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蒋介石都喜欢把这副对联赠送同志,对联的作者是谁呢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我会努力奋斗直到亮瞎你们的双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孙中山和蒋介石都喜欢把这副对联赠送同志,对联的作者是谁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中山和蒋介石都喜欢把这副对联赠送同志,对联的作者是谁呢
「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这副对联曾多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下,被孙中山和蒋介石赠送给党内同志和部下,如: 孙中山 孙中山赠黄兴。1914年,孙中山在总结反对袁世凯的「 ”二次革命”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党内「 ”意见分歧,步骤凌乱”,「 ”未尝以统一号令,服从党魁为条件”。因此,孙中山决定建立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绝对服从「 ”党魁”个人,并要在誓约上加盖指模,黄兴对此表示反对。但是为了避免党内纠纷,黄兴决定在中华革命党召开成立大会前夕,前往美国游历。临行前,黄兴宴请孙中山。叙别时,孙中山书此联赠给黄兴,表达了对黄兴的信任和盼其早日归来的心情。 黄兴 孙中山赠蒋介石。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的叛军围攻总统府。危急关头,孙中山在左右的帮助下,化装成医生,脱离险境,避难永丰舰。此时远在奉化老家的蒋介石在接到孙中山的密电后,毅然冒死赴难。登上永丰舰后,不畏生死,指挥战斗,于孙中山共同度过了50多个艰难的日夜,由此蒋介石深受孙中山的信任。1923年1月,蒋介石回到上海,在莫利爱路29号拜见孙中山,并请求孙中山为他书写对联。这时正值讨贼军光复广州,各路军政首脑纷纷电催孙中山前去组建大元帅府,孙中山的心情特别愉快,立即答应了蒋介石的要求,写下了「 ”大道三行也,天下为公”和这副对联赠送给蒋介石。对联上款为「 ”介石吾弟属书”,下属「 ”孙文”,足见其对蒋介石的器重和二人的亲密关系。 蒋介石 蒋介石赠盟兄。陈其美、黄郛和蒋介石是同乡,又是留日同学,情投意合,关系密切。三人曾互换兰谱,结为兄弟,发誓祸福同当,甘苦共尝。为表明心迹,蒋介石还将此联刻在两柄宝剑上,分送二位盟兄。后来蒋介石在二位盟兄,尤其是陈其美的扶持下,步入了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领导核心,得以共享早年革命历史的荣耀;而黄郛则成了蒋介石日后推行对日妥协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和替罪羊,尝到的只是耻辱和唾骂。此外,蒋介石在建立蒋家王朝后,还喜欢把这副对联书赠给他的那些「 ”忠实部下”,以示恩宠。 陈其美 那么,这幅对联的作者究竟是谁呢?有的说是孙中山,有的说是蒋介石,还有的说是集古诗成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香港著名作家梁羽生考证,这幅对联的作者是清末的沈翊清。 梁羽生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日本陆军大操,清廷派沈翊清为特使赴东京观操。沈翊清观操后赠中国留日陆军学生七绝诗一首道: 上国威名溯有唐,敢辞长剑倚扶桑。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当时陈其美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他很喜欢这首诗,就抄下来送给了孙中山。孙中山特别欣赏诗中的后两句,这主要是因为它在革命处于困难时期,起到了唤起共鸣、激励斗志的作用。蒋介石喜欢书写此联,完全是效法孙中山。相关参考
曾国藩不仅是晚清时期的重臣,还是湘军的创始人,如果没有他的话,或许清朝将会提前灭亡,他可以称得上是力挽狂澜。曾国藩二十七岁考中进士,起初并没有彰显出过人的才能,官职也非常低微,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一步
恨关羽不能张飞恨关羽不能够像张飞其实是一副对人生颇有含义的对联,整副完整的对联是这样的:“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这是上联,下联是这样的“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关羽像这副对联的上半联的意思是说
导读:据说曾国藩看完密信后,面色沉重,沉吟半晌不语。后来过了很久,才拿起笔来在这八个大字上改了一个字,然后交还胡林翼,胡林翼又转给了左宗棠。据说左宗棠看了曾国藩的回复后,冷笑一声,什么也没说,把这封只
三国是大家最熟悉的历史朝代,《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诸葛亮、关羽、曹操、赵云等一系列名将名臣更是妇孺皆知。关于三国名人,历史上大量文人雅士都是感慨万千,也留下了诸多好对联。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
满纸荒诞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个中味?《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台甫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惟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鸿文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书中诗词近百首,春联也多撒布。01假作真
...天资聪颖,但在科举的道路上并不通畅。徐渭生性豪放,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生活,对于文学亦是如此。因此,徐渭对于古板
...天资聪颖,但在科举的道路上并不通畅。徐渭生性豪放,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生活,对于文学亦是如此。因此,徐渭对于古板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清朝乾隆皇帝为人风流倜傥,最喜欢微服私访,体验民情,心情高兴的时候,就喜欢吟诗题字,所以在北京城里留下了很多墨宝,传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话说有
对联,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有着较为深远的历史。不仅古代文人喜欢吟诗作对,不少皇帝也热衷于此,甚至会以此选拔合适的官员。清朝的乾隆皇帝,自幼饱读诗书,若仅凭文学上的造诣,很少有皇帝能够与之相媲美。除
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可谓是历千年而不衰,经过了两宋的成熟期,到了明清两朝达到历史的高峰,成为了文人雅士们平时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纵观历朝历代,像北宋的苏东坡,明朝的解缙,清朝的纪晓岚,这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