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之死的背后,是君臣战略目标的背道而驰

Posted 齐国

篇首语:成家后,你要明白,你赚钱的速度不仅要快于你花钱的速度,还要快于父母变老的速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伍子胥之死的背后,是君臣战略目标的背道而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伍子胥之死的背后,是君臣战略目标的背道而驰

引子 公元前484年仲夏,桃李既谢,梅雨纷飞。 一行人来势汹汹地闯入伍子胥府邸,家宰阻拦不住,任由他们直奔大厅。伍子胥见来者是吴王的侍卫,便示意府中护卫退下。 为首的使者向伍子胥作揖,递上一柄宝剑:「 ”大夫,大王惊闻您此番出使齐国,滞子于齐,意欲不轨,是以寝食难安。今微臣奉大王之命,特来送上属镂宝剑,请大夫自行了断!” 家宰欲反击,伍子胥挥手制止:「 ”罢了!我早知有今日。” 伍子胥回首,嘱咐家宰:「 ”待我死后,切记在我墓旁,种下槚树。槚树成材之时,盖吴国灭亡之日。” 伍子胥接过宝剑,仰天长叹:「 ”三年,吴国将开始衰败。盈必毁,天之道也!先王阖闾,罪臣伍员无能,未能替您守住这吴地,有负您的临终嘱托!”话毕,引剑自刎。 夫差闻此,大发雷霆:好你个伍子胥,我欲给你全尸,想不到临死不忘诅咒我,竟敢替孤准备棺材!想当初,你为了报复楚平王,掘墓鞭尸。今日我必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伍子胥便被裹尸于皮囊,弃于其亲手挖掘的胥江之上。悲夫!一代名相就此陨落。 之前情同父子的伍子胥和吴王夫差为何会走到这一步?且让我们回到公元前496年。 越国于檇李大败吴国,吴王阖闾脚趾受伤。不治将死,阖闾对太子夫差说道:「 ”你能忘掉勾践杀你父亲吗?” 夫差回答:「 ”不敢忘记。” 阖闾又对伍子胥说道:「 ”此生能得先生相助,幸甚!然壮志未酬身先死,寡人将去,夫差、吴国就交予您啦!” 伍子胥眼含泪水,颔首道:「 ”大王放心,伍员当尽心竭力辅佐少主,守住吴国,万死不辞!”阖闾听罢,含笑而终。 初始目标统一,双方相处融洽 伍子胥当初投奔吴国,就是为了复仇。当他发现只有阖闾能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后,便一心一意辅佐阖闾,推荐专诸为其刺杀吴王僚而夺得王位,举荐孙武为其砥兵砺伍、训练行兵布阵。 阖闾感激伍子胥,不久便攻入楚国郢都,虽说是为了吴国称霸,但也为伍子胥复了仇。除此之外,阖闾对伍子胥更是言听计从。伍子胥也视阖闾为人生知己,阖闾的突然离世,让伍子胥伤心不已。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面对阖闾的临终嘱托,伍子胥默默地许下了其后半生的目标:辅佐夫差,灭掉越国,为阖闾复仇。 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 ”唯,不敢忘!” 夫差即位后,为了牢记父亲遗愿,竟让人站于院内,每看见自己出入,便提醒其勿忘复仇。 从阖闾临终到攻破越国,夫差和伍子胥君臣两人目标完全一致,伍子胥尽心辅佐夫差,夫差也总是采纳伍子胥的意见。君臣关系和睦,相得益彰。 所谓君臣同心,其利断金。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於夫椒大败越王勾践,勾践只剩5000甲兵退守会稽山。 当时,伍子胥主张一举灭掉越国,而夫差听信伯嚭之言,接受勾践的俯首称臣。本是君臣同庆的好日子,两人却因为意见相左,从此背道而驰。 那夫差为何又起了杀心? 1 后期目标不一致导致君臣关系恶化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去世,齐国朝政动荡不安。 公元前489年,吴国讨伐陈囯,但是老冤家楚国出手相救,吴国只能作罢。 公元前488年,吴国与鲁国鄫地会盟,不顾周礼,强行要求鲁国赠送百牢。 公元前487年,为了邾国,吴国出兵讨伐鲁国。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因为齐悼公的出尔反尔,准备出兵教训齐国。 公元前485年,吴、鲁、邾、郯联军兵临齐国南部边境,齐国杀齐悼公请求联军退兵。吴国依然从海上偷袭,被齐国大败而退兵。 公元前484年,齐国为了报复去年的一箭之仇,攻打鲁国。吴国听闻后,准备率师伐齐。这时,越王勾践率领群臣前来朝见吴王夫差,并送上厚礼为吴国助威和饯行。 备注:以上资料全部摘自《左传》,可能与《史记》有出入,本文参考《左传》。例如,吴国在公元前484年之前,并没有在艾陵大败过齐国。 伍子胥为此忧心忡忡,劝谏吴王夫差放弃伐齐,先灭掉越国。