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火坑也得跳,汉武帝的 ”推恩令”太有魔力,诸侯们只能笑着喊疼
Posted 诸侯
篇首语:知识的用处就是夜行人的火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是火坑也得跳,汉武帝的 ”推恩令”太有魔力,诸侯们只能笑着喊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是火坑也得跳,汉武帝的 ”推恩令”太有魔力,诸侯们只能笑着喊疼
公元前127年,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局面,汉武帝毅然施行「 ”推恩令”,这一举措极大的增强了汉朝中央的权力,从此之后,各诸侯国逐渐衰落直至彻底消失。 「 ”推恩令”名为推恩,实则是把诸侯国放在火上烤,但是各诸侯国的国王们绝不会喊停,他们只能笑着哭。 汉武帝画像 其实要论这里面的原因,还得从秦始皇时期说起。 郡县制还是分封制? 秦始皇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同时,他还创立了当时最先进的制度「 ”郡县制”。要说郡县制真的是一个先进的制度,如果能够顺利实施,那么秦朝的统治很可能就不是二世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事要怪就怪郡县制太超前了,以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根本无法理解。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但是六国还有很多的贵族和士人,这些人还要继续生活,想要升官发财,但是郡县制的后果,就是这些人没有了升迁的道路,以往的诸侯王改成了郡守,而郡守都是中央直接委派,这样的话他们的抱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秦朝郡县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有一点,当时的人思维还停留在分封制的阶段。以淳于琼为首的儒生就劝秦始皇实行分封制,把皇子分派到七国的旧土中,这样才能安定天下人心。 往往淳于琼的这一观点被认为是迂腐的,是开了历史的倒车的,因为周天子大权旁落,各诸侯势力过大,导致了春秋战国多年的战乱。这不就是因为分封制的才导致的吗?难道这一血的教训还不足以说明吗? 但是根据秦国当时的国情来说,恐怕还真的是有点问题。秦始皇的郡县制虽然好,但是当时的士人却无法完全认同,这就留下了秦亡的隐患。 郡国并行 等到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其实面对的情况,和秦始皇差不多,同样面临着如何治理天下的难题。刘邦选择的是郡国并行,即汉朝即有郡县,又有诸侯国。这一举措其实与秦始皇时期相比是历史的倒退,但是这样的倒退又推着汉朝使劲往前跑了好几步。 刘邦用了好大的力气,铲除了卢绾,英布,彭乐这些异性王,之后又规定异性不能封王。汉朝的天下这才安定下来,但是国中之国,是个大问题,在西汉初期,天下六十个郡,有四十个掌握在诸侯王手中,只有二十个在中央。这样的局面,导致的问题就是中央的权力被极大削弱。 牛人晁错 到了汉景帝时期,历史出了个牛人,这个人就是晁错。晁错是个强硬派,他主张采取强硬措施削藩。 但是汉景帝担心这样一来会引起诸侯反叛,谁知道晁错说,不削藩是反,削藩也是反,为什么不主动去干呢?这样还会掌握主动权。 汉景帝本来就赏识晁错的才华,听他这么一分析,就信了他的话。为此,汉景帝先挑软柿子捏,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胶西王,赵王,楚王各自的领地削去大片,直接划给了中央。他们三个力量小,只得认命。 但是这样的举措,却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吴王刘濞。 刘濞看到皇帝削藩,心想早晚会轮到自己,还不如早反。同时,刘濞和汉景帝还有个人恩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在长安用棋盘砸死了刘濞的儿子,但是刘濞敢怒不敢言,一直记恨在心。 正好趁着削藩的时机,还能给儿子报仇,何乐而不为。于是,刘濞集合胶西王昂、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发动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根源便是汉景帝的强硬削藩,幸运的是汉景帝平定了这场叛乱,如果像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那样,汉朝估计早就没了。 牛人主父偃 削藩这件事真的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汉武帝也想削藩,但是又不能像他父亲汉景帝那样采取强硬措施,这时候,主父偃就像是上天派给汉武帝的,他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们知道,汉朝的诸侯王实行世袭制,但是这个爵位只传给嫡长子,庶出的王子是没有封地的。这样一来诸侯王就像是地方上的土皇帝,能永远的把这个爵位传下去。但是只传嫡长子这件事,也有漏洞。 那就是庶出的王子该不该享有封地?