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当了27天皇帝,墓中出土千年书法或将改写历史
Posted 隶书
篇首语: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只当了27天皇帝,墓中出土千年书法或将改写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只当了27天皇帝,墓中出土千年书法或将改写历史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在2011年被发现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海昏侯墓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海昏侯墓迄今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青铜器、金银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众多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图1 刘贺,汉武帝之孙。刘贺父亲昌邑王刘髆死后,年仅五岁的刘贺袭爵,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时年二十一岁,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拥立刘贺为帝,史称"汉废帝"。 刘贺带着200多人进京即位后,天天饮酒作乐,淫戏无度,即位27天内,干了1127件荒唐事,将皇宫闹得乌烟瘴气。霍光见刘贺如此不堪重任,和大臣们商量之后,便奏请上官太后下诏,于当月便废了刘贺,在位27天,成为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随后,又将刘贺逐回山东昌邑,削为平民,汉宣帝即位后贬他为江西海昏侯(公元前63年),海昏侯国形成(在西汉时海昏为豫章郡县名,今南昌市新建区)。经此打击,刘贺一病不起,不久愤懑而亡,年仅33岁,在世33年间曾经历王、帝、侯三种身份的转变。 图2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各类物件上的文字格外引人关注,有篆书、楷书、隶书。 篆书 出土文物中,刻铸有篆书的器物有铜鼎(图3)、铜镜(图4)、灯座、、印章(图2、图5)、钱币(图6)等。 图3 图4 铜鼎有铭文15字,即「 ”昌邑籍田铜鼎,容十斗,重卅八斤,第二”。铭文线条有力,与秦诏版字迹相似。 图5 两枚玉质印章,一枚刻有「 ”刘贺”,一枚刻有「 ”大刘记印”,篆刻玉印,典型的西汉风貌,简约精致、雍容华贵。玺印为古代常见的随葬品,是判断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据。 图6 海昏侯墓出土了10余吨近200万枚「 ”五铢”钱,五铢钱上的书法也是中规中矩的篆书。 「 ”废帝”刘贺,他生活于西汉中晚期,这时期篆书已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 隶书 出土的器物中,漆器(图7、图8)、竹简、木牍(图9、图10)等各类珍贵文物文字均为隶书。 漆器上的隶书字迹为红色,色泽鲜艳如新,字体风格几乎相同,估计出于同一人之手,字体为典型的汉简。 图7 图8 木牍上的隶书优雅古朴,尤其书中的「 ”死”字最后一笔,有种飘逸的感觉,这样字就活起来了! 图9 图10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字,与马王堆出土的简帛文字风格接近,属于典型的汉简,但又有其特别之处,方整的结字来源于汉隶,而其中部分笔画又参入了简帛书意味。 隶书由大篆演变而来,史称「 ”隶变”,是汉代的官方文字,也是今文字的开始。汉初的隶书延续了秦古隶的特点,西汉中晚期,隶书逐步演变成的今隶(也叫汉隶)。刘贺生活在西汉中晚期,所以这个时期的隶书应当是古隶(秦隶)到今隶(汉隶)的过渡期,出土的文字对研究汉字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为惊喜的是这些文字涉及的内容至少包括《论语》《易经》《礼记》、方术、养生、房中术等等,近五千件竹简堪称一座小型地下图书馆, 甚至被认为是整座海昏侯墓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之一。其中就包含失传1800年的《论语》知道篇。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是张侯之后用《鲁论》和《古论》形成的版本,但是《齐论》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齐论》和《鲁论》、《古论》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两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问王篇》。海昏侯墓里面就发现了失传1800年的《知道篇》。专家认为,如果真正释读出来这就是失传1800年的《齐论》,那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可能在世界学术界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楷书 海昏侯墓出土金器已超过370件,重量已超过78公斤。