吴王夫差根本听不见去,将伍子胥打发去了齐国,伍子胥回国后,就被赐剑自尽,然后夫差踏上了伐齐的征程。 其实,自从齐景公去世后,中原局势便开始暗流涌动。从吴国这几年的举动,不难看出,夫差再也按捺不住那颗躁动的心,他迫不及待地想开启属于他自己的霸业。那么,此刻他与伍子胥各自为吴国设定的战略目标又出现了什么分歧,以致於夫差起了杀心? 1)伍子胥的战略目标:联齐灭越 那为何伍子胥非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呢? 吴人皆喜,惟子胥惧,曰:「 ”是豢吴也夫!”谏曰:「 ”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于我。夫其柔服,求济其欲也,不如早从事焉。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越不为沼,吴其泯矣,使医除疾,而曰:‘必遗类焉’者,未之有也。《盘庚之诰》曰:‘其有颠越不共,则劓殄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邑。’是商所以兴也。今君易之,将以求大,不亦难乎?” ① 不拔除肉中刺,将来必有后顾之忧 越国与吴国犬牙相错,地理相邻,就如一颗肉中刺。如果不尽早拔除,一旦吴国远征中原,那么越国就可能趁着吴国国内空虚,随时占领吴国都城。即使吴国立刻回防,恐怕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哪怕是迅速回国后,吴军长途奔波,早已累得人仰马翻,如何还能应对以逸待劳的越军呢?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孙子兵法》认为:长期陈兵国外则国内资财不足,其他诸侯国就会趁这个困顿局面举兵进攻,即使睿智高明的人也难以收拾好这个局面。 而当时孙武就在吴国,如果伍子胥征求他的意见,他必然也会反对吴国不除掉宿敌就轻率地远征齐国的作战计划。 其实,秦国宣太后使美人计灭掉义渠这个后顾之忧,然后挥师东进,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意大利球队的防守反击战术也是如此,首要条件都是必须确保自己的阵地不失。 ② 认为没替阖闾复仇,夫差不孝顺 自从阖闾去世后,伍子胥三番两次提及灭越,其实就是想要为阖闾复仇。对伍子胥而言,灭越是他后半生的主要目标,不杀掉勾践,自己将来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先王阖闾? 可是偏偏夫差就姑息养奸,任凭自己如何劝说,都是枉然。在伍子胥看来,夫差早就忘记了阖闾的遗命,实属不孝。 ③ 主张远交近攻,联齐灭越 如果认为范睢首创了「 ”远交近攻”,那就错了。伍子胥比他早提出来200多年,他认为即便攻下齐国,由于离吴国距离遥远,也将无法管理,其归属权早晚还是落入别人之手。而越国与吴国接壤,只要攻打下来,越国的土地就能立即成为吴国的囊中之物。 伍子胥认为,吃掉越国后,再逐渐向北面的中原地区拓展,这样会比较稳妥。这和范睢的远交近攻是不是如出一辙?秦国也用此战略蚕食六国,最后实现了天下的统一。 ④ 好友孙武也不想攻打齐国 其实,还有一个鲜有人知的理由,那就是好友孙武的立场。 又有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三子:驰、明、敌。 据《新唐书》记载,艾陵之战中被齐国俘虏的田书就是他的祖父,因为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虽然从年龄上来说,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那时孙武已经61岁了,田书如果真是他祖父,至少90岁,还能上阵杀敌吗? 但是,孙武是齐国人,而齐国被赐孙氏的只有田书,所以我认为他们可能为关系亲密的同族子弟。所以,就孙武而言,当然不愿与田书为敌。 另外,伍子胥将儿子托付给鲍氏,说明他和齐国关系也不错。吴国的将相都不愿意与齐国为敌,也难怪夫差起了杀心。如果不除掉他们,他就无法顺利进军中原。 2)夫差的战略目标升级:存越伐齐,志在称霸中原 ① 受到父亲的影响 阖闾曾经因为自己是寿梦的嫡长孙而弑杀吴王僚。也许是来自父亲阖闾的遗传,夫差的骨子里天生就流淌着争强好胜的血。所以,当他与晋国在黄池会盟时,就嚣张地喊出:我的祖先吴太伯才是古公亶父的嫡长子,所以吴国当做老大。 由此可见,夫差志在称霸中原,而不仅仅是越国那一亩三分地。 ② 越国率先称臣,有利于臣服其他诸侯 春秋时期,诸侯想要争夺霸主地位,就必须得到其他诸侯的拥护。而当时只有越国愿意向他臣服,即便吴国曾经打到楚国的郢都,因为其处于蛮夷之地,而始终得不到中原的尊重和认可,所以,吴国需要越国站出来做表率。 