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甚至纵容武官犯错,就怕武官有功还不犯错

Posted 武官

篇首语:不要让世界改变你的微笑,用你的微笑改变世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怕甚至纵容武官犯错,就怕武官有功还不犯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怕甚至纵容武官犯错,就怕武官有功还不犯错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他在位十年,与父亲十月天子明仁宗的统治时间加在一起仅仅为十一年,但父子俩的成就被评价为「 ”功绩堪比文景”,也就是说他们父子俩堪比汉朝的文景二帝,史称他们的统治时间为「 ”仁宣治世”,可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治世。 可以说明宣宗是一个很不错的守成之君,按说像这样优秀的皇帝,怎么说也是赏罚分明。但纵观明宣宗一朝的官员犯罪案件,武官犯罪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比之于文官犯罪来说,明宣宗对于武官的处罚相对来说很轻,虽然有些纵容的成分。 像当时军队中最大的贪污犯就是镇守宁夏的宁阳侯陈懋。陈懋是随着明成祖多次北征的老将,因为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还曾随着明宣宗朱瞻基讨平了朱高煦叛乱,所以负责镇守当时的西北重镇宁夏。 陈懋能镇守宁夏,不只是因为他的能力,更是说明皇帝对于他的信任。所以陈懋仗着这份信任,在天高皇帝远的宁夏开始贪污起来,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 陈懋不只是纵容手下强占民田,让手下离职经商什么的,更是胆大包天的将重要的战略物资军粮给倒买出去了。 还有当地对于没收贪污犯的钱财和赃物,按规定来说一般是要充实国库,由皇帝和朝廷支配。结果陈懋是将钱财还有好东西都自己笑纳了,将没用不值钱的东西上交给朝廷和皇上。 明朝的盐业由朝廷控制,一般来说盐商是需要拿着钱到产盐区,去购买朝廷下发的「 ”盐引”也就是贩盐许可证,凭着这个盐引支取食盐,然后运往各地贩卖。 在这方面陈懋也很不客气,直接将朝廷的盐引拿来贩卖充实自己的腰包,史称「 ”私中盐六千七百引”。当时一张盐引的利润大概为十两银子左右,以这个来看陈懋是光是以此就贪污了六七万两银子。 因为陈懋的种种贪赃枉法行为,所以到了宣德六年,陈懋被人一纸揭发告到了天子御前。但明宣宗的反应很是宽容,仅仅是将告状信抄写了一份,让陈懋自己看,让他自己说明是否属实。 后来陈懋的罪行被朝廷派到宁夏的御史证实,并且比告状信中所控的罪行还要严重。明宣宗一看事情闹大了,而且陈懋这老小子也的确过分了,所以才开始收拾陈懋。 但明宣宗很明显是轻拿轻放,念在陈懋昔日的功劳,又是高级武将,只是要求陈懋追还赃物。陈懋一看明宣宗这是有意偏袒他,就开始胆大起来,面对追缴赃物的官员竟然说道自己的所有赃物都花光用完了,什么都没有,这些官员不敢惹陈懋,只能如实上报,明宣宗知道以后念在陈懋多年的功劳,又特别下令对陈懋免除追究,不予处罚。 就这样明宣宗在位时期武官中最大的贪污犯陈懋,竟然是平安无事。 再纵观明宣宗在位时期,被逮捕入狱公侯一级的将领,也就是镇守广西的镇远侯顾兴祖一人。而且还是因为事情闹大了明宣宗为了平息民愤,不得不处罚他才逮捕入狱的,但不久后明宣宗又赦免了他。 所以说在明宣宗一朝,明宣宗对于武将是相当宽容甚至是放纵的,这无疑是很反常的现象。 要知道自汉唐崇文尚武以后,到了宋朝开始重文轻武,明清朝代其实也是隐性的重文轻武,只不过这两朝重文轻武并不是那么严重,只是为了统治需要,避免武将拥兵自重而已。 像明朝开国初期武将地位很高,但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以后,武将的地位开始一落千丈。诸如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被分割为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规定五军都督府管军籍,掌军政,但没有调兵之权,而六部中的兵部则掌管铨选和军令,等于是将五军都督府的军权分走一部分。 到了明仁宗时期更是确定了文臣独重的局面,因为明成祖永乐时期,很多武官勋臣都支持明仁宗的弟弟朱高熙为太子,所以明仁宗继位以后,便不再重用武官,军国大事的决策,武官基本上都是不能过问的,等于是连议政权都没有多少了。 所以说明宣宗在当时重文轻武的环境下,相比于文官犯罪,如此宽容甚至放纵武官犯罪,是一种很反常的情况。 那么明宣宗为什么要这样区别对待呢? 首先是因为《大明律》中有相关规定,武官犯罪和文官犯罪的处罚方式不同。当然这不是关键,因为再不同,也不能像明宣宗这般放纵,肯定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而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就凸显出了明宣宗高超的帝王心术。 明宣宗之所以这样做,有三点原因:一是明宣宗认为这些武官镇守边境,能够完成守边任务就算是尽职了。其他方面不能再拿法律标准约束他们,使边境军心稳定,以达到巩固边防的作用。二是明宣宗认为「 ”武人得官甚难”,如果非要讲究那些条条框框的,那么武官肯定要经常性受处罚,本来地位已经下降了,如果再下降,那么影响更不好了,恐怕会进而影响到军心,所以要宽容。三是明宣宗受爷爷明成祖朱棣的影响,对于武将颇有好感,认为让有罪的武官戴罪立功,比之那些功高还没有错的武官要容易驾驭,效果要更好。 说白了明宣宗是在玩平衡之道,毕竟已经重文轻武起来,如果武将地位再降低,那么文臣真的一家独大了,所以要制造一种平衡。 同时明宣宗的统治艺术也很高,深谙「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不怕武官犯错,就怕武官有功还不犯错。所以并没有对武官过分要求,反而刻意放纵,使其犯错以后自己再宽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不然下面的武官都是有功劳,还不犯错,跟完人似的,那么明宣宗怕是天天都睡不好觉了。 由此可见古代皇帝的统治艺术,不喜欢完人,喜欢有错误官员。因为完人没有缺陷没有弱点,而有错误的官员,有缺陷有弱点,自然好控制。 像历史上为什么很多人被莫须有的杀死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太完人了。为什么很多贪赃枉法的人可以得以善终呢,因为他有缺陷有弱点,只要不过皇帝的底线,就是一颗好棋子,所以自然得以善终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相关参考

