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中发现的 ”沭阳砖”
Posted 凤阳
篇首语: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考证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中发现的 ”沭阳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考证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中发现的 ”沭阳砖”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五〇载:洪武二年(1369)九月癸卯,「 ”诏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 ”临濠”即今安徽凤阳,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濠州置,以城临濠水得名,治钟离县。洪武二年,朱元璋在自己的出生地营建都城,因南有应天(今南京),北有开封(时称北京),故而将这座都城以「 ”中都”命名。 为了营建中都城,明太祖曾下令,命安庆、淮安、镇江、扬州、抚州、赣州、饶州、吉安、建昌、临江、南昌等府,为明中都烧造城砖。在民国《沭阳重修县志·金石》中,曾记载有一种「 ”古砖”,文曰:「 ”淮安安东县造提调官□□□□伯作頉丁□□□洪武七年三月□日。”之所以要将此砖记录在案,是因为当时该砖的出土地位于沭阳县境内,即「 ”高家沟南街方姓挖出此砖,现存程仰希家。”高家沟,即今涟水高沟镇,清代及民国初年时为沭阳辖地,民国三十年(1941)十一月划归涟水,属第四区。 明中都遗址俯视图 据正德《淮安府志》记载,明初洪武年间,沭阳并无城垣。「 ”沭阳县城旧无城池。正德六年,流贼犯境,民无所守。七年,知县易瓒筑土城,周围八百九十四丈四尺,高二丈二尺,池深一丈。”「 ”九年,知府薛斌以县北当齐鲁,平原无险阻可凭,请于朝,用属县旧废驿递钱,并各县逐年均徭内带征五分之一,买砖石包砌。”由此可见,沭阳城墙直至明代中叶时才用上砖石,而县志中记载的这种烧制于洪武七年的「 ”古砖”,显然不是为建沭阳城而准备的。 沭阳县城垣 史籍记载,明中都分大内宫城、禁垣皇城、中都城里外三道城,用砖颇钜。宫城是最里面的一道城墙,自洪武三年开始修建,六年由汤和主持垒砌。城墙底层铺设大方青石、花岗条石数层,以上全部用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1厘米,重约50斤的大城砖砌筑,极为坚固。宫城以外还有一道城墙名为「 ”禁垣皇城”,亦称「 ”周垣”,是宫城的外墙,其结构与宫城相似,均为砖石砌筑。全长「 ”十二里又一百四十一丈”,高二丈。最外面的一道是明中都城。按《明实录》中的记载:洪武五年正月甲戌「 ”定中都城基址,周围四十五里”,呈正方形。皇城居中,东西对称,每边三门,共十二门。仅此为例,营建明中都所耗费城砖将是个天文数字。 按北宋《营造法式》中记载,其「 ”窑作”部分共有13种不同类型的砖,常用的有方砖、条砖、压阑砖、砖锭、牛头砖、走趄砖、趄条砖与镇子砖等八种。其中条砖即用于砌墙,长一尺三和一尺二两等。而明中都所用的条砖,其体积与重量则远远超过以往的城砖,长、宽、厚的比例基本按4:2:1的汉砖规制,砖体厚重扎实,俗称「 ”大城砖”。 安东砖 由于营建明中都是当时的国家级工程,因此对于城砖的烧造均有严格的规定,取材、制坯,烧制、运输,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工程须有严密的管理体系方能实施。根据王剑英《明中都城砖》一文考证,目前在明中都遗址发现的各类地名砖中,分别涉及到直隶南京、江西、湖广两省22府、68县以及2个巡检司。为严格落实分工,地名砖上除了印有所属府、州、县等产地信息外,还大多标明了提调官(所在州县的副职)、司吏(具体承办人)以及作匠(制砖工匠)的姓名,如若城砖质量出了问题,责任则由这三个人承担,后果很严重。 安徽凤阳县博物馆 因工程量巨大,此类地名砖大多由各地分别按规制烧造,再由水路或陆路运往临濠。根据目前已发现的隶属22府68县的各类地名砖分析,这些地方大多有水路与凤阳相连。如江西、湖广两地,可由当地水路入长江,北上运河再东折淮河,至临淮转凤阳。沭阳虽位于南直隶的最北端,但可由沭河经骆马湖转京杭运河,至洪泽,再由淮河运往凤阳,水路畅通。而位于中都以北不通水路的徽州府、南安府、德安府、襄阳府、宝庆府等,均未见相对应的地名砖。 2009年,安徽凤阳县博物馆对明中都午门遗址开展修复工程期间,从大量回收的明代城砖中,筛选出480余块铭文砖,其中即有民国《沭阳县志》中记载的这种「 ”安东砖”,文曰「 ”淮安府安东县造,提调官、县丞刘伯钦,作头丁成、杨遇。洪武七年二月□日。”这一发现为填补地方志中缺失的内容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沭阳砖 更为令人惊喜的是,考古工作者在这些海量的明代城砖中还发现了一块编号为181的铭文砖,该砖通长43厘米,宽20.5厘米,厚13厘米,在砖体的一侧赫然刻有「 ”淮安府沭阳县提调官典史王祯、司吏何祥礼,作匠孙□”等数字。由于史料的缺失,明景泰六年以前的沭阳县典史姓名早已不见记载,因此砖文中提到的王祯、何祥礼,孙□,其生平、籍贯均无从考证。即便如此,这一发现也无疑填补了历代沭阳县志中记载的不足。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正当明中都如火如荼的兴建过程中,洪武八年(1375)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前往「 ”验工赏功”,不料却遭遇工匠集体罢工示威。主持中都营建工程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大发雷霆,对参与示威的工匠挥起了屠刀。虽经工部尚书薛祥极力劝阻,但终未奏效。