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这么讲究,立个碑还要盖个如此豪华的砖雕碑楼

Posted 砖雕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人这么讲究,立个碑还要盖个如此豪华的砖雕碑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西人这么讲究,立个碑还要盖个如此豪华的砖雕碑楼

古人做好人好事留不留名? 留,不仅要留,还要大张旗鼓地留。 但是留名也要看事情的大小,扶老太太过马路这种小事就不值得嘚瑟了。只有影响比较大的事儿才算事儿,尤其践行的是儒家思想,那就更是个事儿。 应该不应该大张旗鼓地留名呢,应该,这事对社会有好处,是对好人好事的鼓励,朝廷支持,老百姓喜欢。 山西省运城稷山县上费村就有一通石碑,记录了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乡绅李家两兄弟在灾年赈济乡民的事迹,碑文名称「 ”邑乡绅士李安邦李定国伯仲氏散粟义行碑”。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的有「 ”河图”「 ”洛书”影壁的李家大宅就是他们家的。 真豪! 不仅豪,哥哥李安邦还是正五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市长。)弟弟李定国是个文化人,国子监监生。瞧人家这兄弟俩,要钱有钱,要官有官,要文化有文化,关键是品德也很高尚,平时就乐善好施,在乡里名声极好。 话说这通石碑的碑文记录了某某年当地因旱灾歉收,全村百姓顿陷贫困,李家兄弟恤灾救患,出钱出力,购买粮食救济乡民,过后部分乡民感念其恩,呼吁为李家兄弟立碑勒名,当地县令李景椿也感其仁善,力促其成,并亲写碑文记录此事。(碑刻全文将在最后展示) 顺便加一句,写碑文的县令叫李景椿,是云南人,竟然是过桥米线的发明者,吃货们不应该忘记他。 铺垫完了,下面转入本文的正题。 如果仅仅刻个碑立在那儿,还不足以如此引人注目,关键是他们把这个项目做得很大,在石碑的外面竟然罩起了一座及其豪华的砖雕碑楼,正北两面还刻有石质匾额和楹联,目测就知道碑楼的造价比石碑本身肯定高出一百多倍。 造价不会太低,但这个钱应该还是李家兄弟出的。 现在请上眼精美绝伦的碑楼。 碑楼为砖雕仿木结构,单檐歇山顶(级别不低,再往上就是庑殿顶了),通高8.3米(相当于两层半楼)。整个碑楼建在4.3米见方砖石垒砌的台基上,坐北朝南,气势宏伟。 碑楼主结构由四根砖柱支撑,柱底有石雕柱础,碑楼两侧立面青砖垒砌,上雕装饰花窗。 花窗精致细腻,美轮美奂。 碑楼的砖雕斗拱鳞次栉比,每攒斗拱层层出跳,悬挑出巨大的出檐,这在青砖材质本身尺寸受限的情况下,已经做到了极致。 正脊两端设鸱吻,脊上有骑马仙人,正脊中央建有脊刹楼亭,楼亭上竖立金属避雷针,避雷针装饰成寿字纹和「 ”平升三级(戟)”图案。(中国古代早就发明了避雷针,但世界却认为是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 正面平板枋下是一组砖雕挂落,中间是「 ”麒麟望日”,两侧是「 ”双狮戏球”,最外边的图案有残损,但还留有梅花图案,疑似「 ”喜上眉梢”图。 挂落下方是一副匾额,额题「 ”棣萼交辉”四字,此四字出自《诗·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放在这儿,意思就是比喻李家兄弟同享盛名。 不翻一翻《诗经》还真觉得自己像个半文盲,怪不得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呐。 再看碑楼后面的额题「 ”菽粟成仁” 菽粟是粮食,《墨子·尚贤中》:「 ”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这里表示李家兄弟出钱买粮救济乡民是仁义之举。 要说这类的文字雕刻也真有普及文化的作用,同事也宣扬了德化。 匾额四周的装饰,挂落雕刻草龙狮子,匾额两侧的守护仙人应该在某一时期被「 ”斩首”了。 正面石刻楹联: 德聚荆庭雁序鸰原同切解悬之志 恩深梓里鸠形鹄面群歌续命之田 不细解释了,总离不开《诗经》的内容,总而言之就是说兄弟俩都有救民之志,老百姓都有感恩之心。 背面的石刻楹联: 俭以养廉修其孝悌忠信 积而能散与尔邻里乡党 这两句基本是白话,再解释还不如就这样直接。 由于碑楼的一半完全被包围在一家居民院内,而当时院内没人,无法看全,我们只能用飞行器升到空中拍照,角度极大,最后这张是由三张拼接再拉伸而成,虽不完美,但终见碑楼全貌以及垃圾满阶的院内环境。 碑楼内的石碑本是重点,但楼内光线暗淡,难以呈现清晰图片,况且仅有文字,倒也不觉遗憾。以下是石碑全文,有兴趣的读者可细品味。 邑乡绅士李安邦李定国伯仲氏散粟义行碑 古者比闾,族党相保相赒,恤灾救患固其所也,非以为义也。后世贫富相耀,人私其财,不免有同类而异目相视者。然吾观齐黔敖,卫公叔,宋乐,郑罕诸人,或为食于饿者,或饩粟于国人,犹想见先王之遗风。君子之所以详著经传者,非以其事有可揄扬劝励,而欲后之人之闻风而起欤?邑人州同知李安邦,已故监生李定国伯仲氏,世以乐义好施闻于乡者也。其父从九公树在时,曾割沃畲捐祠堂,祭田,族人赠范公遗风匾,颂其义。输白金佐海防军饷,朝廷议叙八九品顶戴,荣其两孙。又常以睦邻亲族,扶颠持危,训伯仲氏。伯仲氏时以父训相警。岁丙午,雨泽欠渥,禾稼歉收,牟麦未播。相与谋于室曰:吾父夙有捐济之志,而未逮今,殆行吾父志时矣。吾等当善为继之无负也。爰捐金买粟,凡村人乏食者计口给食无所却拒。于是族党中赖以保聚者百有余家。越明年,秋禾有成,乡耆翟义鳌,陈万年,王永魁,李浚等,感其义合词具,禀述其颠末,吁请予言,勒石彰美。夫方年之就荒也,贫民待食,朝不及夕,人情汹汹,几难自保。然而稷之民,卒安堵饔飧,若忘其乏食者,岂非以诸君捐济之力哉?予自乙未通籍,后来宰斯邑,即闻李氏之家世有义行,心窃异之,而未遽深信也。今伯仲氏善承先志,不坠家声。不惟不以贫富相耀,乃能以贫富相通,出有余,补不足,分财散利,将与乐,罕诸人,同其义举而恤灾救患又何异?睦姻任恤之行,是盖国家承平二百余年,饮食教诲之深仁厚泽,旁洽于河汾僻壤者深乎?夫旌奖善类,以为不能者劝,司民者之责也。予既喜伯仲氏之以仁持富,世济其羙。又喜乡嗜之不没人善,而共彰其善也,故乐为之叙。伯氏名文魁,仲氏名武魁,世居邑之和合里上费村。 赐进士出身诰授奉政大夫同知衔知稷山县事加五级纪录六次滇南李景春顿首拜撰 儒学廪膳生员汾阴李如圭顿首拜书 道光十二年岁次戊申六月十二日立

