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也能世代传承
Posted 宦官
篇首语: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宦官也能世代传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宦官也能世代传承
看到这个题目您可能会笑,这宦官连作为男人最基本的生育能力都没有(宦官无后,所以在皇帝看来他们私心要比文官们少得多,所以皇帝会经常把宦官们引入权力场来打击权柄过大的文官集团),这些人还形成家族,还世家大族,没开玩笑吧? (唐朝中后期,这些太监不但成了气候,而且还形成了家族世代传承) 您还别笑,在唐朝时期真出现了这么一次反常情况,朝廷上不但出现了绵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宦官家族,而且这些人身兼要职,势力遍及中央和地方,个别牛逼的甚至能够行废立之事!这就很奇怪了,宦官不是不能生孩子么,为什么唐朝的宦官能够做到权力和家庭两者兼得,他们的子孙后代是怎么来的? (宦官一样对家庭充满向往,在唐朝时期宦官可以娶妻,明朝宦官则和宫女结成对食) 虽然宦官们身体有残缺,但他们同样也向往着有妻子、孩子的温馨家庭生活,不过现在已经没这个能力了,于是宦官们想出了另一招来曲线救国,妻子照样娶,再通过收养儿女,不也能组成家庭吗?虽然这个家庭是形式上的,双方也并没有血缘关系,但终究也算是个家庭吧,自己好歹也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了! (赵高竟然有女婿,说明他应该也有收养女儿) 其实从秦汉时期开始,宦官养儿女就已经见于史册,比如说宦官赵高有女婿阎乐,曹腾收养了同族的曹嵩为子。不过由于曹嵩不是宦官,所以只能继承曹腾的爵位但不能继承其宫廷权力。《魏书·阉宦传》中就多次提到宦官们收养子孙延绵后代的记录,比如说仇洛齐收养仇俨为子;王琚养子早死,他的爵位由自己的孙子王盖海继承;赵黑收养了族弟赵奴的第四个儿子为养子来继承爵位。北魏时期的宦官们极受皇帝看重,所以他们的爵位都极高。上面介绍的这几个都是公爵以上,有两个甚至还是王爵!一般领养人选也在亲戚、族人中选取,而且收养数量有限(一般也就一个),这些养子多数都不是宦官,长大后只能继承宦官们的爵位,但这爵位没有实权,所以不能够形成所谓的宦官世家。 (从高力士开始,宦官的地位开始大幅上升) 到了风气开放的唐朝,宦官娶妻成了家常便饭的事儿,虽然宦官们也收养子女,但通常数目也就一两个并不泛滥(比如说高力士的父亲高延福就是个宦官,但也只收养他一个儿子)。毕竟这一时期宦官们在朝政上的作用和影响力并不显著,除了高力士这种权势显赫的大宦官,其他宦官不过只是君主面前的弄臣而已,收养这么多孩子反而显得扎眼。 (早年的唐德宗倒也想励精图治来着,但藩镇不允许,所以德宗又开始走上了宠幸宦官的老路) 但从玄宗后期开始,形势陡然一变,随着宦官地位的上升,他们的养子也多了起来。所以皇帝们看着宦官的养子黑压压一大堆,自己的子嗣则少得可怜,感觉「 ”亚历山大”。你个宦官要这么多儿子干嘛,又不是亲生的!于是唐德宗在贞元七年下了一道圣旨,规定宦官「 ”内侍五品以上,许养一子,仍以同姓者,初养日不得过十岁”。 德宗皇帝刚继位时倒也想雄起一把,重振大唐声望,可是被藩镇接二连三的收拾了一顿后,德宗认清了现实,这些藩镇靠不住,于是又转向了重用宦官的老路。所以宦官蓄养子女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更加猖獗。不论官职高低,宦官们都收养了许多孩子,比如说大宦官仇士良有五个养子,宦官杨复光有几十个养子,他的兄弟杨复恭甚至有六百个养子! 就算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收养几个也应该够了吧,杨复恭你收养六百个想要干嘛?而且这些养子成分还颇有不同,这些人有的是宦官,有的则是武将或文官,这又是个什么情况? (不得不说,晚唐的宦官权势的确巨大,他们不但掌握了中央政权,甚至还控制了禁军) 首先宦官收养宦官,这种养父子关系构建了无血缘、有传承的宦官家族,他们世代掌控宫廷高级职位,这些宦官家族往往能够维系三代以上。咱们随便数数就是一大堆:杨延祚、杨志廉、杨钦义、杨玄翼、杨复恭到杨守贞六代人担任枢密使(这是宦官最高政治统帅,相当于是宰相了!),有五人任神策中尉,掌握禁军兵权(这可是宦官最高军事统帅,同时也是唐王朝中央军统帅)。如此赫赫权势简直能和四世三公的袁绍家族相媲美了!除了杨姓家族,还有以仇上客、仇奉诠、仇文晟、仇士良相传承的仇姓家族,一门五代都是宦官,仇士良更是曾经「 ”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余年”,连皇帝都拿他没办法。再比如说六朝元老梁守谦,这个老太监掌控朝政长达二十年之久,他也出身于绵延六代的宦官世家。