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奇才丁谓,为相七年,最终落得身败名裂,他败在哪里

Posted 太后

篇首语: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代奇才丁谓,为相七年,最终落得身败名裂,他败在哪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代奇才丁谓,为相七年,最终落得身败名裂,他败在哪里

丁谓是北宋五鬼之一,另一位最有名的是王钦若,论智商而言,丁谓应该能拔得头筹。丁谓精明强干,有栋梁之才,但为什么他却成为一代奸臣。"以为自唐韩愈、柳宗元后,二百年始有此作"宋代文学家对其评价很高,文学造诣赶超韩愈、柳宗元。 这位仁兄不仅在诗词方面有很深的早已,对厚黑学有很有心得。原本丁谓是寇准下属,他对寇准也算感恩戴德,不过寇准的秉性比较随意,十分容易得罪人,在一次酒会上,寇准就因为一句话得罪了丁谓。之后寇准也因此被搞得身败名裂。 丁谓画像 寇准好饮酒听歌,从来不亏待自己,一次在政事堂例行饭局中,寇准不小心把菜汤弄到了胡须上,丁谓起身帮寇准擦掉了胡须上的菜汤。丁谓当然是好意,也是拍寇准的马屁。寇准则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直接痛骂丁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 意思就是堂堂国家大臣,就是给长官擦胡须的吗,当时的政事堂并不是只有他和丁谓,还有很大同僚大臣,这实在是不给丁谓面子,让其很下不来台。"溜须"这个词也从此而来。当时的丁谓并没有发作,第二天还是照常上班,就跟没发生一样。实际上丁谓恨得牙根痒痒,就此跟寇准结下死仇。 溜须 丁谓隐忍了这一切,这就是他的可怕之处,如果他在堂上直接发作,或者跟寇准大吵一架,那么他就不是丁谓了。寇准这个人神经太大条,能力很强,但不擅于钻营,而丁谓恰好相反,好似一只阿拉伯狼,只等待给敌人致命一击。 很快丁谓就扳倒了寇准、李迪、王钦若一概人等,真宗死后更是独揽朝中大权,朝廷几乎成为一言堂,所有人都要听丁谓一人指挥。如此精明狡诈的丁谓为何最后被贬黜,难道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丁谓树敌太多,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真宗去世后,丁谓独揽大权,首先对付的就是头号敌人寇准、李迪,这两位早已不是宰相,而是地方官。丁谓为了保证这两位无法再次回到权力中心,把他们远调雷州、横州,这就叫落井下石,且丁谓还想置人于死地。 丁谓 在派使者去的时候,让使者带上一把宝剑,外面裹上黄布,其目的就是吓唬寇准、李迪,当然了诏书里面只写了贬官的事项,并没有其他的。寇准面对使者是毫不在乎,哪怕他知道可能会死,在得知只是贬官到更远的地方,寇准则继续喝酒听歌,可见其非人的胆魄。 李迪则没有寇准的胆魄,在使者来之前他就自杀了,只不过没死成,这一折腾也就剩下半条命了。丁谓的手段相当不仁道,其目的就是戏耍这两位前宰相,而潜移默化中丁谓也得罪了不少人。 寇准 为了独揽朝权,丁谓还给皇太后和小皇帝规定了上朝的时间,真宗死后,理论上是应该小皇帝亲政,皇太后和宰相辅政。正常每天上朝都是应该的,但丁谓给太后规定的上朝时间仅为一个月两次,这就实在是开玩笑了。再怎么说这也是姓赵的天下,还轮不到你丁谓来说三道四,难道丁谓还敢欺负这孤儿寡母,事实上丁谓就这样做了。 皇太后刘氏也就真的忍了,当然了太后刘氏的忍耐也是暂时的。丁谓在无形中把太后得罪了,当时仁宗才13岁,尚不能理政,做主的还是太后,得罪了太后就相当于得罪了整个后宫。丁谓手下的大臣们也不是可以随便捏的,首先王曾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丁谓。 太后刘娥 真宗去世后,局势不明朗,面对多变的时局,大多数大臣选择沉默,而只有王曾直接表示对丁谓的不满。公元1022年的朝廷核心并不是铁板一块,就算丁谓权谋水平再高,也无法长时期控制朝局。王曾是丁谓的绝对敌人,其他的也不都是丁谓同党,这其中还有冯拯、曹利用等人。 难道所有的大臣都畏惧丁谓,那是不可能的,就拿曹利用为例,他可是"澶渊之盟"的宋朝使者,在谈判桌上是寸土不让,面对生死毫不在乎,这种人会怕丁谓吗,答案是否定的。丁谓的敌人在增加,而自认聪明绝顶的丁谓却犯下了一个大错误,让其落入无底深渊。 其同党太监雷允恭,修皇帝陵墓出现大问题 在解决了政敌之后,丁谓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给真宗修陵墓,这修皇家陵墓可是个大工程,绝对不能马虎。丁谓自己挂职山陵使,是修建陵墓的第一负责人,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丁谓可是正宰相,皇帝尚小,国家军国大事都要丁谓来拍板,那自然非常忙碌。 所以必须另派人去修建陵墓,雷允恭是重要的太监之一,因为太后和皇帝每个月只能上朝两次,那传话的太监就极为敏感了,而丁谓已经早已搞定了雷允恭。不能说雷允恭就是丁谓的走狗或者跟班,而很有可能他们是合作关系。 太监雷允恭 雷允恭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主动像太后请求去修建陵墓,几近哭诉之后,太后终于同意了。这其实是太后刘氏为丁谓、雷允恭下的圈套,太后明知修建陵墓关系巨大,一旦出问题那可是重罪。从中能看出太后心思缜密,绝非一般人可比。 事实证明雷允恭的确是外行,在他到任不久就命人改的陵墓的位置,这事情可大可小。太后知道后也曾对雷允恭有所微辞,并让雷允恭去找丁谓请示,毕竟丁谓可是山陵使,出了问题都要丁谓去负责的。 丁谓剧照 不知道为什么,聪明绝顶的丁谓却没有制止雷允恭的危险做法,而且任其胡作非为。最后出了大问题,改的墓地竟然挖出了泉水,这可是皇家大忌,而丁谓对此绝对逃不了干系。王曾等人等待是时机到了,丁谓的把柄出现了,于是众人捧柴火焰高,包括太后在内的重人把矛头对准了丁谓,雷允恭也被处死,这位厉害的丁大人也永远告别了宰相一职,被贬到崖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聪明的太多了,真正快乐的能有几个呢?丁谓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他对国家也做出了很多贡献,比如扫平乱党、兴修水利等等,但他也因其权力欲望改变了初心,最终倒了下去,落得个声名狼藉。宫廷的权力斗争极其残酷,所谓高处不胜寒,人杰不是那么好当的。

