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为何被称为国耻

Posted 琉球

篇首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甲午战争为何被称为国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甲午战争为何被称为国耻

这次战争的起因不过是一个外交事件,战争的本质是就是中国和日本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 朝鲜是清朝的属国,日本想要争夺它就是为了扩张原材料产地、掠夺资源,用来供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 中国是陆地大国,历来是传统的东亚霸主,日本在跟这个古老的东亚霸主掰手腕之前,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信心。 所以,日本先首先对中国的另一个属国琉球下手,对当时的清政府进行试探,看看清王朝对此有什么样的反应。 (琉球位置) 1871年12月,琉球国一渔船在海上遇飓风漂至台湾,与当地高山族居民发生冲突,54名琉球渔民被杀。日本借此宣称琉球渔民为日本管属之民,派遣日军3000人于1874年5月在台湾南部登陆,发动侵台战争。 清政府一面与日本交涉,一面命令军队赴台,布置防务。1874年10月31日,清政府在英、美、法等国的压力下,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北京条约》,承认日本侵台是「 ”保民义举”,也就是放弃对琉球的宗主权,承认日本是琉球的宗主国的意思。 这件事本来纯属中国内部事务,与日本没有任何关。但日本的这一招「 ”投石问路”,清王朝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应。 (《中日北京条约》签约) 1874年,先是清政府放弃宗主权,1875年,日本再迫令琉球自己断绝自1372年(明洪武十五年)同中国建立的宗藩关系。 琉球人拒绝,并且不断派人向清政府求援、向驻东京的各国驻日公使求救,清朝也派出驻日公使何如璋与日方交涉。 1879年 3月,日本悍然出动600余人的军队占领了琉球的首里城,琉球抵挡不住,又派了一个使臣,跪在李鸿章的衙门口,请求清朝出兵相助。清国是宗主国,救琉球是天经地义,但是李鸿章不去,清国也不去。 清政府为什么不去?一是自乾隆时代以来,清政府视海外为蛮荒之地,视属国为外化生番,视海外中国人为叛徒的缘故;第二个原因就很简单了,就是怕了。 清政府害怕,它不敢出兵,所以请求了一个退休的美国总统格兰特去调解。格兰特是美国的一个内战英雄,他一看清国是这样的一个立场,于是装模作样地去了清国一趟,去了日本一趟,然后「 ”调解失败”回国去了。 (李鸿章与格兰特) 他回国时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也就一句话,「 ”中国大害在一弱字,国家譬如人身,人身一弱则百病来侵,一强则外邪不入。”他的一个助手为这一句话专门做了一个解释。 「 ”中国若不自强,外人必定侮之。在日本人心中,每视中国懦弱,既然中国无时无刻都让他看不起,那他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的。 日本不但认为琉球可并,台湾亦可并,各府各属地,无不可动兵侵占,中国不过笔墨口舌之物而已!中国欲与日本和好,不在条约而在自强。中国之大害,在弱。如若中国强大,谁能侮之?” 但是李鸿章和清政府没有听得进去。 同年4月4日,琉球国王被囚禁于东京,日本向国内外宣布「 ”废琉置县”,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 当时的驻日外交官何汝章也从日本给清庭上奏折。 「 ”日人志在灭球,以阻贡发端,臣与日本当局论理数月,彼一味恃蛮,置之不答,甚至发令琉球改县,其轻视我国无理已极,义难坐视,今乘其国势未定,兵力未足,急与争衡,犹尚可及。 若为息事,隐忍迁就,阻贡不已,必灭琉球,琉球既灭,必掠朝鲜。虽让一琉球,未见其果能息事也”。 何如璋是我国早期杰出的外交家,为第一任驻日公使,笃邦交,争国权。驻日调解琉球之后四年,都在日本悉心查访他们的民情政俗,深入考察日本明治维新来寻求强国之道。 (以何如璋为首的驻日使团合影) 何如璋认为,日本为了开国,债台高筑,根本没有钱去买军火,海军也特别少,就几千人,几条破船。 北洋水师大有胜算,此时出兵,是为上策;如果不出兵,也要派军舰去威慑它,是为中策;实在不行,就依靠国际公约,与日本谈判,请求各国大使一起追究日本的责任,此为下策。 何如璋又给李鸿章致信,「 ”阻贡不巳,必灭琉球,琉球既灭,次及朝鲜。。。让一琉球,边衅究不能免。。。他时日本一强,资以船炮,扰我边陲,台澎之间,将求一夕之安不可得。是为台湾计,今日争之患犹纾,今日弃之患更深也。口舌相从,恐无了局。” 好个口舌相从,恐无了局!但清政府以及李鸿章都没有听得进去,并且还将大肆发表此言论的何如璋解职了,他们最终选择了一个下策——谈判。 清朝的软弱,就此失去了将日本扼杀在摇蓝里的机会,而李鸿章作为国之重臣,仍然没有发挥他的力量来影响朝庭的决策。 其实1876年的谈判早已谈崩,李鸿章问日本使臣为何违反国际条约。 日本使臣便回答道:「 ”条约有什么用?国家之间就看谁强谁弱,不必履行条约。” 日本已经明确表示拒绝谈判,如果不能用军事力量将日本打回谈判桌上来,他能跟你谈吗?如此一厢情愿,意欲为何啊? (李鸿章) 1875年,日本逼迫琉球;1876年,格兰特调解失败;1877年琉球被迫断绝与清国的法理关系,转而向日本进贡;1879年,琉球国王被掳往东京,日本改琉球为冲绳县。至此,甲午海战之前的一段外交冲突告一段落,清庭大败而归。 日本吞并琉球之后,并没有停止其扩张的脚步,为此还制定了所谓「 ”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变为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 ”大陆政策”。 此时的古老中国通过了洋务运动自救,虽有回光返照之嫌,但不代表着军队没有一战之力,相反的仍有相当大的胜算。在此期间的1884年, 袁世凯就曾经率领清军在朝鲜击败了日军。 