事后,朱元璋也感觉此事处理失当,于是亲自到中都圜丘告祭天地,发表「 ”戴罪谨告”,但此举并未得到乡亲们的认同。因此明太祖一回到南京,便下诏令中都停工。《明太祖实录》中称:「 ”初上欲如周、汉之制,营建两京,至是以劳费罢之。” 五个月后,明太祖下诏改建南京大内宫殿,放弃了「 ”迁都中都”、「 ”定鼎是方”的计划。至此中都城营建半途而废,而各地负责烧造城砖的窑厂却未能及时接到停工的指令,因此有部分铭文砖在烧造完成后,并未运往凤阳。因此民国时「 ”高家沟南街方姓”发现的那块「 ”安东砖”便是其中的一块。而文献中并未记载的这种「 ”沭阳砖”,或许由于数量较少,因此在本地较为罕见,史籍中也无此类记载。 -------------------------------- 参考文献 1、凤凰出版社编. 中国地方志集成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8.04. 2、王剑英著. 明中都[M]. 北京:中华书局, 1992.05. 3、王剑英著;陈怀仁等编. 明中都研究[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07. 4、(明)朱元璋撰;胡士萼点校. 明太祖集[M]. 合肥:黄山书社, 1991.11. 5、凤阳县文物管理所.凤阳明中都字砖[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6.06. 6、(明)薛修;陈艮山篆;荀德麟,陈凤雏,王朝堂点校. 正德淮安府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9.01. 7、(宋)李诫著. 营造法式[M]. 北京:中国书店, 2006.01. 作者:刘阳相关参考
专项考古发现元中都,残螭首印证昔日宏伟,破败城墙讲述红巾之乱
文物部门专项考古发掘出元代中都遗址,10件汉白玉螭首印证昔日宏伟199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文物部门在张北县境内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专项考古工作,主要原因是这一区域很有可能分布着元代的一处重要遗址。而经
挖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清理面积近3000平方米――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酿酒作坊遗址揭开面纱光亮日报记者常河马荣瑞近日,记者从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连系已揭露遗迹以及出土遗物,专家研判,位于安徽
挖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清理面积近3000平方米――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酿酒作坊遗址揭开面纱光亮日报记者常河马荣瑞近日,记者从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连系已揭露遗迹以及出土遗物,专家研判,位于安徽
说起凤阳,很多人都会想起朱元璋,这位大明的开国帝王,正是凤阳人。一个小小的县城,能够出这样一位大人物,自然是很了不得的,这个大人物,也肯定会成为这座小城的名片。但凤阳的名片可不止于此,在当地,有一种传
禅窟寺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在今临淮镇附近建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攻占钟离城,钟离属楚。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钟离城又被吴王僚夺去。越王勾践灭吴后,钟离城属越
在皖东长江左岸发现的二三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是安徽省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大禹治水到淮河北岸的怀远县,为使淮河水下泄而开凿一水道,将山一分为二,成为今天的荆山和涂山。后人在涂山建禹王庙,
西周墓葬的大量发现和发掘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50年代以来发现的重要西周墓地有西安附近丰镐遗址中的张家坡西周墓地,周原遗址中的西周墓,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北京的琉璃河燕国墓地和白浮西周墓,以及安徽
1.安徽凤阳红心镇红心镇位于凤阳县东南,全境98平方公里,现辖13个村委会,144个村民组,人口2.4万人,交通便利,省道101、县道红梅路和即将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全镇装配程控电话2100部
安徽一座不起眼小县城,曾与南京、北京齐名,被誉为“帝王之乡”
安徽,简称“皖”,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新安、庐州、皖江四大文化圈。在如今的安徽省内,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县城,人口不足65万,却是有名“帝王之乡”,它就是凤阳县。凤阳县,隶属于滁州市,地
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中,考古专家们曾发现了一处神秘的涂鸦,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它竟然是华夏最早的舞蹈绘画,究竟舞蹈的内容是什么呢?它为何看着很诡异?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