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曾留下遗言,不让长孙无忌参政,她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Posted 长孙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长孙皇后曾留下遗言,不让长孙无忌参政,她到底出于什么目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长孙皇后曾留下遗言,不让长孙无忌参政,她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在历史上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是一对兄妹,他们俩作为唐太宗最重要的人登台于武德年间。长孙皇后自然是李世民的老婆,在政治危机和生活关照上,都带给李世民最大的安全感,可以说那个时候长孙皇后是最具有贤妻良母姿态的女性政治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爱情也被传为当时的美谈。另外的长孙无忌也是当时的政治高手,在玄武门事变还有军事制度改革上面都带给李世民良好的方向引导,可以说是当时不可或缺的智囊团。按理来说,这对兄妹在李世民身边是最佳拍档,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应该能够在李世民身边获得足够多的权力和地位。 奇怪的遗言 但可惜的是在历史记载中,长孙皇后曾经留下过遗言,那就是她用自己的死亡为代价告诉李世民,千万不要让她的哥哥长孙无忌成为帝国的宰相。这件事情在历史书上面有多种说法,但总的来说长孙皇后似乎在临终之前不希望让自己的哥哥参与政坛。要知道当初长孙无忌的政治才能早就在玄武门事变中已经被展露了出来,而且他的聪明才智与房玄龄杜如晦比较起来丝毫不逊色,更重要的是他是皇亲国戚,是自己人,李世民原本打算让他充当自己谋士集团里面最重要的人物,但没想到长孙皇后居然以死相逼,不让长孙无忌进入到真正的权力中心。 在贞观之治的历史记载中,当年李世民还觉得长孙皇后已经彻底糊涂了,所以还想拒绝,但是长孙皇后甚至在临终之前还用严厉的语气与李世民对话,强烈建议不要让她哥哥进入到政权里面,眼看着长孙皇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李世民迫于无奈,只能放弃了自己这个左右手,使得在后来长孙无忌长达4年的时间里面再也没有参与政治,一直等到李世民去世。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这么厉害的一个长孙无忌,而且还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为什么长孙皇后一定要让李世民罢免长孙无忌的权利呢?他这么做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无辜的长孙无忌 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想不透,有的人还甚至认为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两人有矛盾,就好像他们的大哥长孙安业一样,但其实根据真实的历史记载,长孙无忌他们兄妹俩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双方的关系极为密切,而且都是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人,两人不可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说长孙皇后这么做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帮助她的哥哥。但是如果去掉这个大前提以后,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长孙皇后不让自己的哥哥参与朝政,意味着让他的政治生命提前终结,这对于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生命的丧失,似乎这样对长孙无忌有些不太公平。 另有玄机 后来在研究唐书新说里面的注解时,突然发现,原来长孙皇后之所以那样对长孙无忌,其实是另有原因,正如贞观之治长孙皇后临终之前所说的话,任何一个拥有权力的人都会迷失初心,他站在最高位置的时候,要么会惹得皇帝的猜忌,那么会惹得周围大臣的忌妒,在这样高的位置上他的下场注定不会太好,要么是他变成了坏人,要么是他被当做坏人给处理掉了。其实对比一下后来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长孙无忌在唐太宗去世以后,果不其然就成为了一个超级大牛人,他不仅掌握了太子的废立,而且还成为了挟持皇帝的最强大的文官集团老大,例如后来李治就与他进行长时间的拉锯战,甚至差一点被他都给拉下马了。如果我们真的开启了上帝历史视角的话,就会发现长孙无忌后来果不其然变成了一个恶棍,他差点还颠覆了李唐王朝的天下。 