除此之外还有以刘宏规、刘行深、刘遵礼为代表的刘姓家族,以吐突承璀、吐突士哗、吐突士昕为代表的吐突家族,以西门珍、西门去奢、西门季玄、西门匡苑、西门思恭、西门重遂为代表的西门家族。 对于宦官们来说,他们要收养孩子比起正常的繁衍后代要快而且方便得多,随手一招呼啦啦都能当养子,所以宦官家族也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如果说收养小宦官是保证宦官家族的权势,勉强还有一些家庭意味,那么收养武将直接导致了宦官家族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鱼朝恩就收了不少地方武将为自己的养子) 与收养小宦官不同,宦官的武将养子数量动辄可以达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想想也对,如果每个大太监都收养几十个小宦官,宫里的宦官也不够分的吧!所以这些宦官的养子们大多数都是武将文官),这样既可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提高自己在宫中的政治地位,又可以通过养子来遥控地方军事。而外藩将领也十分热衷于成为太监养子(因为他们也需要在朝廷中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靠山)。比如说鲜卑人尚可狐,他跟随安禄山和史思明造反,随后又归顺朝廷,成为了大太监鱼朝恩的养子。刚刚向大家介绍的有六百个养子的杨复恭,他的养子中为节度使、州刺史的很多,另有养子六百人,在各地担任监军。他的兄弟杨复光养子没有这么多,但也有数十人在地方担任军政长官。 (马公度妻王氏墓志铭详细介绍了宦官们是如何联姻的) 既然形成了家族,宦官们之间还盛行起了互相联姻。这些阉人不但玩起了世家大族联姻这一套,而且还要更得心应手。这种所谓的联姻显示出强烈的政治因素,所谓的婚姻并没有爱情的基础,宦官们也并不看重妻子的性格容貌,只不过是贪恋女方家族的权势而已,所以这种联姻只不过是宦官用来维系和扩充家族势力的手段。 比如说杨氏家族的第二代杨志廉的老婆,就是大宦官刘守志的养女,杨志廉的哥哥杨惟良的养女又嫁给了大宦官、神策军副使刘润。杨家通过和大宦官们联姻逐渐发迹。 仇士良的叔叔仇文义的夫人王氏出身于宦官世家王家。王家一门四代都是高级太监,尤其是王夫人的哥哥王元宥,这个老太监出将入相,在宣宗时期就担任了枢密使,随后又升职为右神策军中尉,掌握禁军兵权,所以史称「 ”惟仇氏、王氏,家声赫弈,枝派蝉联,世嗣忠贞,共建勋绩。”这「 ”世嗣忠贞,共建勋绩”当然是没节操的文人捧臭脚,但仇氏、王氏通过联姻共同扩大影响力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仇文义有六个养女,有五个都嫁给了其他的宦官家族。 王元宥的二女儿嫁给了另一个太监马公度,马太监官至左领军卫上将军、知内侍省事,而且在凤翔担任监军。马公度有七个养子,其中六个都是宦官,个个身份地位不凡。 所以您看看,这仇家、王家和马家就通过联姻紧密团结在一起,其势力盘根错节,形成了「 ”枝派蝉联”、「 ”亲党胶固”的局面,使宦官的势力更加膨胀,专权擅政。但宦官联姻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真正可怜的是这些无辜的女子,身为宦官的养女,她们的未来就是嫁给其他的宦官,没有疼爱自己的丈夫,更无法生下可爱的孩子,这种联姻制度毫无疑问是对这些健全的,向往爱情的女子的极大摧残。 (由于藩镇尾大不掉,皇帝只能寄希望于宦官,他们作为监军前往各地) 宦官,作为君主的奴才在历代都是被人看不起的,但到了晚唐时期这些太监们竟然发展成了世家大族,这就和唐朝中后期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玄宗时期宦官迎来了第一次发迹,皇帝给予地方节度使极大的权力,同时也派遣宦官前往地方上充当监军。安史之乱爆发后,藩镇尾大不掉,朝廷为了抑制日渐强大的藩镇势力,更频繁的派遣宦官前去监视。文官武将靠不住,皇帝能够相信的就只有和自己荣辱一体的宦官了,所以宦官们不但被赋予了强大的政治权力。这些宦官还渗透到了中央和地方的军事系统,宦官们掌握了中央禁军,在地方上宦官们通过充当监军或收养养子来掌握军队。在镇压黄巢起义中宦官也起了了重要的作用,太监杨复光成为了唐朝军队的总指挥,他诱反了黄巢手下大将朱温,并收复了长安。 (朱温是一个野蛮的破坏者,他在终结大唐的同时也终结了太监们的前途)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宦官们才在晚唐兴风作浪,玩弄朝政,甚至废立皇帝有如儿戏。不过宦官们忘记了他们的权势全都建立在李唐王朝的基础之上,当大唐国运日渐衰退,这些不可一世的太监惊恐的发现他们的掌控力已经越来越小。