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赵括背了两千年的黑锅

Posted 持久战

篇首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 ”纸上谈兵”赵括背了两千年的黑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纸上谈兵”赵括背了两千年的黑锅

鄙人好读历史,可是越读就越是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情绪都是被书上的故事给带进去了。对一些人物事件的判断或许片面,学不到真正的经验教训。 今天我就复盘下个人们很熟悉的、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 叫「 ”长平之战”。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当时的秦国和赵国,主要参战的将领是四个人: 秦国的主帅先是王龁,后来换成白起; 赵国这边先是老将廉颇,后来换成小将赵括。 记住这四个人的名字,这是我们后面理解「 ”长平之战”的重要信息。 过去,我们对长平之战的印象就是四个字——「 ”纸上谈兵”。简单来说,就是面对秦国的大兵压境,赵国的老将廉颇采取固守坚城的办法,打持久战,想把秦军拖垮。秦军打不起持久战,于是就用反间计让赵王临阵换将,让年轻的赵括担任统帅。结果赵括虽然精通兵法,却没有实际经验,主动出击之后中了秦军的埋伏,最后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长平之战的失败,第一责任人是赵括,他不该轻敌出击;第二责任人当然就是赵王,他不该中了秦军的反间计。 这种说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场战争的前前后后仔细看一遍,就会发现事情好像没这么简单。 我们先来讲一下战争过程。 最开始,秦国没打算跟赵国过不去,它的主要目标是韩国。论实力,韩国在当时已经是二三流国家了,所以连战连败,放弃了大片的土地。最可怕的后果是,秦军把韩国切断,把一个叫上党的地方给孤立了。上党是韩国的一个边郡,在今天山西省的东南一带。 战国形势图-赵国 战国形势图——秦国 因为上党这个地方地势很高,所以战略位置重要,号称「 ”天下之脊”,就天下的屋顶的意思,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在没有本国支援的情况下,单凭上党本地军民是没有办法抵抗秦国大军的。按照韩国国君韩桓惠王的意思,你们既然已经孤悬国外,干脆就投降算了。 上党郡所在位置 但是,上党的军民不干,怎么办?正好,赵国就在边上,干脆就投降赵国,也算找了个靠山。这时候,第一个细节出现了,面对上党的投降,赵国内部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是这个便宜不能占,占了会惹祸上身。 第二种意见就说要接受,上党这么大,又是战略要地,还有17座城池。我们平时动用百万大军,经年累月地打,也未必能打下一座城池。这下一次就坐享其成,拿下17个城池,这个便宜为啥不占呢。最后,赵国还是把上党接收了过来。 可是你想,秦国费了那么大功夫,结果却让赵国占了个大便宜,能干吗?所以,秦国大军又杀了回来,主帅就是王龁。这时候,赵国只好兵来将挡,派老将廉颇出马,两军在长平这个地方对峙。 过去我们总是以为,廉颇是百战名将,他出马一定没有问题。但实际情况是,廉颇一开始也是主动出击,可结果却是三战三败,最后只能采取长期防守。 注意,并不是廉颇主动选择了持久战,而是在短兵相接打不过的情况下,被迫转入防守战。 这时候,第二个细节出现了。在流传的版本中,总是说廉颇的做法很明智,因为秦国战线长,运输困难,打不起持久战。就这么拖下去,一定能把秦军拖垮。 但实际的情况是,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富民强,又兴修水利,国力已经远超从前。所以打持久战,最先拖不下去的反倒是赵国,赵国甚至派使者去秦国议和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反间计了。秦国在赵国散布谣言,说我们不怕廉颇,我们就怕赵括。 过去我们总是说,这是赵王太愚蠢了,秦国说啥你就信啥?但是,这事可没那么简单。 首先,早在秦军散布谣言之前,赵王已经对廉颇不满了。不满的原因也很简单,国家已经耗不下去了,你还在这打持久战。也就是说,赵王在议和不成的情况下,就有了速战速决的想法。 只不过廉颇资格老,威信重,赵王一时拿他没有办法而已。被反间计一提醒,他想起来,赵国除了老将廉颇之外,还有一个少年成名的赵括。 于是,不管其他人如何劝诫,赵王还是把廉颇给换了下来。 实际上,赵国最大的失误,不在于换上去的赵括究竟是不是只会「 ”纸上谈兵”。而在于,把廉颇换成赵括这个动作,释放了一个额外信息,就是我赵国要改变战略,主动出击了。 所以秦国这边的部署,不是针对赵括这个人的,而是针对赵军主动出击的这个动作。 你看,秦国先是临阵换将,把白起派到前线替换王龁。注意,这个动作是极度保密的,胆敢泄密的人立即处死。然后,把国内的生力军全部调到前线,这些情况赵括是都不知道的。所以,就在赵括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白起制定的是诱捕计划。 因此,后来的战争过程其实很简单。赵括率领主力主动进攻,白起先是佯装败走,然后切断赵括的后路,把赵军围困了四十天,只等到赵军弹尽粮绝,赵括战死,这场战役才结束。 长平之战 好了,现在我们回到关键的问题,赵军为什么会失败? 通过刚才的叙述就可以发现,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所谓的赵括「 ”纸上谈兵”。而是在整件事情上,赵国根本就没有一个一贯到底的战略目标,赵国做的所有决策都是「 ”应激反应”。 你看,最开始上党一投降,由于平原君赵胜的坚持,赵国就接纳了,以为秦军就算来也只是一场小战役。所以,最开始廉颇只是在长平这个地方做简单的驻守,兵来将挡嘛。所以,身为「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汉代司马迁于《史记》批评平原君「 ”利令智昏”,「 ”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宋代鲍彪注《战国策》谓:「 ”平阳(赵豹)嫁祸之言,岂不易晓,而孝成(赵王)怒之,昏于利之。(平原君赵)胜、禹入而顺旨,以济其欲,不几于一言而丧邦欤?故为邦者以远佞人为急。 后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之后,赵国感觉打不下去,居然主动跑到秦国议和——这就等于告诉秦国,我打不下去了嘛。最后,议和不成,就临阵换将,以至于全军覆没。 你再回过头来看秦国,早在长平之战以前很多年,秦国就做好了随时打全面战争的准备。「 ”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基本的生产力和战斗力,然后先拿下蜀地修筑了都江堰,这些都是秦国的经济保障。而且,秦国随时可以做出全国性的军事动员,为了对付赵括,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被派去前线。 在赵国眼中,长平之战就是一次关于利益的争夺。而在秦国眼中,一城一池皆为死斗。 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战略目标的重要性——目标一旦确定,就雷打不动。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战术动作,都是围绕这个战略目标的,这才有可能成功,就像秦国这样。 而像赵国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所谓的最佳策略,战略目标变来变去,以占便宜开始,以吃大亏结束,那就是必然的了。 顺便说一句,这句成语叫「 ”纸上谈兵”,我们都以为这个成语说的是赵括。可是你想啊,纸是到东汉时期才发明的,战国时候哪有纸呢?可见,赵括这个倒霉蛋,是因为后人反复强化这个故事,才让他背上了这口黑锅。

