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威力无比的三句脏话,每句都让一位名将暴死,吕布独占鳌头

Posted 庞德

篇首语:做人不是一味低调,也不是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中威力无比的三句脏话,每句都让一位名将暴死,吕布独占鳌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中威力无比的三句脏话,每句都让一位名将暴死,吕布独占鳌头

历史上的三国,不同演义小说,没有那么多流芳后世的骂人话。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三姓家奴,插标卖首这种话,都是罗先生杜撰的,历史上非但没有过,连那些情节也没有。诸葛亮的确和王朗交过手,但那是文人之间笔杆子的战斗。关羽万军斩颜良时,一人一马一刀而已,哪有闲情去骂颜良?至于张飞,更没有骂过吕布三姓家奴。然而,历史上的三国就没有骂人的话么?有的,而且威力无比,三句话直接和三位名将之死息息相关,而独占鳌头者,就是吕布。 第一句脏话,出自吕布之口。吕布勇敢,能打,但这些都不应成为他的头衔。只有一个词能配得上他:能作。吕布先后效忠过一个又一个主公,从丁原到董卓,从董卓到王允,从王允到袁绍,然后通过自己的作,或弑杀,或得罪,最终逼得自己无人可投,无奈单干。然而单干的吕布,更能作。曹操打徐州,他把曹操后方端掉,名不正,言不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曹操将吕布赶出了兖州。吕布来到徐州后,和刘备袁术反反复复,不可计数,期间的诡谲诈作,无穷无尽,最后楞是把自己周围的人全都得罪了,连和曹操不共戴天的刘备,都被吕布逼得投靠了曹操。吕布就是这么能作。 能作的人,离死就不远了。曹操建安三年灭吕布一战,一路势如破竹。白门楼下被擒的吕布,如困兽之斗般挣扎。「 ”缚太急,小缓之”的最后咆哮,音容犹在。然而细看史书会发现,其实曹操在杀吕布这事上,是犹豫过的。 曹军抓住吕布后,命悬一线的吕布挣扎着说服曹操。「 ”明公患者不过吕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吕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吕布这句话不可谓不诱人。吕布虽然能作,也以背叛自己主公闻名,但他的能量毕竟有限。君不见,吕布在袁绍手下不满后,就没本事把袁绍也除掉。所以,即便曹操收容了吕布,吕布也难再弑君,充其量是再出逃一回。所以,曹操心动了,犹豫了。直到刘备这位城府宛如深渊的枭雄祭出了一句:「 ”明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把吕布推到了悬崖边。然而此时的曹操,一言未发,有没有受到刘备话语的影响,不得而知。可心虚的吕布,没有顶住,骂了刘备一句: 大耳贼最叵信者! 这一骂,骂出了吕布的恐惧,戳中了吕布最大的痛处:忘恩负义。这一骂,正中了刘备下怀,刘备就是想让曹操看到,像吕布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悔改的。于是曹操彻底醒悟了。「 ”吕布与陈宫,高顺等皆枭首送许都,然后葬之。” 第二句脏话,出自关羽之口。关公和吕布在一点上很像:能力很强,也很傲慢。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能力太强,所以谁都看不上。但关公有个忠义在,吕布没有,所以关公就是一位忠义的勇士,而吕布就是一位不忠的武夫。刚愎自用者,往往也能作,关羽也不例外。关羽北伐那些日子,是蜀汉最好的机会,他满可以团结江东,一致对抗曹魏。这么双赢法子,他主动放弃不要,偏偏要逞一时口舌之快,骂尽江东英雄,满足了自尊心,却落下一场空。 关羽北伐时有一件不太为人所知的事。关羽是瞧不起孙权的,拒绝孙权联姻没错,但骂回去就不对了。「 ”虎子焉嫁犬女”,孙权忍了。然而后面关羽做了一件更过分的事。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时,约定江东一起北伐,相互策应。江东是独立的势力,孙权是独立的君主,关羽约定北伐的事,是国事,需要尊重江东和孙权。但关羽完全把这件事处理成了家事。 关羽围樊城,遣使孙权速进,孙权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于关羽。 关羽自己北伐,却派遣使者让孙权快速前进。孙权何人?江东之主,关羽却把孙权当糜芳和士仁使唤。孙权自然不痛快,所以,虽然出了兵,但有意减缓了行军速度。这下,关羽怒了,大骂孙权: 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貉子,是汉末三国一个非常难听脏话,意思是:土狗,是当时北方人对南方人的极尽污蔑之词。关羽直接大骂孙权是条土狗,这种言行,无异于曹操当着献帝的面扇刘备巴掌。关羽对孙权这句侮辱,后来被孙权知道了。 孙权闻之,知其(关羽)轻己,伪手书以谢羽。 经此一骂,孙权和关羽之间,成了私敌,江东和蜀汉在荆州的冲突,也增加了一层私意。江东擒拿关羽后,孙权在杀与不杀之间,原本也是犹豫的,但江东士大夫们说:「 ”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且此子辱江东太甚。今岂可生!”孙权乃斩之。关羽欺辱江东和孙权太甚,正中孙权痛处,关羽有此一骂,为自己命丧九泉添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句脏话,出自庞德之口。庞德勇武而忠义,前半生追随马氏东征西讨,平羌胡,拒郭援,立功无数。「 ”初平中,从马腾进击羌胡叛军,数有功。……建安中,随马超拒郭援,亲斩郭援首级。拜中郎将,封骑都尉。”曹操击败马超后,庞德随军投降曹操,曹操欣赏庞德的骁勇,留以重用。「 ”曹操定汉中,庞德随众降。曹操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百户。” 曹操如此信任和器重庞德,庞德自然万死不辞。关羽北伐,威震华夏,曹操命庞德助于禁抵挡关羽。关羽水淹七军后,活捉于禁和庞德。于禁乖乖投降,庞德宁死不屈。然而如果细观史料同样可以发现,关羽在庞德大骂自己前,并不想杀庞德。 庞德为关羽所得,立而不跪。关羽谓曰:「 ”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 关羽打出感情牌,说庞德兄弟在汉中为刘备效命,你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为刘备效命?其后关羽再退一步,说自己想让庞德为将,以为蜀汉效命。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关羽是认可庞德的,既认可他的骨气,也认可他的能力。不过庞德骨头太硬,骂了一句: 竖子!何降魏也!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 竖子,也是当时大不敬的话,意为「 ”小子”。庞德骂关羽小子,又骂刘备庸才,彻底激怒了关羽,关羽岂能忍受这样的不敬,立刻将庞德杀了。 吕布,关羽,庞德,三位名将,分别在自己死前,骂出了三句话。若非三句话,三人可能都不会死。吕布骂得卑微,关羽骂得傲慢,庞德骂得有骨气。三句话,三条命,各有各的英雄气,也骂出了三位名将的个性。

