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降,不详",李鸿章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苏州太平军降卒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杀降,不详",李鸿章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苏州太平军降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杀降,不详",李鸿章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苏州太平军降卒

在电影投名状中有这么一幕,就是庞青云的兄弟赵二虎孤身一人前往苏州城向城内守军劝降,赵二虎历经万苦终于见到了守军头领,听到了他们的心底话,觉得他们也是和自己一样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都不想被别人欺负才当的兵。 看着眼前这些瘦骨嶙峋的士兵,在看看城外多如牛毛的清军,在得到了清军投降能活命的承诺后,守军头领牺牲了自己并叫自己的士兵们放下武器向清军投降。 不过在太平军放下武器之后,这些降卒无一例外全部被杀,无论赵二虎怎样求情,大哥庞青云不为所动。古语有云:"杀降,不详",在这部剧的末尾,庞青云也是被自己的兄弟给刺死,结局十分凄惨。这部剧是根据真实历史改便而来的,其中苏州杀降在历史上也确确实实存在。 那么明知道杀降会受到万人唾骂,杀降的人也都没几个好结局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以身作法,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些降卒是李鸿章加官进爵的垫脚石 看历史不能割裂开来看,也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的所作所为。用割裂的去看待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你会给他一个侩子手、屠夫的名称,然后没头没脑的看下一个故事,这未免有些书生气。 历史讲究一种带入感,1863年的苏州攻防战可以说是考验李鸿章以后是否能有大用的一战,他在这一仗中所表现出来的魄力、权谋、机敏等是他得以摆脱对他的老师曾国藩的依附,独自创立淮军,得到朝廷其中的重要原因。 所以这些降卒的处理尤为重要,李鸿章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杀掉他们才是最优解,因为此时的李鸿章所筹备的嫡系部队淮军战斗力弱,威信不足,又没战功,不仅朝廷在观望着他的部队,海外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也十分关心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到底能到达那种地步。 所以他急需一场漂亮的战役去证明自己的嫡系可堪大用。所以杀掉这些不守信用的降卒,消灭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尤为重要。 李鸿章擅长揣摩上意 在这一场长达十三年的动乱中,男主角一直都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部队,而作为曾国藩的学生,翰林出身的李鸿章只能在曾国藩身边好好干活才能捞到一点军功。直到1862年左右,李鸿章开始独自募兵,大概招到了三千五百人,再加上他手上还有着数千湘军,终于有了一些底气在上海和太平军开战。 他在苏州战场上的胜利向朝廷证明了他确实有着不小的军事才能,朝廷也乐于提拔他与曾国藩搞平衡。而在对古今兵家大忌的"杀降"问题的处理,他极有可能是故意为之,他清楚的知道朝廷不可能给那些降将们兑现投降条件,再加上这些人有着假降的先例。 如李鸿章的四弟李鹤章在他攻破苏州的前7个月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当时的太仓太平军想要投降,李赫章相信了他们,于是亲自前往接收,结果不料这伙人是假降,没有准备的清军被杀得一片狼藉,李鹤章也差点在这场骗局中一命呜呼。 所以李鸿章也很为难,不杀留着他们就像是留着一个定时炸弹,杀了又会受到舆论上、道德上的谴责,很可能还会丢掉官位。杀还是不杀? 李鸿章选择了杀,因为他知道朝廷里的那些高官们可不管什么仁义道德,他们只想尽管平定太平军,然后好好的享福。 所幸的是李鸿章对时局和人性的把控让他堵对了,杀降之后,他的老师和慈禧都对他的所作所为和颔首称快。 历史纪闻:深浅度挖掘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

相关参考

北洋内阁变更37次 顾维钧为何总是"吃得开"

  当代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顾维钧只能算是近代以来最杰出的“半个”外交家。正是这特殊的“半个”外交家,在民国政坛上几乎始终屹立不倒,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在国力衰微的大背景下,尽管其个人努力有时显

东汉末年国力锐减 长期与汉朝"死磕"的匈奴为何没有趁机南下

利刃/WK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这句出自明末清初抗清人士王夫之的话被认为是古人对汉朝覆灭的精辟总结之一。大汉朝存在时间长达400多年,前后经历了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不过大汉朝在开国之时饱受匈奴

"诛十族,活剐宫女",如此狠毒,为何还被称为一代大帝

今天,我们要谈起这样一位皇帝,他就是明成祖朱棣,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在明朝,除了朱元璋,我想接下来皇帝威名就数他了,他当朝时期,安邦定国,国泰民安,因此被称为永乐大帝;可世人不知,他还有血腥的一面。朱棣

魏延为了蜀汉"出生入死",诸葛亮临终前为何要设计除掉魏延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有转载,敬请标明据小说《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曾料定自己死后魏延必反,故临终前授马岱密计,嘱咐马岱待魏延造反证实后,趁他毫无防备时出其不意将其斩杀。魏延一死则叛乱可熄,而汉祚可续也!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宋朝了不得的人物,提笔诗词歌赋,上马行军打仗,在词牌史上龙行虎步,赫赫有名。其实在北宋,同样有这么一号人物,那就是范仲淹。西夏克星《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不但是欧阳修的前辈,主导了诗

为什么在"长平大战"中白起要违背"围师必阙"的兵法原则

"围师必阙"是《孙子兵法》中孙武所列举的战场指挥八条铁则之一,在后世的战争中,也被无数的将领所引用证明其正确性。但是,作为秦昭襄王的最得力统帅,在撼动天下的长平大战之中,白起为何要违背这一原则,宁愿"

李鸿章为什么在攻破苏州后食言杀降

李鸿章对八降酋动杀机的真正原因主要有三个,即八王提出过分要求、为清廷泄忿、程学启建议,下面逐一说明。(一)提过分要求八王提出过分要求,是让李鸿章动杀机的首要因素。苏州受降事件谈判的直接参与者主要是郜云

聪明到"傻"是智慧的最高境界,历史上刘秀算一个

刘秀刚起事的时候,许多人畏惧他的对手的淫威,纷纷写信讨好。待刘秀势大拿到这些书信后,却将这些书信付之一炬,这是为何?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故事。江夏镇一个叫任伯安的官员

"慈禧60大寿,为何放鸟鸟不飞,放鱼鱼不走

慈禧太后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女性统治者之一,是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据各种正史、野史记载,在慈禧太后身上发生过很多神奇的事情,其中有一件就是慈禧太后60大寿的时候,放鸟鸟不飞,放鱼鱼不走。那么,这究竟是怎么

伏生简介

伏生,一作伏胜,生卒年月不详,字子贱,章丘市人[既现今的济南]。伏生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秦统一后,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其一。无双谱赞曰"何如那,书生年老尚传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