到了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求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由此引爆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大败。 日本先是对通过侵台战争对琉球下手,然后再染指朝鲜半岛,因此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战争规模放在历朝历代都不算大,但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清政府承认了失败。 原因不是被人打败了,而是被人吓败了。 为什么要说「 ”甲午战争”是国耻,就是这个原因。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一个传统的东亚霸主,竟然被一个弹丸岛国吓败了,这就是最耻辱的地方。 甲午战争先是日军在朝鲜不断逼迫清国,因此在清庭中形成了以光绪帝、户部尚书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她的六十大寿被战争干扰、李鸿章也是为了保存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就此形成了主和派,两派互相扯皮 ,僵持不下。 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丰海击沉清国的运兵船「 ”高升号”,直接把巴掌甩到了「 ”主和派”的脸上,这反而促成了主和派与主战派达成了共识,清庭被迫应战,甲午战争由此打响。 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 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清军在陆战是先小胜,后一路跑,一直跑。 而北洋水师护送4000余名入朝援军到朝鲜返航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遭遇日军阻截,又爆发了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图)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叡、赤城、西京丸号诸舰,北洋舰队中扬威、超勇二舰亦受重创,看似旗鼓相当,但清国先是不敢打后被迫应战,被迫应战中又带着期望的谈判,从而日军却牢牢掌控着战局的主动权。 从战术上讲,战争第一阶段中,清军仍然具有胜算。如果海军直接攻击日本本土,陆军坚守朝鲜、平壤,海军攻击日本之后,回师偷袭日本海军舰队,就此可以将日本联合舰队歼灭在中国的东海上。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 朝鲜全部丢失后,日本攻击辽东、大连、旅顺,战机又一次出现。旅顺地势险要,而清军布署的工事也非常强大。 如果这个时候,陆军守住阵地,北洋水师出击,绕过山东半岛,进入大连湾,水陆夹击,仍然具有消灭日军的机会。 然而,两万五千日军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李鸿章一心要保旅顺港,清军便没有在此处设防。 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二天,清军竟坐视不问,只有当地的农民自发抗击日本军,暂时拖住了日军的行动。1894年11月22日,旅顺陷落。 第三阶段:1895年1月20到1895年3月17日,最后一战,威海卫之战。 当日本攻击大连的时候,北洋水师如乌龟晒背,卧在山东不动。一直等日本陆军攻下大连,绕过山东半岛,反而来了个「 ”水陆夹击”,北洋水师全灭。 (日军水陆夹击威海卫) 日军叫嚣,扬言要直捣北京,要让清朝皇帝「 ”面缚乞降”。如果这个时候把日本放进关内,在北京城下打。 坚守北京城,等待全国的勤王之师,还可以把日军消灭在华北地区。但三次机会,清政府一次机会都没有抓住。 日军扬言要阵前活捉皇帝,本乃狂妄之语,日本千里来战,补给怎么办,物资怎么办?日本国力有限,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进一步加重了日本普通人民的负担,自1894年底以来,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暴动,社会动荡不安。 况且,日本人口四千万,中国人口四万万,如果要决战到底,仅靠沿途的老百姓,就可以完全解决掉日军的战斗力,它还能到达北京城下吗? 但这个时候,以旗人特权为代表的清政府暴露了其「 ”软弱自卑”的特性,一来是怕占领了辽东的日本人撬了他们的祖坟。二来是他们不敢相信汉人,不敢相信民众。 但是它们好像忘记了日军登陆旅顺时的十二天里,当地的农民就已经自发抗击日本军队了呢! 甲午战争之后,由于《马关条约》太过于苛刻,很多国人都不愿意和,希望政府不和,迁都再战,但是清政府怕了,而作为国之重臣的李鸿章也不愿意再战。 李鸿章,一生每每以「 ”裱糊匠”的身份怡然自得,但是在当时,一个留美的洋务要员举报,李鸿章也是一个大贪官,他贪污了大量的银子。 御史安维峻也弹劾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之前,将1500万两白银交给日本某商号经营,投到了日本的茶庄与银矿业,这也是他为什么急急忙忙签合约的原因。 据李鸿章的《分家合同》、《李氏积善堂房地产契约集》李鸿章的资产仅是不动产和外国公司的股票就超过4000万两。故有「 ”宰相合肥(李鸿章)天下瘦,司家常熟(翁同龢)世间荒”的说法。 历史的真相骗不了人,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李鸿章就是满清第二大贪官,贪腐金额仅次于和珅,不要再讲什么孤证了,封建官僚大都这个特性。不光李鸿章贪腐,翁同龢也一样,慈禧更是挪用军费,一帮私心作祟,贪赃枉法,威福自用窝里横的人怎么可能带领中国走向胜利呢? 电视剧《亮剑》里有一句话说得好——「 ”逢敌必亮剑”,而清庭之败,也是心败,没打之前自已就败了! 资料来自:《清史稿》、李鸿章《分家合同》、《李氏积善堂房地产契约集》、《李鸿章与淮军》、《李傅相历聘欧美记》、《日清战争实记》

