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定胡碑前一句是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后一句是什么

Posted 单于

篇首语:认识到自己无知是知识进步的重要阶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宣帝定胡碑前一句是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后一句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宣帝定胡碑前一句是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后一句是什么

作者:风林秀 (汉宣帝) 匈奴怎么消失的,始终是个谜。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都曾经与匈奴兵戎相见。虽然有着李广、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辉煌,但也没人敢说,匈奴的威胁已经彻底消除。 直到这个在历史舞台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名气的民间皇帝刘病已上位。 (一)张骞出使西域,让乌孙国进入大汉朝的视线 当初,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一起对付匈奴。大月氏似乎对他的这一建议没有兴趣,于是张骞的这一使命并未完成。不过,他却和另一个国家乌孙国建立了友谊。 张骞回国跟汉武帝回报后,汉武帝让张骞再次出使乌孙国。这一次,张骞圆满完成了任务。于公元前115年,乌孙使者跟随张骞来到汉朝。至此,汉朝与乌孙建立起了一个稳定友好关系。 乌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乌孙国建国首领名叫猎骄靡。据传说,早期乌孙族跟大月氏打仗,乌孙族战败,老首领猎骄靡的父亲被杀,还在襁褓中的婴儿猎骄靡被弃荒野,乌鸦为其喂食,野狼为之哺乳。 路过此处的匈奴首领莫顿单于发现了猎骄靡,感到惊奇就收养了他。 猎骄靡长大后,在莫顿单于帮助下,赶走了大月氏并完成复国。猎骄靡成为乌孙国新的昆弥,也就是大首领。 张骞来到乌孙国时,正是猎骄靡时代。猎骄靡通过从长安回来的使者得知了汉朝的强大,于是有了跟汉朝结盟的欲望。 猎骄靡的动作让匈奴感到不安,于是两国关系出现了裂隙。匈奴也考虑要通过武力教训一下这个忘恩负义的猎骄靡。 猎骄靡为了进一步稳固乌孙与大汉的关系,请求汉朝派公主联姻。汉武帝答应了猎骄靡的要求。公元前108年,以宗室刘建之女刘细君公主下嫁猎骄靡。 匈奴知道消息之后,也派了一名匈奴女去联姻。这样,匈奴女成为猎骄靡的左夫人(大夫人),刘细君成为了右夫人(小夫人)。 不久,猎骄靡死了,军须靡继位。刘细君不久也死了。 按照乌孙的规矩,丈夫死了女人可以再嫁,甚至可以继承。军须靡是猎骄靡的弟弟,他继承了猎骄靡的左夫人匈奴公主,于是还差一个右夫人。 军须靡又向汉朝提出了和亲要求。 按照班固《汉书》记载,大汉朝又派出一个和亲的公主,他就是刘戊的孙女刘解忧。 刘解忧成了军须靡的右夫人,位居匈奴公主之下。 公元前101年,年仅十六岁的刘解忧,奉命踏上和亲乌孙之路。随同解忧公主远嫁的还有一个陪嫁女名叫冯嫽。护送她们的是汉军将领是常惠。 在家的时候,刘解忧就跟冯嫽情同姐妹,到了乌孙,刘解忧冯嫽嫁给了乌孙的右大将。冯嫽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家。这样,她与刘解忧就形成了内外犄角之势,对刘解忧形成了很大的帮助。 在刘解忧到来之前,军须靡与匈奴女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泥靡。不久,军须靡死去,传位给了堂弟翁归靡。然后留下遗嘱,要求翁归靡死后再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泥靡。 (解忧公主) 翁归靡号称「 ”肥王”。按照乌孙族的规矩,刘解忧又嫁给了这位肥王。并生下三子二女。长子元贵靡;次子万年,为莎车国王;三子大乐,为乌孙左大将;长女弟史是龟兹国王绛宾之妻;小女儿素光是乌孙若呼翕侯之妻。 肥王非常宠爱刘解忧,这也让乌孙与汉朝关系越走越近。 汉朝与乌孙走得近,越来越让匈奴感到不安。终于爆发了战争。乌孙虽然是小国,但肥王亲汉,加上刘解忧力主对抗,外面又有冯嫽和右大将等一批亲汉的将军,虽然匈奴侵占了乌孙不少土地,但始终没能让乌孙屈服。 肥王也多次要求刘解忧请求汉朝援手,不过大汉援兵却迟迟未到。 是大汉朝忘记刘解忧了吗?当然不是。因此此刻的大汉,也正处在多事之秋。 (刘贺) (二)五路大军灭匈奴,常惠一枝独秀出天山 这时候的大汉天子汉武帝早已归天。刘解忧的求援书到达汉廷的时候,正是年少的汉昭帝当朝。不久汉昭帝还死了,大将军霍光又立昌邑王刘贺为皇帝。 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又以秽乱宫闱罪被废为海昏侯。之后,一个从民间来的皇帝刘病已走上历史舞台,他就是汉宣帝,后来改名刘洵。 此刻,匈奴这边久攻乌孙不下,也改变了策略。匈奴提出,只要交出刘解忧,就可以赦免乌孙之罪。 匈奴人有自己的想法,肥王之所以跟汉朝走近,这个刘解忧是罪魁祸首。只要拿下刘解忧,肥王与汉朝的线就算掐断了。而且肥王年事已高,到时候,按照老昆弥的遗嘱,立泥靡为新昆弥。泥靡是匈奴公主生的,自然就会倒向匈奴一边了。 面对匈奴的羞辱,肥王大为震怒,他拒绝了匈奴的无理要求。发誓与乌孙共存亡。同时要求刘解忧再次派人向大汉请求发兵支援。 (霍光) 刘解忧的求援信抵达汉朝,其中也包括肥王的求救书。据《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记载,乌孙昆弥上书言:「 ”连为匈奴所侵削,昆弥愿发国半精兵人马五万匹,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哀救公主!” 汉宣帝与大将军霍光召集朝臣商议乌孙之事。大臣们都觉得乌孙太远,救之劳民伤财不划算。汉宣帝力排众议,他与大将军霍光商议,不能放弃乌孙,不能放任匈奴。一定要发兵救援。 公元前71年,汉宣帝首先让使者常惠紧急奔赴乌孙,一是动员乌孙国五万大军紧急迎战。二是告诉肥王,大汉15万铁骑,兵分五路,已经在救援的路上。 常惠的到来,让肥王吃了一颗定心丸。更是为刘解忧解了心头之忧。乌孙国五万将士同仇敌忾,与匈奴展开激战。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记载:「 ”戊辰,五将军师发长安。夏五月,军罢。校尉常惠将乌孙兵入匈奴右地,大克获,封列候。” (常惠将军) 汉宣帝颁旨,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率四万余骑,出西河;度辽将军范明友三万余骑,出张掖;前将军韩增三万余骑,出云中;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三万余骑,出酒泉;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三万余骑,出五原。 五将军,合计率15万铁骑,出塞各二千余里。 督战乌孙的校尉常惠表现最为英勇。他率领五万乌孙兵攻入匈奴腹地东天山,俘获了单于的父亲一行人马以及嫂嫂、公主,有名的王爷以及骑兵将领和部下三万九千,大获全胜,最后常惠被封为列侯。 汉宣帝这一仗可谓荡气回肠空前绝后,直接导致匈奴内讧分裂。最后发展至郅支单于与呼韩邪单于两部对立的局面。汉朝乘机扶立呼韩邪单于,并促使他于公元前51年入觐汉宣帝。 后来,汉宣帝又重新设置了汉朝西域都护府,将广袤西域大地纳入中华版图。宣帝时期,汉朝疆土达到最大。东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琉球群岛及朝鲜半岛中北部,包括九州岛;北至北冰洋,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民间流传有汉宣帝定胡碑,这样写道: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刘解忧) 【作者简介】风林秀,一个崇尚自由的写手。著有长篇小说《双莲记》、《爱情迷失的季节》,短篇小说《阳光女孩》、《火狐狸》入选《就这么嫁给了他》合集出版等。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成都音乐狂欢夜:美女如云,天籁绕梁 汉宣帝刘病已:不立糟糠之妻为皇后,宁可不要江山 别小看古代的副县长,很嚣张的

