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对贵州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Posted 思南

篇首语: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到底对贵州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到底对贵州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遣傅友德、沐英、蓝玉等率领三十万大军征战南征云南的蒙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残余势力。1384年,云南已经平定,傅友德、蓝玉奉诏班师回朝,而沐英则继续镇守云贵。此后明朝又陆续派遣军队进入云贵地区,形成了军事屯堡。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 ”调北征南”。此后,明朝又推行了「 ”就宽乡”的移民政策,鼓励人口稠密的江南、江西一带的人口迁徙到贵州,并给予土地,形成了「 ”民屯”。这件事情被称为「 ”调北填南”。「 ”调北征南”和「 ”调北填南”形成了贵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大大加速了贵州的「 ”改土归流”进程、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对贵州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一,「 ”调北征南”和贵州的「 ”改土归流” 在明朝建立之前,贵州总体上还处于「 ”蛮荒”状态,中央对贵州的控制也十分薄弱。从唐朝以来,贵州逐渐形成了播州杨氏、思州田氏、水东宋氏、水西罗氏四大土司和黔南的「 ”八番”等蛮夷区。其中播州、思州和水东地区的经济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汉文化在该地区扎下了根。不过总体上,贵州大部分地区是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想要大规模开发贵州的经济,发展贵州的文化,就必须要废除土司制度。然而这些土司在贵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其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如播州等又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历代中央王朝都只能承认其统治地位,难以推行改土归流。 海龙囤:播州土司遗址 明朝初期的「 ”调北征南”却打破了这一个僵局。明朝建立后,贵州四大土司纷纷臣服于明朝,这为朱元璋派军征服云南提供了条件。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的3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贵州和四川开进了云南,云南梁王势力很快被消灭。此后,朱元璋命令沐英及其子孙长期镇守云南,并在云贵驻扎大量的军队。在贵州方面,明朝选择驻军的地区都巧妙避开四大土司的管辖范围,其中驻扎最多在安顺一带,这里是四大土司都不能控制的地区。其次在贵阳、都匀一带也驻扎有相当数量的军队。明朝大军驻扎于贵州,无疑加强了明朝对贵州四大土司的控制。 云山屯 明朝时期,地方最高的军事机构为都指挥使司,简称为了都司,在都司之下又设置了卫和所。明朝初期,随着明朝军队驻扎贵州,都司和卫所便开始设置了起来。在平定云南的当年,贵州的省级军事机构——贵州都指挥使司就建立起来了。贵州都司之下有贵州卫、永宁卫、普定卫、平越卫、乌撒卫、普安卫、层台卫(革)、赤水卫、威清卫、兴隆卫、新添卫、清平卫、平坝卫、安庄卫、龙里卫、安南卫、都匀卫、毕节卫、黄平卫等二十四卫。这些卫所成为了明朝经营贵州的据点,他们如蜘蛛网一样,由点成面,牢牢控制着贵州的局势。 清镇卫城 军事力量的存在是贵州「 ”改土归流”实行的保障。在早期,明朝先将四大土司之外的小土司逐渐革除,开始局部设置了府州,悄然开启了贵州「 ”改土归流”之路。在贵州布政使司建立之前,贵州都司控制下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普定府、安顺府、都匀府、程番府等,虽然这些府州之下还有相当数量的土司机构,但是他们基本为长官司级别的低级土司,其势力很小,不成气候。在这些府州的核心地区,明朝政府实行了和中原相同的流官治理,为贵州的建省准备的条件。 贵阳甲秀楼 军事的力量的进入,可以吞噬小土司,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消灭大土司。在永乐年间,思南田氏两大土司相互混战,此举给永乐帝提供了机会和借口。1413年,永乐帝派军消灭了思州田氏,革除了思州宣慰司和思南宣慰司,设置了贵阳府、都匀府、黎平府、思南府、思州府、镇远府、铜仁府、石阡府,共8个府。思州、思南的改图归流,使得贵州建省时机走向成熟。1413年,贵州布政使司正式建立,随后思州、思南八府被划入贵州省。在明朝中期,都匀府、程番府(后来改名贵阳府)等相继被划入贵州省,贵州省初具规模。1600年,播州杨氏反叛,明朝发动了「 ”平播之战”,废除了播州宣慰司,设置了遵义府和平越府,分别划给了四川和贵州,贵州的范围得到了扩大。1630年,水东宋氏水西安氏反,最终水东宋氏的「 ”十二马头”被革除,设置了开州,安氏的息烽、修文等地被划给划给明朝直接控制,纳入贵阳府。 可见,明朝在贵州推行了「 ”改土归流”,都建立在明朝大军「 ”调北征南”的军事保障基础之上进行的。到了明朝末期,贵州四大土司已经被消灭了三个,而水西安氏的势力也大大被削弱,只能苟延残喘。贵州的改土归流大大推动了贵州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二,移民活动对贵州经济的开发 明朝之前,贵州的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许多地区还处于「 ”刀耕火种”的经济形态,只有较为平坦的坝子上有农业生产。史料记载明初的贵州「 ”无城郭田赋之制,无乡会宾兴之典,犹然荒服陋区也”。而贵州各地的经济发展也十分不平衡,在播州也较为发达的庄园经济,黔东南的侗族、苗族这存在大量的鼓社制、议榔制、瑶老制、石牌制等原始公社制残余制度。 平坝 1382年,云南尚未平定,但是军队的粮草供应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此,朱元璋下令在贵州西部一带的普定、普安、乌撒等地「 ”戍兵屯田之入以给之”,开始了贵州的军屯历史。