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五帝说——兼论先秦时代产生的两种五帝说
Posted 本纪
篇首语:鸟贵有翼,人贵有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史记•五帝本纪》五帝说——兼论先秦时代产生的两种五帝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史记•五帝本纪》五帝说——兼论先秦时代产生的两种五帝说
《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历来都是研究者们的重点,不同的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对五帝问题的考究,大家对五帝是哪五帝,、历史上有几种关于五帝的观点、各自的背景如何等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五帝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主要分析了现存古文献中关于五帝说源流的记载。 一、现存文献中的「 ”五帝”异说 「 ”五帝说”是学者对历史上的五帝构成及其排序的观点。「 ”五帝”一词在周朝的文献中便有记载,最早出现在《逸周书•尝麦解》中: 「 ”赤(炎)帝未摄,乃说于黄帝,执虽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太常),用名之曰绝鲁之野乃命少吴,请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 此后,在各种先秦文献中有关五帝的记载陆续出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五帝说: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说 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五帝说,在《五帝德》中始有明确提出。同此观点的文献还有《礼记•祭法》、《古乐》、《尊师》等。《史记•五帝本纪》也同样采用了这种五帝说,这使得这一五帝说在我们国得到了巩固地位。 2、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五帝说 这种五帝说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主要的特点是它将太皞、少皞这两位在东方古史传说中有名的两帝结合起来了。同此观点的文献还有《淮南子•时则训》、《天文训》、《汉书•魏相传》。这种五帝说与上一种五帝说是两种先秦时代最重要的五帝说,也是之后各种五帝说的基础。 3、少昊、颛顼、喾、唐尧、虞舜五帝说。 这种五帝说的来源是五行相生论,最早出现在《世经》当中,同此观点的文献还有《古文尚书•序》、《尚书•大传》、《三坟》、《五典》等。 4、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五帝说 这种五帝说成为「 ”六人五帝说”,是上一种五帝说加上黄帝为首而来,记载在郑玄的《中候敕省图》中。 5、喾、尧、舜、禹、汤五帝说 这种五帝说是王莽时期所创,并定位了国家典制,后随着新朝的灭亡而被废除,记载在《汉书•王莽传》中。 6、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五帝说。 这种五帝说出现在《资治通鉴•外纪》以及《梁书•武帝本纪》当中。 二、各种「 ”五帝”说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各种五帝说的源流进行的分析看来,第一和第二两种五帝说才是先秦时代流行的五帝说,也符合大多数人对于五帝的认识。第五种和第六种更多地带有政治色彩,属于后人的五帝说的改造。第三种和第四种都来源于《世经》。 在我国古代,帝与王的名号有时候是可以互换的。到周朝以后,帝与王的称号才开始有分开使用。关于「 ”五帝”的各种不同的说法,在战国末期才开始流行起来,而春秋、战国前期也还不是很多。除此之外,人们关于五帝的性质也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五帝是神帝,有人认为五帝是人帝。也有人有着神帝起源、人帝形成等观点。 然而,在上古传说及《山海经》等书中的上古人物还有很多,例如太碑和少碑。但《五帝德》、《世本》及《史记•五帝本纪》却略而不谈。我们认为,第一个五帝说是属于华夏的五帝说,而太眸、少睁却起源于东夷。因此华夏的五帝当中没有他们的位置。但《吕氏春秋•十二纪》当中的记载却是他们登上了帝位。 按照《吕氏春秋•孟春纪》、《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文献中的记载看来,青帝应为太睐。 太晖,少牌为东方明神,秦人做畴祠之理所当然,就如同商人棉舜,周人楠替一样,而且在此后二百多年,西人祠西神,东人祠东帝各守疆域,互不侵越,但是随着战争的延续,国家在不断地壮大,人民也一天天不断增多,对于被征服的人民的信仰,统治者们也仍然给予了重视。在战国初年,秦灵公三年(前 422 年)「 ”作吴阳上畴,祭黄帝,作下畴,祭炎帝”。 随着秦国的势力大增,曾在献公时「 ”作哇畴标阳而祀白帝”。到此时,秦人做畴有六:三个祭白帝,其余三个祭青帝、黄帝、炎帝。祭黄帝、炎帝比立西畴晚 348 年,比立密畴晚 250 年,白帝少悍的祀典最隆重,因为他是秦人所自出,青帝太睁同样受到尊崇是因为他是东夷集团的明神。在二三百年后,并祭黄、炎,是因为被统治者的信仰所致。