各地掌握实权者对他们这些阉人不屑一顾,连皇帝说话都不好使了,谁还听你们这些玩意儿?二流子出身的朱温甚至在凤翔城下一口气杀了七百多个宦官。而当李唐王朝走向倒计时,宦官们也只能无奈的跟随着大唐一起陪葬,之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能出现所谓的宦官世家。 (李克用的义子们,著名的十三太保) 不过这种养子之风却影响深远,很多军阀有样学样的收养子女来扩大势力。比如说唐末的王建曾经当过太监田令孜的养子,他自己还收养了四十多个养子。朱温自己有养子朱友文、朱友谦、朱友恭等。最典型的当然是晋王李克用啦,他的养子们号称「 ”十三太保”(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也颇有体现)。不过这些养子之间毫无手足亲情可言,为了权势他们互相征伐、残杀。 平心而论,宦官们收养儿女也是变相的满足对家庭的渴望和需求,能够老了以后有人送终,这点我们理解。但这种「 ”父子之情”在卷入了政治后不断的变化,最终却变成了他们排斥异己,玩弄朝政的工具,真是可悲可叹! 作者:胡羽相关参考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三十一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第九名武功:降龙十八掌-萧峰天下第一掌法即正宗降龙十八掌,乃丐帮历代镇帮神技。在北宋年间本为二十八掌,由萧峰去繁就简,将二十八掌减了十掌,成为降龙十八掌,由义弟灵鹫宫虚竹子代传,由此世代传承。到南宋末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通过多年战争,终于统一了天下。他怀着胜利者的喜悦,称自己为始皇帝,要将开创的江山传承千秋万代。但他没有料到的是,一个宦官竟然搅动起一场政治风暴——赵高主谋发动的沙丘政变,不仅
宦官也能做皇帝曹操祖父曹腾的一生:汉顺帝即位后,曹腾被升为中常侍,曹腾死后由子曹嵩嗣为侯,曹操是他的孙子,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被追尊为高皇帝。 曹操祖父曹腾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追尊其高祖曹腾为高
中国有个姓氏,人口达700万,不被列入《百家姓》,你身边一定有
如果要说起中国的姓氏文化,那真的十分源远流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它是一个家族的象征,也是世代传承的标志。当一个人冠上了你的姓氏,你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也是一种关系的最好证明,比如古代女子嫁给男子之
为什么纣王也能被封神?难道说姜子牙老糊涂了吗 喜欢看封神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最后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那个荒淫无道的商纣王被封天喜星。很多伙伴就不理解了,纣王做尽坏事,怎么能被封神呢?不是应该下地狱的
今天,很多人都会唱《小白杨》这首歌:「”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丢开这歌背后感人的故事,一些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人格化的比
朱元璋最痛恨的一個姓氏,男子世代為奴,女子世代為婢,逼的後人只好改姓
我們有一本記錄全國姓氏的文獻,叫《百家姓》,然而全國卻不止100個姓氏,有個別姓氏由於人群實在太小,所以並未統計到冊。這些姓氏中,有這麼一個姓,在明朝的時候卻是一個禁姓,朱元璋對他的討厭程度已經到了下
曹操麾下猛将如云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招揽天下人才本版文字:钟葵(除署名外)无论什么时候,会否用人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汉末三国时期,不懂用人艺术的公孙瓒、袁绍、袁术、刘表、刘璋等豪杰均以失败告终,只有深谙
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后宫的嫔妃,我国古代的皇帝就此发明了“阉割”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进宫伺候自己女人的太监染指她们。众所周知,在古代一般能够接近皇室家属的男性有这三类,第一种就是皇室自家人,第二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