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朝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招安制度,看宋江为什么会被朝廷招安

Posted 宋史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宋朝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招安制度,看宋江为什么会被朝廷招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宋朝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招安制度,看宋江为什么会被朝廷招安

导读: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奇特的一个王朝,为什么这么说呢?宋朝的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顶峰,陈寅恪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 然而宋朝在军事上却难脱「 ”弱宋”的帽子,在与周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屡屡输得一塌糊涂。 而要说这是宋朝「 ”守内虚外”的国策所导致,其内战也往往实力不济,面对国内农民起义,往往要祭出招安这一招,让绿林好汉们俯首称臣。 为什么宋朝那么喜欢招安呢?仅仅因为军事实力吗? 下面,我们结合宋江起义,谈谈宋朝的招安制度,以及宋江走向招安的必然性。 水泊梁山 一、历史上的宋江起义 在历史上,从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到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各色起义屡见不鲜。但它们往往发生在王朝的末期。而下一个朝代一般会吸取前一代的经验教训,防止类似教训再次发生。 太平天国运动 然而,在人民生活比较安定的北宋,从始至终,一直各种起义不断。根据《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的数据: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中,两宋300多年,一共发生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国祚167年的北宋占了230次之多。 而相比之下,经历了289年历史的唐朝,一共才发生了186次农民起义(数字出自《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但不同的是,尽管宋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但规模一般都不大,基本都是局部性质的。其中,最大的要数宋初的李顺起义和末年的方腊起义,而宋江起义的影响力也可名列前茅。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其规模并非如《水浒传》中所渲染的,好汉一百零八条,喽啰数万之众,相反,他们是一支非常精干的队伍。 梁山 《宋史·侯蒙传》中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曰:「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在《宋史纪事本末》中说:「 ”宋江起为盗,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 北宋末年的名臣李若水在一首名为《捕盗偶成》的诗中说:「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以上证据都表明,宋江人手其实并不多,但他们骁勇善战,且深有谋略,因此能躲过数万官军的捉捕。 宋江剧照 于是,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徽宗接受了臣子侯蒙的建议,「 ”招抚在山东盗宋江”,同时任命侯蒙为东平知府,具体负责招安事宜,然而侯蒙还未到任就病故了。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宋江南下,乘船进抵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而海州知州张叔夜没有经过什么激烈的战斗,就将宋江拿下了。《宋史·张叔夜传》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 「 ”(宋江)劫巨舟十余,载卤获。(张叔夜)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张叔夜)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宋)江乃降。” 张叔夜招募了千余人,偷偷的打了一个「 ”火攻”+「 ”伏击战”,一波操作就逼迫宋江投降了。 至于后来宋江有没有去征讨方腊,目前史学界有争议,但从宋朝的招安惯例来看,宋江参与了平方腊战役的可能性非常大。 方腊剧照 下面,我们将从宋朝的招安制度,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 二、宋朝为什么喜欢招安? 宋朝对待起义的态度,始终是以招安为主。之所以不选择强攻,因为皇帝有如下苦衷。 1、宋朝的地方兵力十分虚弱 北宋立国之初,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尾大不掉的教训,采取了「 ”强干弱枝”之策:朝廷的边军和守备国都的禁军兵力强大,但地方州郡的兵力却十分虚弱。 《宋史》里有一段记载,说是在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黄州知州向朝廷上奏当时地方守备如何松懈: 「 ”今江、淮诸州,大患有三:城池堕圮,一也;兵仗不完,二也;军不服习,三也。” 此时距离北宋开国刚刚过去了40年,地方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但这并未引起朝廷的警觉,地方上优秀的士兵,还是被源源不断调往边境,防备辽和西夏。 到了北宋末年,也才会出现数万官军奈何不了宋江的局面。 北宋官军 2、文臣不想大动干戈 宋朝「 ”重文轻武”,文臣获得了充足的话语权,皇帝也信誓旦旦: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而宋朝许多宰执大臣都出自贫民阶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吕蒙正和范仲淹。 