徐旭生先生认为:「 ”这个次序是很清楚的”。 秦人崇奉四帝是出于信仰和政治上的必需,但到了吕不韦的宾客著书的时候,五行学说正如赤日中天,帝不足五,似有遗憾,少悍、太蝉‘黄帝、炎帝之外,还须再添一位。出于东夷秦人的观点,这一时期的人物,有人选资格的,不出两位,一为顿项,一为帝舜,因为他们二位同此集团有密切的联系。 但是有虞氏出于高阳(顿项),帝制项比帝舜早,而且顿顿具有宗教主的人格,所以相硕理所当然成为这位待选的五帝之一。到这里,东夷集团的五帝说也确立了,虽然在《五帝本纪》中并没有采用这一五帝说,但它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十二纪》和《月令》等文献中采纳了这种五帝说,并且《礼记》也成为了十三经中重要的经典。 三、先秦五帝说可以并存 先秦时代的两种五帝说都有充分的来源和依据,这也是为什么先秦时代两种五帝说可以并存。第一种五帝说因为其文献根据齐全,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得以采用,因此有了巩固的地位;而第二种五帝说也来源于人们对英雄人物的称誉。正因如此,这两种五帝说在先秦时代都有其合理性。而不管是哪种学说,他们都表达了人们对上古英雄人物的赞颂与敬仰。 参考文献 田延峰. (2011). 论秦的畤祭与五帝说的形成. 前沿(6), 144-147. 李衡眉. (1997). 三皇五帝传说及其在中国史前史中的定位. 中国社会科学(2), 178-189. 牟钟鉴. (1984).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的比较分析——兼论秦汉之际的学术思潮. 哲学研究(1), 45-52. 赵文娜. (2007). 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首都师范大学).相关参考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和五帝各指的是什么三皇有以下各种说法: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
五帝的排顺序第一种五帝之说:《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其说是根据《国语.鲁语》对他们的赞誉而定。《帝系》为其编造了以黄帝为始祖的世系。《吕氏春秋》及《史记.五帝本纪》承用了此说。第
1、尧,据传说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尧出生在顺平县(原完县)的伊祁山,因此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其它一些古代典籍记载,尧是黄帝的后代,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本名放勋。帝挚九年,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指五帝指,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是指哪三皇 哪五帝
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是指哪三皇哪五帝?三皇:指燧人氏(天皇)、伏羲氏(人皇)、神农氏(地皇)也有说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氏,还有另外几种说法,具体说法不一,但一般以这两种为主。五帝:指少昊、颛顼、帝喾、尧
阪泉之战最早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它发生的时间、地点至今存在争议,且是否真的发生过也说法不一。 阪泉之战真的存在吗 关于阪泉之战的描述,主要参考文献是《史记·五帝本纪》,在这部鸿篇巨制中,作
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
后稷周族的始祖,自古以来各种史书众口一词地说,那就是五帝时期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后稷”。按《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劳模后稷的身份还非常高贵:他的「”父亲”是五帝之一的帝喾,母亲则是帝喾的元妃、也即正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汉族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夏禹治水有功,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
中华始祖,三皇五帝分别是谁三皇五帝分别有以下各种说法:三皇: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记》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记》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伏羲、女娲、神农;出自
项羽是被司马迁认为得过天下的一个帝王天子《史记》给项羽作传列入了「”本纪”,这种历史待遇是只给予帝王天子的,西楚霸王由此得与秦始皇及汉高祖同侪。《史记》中的「”本纪”计有十二,分别如下:五帝本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