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翎要用血来染。。。)
Posted 队伍
篇首语: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花翎要用血来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花翎要用血来染。。。)
董福祥激励部下的惯用语句是,上阵要拼命杀敌,杀得血越多,才能染红顶子(顶戴花翎)。话糙理端。董是底层农民,战乱中无家可归、无以为生才聚众为匪。投降了朝廷当然要用好跳板、建功立业,图个青史留名、封妻荫子。梁山的宋江不就是这样么? 1869年初,陕回队伍被清军主力部队围追堵截,损伤惨重,丢失董志原基地。在宁夏回部接应下,陕回余部得以撤进金积堡及周边近700多处堡寨避难。金积堡回军处心积虑,期冀陕回队伍杀回陕西、成为甘回东部屏障的战略计划就此付之东流。遂撕掉之前接受招抚的面纱,直接合流陕西回部,拟与清军就此决战,一分高下。 清军(湘军士兵) 1869年9月,清军兵分三路围攻金积堡,主力为北路的湘军名将刘松山部。董福祥董字三营随军出征。刘部首次与回军接触,不明其底细。董福祥建言说:这次进攻应该示强不宜示弱,应该急攻不能久拖。刘问为什么呢?董说,金积堡回军异于陕回,教魁可号令甘肃全境(包括如今的甘肃青海宁夏)各地回部。如果拖得时间长了,各地回部前来增援,我们反受腹背之患。董福祥的判断极为正确。在清军三路部队围攻金积堡时,河州、狄道、西宁诸回部纷纷派兵增援,由于事先有防备,清军沿途派兵堵截,援兵败退而回。 金积堡战斗中,董福祥每战身先士卒,杀人无数,冒矢石之险冲锋陷阵,轻伤不下火线,撕破衣服包扎后继续率先砍杀。董字三营的将士紧跟其后,以死相搏,伤亡虽大,但无人敢言后退。 手持马刀的清军士兵列队 1870年4月,金积堡回军派人乞降,刘松山信以为真。董福祥苦谏说,他们几年前就向陕甘总督穆图善投降了,只不过是以退为进,另图阴谋。今天又是故伎重演。董福祥为匪时和金积堡回军多有合作,知其诈降谋略,所以根本不相信回军投降之举。但此时清军攻势已占上风,刘松山认为金积回军不堪抵抗,不会戏言,坚持带人受降。结果在马王寨遭到回军伏击,被土炮炸伤不治身亡。刘临死前给侄子刘锦棠遗言说:后悔没有听董福祥衷心之言。他有勇有谋,判断准确,你以后要多倚重他。刘锦棠接任刘松山官职后,董福祥成了得力助手,协助其立功甚伟。 金积堡远景 金积堡战役结束,清廷对参战各部均有赏赐,但董字三营得赏最多。董福祥晋升为四品武将,金积堡寨则作为奖赏成为董的私有财产。为弥补战斗减员,董的三营也扩编为四营人马。 1871年9月,左宗棠大营移师安定(今定西县)督战清军平定河州。他检阅了董福祥的部队之后,赞叹说队伍士兵皆「 ”健儿”也。有此队伍,何愁河西回事不平!河州三马投降后,其所辖精锐回民骑兵部队被编入董福祥麾下。同样崇尚武力的马占鳌成了董的得力干将。1872年8月,董福祥随刘锦棠光复西宁,沿途征战,董部因以杀人最狠而为回军所恐惧。向清廷投降的陕回崔伟、毕大才部精壮士兵被整编为旌善马队,归入董营统一指挥。由此,董福祥的队伍成为清军队伍中马步兵相结合的一支精悍劲旅,日后被称为甘军。 清军火器队伍列队 董福祥跟随左宗棠大军西征收复新疆后,成为镇守边疆的将领。先后在新疆驻扎19年。1891年被敕封为乌鲁木齐提督,1894年奉旨进京觐见慈禧。1895年任甘肃提督,携马安良赴甘肃河州、西宁平定虎夫耶花寺门宦内部「 ”新教”和「 ”老教”之争引发的反清起事队伍。 1900年,董福祥热血沸腾地跟着义和团攻打外国使馆。随后率甘军保卫京城,奋勇抵抗八国联军入侵。此役中,「 ”河州三马”马占鳌的儿子马安良、马海晏的儿子马麒、马千龄的儿子马福禄均参与战斗。在争夺正阳门的战斗中,马福禄阵亡殉国。北京失陷后,董福祥随驾护送慈禧、光绪西狩西安。1901年,因洋人追究支持义和团的大臣,董福祥被朝廷革职回宁夏金积堡定居。