两全的办法 所以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之下,我们再来看长孙皇后当年的举动,其实就是为了保护大唐江山,也是为了保护长孙无忌这个亲爱的哥哥。因为她非常清楚长孙无忌的性格,长孙无忌是一个拥有极强政治欲望的人,虽然他聪明透顶,但是他的忠心仅对于皇帝而言,一旦遇到其他的人的话,他的忠心将会荡然无存,李世民在的时候他会非常老实,李世民不在了,他会拉帮结派对付新的皇帝,甚至还会排除其他才能与他一样的人,包括房玄龄杜如晦。例如当年魏征出山的时候,遭到最大的阻力就是长孙无忌的进攻,他一开始主张杀死魏征,到后来清君侧的时候,都要反咬一口,说魏征要造反,可见长孙无忌这个人,他的政治智慧和政治人品似乎呈现出两种极端相反的属性。 所以说长孙皇后对他这个哥哥实在是太了解了,一旦他掌握了很多的权力后就会变得越来越狂暴,这样的狂暴不仅会有可能威胁到大唐帝国的江山,也有可能会使得长孙无忌踏上一条政治上的不归路。而且长孙皇后在当年玄武门事变前后,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政治事变的恐怖,从最开始她拿着一把宝剑要陪自己的丈夫一起殉情,到后来她亲手送走了唐高祖李渊的那些妃子,她亲眼看到了政治的残酷性,也感受到了一个人在巨大的政治权力面前变成坏人的案例。所以她不希望长孙无忌再踏上这条不归之路,她也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永远的保住江山。 结语 因此当初长孙无忌不进入政坛是对他最好的选择,也是对大唐帝国最好的选择,但可惜的是长孙皇后还是低估了自己的哥哥的野心,他是一个如此骄傲的人,而且他的智慧也不比杜如晦等人差,因此在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不给他权力的时候,他开始在后来搞风搞雨,想尽办法惹得朝廷内部发生动乱,甚至还对房玄龄下手,连续的动荡之中他终于抓到了机会立李治为太子,然后自己成就了政治梦想。但可惜的是,长孙无忌的下场非常的凄惨,被武则天和李治来了一个大杂烩,身败名裂家族满门抄斩,长孙皇后当年的预言最终变成了现实,或许在长孙无忌临终之前还会回想起他妹妹所说的话,但已经来不及了。相关参考
剑三长孙忘情为什么姓燕大侠您好:她身体内所留的血脉,源自于长孙家,在天策府中,至今还有有一营名唤“无忌”,那是她先祖长孙无忌所留下的部队。她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武家后人迫害成为了一个孤儿,幸得一位燕姓的老
...然而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却被高宗的舅舅,当时的宰相长孙无忌阻拦,为什么长孙无忌偏要和武则天过不去呢?是因为他预先识破了武则天的野心?还是另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立谁做皇后,看起来仅仅是高宗的家事,...
...然而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却被高宗的舅舅,当时的宰相长孙无忌阻拦,为什么长孙无忌偏要和武则天过不去呢?是因为他预先识破了武则天的野心?还是另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立谁做皇后,看起来仅仅是高宗的家事,...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
长孙晟是大隋名将,大业五年,长孙晟去世。他的大儿子长孙安业为了独霸家产,耍流氓把年幼的弟弟长孙无忌和八岁的妹妹长孙氏赶出家门。长孙氏,正史上并无明确名字记载,只记载了她的小名叫“观音婢”可怜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659年),唐初大臣,唐朝诗人。字机辅,鲜卑族,河南洛阳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学,有筹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历尚书仆射、司空。诫惧盈满,固辞不许,复拜司徒。贞观十七年,
岑文本和长孙无忌都是唐朝初年有名的大臣,都曾经担任过宰相,在贞观之治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都是国家的栋梁之臣,堪称是一时人杰,那么两人到底谁更出色,谁更受李世民的宠信呢?首先从名声上来看毫无疑问长...
文德皇后和长孙皇后是同一个人吗文德皇后和长孙皇后是同一个人。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
长孙无忌在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争储的时候,认为谁继承皇帝位都是他妹妹文德皇后的亲儿子。谁争赢了,他都是天子元舅,所以长孙无忌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
长孙无忌在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争储的时候,认为谁继承皇帝位都是他妹妹文德皇后的亲儿子。谁争赢了,他都是天子元舅,所以长孙无忌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