王田市场被迁到胶东。 范增给项羽的这次操盘不但把刘邦变成了项羽的死敌,还把韩、齐、赵、魏等国的王室诸侯全都得罪了。更弱智的是,范增对陈平调虎离山的计策毫无警惕,自告奋勇的前去彭城处理楚怀王熊心的问题。然后在范增的安排下,楚怀王熊心被迫迁都郴州,路上就被九江王英布等人暗杀。这一操作看似帮项羽解决了楚国名义上的元首,实际上却得罪了大多数楚国贵族。后来这些贵族在楚汉之争中作壁上观,才使得项羽有垓下自刎的结局。这也是为什么项羽不选择渡江重振旗鼓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楚国贵族对他恨之入骨。 如果说在咸阳分封和楚怀王问题上是范增推着项羽入火坑,那劫掠咸阳和打杀咸阳贵族的事情,就是范增对火坑视而不见。范增要让项羽在关中立足,重建秦始皇的辉煌基业,这本没有错。但项羽在关中做的事情却得罪了关中贵族和百姓,又怎么可能在关中立足?项羽劫掠咸阳,杀戮咸阳贵族百姓,封秦国贵族最很的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为三秦王,这就是自己往身上背黑锅啊,完全是找死的行为。再加上项羽部下多为楚国将领和士兵,他们打完仗是要回乡生活的,自然不可能在咸阳长期驻扎,这就逼得项羽不得不返回彭城。 而楚国军队中的重要将领,如项伯、英布、吴芮等等都是楚国人,他们都希望在楚国得到封地,所以也都期盼返回彭城。而范增在咸阳设计的一切,却让项羽表现出急不可耐的秦始皇状,这让楚国军心将心都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势下,项羽被人骂做沐猴而冠就很正常了。这也是为什么在鸿门宴等一系列暗算刘邦的计划中,项伯、陈平等人一再帮助刘邦的原因。范增还抱怨项羽不听他的杀掉刘邦,不听他的在咸阳建国。实际上,在这一系列操作后,项羽已经失去了基础条件,强行推动只能导致军队分崩离析。 项羽虽然不善于长远战略,对阴谋诡计也没有研究,但不是傻子,政治形势的变化还是看得出来的。范增的各种阴谋诡计,短时间内让他有很好的收益,但长远却挖出个巨大的火坑,还推着项羽往火坑走。这种事情干多了,项羽对范增也就不信任了。在荥皋对峙期间,项羽和范增因陈平的离间计为分道扬镳,其本质上还是范增计策"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危害被项羽排斥。而范增居然对这个毫无所觉,还抱怨项羽不听他的设计,以退出项羽军队相威胁。项羽也是吃软不吃硬的,就这么认了,让人把范增送回彭城。 就是这样范增还不消停,一路上都给士兵抱怨项羽的各种不是,最后死在返回彭城的路上。范增按《史记》记载是背疮复发而死,也有人说是项羽派人暗杀。其实不管他是怎么死的,都会对楚国政局产生重大影响。范增之死给项羽带来的是后院着火和楚国贵族的脱离,加大了项羽阵营瓦解,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方向。可以说范增临死都坑了项羽最后一把,帮助刘邦解决了楚国贵族的人心问题。刘邦也就利用这种机会拉拢英布、吴芮等楚国贵族,对项羽实现了战略上的包围。可见范增这人名气很大,却是典型的狗头军师,坑货一枚,不接受反驳。相关参考
项羽杀了一辈子人,只鸿门宴一次正确地选择了忍住不杀,还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人做到这份儿上,真是太失败了——当然,也有范增这样“智者”的误导因素在其中。>《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范增是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着名政治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
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七十三岁,史称好为奇计,项羽视之为“国宝”,称为亚父。曾为项羽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可惜,最后却中了张良的反间计,灰溜溜地从项羽身边溜走。那么项羽为何最终留不住范增,难道他不想成为这万
秦汉战争中的陈平,用了一招反间计: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加速了项羽的灭亡。范增是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兵的老臣,项羽的手下猛将如林,但真正有战略头脑的谋士似乎只有范增一人。离间这位被项羽尊为“亚父”的
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七十三岁,史称好为奇计,项羽视之为国宝,称为亚父。曾为项羽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可惜,最后却中了张良的反间计,灰溜溜地从项羽身边溜走。那么项羽为何最终留不住范增,难道他不想成为这万里江
...派人去请和,愿意以荥阳为界,以西归汉,以东归楚。但范增不同意,撺掇项羽继续攻打刘邦。刘邦在这时候就惦记上范增了。项羽的使者去刘邦大营时,陈平摆出高规格的接待,可发现来使是项羽派来的,就把高规格的礼遇给...
...派人去请和,愿意以荥阳为界,以西归汉,以东归楚。但范增不同意,撺掇项羽继续攻打刘邦。刘邦在这时候就惦记上范增了。项羽的使者去刘邦大营时,陈平摆出高规格的接待,可发现来使是项羽派来的,就把高规格的礼遇给...
我觉得范增的智谋比张良要强得多。范增是项羽的首席谋士,被项羽尊称为亚父,七十岁出山辅佐项羽。张良是刘邦的首席谋士,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帮助刘邦夺取天下。这两个人比较起来,江湖小晓生认为,还是范增要强
项羽为何不听范增的话,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项羽脑回路太清奇?
项羽为何不听范增的话,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项羽脑回路太清奇?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但项羽连夜去刘邦军营走了一遭,回来跟项羽一番谈话,项羽便取消了击杀刘邦的计划,而是静待刘邦只身前来,刘邦
项羽的谋士是范增,是个很厉害的角色,连司马迁都说: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范增此人见识不凡,很有谋略,便对项梁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