另外,吴国对越国攻而不灭,有利于彰显其大国风范。后来邾国向吴国求助,也正是基于此吧。 ③ 打赢传统大国,才能称霸中原 纵观春秋五霸,以晋国称霸时间最为长久,而其每次都以获得重大战役的胜利而称霸。例如:城濮之战大败楚国、鞌之战大败齐国等。 所以,光拉拢小诸侯恐怕不够,吴国要想称霸中原,还必须赢得一场重大战役,而且对方必须为晋、楚、齐、秦四大强国之一。 当时,楚国经历过上次的惨痛教训后,从楚昭王到令尹,上下一心,励精图治,连孔子都夸赞:「 ”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所以,此时的楚国已难以撼动。 秦国地处西隅,而且上次阖闾就被秦国赶出了楚国。而晋国是老牌强国,交通也不方便。那么,显然只有齐国才是夫差的攻击目标。 首先,齐景公过世,齐国朝政动荡不安; 其次,齐国东靠大海,吴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水路作战优势; 最后,齐、鲁两国摩擦不断,吴国可以联鲁抗齐。 伍子胥主张联齐灭越,而吴王夫差志在称霸中原。伍子胥的劝谏成了夫差称霸中原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夫差为了早日实现心中所想,就必须搬开它。 2 夫差一直都想要摆脱伍子胥的控制 除了两人的战略目标不一致,伍子胥的赫赫功勋对于野心勃勃的夫差来说,一直都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1)伍子胥功高震主 如秦昭王摆脱魏冉,秦惠王除掉商鞅,吴王夫差也不想永远站在伍子胥的阴影之下。但是伍子胥在吴国位高权重,夫差不能轻易撼动其地位,因此就必须开拓更大的事业来压制他。如果能称霸中原,那他就可以彻底摆脱其阴影。 2)伍子胥曾拥立自己为太子,夫差曾承诺国土以报 作为一国之君,最忌讳的就是别人翻他的老帐。当初争储的时候,为了得到国君之位,那些公子当然什么都敢承诺。但一旦即位,曾经辅佐他们的臣子最好将以前的承诺忘得干干净净,否则杀身之祸将不期而至。这就是所谓的「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夫差也不例外。 3)伍子胥以长辈自居,令夫差颜面尽失 伍子胥以为越国是吴国的肉中刺,其实他自己才是夫差心中的一根刺。夫差想存越伐齐,伍子胥就偏偏要联齐伐越。除了伯嚭,满朝文武心都向着伍子胥,而且伍子胥常以长辈自居,使得夫差很被动。所以,夫差想要真正独立,就必须摆脱伍子胥的控制。 夫差假借伯嚭之手,成功地除掉了伍子胥 自夫椒之战以来,伍子胥与夫差因目标不一致,君臣关系一落千丈,伍子胥从辅佐夫差的股肱之臣变成夫差的心头大患。而佞臣伯嚭的出现,正好为夫差解决了这一难题。 1)伯嚭受贿后,积极主张存越。夫差当然知道伯嚭接受了吴国的好处,但是伯嚭的建议恰好与夫差目标一致,所以夫差一招顺水推舟就将锅甩给了伯嚭,伍子胥因此与伯嚭产生矛盾。 2)伯嚭为了打击伍子胥,从此密切监视着伍子胥的一举一动,因而才能得知伍子胥将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但是,艾陵大战前夕,吴王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又是为了什么?说到底,如果没有这次出使任务,伍子胥也不会有把柄落在他们的手里。 3)两国大战前夕,伯嚭以伍子胥有叛国之嫌,便轻而易举地堵住了满朝文武的悠悠众口,使得吴王夫差不得不杀伍子胥来誓师。 吴王夫差终于如愿以偿,名正言顺地除掉了伍子胥,而伯嚭也因此背下了吴国第一佞臣的锅。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伯嚭在处理中原诸侯关系的时候,皆是以吴国为中心,并没有看出其作为一个太宰,有多大的过失。相反,当时诸侯重臣收受他国礼物的行为并不鲜见。 结语: 斯人已逝,然怨气长存。为了先王阖闾的临终嘱托,伍子胥将灭掉越国、杀死勾践作为下半生的目标。当他看见亲手拥立的吴王夫差才战胜越国,立刻就忘记了阖闾的遗愿,心痛不已,执着地劝谏夫差直到自己被赐死。 但是,伍子胥从未想过,野心勃勃的吴王夫差早已不想活在他的阴影下,夫差一心想要通过打败齐国来称霸中原,来证明自己的霸王之才。 伍子胥主张联齐伐越,夫差主张存越伐齐。当君臣两人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时,夫差内心渴望除掉伍子胥,但又忌惮他的威望。而伯嚭的出现,恰好为夫差顺利地解决了其心头大患,伯嚭也因伍子胥的死而背上了千年佞臣之锅。 参考资料: 《左传》 《史记·吴太伯世家》 《史记·伍子胥列传》 《孙子兵法》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相关参考