我们几个容易犯错的历史常识,重新认识历史

01.关于高祖与太祖为何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而非汉高祖?对于刘邦,我的习惯称呼是汉太祖或汉高帝,于是每每就被人现场纠错刘邦

屡次犯错却毫发无伤,赵普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赵匡胤如此宽容?

屡次犯错却毫发无伤,赵普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赵匡胤如此宽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赵普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动乱年代,基本上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在原籍待不下去了之后,随着他的父亲全部迁到了洛阳居

孩子犯错,皇帝让他父亲带回去教育,结果悲剧发生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唐高宗永隆元年(680),主人公名叫高真行,他的儿子叫高政。高家门第很高,高真行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高士廉。高士廉出身北齐王族,还是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兄妹的亲舅舅。当

名臣诸葛亮在出山之初为什么会屡屡犯错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头号红人

宫女犯错这个地方绝不能打?竟因这等于打皇帝

从诸多的影视剧中,可以得知古代对于宫女的刑罚各种各样,有上百种方法可以让人生不如死。每种刑罚都有它对应要处置的部位,但其实有一个部位是万万不可碰的,那就是美人脸。像什么罚跪、打板子都是司空见惯的了,今...

清代一至九品武官服装绣饰

清代一至九品文官服装绣饰一品武官麒麟补服二品武官狮子补服三品武官豹补服四品武官虎补服五品武官熊补服六品武官彪补服七品、八品武官犀牛补服九品武官海马补服

清朝的武官怎么分阶级的?

清朝的武官怎么分阶级的?怎样才能成为武官?清朝职官的外褂,在胸背正中各缀有一块『补子』,所以也叫做补服,是清代主要的官服之一。补子能用以表征官职的品级差别,根据清会典的规定,文官补子为禽纹方形补;武官

护国良相狄仁杰之风摧边关中武官龙,狄仁杰,李玉良,武官龙所演的

《护国良相狄仁杰》有哪几部,和每一部剧情简介?如题谢谢了65集古装电视连续剧《护国良相狄仁杰》共分三部,第一部《风摧边关》23集,第二部《古墓惊雷》20集,第三部《京都疑云》22集。该剧展现了唐盛时期

清朝重文轻武 但这个职位的武官可以蔑视所有文官

清朝虽然是“马上得天下”,但一旦统治稳定下来,照样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在清朝的权力体系里,文官的话语权明显高于武官。武官见了文官,自动先矮2级,一点脾气都没有。所以,曾国藩在创建湘军后,哪怕已经手握兵

俗话说“不怕红杏出了墙,就怕野花进了房”,背后的道理你懂吗

有诗言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对于红杏出墙的说法,我们老祖宗却有着另一番的解释,“不怕红杏出了墙,就怕野花进了房”。虽然大家对于红杏出墙持有严厉打击的态度,但是野花进房同样让人不安,那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