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者,务以厚德为根,仁心为本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治世者,务以厚德为根,仁心为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治世者,务以厚德为根,仁心为本
作为千古圣贤的孔子一生除了学问渊博,思想过人之外,还极为眷顾苍生,忧国忧民。 他主张的为政者要有仁心厚德的这种思想,可谓历久弥新,震古烁今。 一、 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访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热情地对子夏说:「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该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叮嘱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表示一定要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 《道德经》中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烹小鱼一样,应该遵循一道一道的工序来,时间不到,火候不到,鱼是做不熟的。 孔子无疑是一位大智者,他深知治理国家应遵守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 如果急功近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目光短浅,贪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世是一个渐行渐进的过程,切忌急于求成。 二、 况钟,字伯律,明朝人,况钟在苏州任知府时,直接减轻官粮,实行折征的办法减轻百姓负担。 同时,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注意清理冤狱,为民申冤。 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 经他审理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创办学校,推荐贤才等好事。 况钟任职十三年间,获得了百姓的广泛拥戴和赞誉,最后,况钟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任上。 唐朝的魏征一生以敢直言劝谏而流芳百世,他曾向唐太宗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唐太宗的奏疏有十一件。 一生的谏诤多达「 ”数十万余言”,而他提的这些建议唐太宗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他二人的君臣关系千百年来被传为美谈,二人和群臣一起开启了贞观之治,使得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 举直错诸枉,愿意把直的东西放到弯曲的东西上面,弯曲的东西就自然变直了。 也可以引申为人才选准用好了,就能促进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反之,则会加速国家民族的腐朽灭亡。 所以说执政者的素质如何,对于德政的实施关系很大。 孔子认为要举贤任能,要选举一些品行正直的人来推行德政。 诸葛亮也在《出师表》中说国家要兴盛就必须「 ”亲贤臣,远小人”。 治世要任用刚正不阿的人,才能维护正义,才能服众,才能赢得民心,才能实现国家的河清海晏,繁荣昌盛。 三、 有一天,季康子问孔子:「 ”可以让子路,子贡,冉求他们三人治理政事吗?” 孔子回答说:「 ”子路勇敢果断,子贡学问通达,思想灵活,善于变通,冉求多才多艺,他们都可以啊”。 这三个人性格,禀赋,才能多么不同啊,而且关键是他们又都有各自的缺点:子路有勇无谋,子贡喜欢议论别人,冉求有点沉湎技艺,但是孔子认为他们都照样可以去治理政事。 这就是孔子,如此的懂人性,如此能包容别人的缺点。 他明白人都不会十全十美,最重要的是根据一个人的优点找到与之相应的合适职位,然后任其把长处发挥到极致,这就是用人如器,扬长避短。 治世需要丰富的心灵,需要胸怀坦荡,心底无私的伯乐去做到「 ”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使一个国家呈现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盛世景象。 治世者,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务以厚德为根,仁心为本,舍私取义,俯仰无愧于良知,不为扬名于世,只求留得清气满乾坤。相关参考
我发现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是沉默,是沉着,是安静,却不是什么言语。沉默代表着踏实、默默地、毫无声响地做着事情,这样才有可能成功。而非终日大声大喊、大吵大闹地告诉别人自己在做着什么。其实,自己什么也
季羡林:智者永,忍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先生的一生,用他的话说,是“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越老工作干得越多
自强不息事例:1、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
爱新觉罗恒泰字画价格,爱新觉罗恒凯字画值多少钱这个五寸的厚德载
爱新觉罗恒凯字画值多少钱这个五寸的厚德载物六尺的大概价格在50万左右,五尺的也得有四十多万吧爱新觉罗桓毅书法价格每平尺多少钱爱新觉罗家族,是清朝皇室家族。标准的爱新觉罗桓毅应该这样写“爱新觉罗·桓毅”
“山有橋鬆,隰有游龍。”——《詩·鄭風·山有扶蘇》千年文脈化作滄海游龍,在歷史的煙塵中飄然遠去,唯有殘留的吉光片羽掙脫現實的引力,在過去與當下交輝的瞬間,鐫刻下動人一筆。設計師黃全以個性化的設計手法貫
国以民为本 商汤灭夏是中国上古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个强大的夏王朝被一个东方小国灭了,这在当时及后世都是令人震惊的,因而发出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感叹。这是甚么原因呢?《史记。夏本纪》中说:「桀不
回顾中国古代史,最为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自然是历史长河中的那几个「”盛世”。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这几个典型的盛世时期,朝廷政治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蓬勃发展、
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见父子一心做事必然可以成功。这种父子传承是很成功的,在书香世家这个比较多见,武将世家也还是可以见的到的。到了皇帝这边又是如何的呢?中国历史上,父子开创治世局面也是一道难
诸葛亮在第五次出祁山之前,长史杨仪曾向他进了一个分兵轮战的建议:“数次兴兵,军力疲惫,粮草又很难供应及时;现在不如把军队分成两班,以三个月为期,循环作战,徐徐而进,中原就有希望攻下了。”诸葛亮采纳
「”恤刑制度”,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制度。恤刑一词,最早出自《尚书·舜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惟刑之恤哉!”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为了减免刑罚,而在施刑的时候,要多加体恤的意思。恤刑制度,从建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