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有骁勇善战家丁数万,为何还打不过后金
Posted 将领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军有骁勇善战家丁数万,为何还打不过后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军有骁勇善战家丁数万,为何还打不过后金
众所周知,明中叶之后,原有的卫所制度已经崩溃。明朝边将们纷纷自行招募勇士,以抵御强敌。这些精锐士兵,在明史中称呼各异,所谓「 ”苍头”、「 ”亲丁”、「 ”选锋”、「 ”死士”,不一而足。但最普遍、其最为后人所熟知的称呼是----家丁。本文综合各家史料,拟对明代家丁问题做一概述,以飨读者。 明代史料中有关家丁的最早记录,当属正统年间宣大总督罗亨信的「 ”督屯大同等处将校,无事率家丁以耕,有警驱家丁以战”。直接统领这些家丁作战的,是正统、景泰年间的名将石亨。同时期的另一名将杨洪,多次击败蒙古,以功封侯,其中家丁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所谓「 ”苍头得官者十六人”。到正德、嘉靖年间,北方边将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起家丁来。当时的总兵马永,「 ”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备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这里虽未明确提及「 ”家丁”这一称号,但是这些「 ”健卒”们承担的职能当与之无二。后期马永出任辽东总兵,平定兵变,靠的就是这些家丁,所谓「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 同时期的另一员名将梁震,也是靠着家丁建功立业。嘉靖十五年,边关重镇大同发生兵变,乱军连杀巡抚、总兵,朝廷不得已,只能招抚。面对这帮骄兵悍将,继任的文武官员束手无策,不敢约束。于是只好调梁震前去镇守大同,而其去后果然稳定了局势。其原因就是「 ”震素畜健儿五百人”,靠的就是这五百精锐来弹压。嘉靖年间的名将马芳,「 ”家蓄健儿,得其死力”,故能一路高升,所向披靡。 到了万历年间,由于边防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家丁越来越普遍。当时拥有家丁数量最多的,当属辽东总兵李成梁,史载其拥有「 ”雄冠诸路”的家丁数千。其子李如松在抗倭援朝期间,也带着千余家丁,纵横沙场。到了崇祯年间,虽然边防已几近崩溃,但是高级将领们还是拥有大量家丁,比如当时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就有三千家丁。可以说,从明朝中期到明朝灭亡,这百余年的时间里,家丁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其影响力不可谓不盛。 明代家丁的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最主要的来源是招募。根据《明史》记载,当时的边将们纷纷「 ”招募勇壮,优加恩养,多者千人,少者百名,名为家丁”,可见招募风气之盛。比如前述梁震的五百家丁,就是他「 ”收虏中逃回人口养为家丁者”。以上是边将们的私募行为,到了明朝后期,朝廷不得不以国家的名义大规模招募家丁,家丁成为受国家财政支持的正式编制人员。比如嘉靖四十二年颁布的一道诏令,「 ”令副、参、游、守等官自募家丁,执名在官,一体给粮”,就明确了家丁的正式身份。等到了万历年间,九边诸镇比如蓟镇、延绥、固原、辽东等都大量招募家丁。比如单是辽东镇开原城协营一处,就「 ”招募家丁四百名”,而开原城其他地区又招募了四百四十名,则仅开原一城,就招募家丁八百四十名。 其次是招降。主要的对象为蒙古人。这一传统由来已久,明初朱元璋平定北方,就收编了大量蒙古士兵。到永乐时,其御驾亲征的「 ”三千马队官军内”,就与大量的蒙古骑兵。到后来又以蒙古骑兵为骨干,正式组建「 ”三千营”。最初这些招降的蒙古骑兵被称为「 ”夷丁”,后来随着家丁招募之风的兴起,到嘉靖时,明确规定「 ”纳真夷之降者以充家丁冲战之用”。这些蒙古籍的家丁,因为作战勇敢,所以特别为边将们所喜爱。到隆庆二年,大同镇共招降了两千一十一名蒙古家丁,宣府镇共招募了四百一十一名。等到了明朝末年,辽东战事危机,前来救援的诸路明军中,蒙古籍家丁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即使这样,朝廷还嫌不足,要求各路将领「 ”各收取壮夷一千名,分配各队”,其对蒙古籍家丁之倚重,可见一斑。 最后是卫所兵转化。这一类型,提供的家丁数量相对较少,但可能是最自然的一种。随着卫所制的逐渐崩溃,将领们越来越感到士兵战斗力的崩溃。于是裁汰老弱,拣选精壮,以之对敌,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所谓「 ”总兵、副总兵、参将、都指挥、指挥、千户等官,先年各选骁勇军士随从杀敌,久之,遂为家人”。弘治时期,边将们纷纷「 ”役占健卒,置于标下”。到了嘉靖年间,总兵马永公开「 ”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备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 家丁是明代边将手中的精锐部队,其待遇自然也要高于普通士卒。在朝廷正式承认家丁为正规编制人员之前,家丁的饷俸主要靠将领自筹,方法各异。石亨镇守大同期间,家丁平时耕田,战时作战,类似军屯士兵;马永靠的是老弱军士种田经商,以其获利供给家丁;梁震则依靠战利品补贴家丁,「 ”在边专练家丁,时时出塞劫虏营,得虏营马尽与诸出塞者”;李成梁则是靠借贷激励,「 ”当其穷时则贷之,或责以零剿劫帐,或责以御虏先登,计级受赏,即除前贷”。另外还有操纵边境贸易等非法手段。 嘉靖年间,朝廷正式承认家丁的编制,承担起支付家丁饷俸的责任。一般来说,家丁具吃双粮,比如当普通士兵的月饷为二钱五分时,家丁可以「 ”食双粮五钱”。万历十五年,普通士兵的月饷增至四钱,家丁的月饷就升至九钱。等到了万历中后期,家丁的月饷又增加到了一两一钱五分,待遇不可谓不厚。 