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是不想采纳魏延的计谋,就算拿下长安,又怎么守得住

Posted 子午

篇首语: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不是不想采纳魏延的计谋,就算拿下长安,又怎么守得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不是不想采纳魏延的计谋,就算拿下长安,又怎么守得住

诸葛亮一生谨慎,子午谷之谋虽然可算用奇,但在尚未控制陇右的情况下孤军深入魏国重地,兵少不足以对长安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兵多则大军轻入死地,待雍凉陇右关中诸地魏军云集围困,引颈待死而已。魏蜀的实力差距摆在哪里,诸葛亮不敢赌也不能赌,只能出祁山占陇右,厚结羌胡以绝后顾,甚至借羌兵弥补军力上的差距,逐步蚕食魏国领土,若在陇右站稳脚跟,东约孙权,汉中陇右几路齐出,对长安产生包夹之势,何愁长安不易手。再者,占住陇右可以打通雍凉至西域的交易路线,使蜀中特产如蜀锦等物出卖西域以充军资(蜀锦在西域诸国可算厚利奢侈品,魏国就当过蜀锦的二手销售商),还能拥有雍凉良马产地,怎么说都比在子午谷孤注一掷来得强。 魏可以走子午谷,蜀不可以,因为魏可以兵分多路输得起一路,而蜀输不起。蜀的战略是稳扎稳打,即使魏延拿下长安,但郭淮曹真可不是平庸之辈,诸葛亮是无法既保证粮草充足又能如期突破郭淮曹真的防线。而且即使魏延拿下长安,长安周边也绝不会像刘禅那样望风而降。蜀这么容易投降,是因为阿斗时期,刘备嫡系和荆州旧部势力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益州士族派系都只想保留自己的利益,无人主战,而魏不一样,曹魏很大程度依靠着本土士族,互惠互利。 诸葛亮根本不是要打败魏国,因为当时这是不可能之事。但为何诸葛亮三番几次打魏国,原因估计有三,第一,是转化国内的矛盾,以战促和,并可自己在外时锻炼刘禅的能力。第二,练兵,弱小的蜀国,如果不练兵,等到别人大举进攻,可能就会一败涂地。这种能力世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目前强大的美国也只敢找弱者,还拉帮结派不敢一个国家干,也只有诸葛亮有次能力和掌控。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战争,促使魏国内部矛盾的激化,特别是司马与曹氏的权力争夺,从而出现既往设想的情况有变的目的。可惜这个计划是实现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没有司马懿寿命长。诸葛亮是长期战略的大家,体现在军、政和经济方面,不是一般宵小可以理解的。 诸葛亮是战略家,原本的设想是坐拥益州荆州两地,待天下有变再图进取。失去了荆州以后,益州一地不足以成为战略基地,必须重新拥有地盘,所以目标是凉州。诸葛亮看似攻打长安,其实只为了占领凉州,这才是最高战略目的。魏延没有看懂,从军事的角度提出的策略,当然会被否决,攻占长安并不会为占领凉州带来多大收益,而且5000人无论是攻还是守都极为困难,一旦失败损失的可是蜀国仅有的精兵。诸葛亮当然不会同意。诸葛亮走祁山道是因为诸葛亮的目标是凉州,而不是长安。就蜀国当时的兵力加上补给困难,想拿下长安是不现实的,只有先拿下凉州,以凉州为跳板进攻长安,当时的凉州富庶,出悍兵战马,可惜街亭丢了,没能实现战略构想。不是诸葛亮无能,诸葛亮是战略家,才能毋庸置疑,三分天下便是出自诸葛之手,可见诸葛亮的才能,诸葛亮的格局很大。 子午谷赢了也没用,地图看懂了都知道,瞅瞅左三路还有西北都是谁,如果时间推到马超跟曹操打架的时候还好,现在打过去也白费补给都没有。魏延走的是跟庞统一样的取死之路,魏延一赌出不出的去,二赌长安拿不拿下来,这个还是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最主要的在第三赌诸葛亮能出西北大军逼入长安形成敌包魏,亮包敌的局势,但是那时候曹魏北方兵力也就到了再包住诸葛亮, 不论输赢蜀汉也经不起这么折腾。诸葛不是不用魏延的计谋,而是曹魏并不是一个靠子午谷奇谋就能灭掉的,蜀汉根本无力推翻曹魏政权,诸葛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诸葛采取了以攻为守的战略思想,以攻为守主要目的是守,他知道攻一定不会有多大成功,但是必须攻。 战略目标是西安子午谷奇谋可以搏一下,如果是整个关中的话可能性很小,只要在关中陷入鏖战后勤跟不上就是死路一条,从图上看依靠那几条小道想保障后勤不太可能,赞成子午谷的大都是看到阴平偷袭成功,还是有所区别的,偷渡阴平可是直插蜀汉心脏成都,西安不是曹魏的国都,效果差的不是一点点。其实诸葛亮作为一军统帅,知道根本打不赢魏国。出祁山是为力陇西诸郡,而按魏延所说的奇谋是和魏军拼命,就算拿下长安面对魏国40-50万大军根本没有胜算,就算赢了还有吴国,诸葛亮是看全局!魏延是看局部没有谁对谁错,诸葛亮只是以攻为守为蜀汉续命,所以只想占领陇西以陇西之力防御消耗魏,何况陇西可以培养骑兵,待天下有变才能席卷华夏。 小编认为:演义里把蜀国写的强大了,其实蜀国当时是最弱小的。当初诸葛亮设计的是做拥荆州,益州,休养生息,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天下可得。但是关羽丢了荆州以后。局面就变了。东吴有坐拥两州。而西蜀只有一个州的地盘,难以长期养重兵。其实那个时候开始西蜀就已经没有争夺天下的资本了。这个时候诸葛亮的出兵只是为了搅乱天下,让西蜀续命而已。奈何东吴并没有觉得西蜀出兵是天下有变的机会。所以诸葛亮也只能是个悲情英雄了。诸葛虽然不是将略之才,但也不是军事庸才,之所以诸葛不听魏延的子午谷谋略,是因为蜀汉不是进取之地,曹魏也不是速亡之国,诸葛之所以要出兵祁山就是因为蜀国弱小,要以攻为守,其实他自己早就知道打不赢,只是为了先帝遗志,不得不做的,个中滋味没人能懂,不是他不采纳魏延的计谋,而是他们不知道,也没办法让他们知道。

