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遵从 ”不斩来使”这个规矩
Posted 使者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人为何遵从 ”不斩来使”这个规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人为何遵从 ”不斩来使”这个规矩
我们有大量的文献,影视来描述古代的生活,其中古代的战争也是最热门的一种题材,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古代军队到底是怎么打仗的。像三国,水浒这些名著,对于古代的战争都有过一些描述,还有流传下来的各种兵书。其实古人打仗倒是没有我们现在想的那么复杂,甚至不少规矩,现在我们还无法理解,可也有一些规矩,是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下来,到现在仍然适用的,比如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在众多的文献中它也出现过多次,这句话倒也好理解,那就是两个国家在交战的时候,是不能斩杀对方派来的使者。按理说两边交战,那彼此就是死敌,不过战争双方也是需要沟通的,无论是用计还是真诚和想和对方对话,都需要让使者来传信。 当时通讯没有这么发达,也没有电话可以远程联系,要是飞鸽传书这类的,使用起来就容易被人误会,弄不好就给你安个通敌的罪名。相比之下,直接派使者是最简单有效的做法,直接到敌人阵营里面,这些使者必然是冒着巨大风险的,不过由于历史上的人们大多都愿意遵守这种约定,使者们也很少会被敌人杀掉。 那么「 ”不斩来使”这种约定是真的吗? 这必然是真实的,在历史上大部分的战争双方都需要沟通,不杀使者是常态,杀了使者就会遭受众人的诟病。这个约定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认为最早应该是在西周时期,不过真正开始被人们接受,还是在春秋时期。 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烛之武退秦师,当时秦军已经要把郑国给灭掉,烛之武只是一个商人,他就冒充了国家的使节过去和秦君交涉,按理说秦晋双方对于晋国是志在必得,根本没有必要和这个使者废话,直接杀掉就可以了,结果秦君反而是给了烛之武时间来说明自己的来意,最终也选择将他放了回去。 也有一些不遵守约定的人,比如宋国有一次曾经击杀了楚国的使节,这件事让楚庄王非常愤怒,他直接就带兵把宋给围住,差点就把宋给灭掉。从春秋之后,到后来的战国,这项规矩就成为定则,像张仪,苏秦这些纵横家们,往往也都是充当着使者来往多个国家,他们也没有什么危险。 为何这项规矩会被一直保留下来呢?后世的人们也都会遵守这个规矩? 其实我认为,这与战争的本质有着一些关系,人们从古到今发动战争,都是为了争夺利益,可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也关系到民众的生死,孙武在兵书里面就首先点出了战争的意义,那么众多国家要面对战争,就必须要谨慎一些。早期的春秋,其实大部分的国家是没有随意灭掉它国的实力,而当时的作战方式也非常奇特。 通常是两边提前约好了时间地点,然后双方按照约定过去打,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完。因此宋襄公坚持仁义,没有提前就袭击楚军,也是由于这种环境对他造成的影响,这种作战方式看起来是真的有些可笑,可当时天下的这些国家都是周室下属的诸侯国,他们在交战的过程中,自然是会受到周礼的束缚。况且很多国家在交战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需要停止战争,那就必须要和对方沟通好了,否则你想停战,对方却没有这个意思,那你停战就有可能遭受到对方的攻击,从而无法达到自己的目地。 一些国家投降,求和,还有劝降这些方式,都需要和对方沟通才行,那就必须要派人过去来和敌人对话。这些使者就不是一般人了,他们往往是能代表着军中主将,甚至是国内的君王,因为你必须要给他们赋予这样的身份象征,才有办法让敌人相信你,使者必须要有话语权,并且他说得话要能算数,否则你随便过去一个人,就等于是忽悠对方,那以后就不会有人给你这个对话的机会。在很多国家的理念中,使者往往还代表着自己的君主,随着社会集权的不断加强,君权也越来越神圣,历代君主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威严,那他们就必然要重视自己使者们的安危。 这就让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奇怪的景象,比如两国国家打得不可开交,完全就是世仇,恨不得直接就把对方都给杀光,结果他们两个国家还互相让使者过去沟通交流,往往双方的使者们和对方谈得倒是非常愉快,好像跟好朋友一样。其实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它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战争一旦开打,就必然要有很多人牺牲,说到底,没有几个人是愿意上战场的,因此古代战争里面有一条准则「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都证明着战争的胜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那么对于统兵的人来说,对方直接投降当然是最好的,自己可以不用打就能达到目的,尤其是攻城这些损失非常大的战斗,要是对方能直接投降,自己就省去了功城,能减少不少的伤亡。