相关参考

成都这座豪华武将墓,为何暗藏这么多音乐密码

提到赵廷隐,你也许会感到陌生,但是提到成都博物馆的这件文物——“撞脸”国乒老将马龙的陶俑,你一定不陌生。这件文物正是出土于成都龙泉驿区赵廷隐墓。这位神秘墓主人在五代时期的成都赫赫有名,要知道,他可是打

古人都讲究衣锦还乡,独霸山西的阎锡山,回家乡时是怎么做的

阎锡山号称「”山西王”,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阎锡山旧照)阎锡山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一个小地主家庭。从读书开始,到入伍参军,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血拼,最终成为了山西的实际掌权者。古人

为什么说豪华的慈禧陵其地位不如慈安陵尊贵呢

两座定东陵东西并排,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在西,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在东。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十分讲究排列次序,谁在前谁在后,谁在左谁在右,都是大有学问的。慈禧生前称西太后,慈安称东太后。东太后的陵寝却在西

此人是杨过唯一的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名气比杨过还要大

古代的人们是非常讲究江湖义气的,并且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这些情况是我们现代人都无法用言语来对比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是因为古代人有可能为了兄弟之情,宁愿牺牲掉自己的性命,也要保住他人的勇敢,贪生不怕死

古人怎么吃散伙饭?还要分成文武两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相信各位同学在分别之前肯定都少不了吃一餐散伙饭,祝福各自都有个美好的未来。其实吃散伙饭这个传统,从古代就开始有了,而且古人吃散伙饭讲究更多,还有文武之别。毕竟古人十分讲究礼

被忽略的这个山西古城,比平遥还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张壁古堡是中国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遗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庙、琉璃碑等为全国罕见。地面阴阳五行,地下六壬奇门,一条长约3

宋军占据绝对优势,为何还要跟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宋真宗登基的第七年,即公元1004年,始终不消停的辽军,再一次侵扰大宋边关。这次跟以前不同,辽军不仅人数众多,且由太后和皇帝亲自带队,整容不可谓不豪华。敌军来势凶猛,定州很快失守,紧接着镇守云州的将领

还要灌水银

陪葬是封建皇帝一直以来的传统,在当时在看这是一种潮流,特别是在战国时代,特别的盛行,陪葬也有很多的讲究,有人会把各种各样的宝贝都会放进去为墓主人陪葬,也有用活人陪葬的,也就是人殉,帝王驾崩后除了会有嫔

比赤兔还要厉害的乌云托月马,居然如此神奇

的卢、赤兔、青骢、爪黄飞电等等,这些马匹都是我们非常了解的古代名马,一个个通人性善征战,日行千百里也不成什么问题。然而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匹马比这些马还要厉害,叫做乌云托月马,不光是力大无穷,而

明知分封诸侯王有后患,还要这么做,浅析刘邦分封诸侯的深层原因

大秦帝国建立后,没有及时改弦更张,而是持续严刑峻法,虽然现在有些考古简牍出土,显示秦法并不残酷,但依然改变不了它的繁琐,普通人被一张严密的刑法大网罩住,稍不注意便要犯法。加上大秦帝国急于求成,接二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