吕蒙正年幼时母子被逐出家门,贫困不堪,他自述是「 ”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寒窑赋》),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后来成为状元宰相。 范仲淹自幼一贫如洗,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但这也没耽误他日后成为一代贤相。 范仲淹 这些寒门子弟能通过科举走上高位以后,更加能懂得民间疾苦。因此,对于这些为了生存而不惜铤而走险者,更多了恻隐之心。 另外还有一点,从文臣的角度来讲,他们是不希望打仗的。一是文臣们不希望武将通过干这些相对「 ”简单”的活而得到提拔;二是如果皇帝让文臣们去领兵,而他们可能会把局面搞得更糟,参见《水浒传》中高俅的屡次败北。 3、频繁动武太烧钱 北宋一朝,深受「 ”三冗”的毒害:冗官、冗兵、冗员。所以,尽管宋代经济发达,但因其被「 ”三冗”所拖累,仍然是「 ”积贫积弱”,所以,再挤出仅有的银子去平乱,实在不划算。 动用武力不仅太烧钱,还容易引起后遗症。比如,一些将领为了贪冒战功,很可能会滥杀无辜;一些士卒为了中饱私囊,很可能会烧杀抢掠。 这些行为,都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让起义死灰复燃、反复发作,成为王朝的心病和永远填不上的窟窿。 而如果选择使用招安的制度,那么其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 通过招安,一些没有成气候的起义就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平息,不会像唐末黄巢起义那样不可收拾。 黄巢起义 通过招安,一些绿林好汉被朝廷开出的优厚条件所吸引,不仅不再作乱,反而会摇身一变成为官军,向自己的「 ”同行”反戈一击。 而关于宋江在历史上有没有去征方腊这一点,我们刚才提到的大臣侯蒙,曾经向皇帝上奏说: 「 ”宋江以三个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东都事略》) 以宋朝皇帝热衷于招安并「 ”以暴制暴”来看,宋江参与到了平方腊的战役,是非常有可能的。 北宋末年的名臣李纲,曾经这样总结招安的妙处: 「 ”以弥内乱,一也;以御外敌,二也;善良胁从者,可散而归田亩,三也;强猾勇敢者,可籍以备行阵,四也;以盗贼攻寇仇,胜则享其功,败则不足惜,五也。”(《论盗》) 「 ”胜则享其功,败则不足惜。”《水浒传》中好汉们的最终结局,不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吗? 宋江剧照 三、宋江被招安的必然性 刚才我们从北宋朝廷的角度,分析了为何皇帝们喜欢招安。下面,我们再从梁山好汉们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何宋江必然受招安。 1、招安是一条人生上升通道 宋朝有一句名言:「 ”要高官,受招安;欲得富,须胡做。”(《鸡肋编》) 先落草,再招安,后做官,这几乎成为宋代庶民走向「 ”人生巅峰”的独门上升通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宋朝实行招安的初衷,不是出于对起义者的深深同情,而是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消灭其他的匪盗,以达到「 ”以乱治乱”的目的。 宋江剧照 而为了吸引宋江们受招安,朝廷当然要开出合适的「 ”价码”。比如,赦免他们的所犯之罪,同时给予加官进爵。 而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讲,除了「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种比较低级的生理需求以外,还有追求成就、获得他人尊重、达成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 所以,在《水浒传》中,我们看到,绝大多数人是向往被招安,进入到宋朝「 ”体制内”的。 通过招安,宋江们不光撕掉了罪犯的标签,而且还成为了「 ”官”,获得了被社会重新认可的新身份。 而只有公孙胜、鲁智深、武松等少数世外高人或早已淡泊名利之人,对招安冷眼相看。 鲁智深——招安反对派 还有,在梁山上,尽管宋江标榜「 ”忠义”二字,但殊不知,「 ”忠”与「 ”义”往往不可得兼。封建社会往往要求人们忠君。为了彻彻底底的忠君,就必须放弃兄弟之间的「 ”小义”。这也是最后宋江毒死李逵的深层次原因。 2、招安也是梁山事业的最好结局 我们从历史和小说两个层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1)在历史上,宋江被招安是其最好的归宿。 宋江曾以一支精干的力量横行河北、山东,官军数万莫不能当,但张叔夜仅仅用简单的谋略就将其逼降。 很显然,这只能说明北宋末年的地方官军,战斗力已经掉到了渣都不剩,而宋江们的战斗力并不能说是强到逆天。 历史上的这种流寇式打法,如黄巢、李自成等,其规模虽然达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最终结局无不是覆灭而已。 (2)在小说中,宋江被招安也是最好的结局。 梁山泊起初由「 ”白衣秀士”王伦所创,头领稀少、力量薄弱。晁盖上山后,虽实力大幅增强,但与一般的山寨并无二致。 宋江与晁盖剧照 自从宋江做了山寨之主以后,梁山才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头领一百单八位,喽啰达到数万之众。 然而,梁山毕竟是一洼之水,宋江也不可能像曹操一样屯田,但头领们却还要过「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论称分金银”的生活。 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要想取得这些物质享受,靠打家劫舍已经无法满足,只能选择攻略州府。而这样做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是必然的。 而就当时梁山的实力来看,攻下赵宋江山,几无可能。所以,招安就是其最好的结局。 结语:尽管招安被宋朝皇帝频繁使用,且屡试不爽。而且一旦起义被平息后,局势就有所好转。但实际上,其深层次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而只是得到了一次小小的释放。 产生起义的社会矛盾始终存在,反而因为招安而愈演愈烈,而这也就是宋朝农民起义频仍的真正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寒窑赋》《论盗》《鸡肋编》《捕盗偶成》《宋史》《东都事略》《水浒传》《宋史纪事本末》《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宋代地方治安问题初探》