其中大小两种马蹄金33枚,麟趾金15枚,分别刻有「 ”上”「 ”中”「 ”下”三种文字,制作属性,应归于铭文;文字字体,应归于楷书;外在形式,应归于「 ”美术字” 马蹄金、麟趾金上的「 ”上”「 ”中”「 ”下”三个字着实耐人寻味。西汉的铸造技术应当比周代成熟,为什么在篆、隶、汉简等字体通行的西汉,铸造马蹄金时,未采用柔媚的篆书、飘逸洒落的隶书,唯独选用了不见经传的「 ”美术字”的楷书呢? 图11 相传楷书始于汉初,「 ”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但是没有楷书作品流传下来,只能是传说。学术界一般认为,作为书体的楷书(小楷),在三国和西晋初已接近成熟了,三国时期,钟繇变隶书为小楷,楷书逐渐从隶书中演化出来,成为书法的又一主要字体,初期「 ”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而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楷书作品是三国(魏)时期钟繇的《荐季直表》《宣示表》等。 一个书体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钟繇成熟的楷书之前,一定是存在着不断演化、改进、成熟、定型到广为认可的过程。 西汉始于公元前202年,止于公元8年,而刘贺称帝的公元前74年属于西汉中晚期,楷书已诞生,因此,可以认为楷书始于西汉,成熟于在三国和西晋初。 海昏侯出土的《齐论语》,可能会改写语文课本。而马蹄金铭文或将改写中国书法史。相关参考
古人非常注重丧葬习俗,上层贵族死后,他们会在墓中放入大量的随葬品,因为身份的不同,陪葬品的珍贵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正因如此,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文物专家可以通过墓中的随葬品,推断出墓主的身份。在甘肃天
古人非常注重丧葬习俗,上层贵族死后,他们会在墓中放入大量的随葬品,因为身份的不同,陪葬品的珍贵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正因如此,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文物专家可以通过墓中的随葬品,推断出墓主的身份。在甘肃天
此人当皇帝不过27天,却被骂了两千年,挖开坟墓后才知冤枉他了
在西汉历史上,有个皇帝上位时间超级短,连一个月时间都没有到,就被罢黜帝位了。他就是刘贺,因为在位时间短,所以对他基本上没什么印象,但是他的爷爷却是千古一帝刘彻。如果大家看过《乌龙闯情关》的话,对剧中的
...现大量珍贵文物,而墓主人身份到底是不是西汉史上那位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呢?目前尚不能确定。可以确定的是,第一代海昏侯是刘贺,是史书赞为“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之孙。刘贺可以说是史上在位时间
...现大量珍贵文物,而墓主人身份到底是不是西汉史上那位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呢?目前尚不能确定。可以确定的是,第一代海昏侯是刘贺,是史书赞为“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之孙。刘贺可以说是史上在位时间
众所周知,很多古墓中都有大量的文物,随便一件都可以称得上价值连城,而那些帝王陵墓中的文物,更是令盗墓贼垂涎三尺。一般来说,如果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当时国力比较强盛的话,其陵墓的规模及里面的陪葬品就越奢
大家都知道西汉的汉废帝刘贺,在位27天就被废,这在位时间可以说是很短,但是还有一位皇帝在位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他就是金末帝完颜承麟,金朝末代皇帝,女真名呼敦。其实说他是亡国君真的是很冤枉,他本来只是
宋高宗赵构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要说岳飞当时的天子的话,瞬间很多人就知道他是谁了。没错就是莫认了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从而将岳飞处死的那个赵构,很多人都说岳飞其实不该死,但是在赵构的眼中却并非
汉朝有400年的传承历史,但在200年的节点处,曾经有过一个「”穿越者”将汉朝拦腰截断,差点让汉朝就止步。这个人就是被我们现在很多人戏称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王莽,王莽将汉朝中断之后,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放眼全世界,把格局看得大一点,我们发现,汉唐对匈奴、突厥的直接用兵效果在帝国大棋局里面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却收到了霍去病、李靖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效果——压制了西欧上千年,给中国争取到了战略机遇期。从汉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