1908年在此去世。 董福祥金积堡府邸遗址 花翎要用血来染。董福祥因崇尚武力登上自己人生的巅峰,也因武力跌入自己仕途的低谷。是对是错,谁知道呢? 董福祥应该没读过什么书,生在「 ”哥老会”世家,年纪轻轻就先当团练,后当土匪,乱世之中估计也没时间读书养性。但其才思敏捷却一直被人津津乐道。1894年进京觐见慈禧时,路过星星峡。当地百姓集资修建的三皇庙刚刚落成。地方乡绅见来了朝廷命官,就请董福祥给庙门题字写个牌匾。随行将士有点尴尬,董提督是耍刀把子的,吟诗作文这事儿没干过啊!可董福祥不慌不忙,问了情况,大笔写了三个字「 ”人之初”。三皇庙是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神农、燧人的庙宇,这可不是「 ”人之初”么?最简单的三字经第一句匹配神圣的三皇庙宇,妙不可言! 宁夏民族建筑相关参考
(电视剧里,皇帝赏赐或惩罚大臣的主要手段就是花翎,但历史上真的如此么?)咱们看清宫影视剧,皇帝赏赐立下功劳的大臣时往往会说:「”赏双/三眼花翎!”刘宝瑞先生的单口相声《官场斗》里乾隆找刘墉的麻烦也说:
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军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翎分蓝翎和花翎二种。蓝翎是鹖翎,花翎是孔雀翎,它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赏给蓝翎,五品以上赏给单眼花翎,双
民间传言:雍正为了夺取皇位,重金招募了大批武功高超的死士,杀了和他争皇位的几个皇子。杀人利器中,就有见血封喉的血滴子。真相:清朝的皇位继承,并没有采取前朝的嫡长子(正妻长子)继承制。最初,清帝是由满族贵...
清代官服继承明代、蟒袍、玉带补服照旧,冠服则已废除,代之以暖帽、凉帽和顶戴花翎。 满人原起于东北,男子多戴黑色的暖帽,圆形,四周有一道檐边,用皮、呢、缎、布制成,檐内为一丝或缎制的圆顶帽,常为红
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分二种,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
华夏那屏幕上最喜欢玩的就是满清的电视剧,一条大辫子晃来晃去。而这电视剧里头,只要是个人整那么一点还是两点功劳,蹲在龙椅上的皇帝,大板牙那么一龇裂,手指头都快戳人家脑门上了,一准整这么一句:「”赏黄马褂
经常看清朝影视剧的朋友们,肯定发现了一个问题,清朝官员的帽子非常特别。与之前一系列王朝的帽子相比,清朝的官员非常的鹤立鸡群。清朝官员的帽子上有不同质量的顶子,此外还有著名的花翎,例如双眼花翎、三眼花翎
清朝官阶共分为「”九品十八级”,是相对于其它朝代来说封建管制里面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完善的。而清朝的官阶体现在官服上又加以「”官服补子”与「”顶戴花翎”进行区分。其中「”顶戴花翎”是清朝最有特点的官阶象
清宫戏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皇帝要赏赐某位功勋卓著的大臣的时候,经常会说「”赐双眼花翎,加太子太保,赏穿黄马褂”。但同时,在清宫戏里,我们还可以看到,皇帝身边的侍卫也都是穿的黄马褂。这就让人疑
清宫戏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皇帝要赏赐某位功勋卓著的大臣的时候,经常会说「”赐双眼花翎,加太子太保,赏穿黄马褂”。但同时,在清宫戏里,我们还可以看到,皇帝身边的侍卫也都是穿的黄马褂。这就让人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