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利征大宛,汉武帝为什么要派18万人驻守敦煌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广利征大宛,汉武帝为什么要派18万人驻守敦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广利征大宛,汉武帝为什么要派18万人驻守敦煌
提示:这段文字不仅告诉了我们合黎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还告诉我们合黎山是匈奴制作弓箭、车辆、穹庐的「 ”加工基地”,匈奴人当然不能丢了它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河西走廊的战略意义。而比这更有意思的是合黎山的名字——合,也许可以理解为团结、融合;黎,当然是黎民百姓了。也许,这座山是在以千万年不变的姿态告诉人们,没有什么比大家和平共处更好的了。可以说,这也是河西走廊最终极的意义。 弄清了这座山,我们就可以弄清这两个问题:1.匈奴为什么总会出现在河套地区;河西走廊的战略意义在哪里。 合黎山,又名要涂山、人祖山,属天山余脉河西走廊北山山系。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的甘州区、 临泽县、 高台县北部。属低山,最高大青山,海拔2084米。面积 4515平方公里。 南隔走廊平原与祁连山相望,山北侧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是走廊平原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有人说,合黎山即是古代的昆仑山,为上古汉族传说中神话人物生活的仙境。是上古燧人氏观测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处所之一。禹曾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人于流沙,属禹贡雍州之域。这些都是传说,我们无需过分研究它。通过这张地图(图2)可以看到,翻越这座山就是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面积4.4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60公里,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四大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东部,在银额盆地底部。其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 向北穿越这两大沙漠,就是常在古籍里看到的漠北。汉朝时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将匈奴赶到「 ”漠北”,后来,霍去病深入漠北至狼居胥山(蒙古国的肯特山脉)。当时的漠北,指的就是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其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大约在今蒙古国哈拉和林一带。通过这张地图(图3)可以看到,在蒙古高原的匈奴南下,最好走的路就是越过阴山到达河套地区了。 漠北苦寒,黄河在河套地区向北拐了个弯,让漠北离河套这块在当时来说亦农亦牧的地方「 ”近”了不少,当然会成为匈奴人南下的最好选择。所以,在读历史的时候,秦汉之时的匈奴总会出现在这个地方,被打跑了又来,一次次地反复,给人感觉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种感觉的源头在于当时的人们对漠北了解的确实有些少,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想要脱离漠北的苦寒,匈奴人最容易做到的便是靠近甚至占据河套这个地方。 这样一来,我们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匈奴为什么总会出现在河套地区。接下来,我们说第二个问题——河西走廊的战略意义在哪里。通过图3漠南、内蒙古、塞北上方的这一条横线,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直通河西走廊的,事实上,河西走廊在这里也有一个出入口的,即今天的酒泉至额济纳这个线路,霍去病攻打匈奴河套地区经由这个线路进入河西走廊的,明朝的将军冯胜也是由河套地区至今额济纳进入河西走廊,修筑了嘉峪关的。等等。 我们要说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出入口的问题,从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漠北的匈奴可以通过这个出入口,将河西走廊以及西域甚至青藏高原连成一片,这就太有价值了——秦汉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都在西安,如果让这些地域的民族联合起来,就会对中原王朝形成乌云压顶之势力,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所以,后来,汉帝国打通河西走廊就成了一种必然,河西走廊的意义也就在这里显现了出来,但这不是它的全部。 第二点,我们就得讲到合黎山了,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到,与黎合山并行的是龙首山。这座山古称甘浚山,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也是天山余脉走廊北山的一部分。历史上,合黎山与龙首山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是河西汉民族政权与漠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分界线。河西走廊的最主要的战略意义就是在这个分界线上体现出来的——当时,青藏高原上生活的羌民族,在汉、隋、唐三朝虽说都攻占了祁连山以北的一些地方,也可以通过祁连山北的青海高原到达古代的西域。