相关参考

流传很广的三句俗语,每一句都非常有道理,你听过几句

在过去的时候,农村人虽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在旧社会大部分都是文盲。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总结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人生经验。这些话虽然没有那些名人口中的哲理动听,但是话糙理不糙。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三句

每句都流传千古,你最喜欢哪一句

无论一个人多么乐观,总会有感到落寞和孤独的时候,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随之成熟,控制情绪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不会把孤独表现出来,而是把它藏在内心深处。古代的文人墨客,将内心的孤独化作力量,从而留下许

曹操的这4句话,每句都相当霸气,最后一句堪称国足的“座右铭”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几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爆发了黄巾起义。之后,群雄并起,拥兵自重,名义上归属于汉室,实际上却各自为政,汉室江山名存实亡。经过各势力之间的连年征战,最终有三人脱颖

《易經》裏最重要的三句話,細細感悟其中的智慧,令人終生受用

《易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爲漢族文化之根。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但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其實,整部《易經》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話。細細感悟其中的智慧,定能令人終生受用不盡。01自

一句脏话改变三国史

 一句脏话改变三国史  读国学长心眼  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家室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赦

司马与诸葛的第一次交锋,司马懿的三句话真是把诸葛亮说透了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第一次碰面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当时候的司马懿已经升任魏国的大司马、大将军兼假黄钺,风头正劲,深受当时的魏明帝曹睿的器重。当时候诸葛亮屯兵于天水,把贾嗣、魏平两位将军围困在岐山,

李云龙自杀前留下“五句话”,每一句都发人深省,您听过几句

《亮剑》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里边的主人公李云龙更是一代名将,只要看过《亮剑》的人都熟知他,下面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他吧,他在抗日战争电视剧中还是比较出名的一个角色,但是我们了解他大多都只是在电视剧中了

日本引以为傲的长矛,为何变得鸡肋无比

在二战历史中,日本九三式氧气鱼雷,被美国海军惊恐称呼为长矛鱼雷。这种鱼雷威力大,射程远,在当时的鱼雷中属于最先进的鱼雷之一。日本对这种武器信心满满,称之为「”制胜武器”。然而在实战中,这种武器不仅无用

三国十大名将排名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凡喜欢的>上了点岁数的人恐怕都知道这首诗:一吕二马三典韦>四

第一句霸气侧漏,最后一句无人不知

中国历史上曾经流传着很多霸气无比的口号,而这些口号的背后都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故事,它们流传千年,家喻户晓,让后人耳熟能详,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找到了中国历史上最令人胆寒的三句口号,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