相关参考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上一句是什么?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是什么?

  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古诗词和俗语,但是很多人却只知道其中的一句,并不知道它的上半句或者下半句,完整的一个句子说的是什么,这就有些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然而现在的很多句子或者词语,早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哪一句是你心中的秋天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秋思》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4

哪一句是你心中的秋天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秋思》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4

十年河东转河西下一句是什么

“十年河东转河西”的意思是比喻世事无常,盛衰都有各自的变化,实际上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更加令人通俗易懂。这句话的典故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早期并不属于一个强国,而且地处偏远,一直被魏国所压制。谁

“多情自古空余恨”的后一句是啥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近年来被翻拍过许多次,几乎所有人都认为,86版的最为经典,至今都未能被超越。不管哪一次翻拍,猪八戒都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不仅好吃懒做,而且见到美女就走不动。记

千里送鹅毛的下一句是什么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来表示“虽然我送的礼物不贵重,但我对你的情意却很深厚”的意思。(千里之外赶来送上鹅毛作为礼物,礼物虽轻,但表达的情意却很深重.释义: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出

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下一句是什么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Wúguījǔbùchéngfāngyuán。形容没有规矩,就不会有规整的方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下一句是什麼

道家哲學裏有句話叫“大道至簡”,這4個字用在武俠中是無招勝有招的武學最高境界,用在詩詞中則是無一生僻字卻能流傳千古的經典。本期就和大家來說一說詩壇的“大道至簡”之作。首先不得不說的自然是王維,“明月鬆

十年河东转河西下一句是什么?其中蕴藏了怎样的道理?

  “十年河东转河西”的意思是比喻世事无常,盛衰都有各自的变化,实际上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更加令人通俗易懂。这句话的典故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早期并不属于一个强国,而且地处偏远,一直被魏国所压制

众人只知“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谁知道后面一句是啥

三国历史中,曾有一位隐士,虽然不曾辅佐过任何一个人,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甚至早已算出三国最后的结局,此人就是司马徽,又被称为“水镜先生”。据说,司马徽是诸葛亮和庞统的师父,从这两位徒弟后来的表现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