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怎样办军校的,培养出的人才为何没能提升军队战斗力
Posted 宋朝
篇首语: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是怎样办军校的,培养出的人才为何没能提升军队战斗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是怎样办军校的,培养出的人才为何没能提升军队战斗力
中国自东周以来战争不断,但似乎少有专门的军事院校。 军官将校的养成,要么是家庭教育,如孙子项羽;要么是拜师学艺,如孙膑庞涓;更多地是亲历战场积累经验加上自读兵书。虽然先秦太学里面有军事课,前秦苻坚办过军官培训班「 ”教武堂”,但都没有形成正式的国家军事教育体系。直到宋朝,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变。 下面就来讲一讲宋朝是怎样开办国立正规军校的。 上图_ 战国鬼谷子办过「 ”兵学”,但是这种师徒式教育和军校还有很大区别 第一次办学失败 宋自开国以来,就面临着边境上的强敌压力,且宋军战力一般,打起战来吃亏的多。到了宋仁宗时候,西北的党项人李元昊又闹了起来,大宋王师威风凛凛地出去平叛,结果大败而归,举国震动。大臣范仲淹、富弼痛定思痛,认为战败很大的因素是由于官员「 ”不习兵事”,便向皇帝上书提出了要建立专门学校,提高官员的军事素质。于是大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 5月21日,大宋国防大学——大宋武学,正式成立了! 上图_ 范仲淹,提议办武学,曾被誉为「 ”胸中有十万甲兵” 学校校址选在著名军事家姜子牙庙内,学校办学初衷是提升军事干部的业务能力,所以主要招生对象是从事部队工作的,或有志于献身国防事业的大宋官员。但学校一开,居然没几个学生来学,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招生对象是官员,宋朝本来是重文轻武,地方上的官都不想去做军队工作,部队的官又觉得打战这东西没必要去学校专门学。另外武学还不断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非议攻击:想当初,诸葛亮、杜预、裴度,都没上过什么军校,也不是专门学军事的,人家不一样会打战?开军校有啥用?就这样,宋朝第一所军校在惨淡经营了95天后,关门大吉。 终成规模 但事情没有这样结束。时隔30年后,王安石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熙宁变法运动,为求富国强兵,重新开设武学,又提上了议事日程。熙宁五年(1072年),6月27日,宋神宗下诏重办军校。这一次大宋武学终于站稳了脚跟,一直开到了宋朝灭亡。宋徽宗崇宁年间,又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地方武学,自此形成宋朝中央地方两级的军事教育体系。 上图_ 王安石变法,重开武学也是一项内容 中央武学仍旧设在京城的姜太公庙里,姜太公在宋时被封武成王,宋朝时的武圣人还是老姜而非关二哥,学生名额有200人,南宋减为100人。地方武学目前见于文献的北宋有17所、南宋有22所,多设在富裕的江南后方,以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前线也设了几处,用于就地培养军事人才,学生人数 「 ”大县五十,中县四十,小县三十八”。地方武学作为中央武学的下一级学院,给中央武学输送生源。 上图_ 姜子牙在唐时被封武成王,唐宋时武圣即是他 招生简章 重新开办的武学,为避免上次胎死腹中的情况,改变了招生计划。武学招生主要不再面向在职官员。「 ”无品使臣”「 ”未参与门荫”者,「 ”草泽人”等,持有官员推荐信就可以参与招生考试,招生考试先考骑马射箭,再考文化课。如果有「 ”路转运史”以上官员推荐,就免试录取。到了南宋,连推荐信都不要了,而且限制保送生名额在10人以内。武学主要面向社会招生,报考的人不少是破落的官二代和科举落第的书生,给他们咸鱼翻身多了条路,武学也终于不怕招不到人了。 教学科目 好不容易考上军校,学校里头又学啥呢?学「 ”诸家兵法、武艺、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三大类内容:军事理论、军事技能、思想政治教育。 军事理论学习用的教材就是历代著名的兵法,《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司马法》这七本重要的兵学著作,宋朝政府把他们编成一套,称《武经七书》作为武学教程。后来又编了一部《武经总要》也列入必修课本。 《武经总要》可以说是古代军事科技的百科全书,共四十卷,前20卷讲军事制度、各种行军作战条例阵法、并介绍了各种作战武器,并绘有详图说明。后20卷是案例分析,评判了宋前历次重要战例的成败得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上图_ 《武经总要》中战车图 军事技能主要学的是骑马射箭,学员站立要能拉开一石三斗的大弓,骑马要能拉开八斗的大弓。北宋的一石有81.5kg,南宋的一石有75kg,一石有十斗,想想看也不容易。 思想政治课,主要学的是《论语》、《孟子》、《春秋》这些儒家经典,儒学是宋代的国家意识形态。朝廷向武学生灌输儒家忠义节烈的观念,让他们忠于皇帝,忠于国家。 升学考试 上完了课就要考试了,武学总共有三个年级,分别叫外舍、内舍、上舍。期末考试叫做公试,每年春秋两季进行,考笔试(理论知识)和体育(骑射功夫)。成绩优秀才能升级,成绩不合格就要蹲班留级甚至降级,如果考试连续三年不及格,那就要被劝退了。升学考试是有难度的,因为每一级都有名额限制,北宋上舍30人,内舍70人,所以每次升级考试都会有人淘汰。毕业考试叫「 ”补上舍”试,三年学期满的就可以参加,要是通过了考试,就恭喜毕业啦。 上图_ 宋朝骑兵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去哪里?在北宋,放心好了,毕业包就业,如果入学前是低级的武官「 ”三班使臣”,则提升为「 ”三路巡检、监押、寨主”,如果是平头百姓,则”授予经略司教押军队,准备差遣”。 上图_ 水浒中的花荣,就是「 ”巡检”「 ”寨主” 到了南宋,不包分配了。