云南平定后,云贵地区还未完全安定下来,局部和零星的反叛、起义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种局面,朱元璋命令大军继续在贵州驻扎,并且实行了长期的屯田。军屯和卫所的设置是紧密联系的,凡是有卫所之地,必有屯田。且耕且战,兵农合一。按照规定,贵州的军屯「 ”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军官和士兵根据级别授予不同数量的土地,国家提供耕牛、种子、农具等。 本寨 贵州的军屯数量十分可观,经过60年的经营,到了宣德年间,贵州都司十八卫二所就拥有屯堡700多个,屯田面积达到了90多万亩,「 ”所收子粒足以军实”。这些屯堡主要分布在贵阳到安顺、普安沿线,形成「 ”诸卫错布于州县,千屯遍列于原野”的布局。这一带地势较为平坦,十分适合农业的发展,如今这一带依然有大量的屯堡遗存,如天龙屯、云山屯、本寨、鲍家屯等。数量庞大的屯堡,星罗棋布,散布各处,他们将中原的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工具等带到了原本落后的贵州山区,大大加速了贵州农业的开发。 本寨 除了军屯之外,贵州还形成了民屯和商屯。明朝初期,实行了「 ”移民就宽乡,”的移民政策,也就是将人口密集的江西等地的人口迁徙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就行了屯田。另外,政府也推行「 ”以罪徙实之”的政策,将犯罪的人流放到边缘地区,加入了民屯行列。通过这些政策,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调北填南”移民活动。根据《中国移民史》记载,在洪武年间,向西南地区共移民了220万人口,其中移民贵州的占据42万,位居西南第一。进入贵州的移民,政府提供土地、耕牛、农具、种子等,并提供优待,三年后才缴纳赋税。根据《贵州通志》的统计,嘉靖年间,贵州的民屯规模已经达到了47万亩,到了万历年间,这个数据增加到了134万亩。由于民屯的不断增加,明朝政府不断在贵州设置新的郡邑,形成了「 ”卫所治军,郡邑治民”的局面。 天龙屯堡沈万三故居 和民屯一起兴起的还有商屯。商屯是明朝为了解决屯田地区粮食和食盐缺乏而设置的,《明史・食货志》载:「 ”明初,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屯。”商屯的兴起和明初的「 ”开中”有密切的联系。商屯与「 ”开中”关系密切。由于当时贵州缺粮缺盐,于是政府招募商人来贵州纳米获得经营食盐的资格,这就是「 ”开中”。在「 ”开中”政策的支持下,许多商人进入了贵州,他们「 ”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形成了商屯。商屯是依附于军屯和民屯而存在的,他们的出现不仅为贵州屯田事业提供了保障,还加速了贵州商业的进步。 农田的开发,人口的流入在使得贵州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贵州的高原山地地区都已经被开发出了梯田,耕地面积得到了扩大,粮食产量也增加了。农业的开发与发展也促进了商业的兴起。由于大量的移民形成了聚居区,推动了贵州城市的兴起,如思南府「 ”商贾辐辏”「 ”人咸聚居贸易”,铜仁府「 ”舟楫往来,商贾互集”,黎平府位于清水江下游,航运发达,成为明朝重要的木材开采基地;普定卫号称「 ”冲要剧地……四方辐辏,为边一都会”。其中,贵阳由于地处贵州省的地理中心,川黔、滇黔、黔桂、湘黔等驿道在此交汇,为贵阳成为西南交通枢纽奠定了基础。 三,移民和贵州文化的发展 明代以前,贵州的居民主要以少数民族为主,文化和周边的差距很大,史称「 ”昔在荒服之外,民皆夷獠”,「 ”夷习部”,「 ”茹毛饮血”。汉文化仅仅在播州、水东、思州有限地传播。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十分提倡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教化,他将「 ”广教化,变土俗,使之同于中国”定为「 ”安边”的基本国策之一,在推动儒学传播的同时,朱元璋还推动佛、道等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在贵州四大土司臣服之后,朱元璋就下令四大土司要建立宣慰司学,官方教育体系开始在西南建设起来。 屯堡人 而大规模的移民进入贵州,必然会改变贵州的民族结构,推动汉文化的传播。明朝时期,卫所自成区域,统管所属军户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单位。这些军户大多数来自于来自中原、江南、川、陕等文化较发达的地区,进入贵州之后,他们就要求兴办儒学,因此卫学得以普遍建立起来。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普定卫儒学建立,为全省树立榜样,随后卫学如雨后春笋一样在贵州各地出现。除了卫学之外,各个屯堡也兴建了学堂、书院,为贵州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万历二十五(1597年)年,贵州全省举荐贡生2331名,各卫所就占943名,可见卫学的教育的重要。 天龙学堂 明朝一代,贵州教育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明代以前,贵州并未开科。随着贵州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贵州开始被纳入国家科举考试的体系。洪熙元年(1425年),明朝诏令「 ”贵州所属,有愿试者,湖广就试。”宣德四年(1429年)起,改为云南、贵州合试。景泰七年(1456年),定云贵乡试额为30名,贵州占10名,此后贵州的名额不断增加,到了1510年有了26名。1535年,为了激励贵州士人参与科举考试,于是准许云南、贵州各自设科。自贵州开科以来,在整个明朝贵州共中进士109人,虽然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但是纵向比较依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安顺文庙 文教的兴盛逐渐改编了贵州的文化风气,使得原本的蛮荒之地逐渐和中原接轨,加速了贵州的文化融合。如思南府「 ”蛮獠杂居,渐被华风”,石阡府「 ”悉被华风”,黎平府「 ”衣冠习尚一同华风”,普定卫「 ”附郭夷民五种,习尚不同。自立军卫以控制,卫之熏陶,渐染中原衣冠之俗”。在贵州安顺一带,至今依然有上百个的屯堡遗存,几十万的屯堡后代,他们的老一辈都身穿明朝时期的服装,说者一口浓浓的江南吴话,保留着古老的地戏,这些就是明朝移民文化的活化石。 地戏