相关参考

晋国最后的忠臣,晋国六卿之一的智瑶

晋国在灭亡以前,曾经出现过一次转机,“晋国四卿”之一的智伯瑶力图恢复晋国国君的势力,眼看就要成功,结果被赵氏的赵襄子破坏了,最终智瑶反而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晋国智氏和中行氏本

他是朱元璋孙子,却叛父害兄,最终身败名裂,连累后人

朱有爋,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五日。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八个孙子,也是他父亲周王朱橚第二个儿子。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七月,16岁的朱有爋娶都督盛庸之女为妻,九月受封为汝南郡王。朱

汉朝时,枣庄地区有一个贫苦青年凭学问官至丞相,最终却身败名裂

汉成帝即位后,性情放荡,荒淫无度。作为三朝元老的丞相匡衡,向成帝上了一道《戒妃匹劝学威仪之则》的奏疏奉劝刘骜只有慎重看待过去得失盛衰的教训,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要遵守经学的倡导,做一个有德之君,不

戴笠的历史功与过

1.戴笠的历史地位是功过参半还是过大于功功过参半!成王败寇,自古如此。各位其主,毁誉参半。戴的人在抗日期间暗杀许多日本将佐,搜集日军情报,功不可没,可惜,跟错了领导,落得身败名裂,摔机而亡。1926年

最终落得被乱箭射死的下场? 吴起为何从魏奔楚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资治通鉴》第一卷阅读提示:吴起为何要从魏国投奔楚国,最终落得被乱箭射死的下场?魏文侯不愧是一代雄主,不仅能做到不拘一

这些太子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却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太子  太子是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的差距,作为储君,并不是就能稳稳等待皇帝老儿驾崩就能登上帝位的,历史上的这些太子他们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太子们的命运便可见一斑。众所周知,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死

商王武丁提拔奴隶傅说为相

梦傅说宋·柴望傅说为霖寤寐中,高宗一念与天通。后来亦有君王梦,不是阳台便月宫。宋代诗人柴望的这首《梦傅说》讲的是商王武丁梦到奴隶出身的傅说并破格任用他,从而使他成就为一代贤相的故事。即位之后不理国政,

开国功臣王君廓最终却落得叛逃被杀的下场

王君廓,唐初名将,早年曾聚众为盗,打家劫舍,霸占井径,王君廓自幼孤贫,以贩马为生,但是品行不端,经常偷盗,乡里都引以为患。隋朝末年,王君廓打算聚集兵马为盗,叔叔却不同意。王君廓便诬陷邻居与叔母私通,与...

徐树铮多次失策引发最终崩溃 皖系军阀的衰亡

树敌过多身败名裂造成皖系迅速衰败的原因主要是北洋派内部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生和激化,都与徐树铮有关。直皖交恶的真正导火线是陆建章命案。陆是直系元老之一,曾任陕西督军,也是现任将军。1918年6月,督

因何最终落得悲剧下场? 军阀白崇禧台湾暴毙

1966年12月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在台北寓所突然暴毙。关于他的死因,外界传说甚多,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李宗仁曾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是国民党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