毕业生要想做官,还要参加武科举考试。但是武学的毕业生只要考最后一场殿试就行了,不用再像别人要从地方解试省试开始考起。 以上是中央武学的情况,地方武学毕业则升入中央武学二年级「 ”内舍”进修。 办学功效和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宋朝的军校教育,可以说已经有现代军校的雏形了,但是宋朝军校取得了哪些成效呢?在之后宋代抗金抗元波澜壮阔的民族战争中,宋军战斗力整体上似乎没有比办武学前有质的提升,宋军名将中也不见武学毕业生的身影,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宋代武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武学办学规模太小,北宋中央武学全校学生只有200人,南宋不过100人,加上地方武学,总共不到1000人,数千人稀释在数十万的宋军中,难以提高军队整体素质。 第二,武学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武学的课程中军事指挥实践的课程太少了。武学虽有排兵布阵演练实操,但是是选修课,升学毕业考试不考,致使很多毕业生只会纸上谈兵。 第三,武学毕业生授予的职位很低。毕业生最高也只是授予「 ”三路巡检、监押、寨主”这一类的官,不过都是从八品左右,等级极低,而且主要都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稳定,不属于野战部队。南宋的武学毕业生要进入仕途还要通过科举考试,就算考上了武状元,也只是授予秉义郎(秉义郎在宋朝52级官阶中排46位),这和文状元马上任通判(副市长),三年后即入京火速提拔相比,相差甚远。 上图_ 理学家程颐也曾主管过武学 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军人社会地位低下。除了部分有识之士,大多数社会精英,文人士大夫更是以从事军务、谈兵论剑为耻。甚至连当过武学校长的程颐都觉得《尉缭子》等兵法粗陋,要把它从课程中删去,代之以《孝经》、《左传》。在这样的氛围下,宋代的军校想要提升整体国防水平,自然很困难了。 文:狮子吧 参考文献: 1《两宋武学比较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8 中国军事科学院,李新伟 2《宋代武学的分布及初步探究》【J】社科纵横,2012.2 西南大学,李晓春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相关参考
说到体育运动,大家一定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运动就是足球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有足球联赛,我们国家也是这样,在足球大国巴西,街上处处可以看到小孩子们围着一个破破烂烂的球在那里愉快地奔跑,这也是为什么人家不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
在提到黄埔军校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应该是将其视为神话一般的存在,可以说他整个的历史意义已经不是为提供发展军事人才,在这里对于一个人的培养几乎是全方面的,当然从这里也是走出了很多传奇的领导者,这就和历史上
在提到黄埔军校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应该是将其视为神话一般的存在,可以说他整个的历史意义已经不是为提供发展军事人才,在这里对于一个人的培养几乎是全方面的,当然从这里也是走出了很多传奇的领导者,这就和历史上
核心提示: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1977年高考考场资料图本
作者:魏士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大革命时期,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两党密切合作,创建了影响深远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优秀军事人才。尤其是我军有许多将帅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这所军校对我军也同样意义重大。
陆军军官学校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清政府、北洋军阀及国民政府为了培养新式军队,创建了许多军校,其中著名的有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等。这些军校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白崇禧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原题:保定军校名将众多,而拥有顶级军事人才的只有这两位保定军校可是名将众多:如张治中,叶挺、薛岳(肄业),顾祝同、邓演达、黄琪翔、余汉谋、赵博
蹴鞠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民间就已经十分流行蹴鞠这样的娱乐游戏。宋朝时期出现了专门的蹴鞠组织和艺人,将蹴鞠发展成了一种体育项目。很多人会把古代的蹴鞠和现代足球联系起来,不过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并不是
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从1924年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23期,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将领。 一、胡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