之所以从将领到朝廷都如此厚待家丁,是因为他们的战斗力确实远高于普通士兵,从而成为将领们立功受封的核心保障。家丁虽来源各异,但基本的条件是武艺过人,所谓「 ”骁勇绝伦之人”。马芳手下的家丁极其精锐,「 ”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而李成梁屡次率领数百家丁「 ”远出捣巢”,所战无不克捷,由此加官进爵,依仗的就是家丁出众的武艺。李如松碧蹄馆之战,以三千人对数万日军得以全身而退,靠的也是家丁们的死命战斗。 明朝末年,朝廷越来越依仗家丁作战。历次大规模的战役,动辄调拨数千家丁。比如宁夏平叛,李如松率领数千辽东家丁参战。之后为对付崛起的满洲势力,大量家丁云集辽东。比如万历四十七年,辽东告急,朝廷一次性调拨其余诸镇家丁六千五百名参战。后期诸如萨尔浒等大战,朝廷往往命令各将「 ”听其带惯战裨将,所携家丁或千计,或百计”。如此算来,加上辽东地区各将领的家丁,最多时明朝可能集结了数万家丁作战。那么,拥有这么多精锐士兵的明朝,为何还是打不过后金呢? 从家丁的角度来说,此家丁非彼家丁。在家丁发展的中前期,由于属于非正式编制,家丁的饷俸几乎全由将领自己负担,将领没有吃空饷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家丁的选拔极其严格,毕竟没有将领愿意自己坑自己。所以此时的家丁,战斗力强,胜率高。等到了中后期,朝廷正式承认家丁的国家编制,各种吃空饷的事就层出不穷。当时经过调查,发现「 ”各处家丁原称精锐,今则童稚厮役尽冒双粮矣”,而且将领「 ”多以家人寄名侵饷”。万历三十七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总兵董一元等以废弁而冒多饷,各家丁所冒七千七百七十余名”。接近万人的家丁,都是不合格的,可见此时的家丁质量早已大不如前。到崇祯年间,熊廷弼经过调查,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 ”全辽八万余军,堪战亲丁不满八千”,可知明朝理论上拥有的数万家丁的水分有多大。 从将领的角度来说,萨尔浒之战时,三路明军协调性极差,不能前后呼应。大凌河之战,总兵吴襄开战即跑路,把友军的侧翼暴露给对方。俗话说:「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明朝的将领们军事素养堪忧,即使有「 ”真”家丁数万,怕是也不能取胜。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超重装轻骑兵,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相关参考
又经过两年的严格训练,后金军已经锻炼得兵强马壮、骁勇骡悍。努尔哈赤作出重要决定:发兵征讨明朝,首先进攻位于赫图阿拉西边的抚顺城。后金军日夜兼程,于第二天深夜疾进至抚顺城外。城里的内应吹起胡箱,点燃柴草
明朝晚期,因忙于镇压关内农民起义,无力顾及辽东防务,驻守辽东的明军,训练荒废,装备陈旧,缺粮缺饷,虚额10余万,实有兵不过数万。加上政治腐败,守备分散,军队战斗力差。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有了和明军较量的
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战役,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元气大伤,后金军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兵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代中后期,大明王朝赖以倚重的卫所制度逐渐衰落,因此将领不得不依靠募兵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这带动了家丁制的兴起。卫所制度与其说是一种军事制度,
导读:李玉琴的回忆录中写道:吉冈通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溥仪立即双膝跪下,向东叩首,还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溥仪自述原来还有一场戏要演在爱新觉罗·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他是这样记录宣读退位诏书时
舒尔哈齐系后金政权建立者努尔哈赤的亲弟弟,早年便跟随努尔哈赤外出谋生、颠沛流离。努尔哈赤起兵后,骁勇善战的舒尔哈齐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舒尔哈齐便成为后金政权的实际二把手,可谓位
...所有的优势明朝末年,内外交困。1619年萨尔浒之役后,明军丧失了战略主动,东北边疆形势严峻。为了抗击后金军队,徐光启等有识之士提出西洋大铳制奴的主张,并在同年前往澳门向葡萄牙人购买先进火炮。很快这批先进火...
...尔哈赤在现今辽宁抚顺对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突击战争,明军4路进攻却没有扭转战局,使得在5天之内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军队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后代历史学家在讨论萨尔浒之战...
李自成于公元1644年建立大顺朝,并率军攻陷明朝首都。但镇守山海关的明军与清军联手,又将李自成赶出了紫禁城。许多人认为是陈圆圆这个女人,让李自成当了短命皇帝(因为李自成的手下霸占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
一次战役中,皇太极所率领的后金军队遇到明军的埋伏,伤亡惨重。战斗中皇太极也身受重伤,伏在马背上落荒而去,明军在后面紧紧追赶。负伤的皇太极体虚力弱,竟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眼看追兵就到眼前了,皇太极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