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马桂源中计。。。)
Posted 知府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宁马桂源中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宁马桂源中计。。。)
陕回白彦虎和崔伟部配合河州回部在太子寺打了个大胜仗,刚刚看见成功的曙光,就发现马占鳌等人开始策划投诚,觉得不妙,立马脚底板抹油,往西宁跑,找马桂源去合作了。 马桂源是西宁的回部领导者。他是虎夫耶花寺门宦创始人马来迟的四世重孙,按照世袭规矩,很年轻的时候(应该是20来岁)就成了花寺门宦的第六代「 ”穆勒什德”(教*主)。不过,他念经布道的时候,热衷功名,出钱捐了个候选同知(知府的副职)。 西宁最早响应陕回起事是1863年5月的马尕三率众举兵。青海办事大臣玉通无力平息,向省府求援。可甘肃各地乱成一片,没有兵力可派,只能听之任之。结果西宁知府也被回军戕杀。穆图善代理陕甘总督后,则力主招抚。穆总督一直喜欢低成本来办事,先招金积堡,别人来个诈降,虚与委蛇;后头又招抚河州,差点连命都搭进去。 办事大臣玉通接到总督的命令,左思右想,觉得通过马桂源的宗教地位来招抚起事回部是个妙计。遂保举任命马桂源为循化知府,又任其为西宁知府。马桂源的兄长马本源则被任命为循化营游击(军队官职),又兼任为西宁镇总兵(军队官职)。马尕三和马氏兄弟串通一气,假意就抚,糊弄省府官员。进而借官府之名要挟群众,滋扰地方,荼毒百姓。这样一来,西宁回军独具特色,居然是打着官府旗帜的起事队伍。回军首领又兼任政府官职和清军将领。玉通被人利用,却又无可奈何。百姓受了苦来找他告状,他唯一能干的就是对着大家伙叹气,陪着百姓流泪。手里没兵啥也干不成,只能委曲求全。马尕三死后,由马桂源的堂叔父马永福继任回部首领。 马桂源久闻陕回威名。白彦虎率部到西宁后,马桂源看见这么多能征善战的队伍来投奔自己,喜出望外。觉得不用再遮遮掩掩和官府演戏了,直接摔了知府大印,公开揭竿起事。自称「 ”陕湟兵马大元帅”。「 ”湟”指的是西宁,意思是他是陕西和西宁两部回军的最高统帅。 然而有意思的是,他明知清军已经重兵压境,却放着西宁城池不守,居然带领部队出城去东讨西伐——过一把兵马大元帅的瘾。马永福觉得这两个堂侄子简直是疯子,不可理喻。干脆不理他们了,掉头帮助西宁的百姓设防守城,以求自保。马桂源简直要气死,觉得这个叔父更加是个疯子,又掉头攻打西宁城。于是这爷父子几个城上城下枪炮相向打得不可开交。 窝里斗得正热闹的时候。1872年,在金积堡阵亡的湘军名将刘松山的侄子刘锦棠率部摧枯拉朽般平定收复西宁周边堡垒,挺进西宁城下。大军压境,马永福自知不敌,率部投降。陕回崔伟、禹得彦等人也率陕回队伍争先向清军投诚。这也比较罕见,城内城外的人打得正热闹,清军一到,大家一起缴械投降。马桂源兄弟两个则向南逃往巴燕戎格(今属青海化隆)。白彦虎没有了友军,孤军西遁大通(今青海大通县)。清军攻陷大通后,白部又逃亡肃州(酒泉)。 刘锦棠觉得马桂源可能是受了白彦虎的蛊惑,于是命马永福去巴燕戎格招降侄儿。马永福心里有气,认为自己是长辈,不值得纡尊降贵,就让自己的儿子马德源跑一趟。马桂源兄弟心里对叔父也有气,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自己的堂兄给杀了出气。马桂源一教之主,行事鲁莽、不顾大局,特别是手足相残的事搞得整个花寺门宦怨声载道。结果人心离散,麾下各部面对清军进剿,陆续叛降。 马桂源自己撑不下去了,也想投降。可清军觉得这人忒不靠谱了,没人理他。马桂源想来想去,只有找马占鳌去斡旋撮合,求求左宗棠了。自己是掌教之人,马占鳌是花寺派的阿訇。你不听我的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马占鳌看着马桂源派来传递信息的手下,又惊又喜。惊的是马桂源如果接受招抚,其凭借花寺门宦掌教人的地位,肯定会成为清廷管理地方的大员。那自己坐镇地方、雄霸河湟的美梦岂不是付诸东流,化为泡影了!喜的是马桂源居然找自己来想办法投诚,这下可把主动权攥在手掌心了! 无毒不丈夫!马占鳌心毒手辣地给自己的掌教人设了一个套。他当即安排给马桂源回信,表示自己是虔诚忠实的花寺教徒,应该义无反顾地为掌教人铺路修桥,帮助老人家平安落地。马桂源大喜过望,按照马占鳌的约定,在1873年正月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毫无防备、赤手空拳带着几个主要将领来到巴燕戎格城外东山找马占鳌商讨投诚事项。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马占鳌的重兵环伺包围。结果不用说,马桂源一众俯首就擒,「 ”解省磔于市”。「 ”磔”的意思是四分五裂。相关参考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 孙、刘联合抗曹后,曹军和周瑜的人马隔江对峙。曹操就想劝降周瑜,他召集文武百官说道:“周瑜乃东吴大将,如果能降服他,东吴军队将不战而败,谁
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入京,晋谒慈禧太后,因未能得到回任的命令,一时不敢离京。谁料这一待便是一年。 张之洞生性旷达,在京城赋闲无所事事,闷得发慌,便经常带着仆人去古玩街琉璃厂闲逛,从东口走到西口
我们做错事情,总喜欢找外因,而不是自我反省,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一个人如此,一个组织如此,一个国家更如此~清朝的衰落,不在于洋人的强大,而是因为自己的闭关锁国和不思进取,最终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反正活不下
近西宁却极少人知,不逊塔尔寺有着恢弘建筑和壁画的明代皇家寺院
车子颠簸在黄尘弥漫,时有货车疾驰而过的高原山路里,路边厚实的水泥护挡暗示着车旁一米是视线不及的悬崖渊壁,距离西宁三个多小时,在难以想象的偏僻之所,终于找到了这座庙宇——瞿昙寺。不负期待,真是难以想象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迹”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有传奇色彩
>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策和的父亲,官任长沙太守,为十八镇诸侯之一。作战勇猛,后以轻骑出战,被江夏黄祖射杀。>> 孙坚年轻时做过县吏。17岁那年,他与父亲一起乘船到钱塘去,正巧遇上海盗胡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迹”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有传奇色彩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迹”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有传奇色彩
说到曹操,人们不禁会想到三国时期,那位平袁绍,讨东吴的枭雄,起点并不高的曹操,能够在三国时期,叱咤风云,让各大诸侯听其名皆胆寒,曹操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诗人,才华在当时可谓是顶
曹操杀荀杀杨修兔未死狗已被烹了择主而事也难免可悲下场主讲人:段启明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关键的时候都是谋臣出谋献策,官渡之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而袁绍之所以失败也就是因为他不能够正确地用这些谋臣,荀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