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甲骨断片被学者缀合起来,《史记·殷本纪》一处大错公诸于世
Posted 甲骨文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两块甲骨断片被学者缀合起来,《史记·殷本纪》一处大错公诸于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块甲骨断片被学者缀合起来,《史记·殷本纪》一处大错公诸于世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14)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甲骨文的一些常识,那么,甲骨文到底提供了哪些信息?我们先说说甲骨文是如何被研究的。 这要从甲骨文的发现说起了。1899年,当时古董商范维卿从河南安阳小屯村购买了一批有字甲骨,带到北京请国子监祭酒(国家最高学府校长)王懿荣鉴定。王懿荣本身就是金石学家,敏锐发现这是一种古文字,于是他自己也开始访求购买。1900年,王懿荣在庚子国变中殉国,他收藏的甲骨为刘鹗所购入。1903年,刘鹗撰写第一部甲骨着录书《铁云藏龟》,从此甲骨文广为人知,小屯村民开始疯狂挖掘,欧美学者也想方设法搜购。 1904年,孙诒让撰写第一部甲骨研究著作《契文举例》。之后研究甲骨文的主要人物有罗振玉、王国维和郭沫若。罗振玉出版《殷墟贞卜文字考》等著作,整理出一些殷商先王先妣的名字,并亲身到安阳小屯考察。王国维出版《殷卜辞中所见殷商先公先王考》《续考》这两部划时代的著作,其中根据两块甲骨断片,缀合起来就是殷商六位先公: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的名字,并且在《古史新证》中提出著名的「 ”二重证据法”。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才派董作宾主持小屯殷墟考古,从此揭开了官方科学发掘殷墟的序幕。此后直至今日,在殷墟出土的有字甲骨多达3万余片。这些甲骨文里多次出现「 ”商”「 ”中商”「 ”大邑商”「 ”天邑商”等商人自称,足以证明这就是商朝王都所在地。那么,甲骨文到底反映的是殷商的哪个时代呢?整体来看,甲骨文反映的是盘庚迁殷到武王伐纣这大致300年的历史。也就是说,甲骨文证明盘庚之后这段商朝是明白无误存在的。 那么,盘庚以前的商朝又是什么情况呢?这仍然要从甲骨文中的记录去还原了。在《史记•殷本纪》中,先商的世系是非常明确的父子相继,我们从对《周本纪》的解读已经质疑过。从甲骨文来看,帝喾、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的世系是不存在的,甲骨文里只有高祖夒、高祖河、高祖王亥、王亘等先王,唯一与文献可以明确对应的是王亥(振),他的名字在古本《竹书纪年》《山海经》中已提到,王亘大概就是王亥的兄弟恒。 不过,这些先王缺少世系记录,是否是真实人物也不可知。但从上甲开始,商朝的世系就完整了。这仍然得益于董作宾先生的研究。 在1933年,董作宾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提出了根据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等十项标准进行甲骨文断代。结论是武丁以以前的盘庚、小辛、小乙为一期;祖庚、祖甲为二期;廪辛、康丁为三期;武乙、文丁为四期;帝乙、帝辛为五期。在1945年,董作宾又出版《殷历谱》,依据祖甲、帝乙、帝辛的祭祀卜辞总结出「 ”周祭”制度。所谓「 ”周祭”就是对先王、先妣轮流进行的五种祭祀,以十旬为一个周期。 在这个周祭制度排列出的周祭谱里,上甲就是世系明确第一位先王,即《殷本纪》的「 ”微”、古本《竹书纪年》的上甲微。上甲微之后是匚(报)乙、匚丙、匚丁三代,而《殷本纪》却是报丁、报丙、报乙,可见此处《殷本纪》错误。报丁之后是示壬、示癸以及他们的配偶妣庚、妣甲,而《殷本纪》却是主壬、主癸,可见「 ”主”当为「 ”示”之误。根据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的观点,所谓「 ”上甲三报二示”这六位先王就是在周祭谱的第一旬受祭。 我们注意到,从上甲开始,所有的商王名字都带有个天干。这是为什么呢?古人认为一旬有十日,而每日则是不同的太阳轮值,这十个太阳被叫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就是天干十日的由来。商王以十日为名,所以又叫「 ”日名”。商王的日名是如何选择的?众所周知,纣王帝辛死于甲子日,所以不是死日;而「 ”上甲三报二示”排列相对有序,所以也不是生日;那么最可能还是后人卜选形成的,结论就是在某天祭祀某位先王。 另外,「 ”上甲三报二示”的「 ”匚”和「 ”示”,明显也不是名字。「 ”匚”本义是盛放庙主的神龛,后来也写作「 ”报”。前文我们提到《左传》说「 ”上甲微能率契者也,殷人报焉”,现在看来「 ”三报”也享有这个级别的祭祀。「 ”示”象征的是神主牌位之形,「 ”上甲三报二示”又合称「 ”上甲六示”。