相关参考

李鸿章陈世美在列 背了千年黑锅的三大历史名人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前行,许多真相都在人云亦云中变了味。那些被你唾骂多年的历史人物中,背着怎样的一个黑锅在地底沉睡?NO.1李鸿章——替罪羔羊,枉背满清黑锅满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满清实际权力的西太...

李鸿章陈世美在列 背了千年黑锅的三大历史名人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前行,许多真相都在人云亦云中变了味。那些被你唾骂多年的历史人物中,背着怎样的一个黑锅在地底沉睡?NO.1李鸿章——替罪羔羊,枉背满清黑锅满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满清实际权力的西太...

他是英雄,但却背黑锅几千年,甚至作为反面教材,遗臭万年

本文主要讲的是赵括,但大家之所以认识他,可能是一个成语故事"纸上谈兵"编入课文里的故事主流上都认为赵括就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之人。《史记》中写道:"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其他的就不多

他是英雄,但却背黑锅几千年,甚至作为反面教材,遗臭万年

本文主要讲的是赵括,但大家之所以认识他,可能是一个成语故事"纸上谈兵"编入课文里的故事主流上都认为赵括就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之人。《史记》中写道:"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其他的就不多

千年一代英将赵括,并非“纸上谈兵”

赵括这个名字千古留名,是因为他给全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的典故。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把他视为生活中的反面教材,拿来警惕自己,做任何事不能“纸上谈兵”。直到这些天,开始恶补我战争史方

纸上谈兵的赵括死后300年才有纸,他为何被黑两千年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这是纸上谈兵的典故,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

李鸿章为历史背了什么黑锅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中办实事最多的人,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电力、电讯、邮政、金融、外贸、铁路、航运、冶金、造船、教育、翻译、出版、海军、兵器等

李鸿章为历史背了什么黑锅

大清国不是大清百姓的,所以李鸿章即使卖国,国民也管不着!大清国也不是李鸿章的,所以那国也不是他想卖就能卖的。大清国是谁的?大家可别跟我说,大清是所有大清国民的。做奴才不能这么自作多情!龚自珍的儿子带领

洋务运动倡导者李鸿章为历史背了什么黑锅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之一,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但是做出这么多贡献的李鸿章却成为了历史罪人,说他是卖国贼?这言论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李鸿章帮谁背了历史的黑鼓

康熙这位皇后为了一己私利 让雍正背了百年黑锅

康熙皇帝一生中有四个皇后,他生前只立过三位皇后,第四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本是一名极普通的妃子,由于她的儿子胤当了皇帝,所以在康熙死后,被尊为皇太后。乌雅氏,满洲正黄旗,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