任何一个统帅都更喜欢去打这种仗,他们也必须要想办法实现这个目的,因此使者们就有了发挥的空间,有的能说的人,还真就可以靠着对话解决问题,即便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也可以靠着自己的嘴来拖住对方,或者是趁机打探对方的军情。 还有一种情况就更加有趣,双方在战场上打得非常热闹,结果两边的主帅私下里和好朋友一样来回派使者,不断有书信的来往,要打赢战争,就必须要和敌人斗智斗勇,一个好的使者,对于战争往往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能不打就尽量别打,这才是真正会打仗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且双方一旦真正交战,那有的时候就很难收得住,古代的战争结束之后,往往还伴随着残酷的屠杀。有的时候要是和对方交涉好了,没准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还有的时候,一些人想要暗中出卖情报,或者是提前投降,也必须要和对方提前沟通好了,否则打仗的时候就可能会误伤到自己。这些地方都需要使者们来不断斡旋,帮助双方达到各自的目的,有的时候与对方对话,也可以为自己捞取不少的利益,因此双方从来都不会排斥使者,自然就很少会对使者下手。 不过有的时候,使者们也确实非常危险,比如像苏武出使,就由于自己团队里面的人出了事情,直接就连累了自己。还有一种是像班超这样的,出使之后发现对方早就已经和别人勾当上了,自己不仅很难达成目的,还有可能就被对方给杀掉,这些事情往往是出自于一些外族人身上,因为中原地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汉家王朝都相对遵守信誉,也会遵守这种战争准则,反而是外族,他们并不受这些因素约束,自然就有可能违背这种准则。 当然,儒家在华夏大地的盛行,也是让这条准则一直沿袭下来。人们尊崇忠义,也推崇儒家的思想,自然就会对与儒家理念相似的这些规矩采用保护的措施。不斩来使无疑是非常符合儒家的理念,不仅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烦,还有可能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即便是现在,这种规定也一样是被沿袭下来。 参考文献: 《战国策》 《春秋》相关参考
...然而这个使者被杀死了。在中国古代一直信奉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策略,但是公元1409年也就是永乐七年的时候,刚刚即位的明成祖朱棣曾经派遣使者郭记出使鞑靼,当
...然而这个使者被杀死了。在中国古代一直信奉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策略,但是公元1409年也就是永乐七年的时候,刚刚即位的明成祖朱棣曾经派遣使者郭记出使鞑靼,当
在古代,无论男女,自杀之前都要脱鞋子,这是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就在岸边发现了他的鞋子。古人为什么要自杀之前脱鞋子呢?原来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甚至还有更为实际的功用。从春秋到汉代,
引言:「”赵盾弑君”事件是春秋时期的一桩著名公案,史官董狐凭借秉笔直书而成为了千古良史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定性「”弑君者”赵盾这一延续两千多年的争议。笔者则认为,纠结无对错无异于郑人争年,
南宋和西辽还有外交联系吗?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南宋又打不过西辽能不派使者吗打打和和除非有极大的能量否则不可能一下吞并太多的都是先吞点再给休息段时间把这片地区给统治好了再继续打打仗需要粮食啊他天天打得被饿死
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对于处于交战状态的两个国家来说,除了不杀信使,其他一律人等应该都会处死或被罚为奴,当然除了一些还有利用价值的敌人。我们知道匈奴和汉朝是世仇了,从白登之围开始,汉朝忍气吞
古人的讲究其实很多,生活处处都有规矩,不过虽然规矩多,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所以那些流传下来的俗语不仅代表着古人智慧的结晶,更代表着中国源远流长的璀璨文明。而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想要向我
说到俄罗斯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给力的,和中国很友好啊,其实俄罗斯人里面也有不少蒙古人,话说只100W左右,但是有的人也说了,这个俄罗斯人好像又叫白色蒙古人,这个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啊,那么有的
说到俄罗斯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给力的,和中国很友好啊,其实俄罗斯人里面也有不少蒙古人,话说只100W左右,但是有的人也说了,这个俄罗斯人好像又叫白色蒙古人,这个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啊,那么有的人问
经常有书友会问起这个问题:为啥今人写书法,虽然技法丰富而纯熟,却还是超不过古人?格调不如古人,也不如古人好看、耐看。这是为什么?我们今人临帖,只能看到古人笔下的「”结果”,却看不到古人是如何运笔、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