相关参考

三国史上子午谷奇谋是什么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

诸葛亮如何错过消灭曹操最佳机会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三国中比较有争议的人物,被孔明说有反骨,死前还在算计人家,其实从刘备入川开始,魏延是少数得到刘备和诸葛亮同时赏识的将领,魏延也不负众望,将汉中守的固若金汤,子午谷奇谋更是直观的反应了,魏延的军事

诸葛亮为何不同意魏延突袭长安

诸葛亮是一个大才,他对时局的分析能力非常强。刘备三顾茅庐之时,他尚未出山,便定了三分天下之计;荆州投降曹操,他又力劝刘备火并刘琮;遭到拒绝后,他孤身出使东吴,力劝孙权联刘抗曹,等等。可是这样一个奇才,

如果诸葛亮听魏延建议,兵发子午谷偷袭长安,蜀国会一统天下吗?

如果诸葛亮听魏延建议,兵发子午谷偷袭长安,蜀国会一统天下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时期诞生了非常多的英雄豪杰,天下三分,群雄并起,魏蜀吴三个国家将领、军师的碰撞,也让后人见识到了他

诸葛亮遗计除掉魏延,为何一定要选择马岱动手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物的行为、处事风格,会出现突变。例如庞统助刘备取西川之时,劝说刘备不要因为太过仁慈,而错失良机,结果刘备为即将拿下益州而高兴时,他却指责刘备以攻伐为乐,非仁者之兵

如果诸葛亮让姜维守街亭,是否能守得住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起大军攻伐魏国。史称第一次诸葛亮北伐。第1次北伐诸葛亮的蜀汉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由于进攻迅速,并且在斜谷部下疑兵牵制曹真的兵力,魏国并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导致西线战场连连失利

吴蜀联军为什么没有在赤壁之战后拿下襄阳

不是不拿,是拿不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即两军对垒和攻城之战是两码事。赤壁之战时,曹军与孙刘联军对垒与赤壁,双方之间的缓冲就是中间的长江,跨过长江就是短兵相接,如果计谋正确,加之主帅有勇有谋,则

《三国演义》小说,如果换王平去守街亭能守得住吗

失街亭所处的汗青时期!公元228年,诸葛亮为了实现"北定华夏,兴复汉室"的大业,亲率大军北伐魏国,攻打祁山。诸葛亮派参军马谡"督诸军在前,与A战于街亭"。为什么不克用王平?王平(?-248年),字子均

揭秘诸葛亮没用“子午奇计”是对是错

魏延是一位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军事奇才,却受到诸葛亮的质疑和压抑。后来诸葛亮也没有采纳魏延所提的“子午奇计”,这一举措对蜀汉的政局来讲到底是对还是错呢?网络配图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