相关参考

如何被招安的 宋江受招安与从征方腊之谜

《水浒传》以宋江为核心人物,演绎了一个个生动的官逼民反的故事,然而最后还是受了朝廷的招安,结局颇为悲哀。那么,历史上宋江是如何被招安的?招安后,他们是否跟从官军去征讨方腊起义?这些问题由于史料记载的错

宋江想朝廷招安到名妓李师师处拜码头吗

宋江的性格具有两面性:反抗和妥协。由于他当个刀笔小吏,感觉怀才不遇,但同下层老百姓接触就多,了解民生疾苦,同情老百姓的遭遇,反对强暴,反对贪官污吏,并且他仗义疏财、救困扶贫得到江湖好汉的拥戴,因此他走

宋江明知朝廷腐败不堪,为何还是果断接受了招安

北宋末年,一位名叫王伦的小伙,在富豪柴荣的资助下,带着几个手下来到梁山泊,成为这里的地头蛇。王伦内心非常矛盾,既想招揽一些有才之士辅佐自己,又怕被人夺走了寨主的位子,对之后投奔梁山的林冲、晁盖抱有敌意

梁山好汉里的李俊是谁?为何他最后当上了国王

...后奉命四处征战。本来各路英雄好汉上梁山,都是抱着与宋朝皇帝对着干的想法,压根没想过被招安。在梁山一哥晁盖还活着的时候,就隐约看出了宋江的心思,但由于他死的太意外,一心想着被朝廷招安的宋江成了梁山总寨主...

”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宋朝就这德性,不要怪宋江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凡是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一定被里面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这是一部混社会的人的必读之作。为什么「”少不读水浒

宋江如果没有接受招安,而是率部起义,能不能推翻大宋

原标题:宋江如果没有接受招安,而是率部起义,能不能推翻大宋看《水浒传》,最让人惋惜的,莫过于宋江接受招安,让一帮热血兄弟们成了大宋皇帝的打手,折损得七零八落,让人扼腕长叹。那么,我们不妨开个脑洞:如果

两年被剿灭未与高俅交手 揭秘真实宋江

...个小“公务员”,后成为“梁山好汉”首领,替天行道。宋朝当局剿灭不了,不得不采取招安措施平息叛乱。宋江,字公明,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江湖人称“及时雨”、“呼保义”。形象: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

水浒传中金枪手徐宁被骗入梁山的诱因是什么?

徐宁上梁山却是被梁上的好汉骗上去的,故而在他心里其实是非常不愿意的。后来宋江同大家讨论宋廷招安事宜时,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是极力反对的,因为当年就是宋廷迫害的他们。但是徐宁就不同了,他是被骗上梁山的...

水浒传中金枪手徐宁被骗入梁山的诱因是什么?

徐宁上梁山却是被梁上的好汉骗上去的,故而在他心里其实是非常不愿意的。后来宋江同大家讨论宋廷招安事宜时,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是极力反对的,因为当年就是宋廷迫害的他们。但是徐宁就不同了,他是被骗上梁山的...

宋江为什么要招安

  看过《水浒传》的人,也许都会有这么的疑惑:这小说好象有点前后矛盾啊——前面的草莽好汉们无法无天地杀官造反。小说后面却来了180度转弯——好汉们集体成了朝廷的鹰犬,四处残杀自己的阶级兄弟,不是很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