相关参考

以甲午战争为主题,写一篇勿忘国耻的作文

今年是农历甲午年,120年前的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偷袭了护送所雇英国运兵船赴朝的清北洋舰队军舰,打响了甲午战争的第一炮。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曾经的东洋小国日本,战胜了“老大帝国”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手抄报,要图,不要百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我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就利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把地大物博的中国当作一块肥肉争

为何秦始皇被称为暴君

为何秦始皇被称为暴君?现在却被很多人称赞,他的远见让人佩服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非常有能力的君主,虽然说这些君主也是通过战争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的,但是相比较其他的君主来说,他们对于国家的贡献更大,就比如说接

民国时制作的“国耻地图”,清朝到底丢了多少领土

为鼓励国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1928年河北省工商厅绘制了一副国耻地图,上面展现了中国所有被外国侵占的领土。一、外东北清初,沙俄占领黑龙江流域大片土地。三藩叛乱、准噶尔东侵使得清朝无暇北顾,两次击败侵

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为何不指挥淮海战役

原标题: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为何不指挥淮海战役白崇禧是桂系军阀的代表人物,和李宗仁被合称为“李白”,对于白崇禧的经历,史料上并没有记载很多,不过他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曾经多次取得胜利,被人们称为“

牢记历史圆梦中华班会

1.100国耻圆梦中华牢记历史开学第一课班会,感受100字,不要多,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

为何说越南北部是古代中国丢失的唯一一块核心疆域

由于古代农耕民族的特性,以及近代以来所受的国耻,中国人对于「”土地”是非常看重的,版图的大小往往被作为评判国力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正所谓「”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经过数千年的你来我往,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作文

1.【求‘爱我中华,铭记历史’的作文800~1000字的,不要重复的,】铭记历史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史诗.在这部史诗里,充满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自豪、屈辱、敬佩、景仰和快乐……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作文100字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徜徉在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往返时,当你们沉醉在浩瀚的书山学海,刻苦攻读时,当你们享用着丰盛的美味佳肴,尽享天伦时,蓦然回首,是否记得,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国的舞台上上演着怎样的一幕壮

揭秘圆明园150年家仇与国耻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俯瞰。图/华盖从家仇到国恨昔日帝国的荣耀,沦为皇室的疮疤。而在随后百余年间,它唤醒了士大夫的家国之痛,革新人士的国家之耻,知识精英的文化自豪,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伤心之遗迹”。当英法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