孙策怎么死的

孙策和孙权关系如何?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孙权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夺取孙策的权位。加之外界的影响,很可能谋杀孙策。在《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策英气杰

伍子胥一生以灭了自己祖国为目标,为何却没人指责他

伍子胥出生在楚国,是楚国人。但是伍子胥一生主要为吴国服务,并且一直都在为灭掉楚国而努力。对于中国有史以来传承的都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往后历朝历代却没有人因为这个原因而指责他,这到底是为

揭秘吴国伍子胥之死,伍子胥的墓在哪里

伍子胥之死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杀父之仇,即位后的夫差发誓三年后必定灭掉吴国。自刎前的伍子胥三年后,吴军大败越军,勾践被迫投降吴国。

至高境界为“反其道而行之”

本文原载于《历史学家茶座》第21辑,原标题为“金城汤池——中国古代的守城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代的战争史,也是一部城池的攻防史。几千年来,“攻城拔寨”是历来战争的直接目标和关键动机。随着战事迭起,攻防

懿安皇后怎么死的

明朝朱元璋登基伊始,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令翰林院修订皇室家法,规定后官、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可是在明朝历史上,在后宫内却有一个女子,恰恰与祖训背道而驰,干预起朝政来。但是世人并没有唾弃她,相反给予她很高的

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和主要战略目标是什么

背景:美国经历了2次海湾战争和1次阿富汗战争继而进入战争沼泽,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反恐战争,耗费了大量的美国资源,又加上金融危机,使美国的失业率大幅度提高,早晨大量人员失业,并导致美国的多家银行倒闭

一人之死可以亡国

第一案,名为浮尸案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说,父亲召我,若求生不往,为天下耻笑。弟弟伍员说,俱死无益,不如奔

一人之死可以亡国

第一案,名为浮尸案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说,父亲召我,若求生不往,为天下耻笑。弟弟伍员说,俱死无益,不如奔

明朝海洋战略背后的统治逻辑

原标题:旧港宣慰司:明朝海洋战略背后的统治逻辑1405年开始的郑和下西洋活动,往往被认为是不同于传统海上扩张的另一种模式。作为和平大使的三宝太监,带着浩浩荡荡的船队出入大洋,却没为大明朝开拓一寸海疆。

背后的凶手竟然是欧阳修? 大将狄青之死

北宋仁宗时期的着名将领狄青含冤而死,这一悲剧给北宋的政治和军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两宋军事史上,狄青是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之一。他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为北宋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勋。在这一悲剧的酝酿及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