但是,这个路是不好走的,主要是高原气候原因,水源也得不到保证,所以,只能是河西走廊了。 河西走廊不但气候优越,亦农亦牧,而且河流密布,能够解决军队和屯户的后勤保障及生产需要,这样一来,这个狭长的地带就成了中原王朝切出的一条生路。古人和我们今人都将它比作一条胳膊是再也恰当和形象不过的了,中原的王朝不但通过这条胳膊挽住了西域,而且通过西域把东西方的文化和贸易的道路联通了,让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交融、让商品在这里得到了交换,造就了一个繁荣共生的区域,这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当下而言都是有着实现与积极的意义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讲合黎山呢?很显然的是,如果没有这座山的隔阻,这一切是很难形成的。问题还是要回到前文中所说的那个出入口上来,最有名的战例是,李广利攻大宛之战,历史上把这称为汉宛之战,或者汗血马之战、天马之战,即太初元年(前104)发生的一起汉与大宛之间的一次大规模远程进攻战争,由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进击大宛国(首都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散赛),前后进行了两次,持续了约四年。 今天的学者给这场战斗的评价是:大宛素为西域强国,被击败后,诸国震惧。汉朝自敦煌以西至盐泽,沿途修筑烽燧亭障,并于轮台、渠犁一带实行军事屯田,置使者校尉管理,为汉使提供住处和粮食饮水。在西域都护府正式设置之前,使者校尉实际上成为代表汉廷领护西域诸国的官员。西域诸国亦纷纷遣使来朝,使中亚与中国交往日益频繁。 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即:真正打通了西域,让中国与中亚及中亚以远的地方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我们要说的是,在这场战斗中有一个细节,即李广利在前面打,率领的军队就是10万人的样子,汉武帝同时以戍卒18万屯驻酒泉至敦煌作为后援,在合黎山河西走廊至额济纳的出口间布置了大量军队用以防守,防止漠北的匈奴乘机切断李广利的后路。 合黎山的重要性在这排兵布守里不言而喻。大约到了王莽时,汉朝的实力弱了,匈奴人又重新控制了这座山,《汉书·匈奴传》中有一则关于合黎山的这样的故事:匈奴单于乌珠留即位后,东汉王朝想向匈奴索要一片插入汉界的地方。有人提出来要合黎山,理由是:「 ”匈奴有斗入汉地,直张掖郡,生奇材木,箭杆就羽,如得之,于边甚饶,国家有广地之实。”王莽派人去了,但匈奴单于却说:「 ”父兄传五世,汉不求此地,至知独求,何也?已问温偶駼王,匈奴西边诸侯作穹庐及车,皆仰此山材木,且先父地,不敢失也。” 这段文字不仅告诉了我们合黎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还告诉我们合黎山是匈奴制作弓箭、车辆、穹庐的「 ”加工基地”,匈奴人当然不能丢了它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河西走廊的战略意义。而比这更有意思的是合黎山的名字——合,也许可以理解为团结、融合;黎,当然是黎民百姓了。也许,这座山是在以千万年不变的姿态告诉人们,没有什么比大家和平共处更好的了。可以说,这也是河西走廊最终极的意义。(文/路生)相关参考
自从张骞因为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而得到尊官和富贵以后,许多官吏和士卒都争着上书陈述西域的珍奇之物、怪异之事和利害之情,要求充当使者。汉武帝认为西域路途遥远,并非人人乐意前往,就接受了他们的要求,赐予符...
...遣军队再次进攻雄踞北方的匈奴,担任这次主攻任务的是李广利。大军一路浩浩荡荡进展极为顺利,不时还会有一些小收获,抓几个俘虏,抢几只羊
...遣军队再次进攻雄踞北方的匈奴,担任这次主攻任务的是李广利。大军一路浩浩荡荡进展极为顺利,不时还会有一些小收获,抓几个俘虏,抢几只羊
李广利是汉武帝年间的将领,常年讨伐匈奴和宛平等地。据说,李广利率兵行至敦煌一带时,因为气候缘故,此处缺乏水资源。李广利军队又累又渴,前行的速度非常缓慢。李广利拍着手对天发誓,并拔出随身的佩剑刺向了眼前
...深的印象,而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汉武帝元鼎四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
...他的才能很快就在政治上得以表现,不久后又被人推荐为敦煌太守。在后凉势力衰退之时,后凉多郡开始反抗段业,经过六郡联手,摆脱后凉,李暠被众人拥护建立西凉。李暠像武昭王李暠凭借自己的才华,在建立西凉后,政治...
大宛国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大宛在当时东西交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首先到达大宛。大宛久闻汉朝富饶,欲通不得,见汉使来到,深表欢迎。汉武帝听说大宛出产好马,于太初元年(
伊犁河一瞥乌孙这个部落不是西迁伊犁河流域才建立自己的国家,《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臣(张骞)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
汉武帝时期,汉朝强盛,军事力量更是强大,刘彻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布局,便开始开疆扩土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汉朝的疆域特别大,北极漠北,西越葱岭,东至朝鲜,南到大海,可以说已经扩张到了极限,那么我们也应该
李广终生没有封侯不是汉武帝偏心,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广是历史上有名的飞将军,他戎马一生却终生却不得封侯。这不仅是的李广自己的遗憾,也让后人为他可惜。可是,仔细研究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