主父偃的眼光独到,他献给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是抓住了这个弱点。推恩令的最大措施,就是庶出的王子也享有封地,这样一来,诸侯王只要儿子多,他的封地就会分下去,直到最后无地可分。 而封地小的地方被降为侯国,侯国与县同一个级别,隶属于中央管辖,这样的话诸侯国就会分解成一个个小的侯国,从而都会隶属于中央。 这一招真的是太高明了,它让诸侯国没有反对的理由,只能任由王国被肢解,最后被中央吞并,好比是在火上跳舞,一边忍着疼跳舞,还要做出无所谓的表情。 主父偃能制定出这么一个绝妙的方案,其实和他的遭遇还是分不开的,主父偃早年曾经在诸侯国中谋职,但是始终没得到重用,这可能和他贪财有关。也正是因为在诸侯中没有闯出天地,所以才跑到汉武帝身边,受到了汉武帝的接见。 王刚饰演主父偃剧照 要说主父偃不受见于诸侯,之后又想出整治诸侯的办法来,这样人生际遇也很有意思。 早在主父偃之前,汉武帝已经采用董仲舒的意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的观点,从而在思想上加强中央的权力。而主父偃的推恩令,则让中央在实际统治上完成了集权。 总结 自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后,汉宣帝,汉昭帝又继续实行,从而让西汉的中央集权越来越强。而秦始皇想要一蹴而就实行郡县的方案,在汉朝用了上百年,这或许说明一个道理:好的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很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当时人的认识不够的时候,超前往往会产生滞后,而循循善诱,找出合适的方法才是关键。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推恩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推恩令,可能很多人还不是很熟悉,这是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条重要政令。这项政令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
汉武帝最信任的哥哥,生了一百多个儿子,推恩令对他完全不起作用
西汉王朝传到汉武帝,虽然国力蒸蒸日上可是外有匈奴环伺;内有藩王作乱,虽然汉景帝上将周亚夫以平定「”七王之乱”。可是这些王爷尾大不掉,所以汉武帝在即位之后制定了「”推恩令”。此举就是削弱藩王的势力让皇权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里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提到漢武帝,總讓人不由而然的肅然起敬,漢武帝在位時期,政治上加強集權,思想上獨尊儒術,經濟上進行幣制改革和開通絲綢之路,外交上北擊匈奴,開疆拓土,犯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里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提到漢武帝,總讓人不由而然的肅然起敬,漢武帝在位時期,政治上加強集權,思想上獨尊儒術,經濟上進行幣制改革和開通絲綢之路,外交上北擊匈奴,開疆拓土,犯
汉武帝刘彻,七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几乎与千古一帝秦始皇齐名。在位五十多年间,对内颁布推恩令,消除了地方诸侯对朝廷的威胁,对外开疆拓土,吊打匈奴。为了巩固统治
在明朝历史上,曾经有一场著名的靖难之役,广为后世所熟知。这场靖难战争,名义上是因为建文帝削藩,导致藩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开始。最终的结果,则是以藩王朱棣成功打下南京,成为了明朝第三个皇帝。在后世史学家眼
主父偃是漢武帝非常寵信的一位大臣,他才華橫溢,向漢武帝提出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推恩令”,利用“推恩令”削弱諸侯的力量,為漢王朝的穩定立下大功。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有才之人,為何會落得被漢武帝滅族的下場?
汉武帝刘彻,十六岁时继承了皇位,公元前87年去世,共在位五十四年。几十年间,汉武帝为了选拔人才,开创了察举制;颁布了推恩令,巩固了皇权。另外,在军事方面,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
1.人教版初一,如何评价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期间,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实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打击地方势力;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监察制度;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建立羽林军、羽林孤儿和八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