可见,《殷本纪》所参考的材料也是类似祭祀谱性质,但其中一些含义或许太史公已不能理解了。 「 ”二示”之后就是大乙和配偶妣丙。大乙就是鼎鼎大名的商汤,他的名字很多,古本《竹书纪年》说「 ”汤有七名而九征”,在甲骨文里能找到大乙、成、唐等称呼,商汤还被称作「 ”高祖乙”,可见地位非同一般。但遗憾的是,因为甲骨文只是祭谱,所以丝毫没有涉及商汤灭夏一事。而商朝信史又只能从盘庚开始算,那么夏朝是否存在,从甲骨文中的确是得不出结论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比较幸运的是,伊尹在甲骨文中却非常活跃。关于「 ”伊”「 ”伊尹”的卜辞多达130多条,他被附祭于上甲与大乙;甚至与上甲以前的先王一样,成为商王求年、求雨的对象。这都是证明伊尹在商代祭祀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所以,古本《竹书纪年》中所谓伊尹篡位一说,大概是站不住脚的,「 ”伊尹放太甲”的确是公忠为国之举。可以印证的是周祭谱中关于商汤到太甲之间的世系,那么太甲即位先后发生了什么呢?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相关参考
傅说简介 武丁贤相。他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后,加以重用。《史记。殷本纪》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后来「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
《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历来都是研究者们的重点,不同的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对五帝问题的考究,大家对五帝是哪五帝,、历史上有几种关于五帝的观点、各自的背景如何等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五帝问题进行了
殷墟与信史之开端 殷墟又作殷虚,即商代后期首都殷之遗址。《史记。项羽本纪》云,「项羽乃与(章邯)期洹水南殷虚上」,刘宋裴《史记集解》中所载之傅瓒语曾引《汲冢古文》曰:「殷虚南去邺四十里」。唯经数千年
学者勘察一处河床,取得一个重大发现,证实韩信兵仙之称实至名归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兵家之仙,韩信每一战都堪称传奇,比如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然而,对于其中的潍水之战,清朝曾国藩却提出质疑,认为司马迁记载的潍水之战不靠谱,难道《史记》虚构了韩信击杀项羽头号大
殷商王朝灭亡2000年后,一小国又以 ”殷”为国名,结局老惨了
封神知识点:闽国传奇(二)文/王事情凡朝代必有国号,比如成为族名的汉、海外华人的代表唐,《封神演义》中的商、周等都是国号。国号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史记·五帝本纪》言「”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
太史公司马迁所著《史记》中,描写帝王的本纪里面的最后一篇是《孝武本纪》,但这一篇的原文已经不可考了,因为据说司马迁原来写的内容让汉武帝不能接受,因此被整篇删除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孝武本纪》的内容,实际
鹿台自焚 鹿台是殷纣王之宫苑建筑,规模不小,所以《史记。殷本纪》有「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之说。这里是殷纣王经常出没之处,藏有许多珍贵的珠玉宝货。牧野之战,纣军前徒倒戈,全军覆没。殷纣王逃入鹿台,拿出
伊尹简介 名挚,又名阿衡,商汤之贤相。他具备运筹策划的才能,在灭夏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是商朝初年的元老,自汤至太甲时一直是商王的辅佐大臣,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史记。殷本纪》载:「帝太
商朝青铜爵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
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时至今日依然是有争议的,不过争议夏朝存在不存在的,大部分都是外国学者。在《史记》中,司马迁是记载了夏朝的,《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详细的记载了夏朝的存在,以及发生的主要事情。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