相关参考

在真实的抗战历史上地道战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作为一个河北人,老家还有地道的人,老一辈人参加过地道作战的后代,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我们老家村里目前还有几百米地道,不过貌似现在填平了不少,毕竟目前地道没啥作用了,经常有小孩子啥的玩进去走失的。而且里

“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多大损失

“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多大损失?  太平天国爆发前夕(1851年)中国人口有4.3亿,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只有2.3亿人,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导致当时中国的一半人口或死亡或成为脱离国家户籍编制

东南地区的粮食,为支撑汉唐盛世,到底做出了多大贡献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个王朝中,汉朝和唐朝属于最出名的王朝之一。在汉朝和唐朝统治时期,中原王朝比较强大,直接影响了历史上的发展。因此,出现了汉唐盛世的说法。但是,在汉唐盛世的背后,离不开东南地区。换句话

說一說張飛給劉備幫了多大的倒忙

都知道張飛是劉備的鐵哥們,其忠誠度絕不亞於義薄雲天的關二爺。但是沒人計較張飛給劉備捅了多大簍子,幫了多少倒忙。依老鄭看來,桃園三結義的歷史價值應當客觀地加以評價,基本上是「”成也結義,敗也結義”。張飛

說一說張飛給劉備幫了多大的倒忙

都知道張飛是劉備的鐵哥們,其忠誠度絕不亞於義薄雲天的關二爺。但是沒人計較張飛給劉備捅了多大簍子,幫了多少倒忙。依老鄭看來,桃園三結義的歷史價值應當客觀地加以評價,基本上是「”成也結義,敗也結義”。張飛

抗战时军统为了刺杀汉奸和日寇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抗战时期,军统首脑戴笠在蒋介石的命令下曾策划执行了一系列针对日伪人员的暗杀行动。众所周知,当时的上海、北平都是暗杀谍战的活跃舞台。而除了上海和

袁崇焕杀毛文龙后,给明朝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毛文龙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提起袁崇焕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抗金名将(后金),做到大明蓟辽督师的位置,此人曾长期镇守在山海关外的辽西重镇宁远(辽宁兴城),其

世人皆知范進中舉後差點發瘋,你可知他最後當了多大的官

羅丹說“換個角度看問題,生命會展現出另一種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每個人都有被刻板印象影響過的時候,你以爲已經得到了真相,事實上,在所謂真相的背後隱藏着事實的蛛絲馬跡。中學的時候我們都學

孝庄太后对康熙的影响,孝庄太后对康熙有多大的影响

康熙和孝庄太后的真实关系如何?孝庄是博尔济吉特氏,本名布木布泰,她是清太祖皇太极的侧福晋,也是顺治皇帝的母亲,是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对于康熙的影响非常之大,因为她和康熙的感情特别深厚。康熙小时

“文治总统”徐世昌对近代中国有哪些影响?

...统一职。不过他的成就不是因为他在担任大总统期间做出了多大的功绩,反而是他在文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在绘画、书法和诗词发面皆有成就,因此也被后世的人称为“文治总统”。他的作品中有一本《韬养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