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慈禧为了避开洋人,打算迁到一个古都,为何最后放弃计划

Posted 慈禧

篇首语:自由的生活方式是借知识和洞察获得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末慈禧为了避开洋人,打算迁到一个古都,为何最后放弃计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末慈禧为了避开洋人,打算迁到一个古都,为何最后放弃计划

清末时期内忧外患,1899年曾经有一次在洛阳兴建新都城的设想。近年清查清朝档案时,发现了当时的奏折等文献。 洛阳的国都史,主要集中在东周至唐朝这一千多年,古语中京洛就是京城的代称。 东周500年历史,东汉定都于洛阳,曹魏、西晋随之,其后北魏,隋唐两朝,洛阳又是东都(神都),地位仅次于长安。五代十国,后唐灭后梁,迁都于洛阳。 北宋初年,也有过迁都洛阳动议,因赵光义势力反对未成。不过,北宋西京河南府非常繁华,司马光、范仲淹、富弼、吕蒙正等名人荟萃。 此后,洛阳不再是国都,直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末列强入侵,京师(以下皆指北京)在慈禧看来似乎不是那么安全。北距沙俄不远,东又有渤海湾,英国和法国的舰队可随时从天津登陆,慈禧感到睡觉都不安稳。 她打算迁都以避开洋人,看中了中原腹地、天下之中的洛阳。 清朝的历史资料详细记录这次勘探新都的过程: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慈禧太后考虑到北京靠海,容易遭受洋人入侵,把目光投向了天下之中的洛阳。 迁都不是小事,河南知府(洛阳知府)文悌接到密旨,为兴建新都进行地理情况勘察。 文悌极为重视这件事,组织了多名后补知县,举人等洛阳当地士绅分头进行调查,然后上折子给朝廷。 奏折中讲述了洛阳附近山川地貌,河流分布等,明清洛阳城城内狭窄,认为兴建行宫需要另找城址。该文献相当于文悌踏勘评测后写的「 ”可行性报告”,按朝廷的要求逐条给予禀报,分六部分: 一、「 ”何处地基可建行宫?” 文中写道:「 ”查洛阳县城,今仅周围八里三百四十五步,比之京师内城只九分之一,前临洛河,背倚邙山,无能扩展……” 清朝时的洛阳城仅是隋唐洛阳城的一隅,这样的面积肯定无法作为都城。文中建议或者向西扩展建设宫殿;或者在「 ”汉都旧地(即汉魏故城)另建外城”。(这两个地方都在偃师)然而,这样「 ”工程太巨,工期太久”,不是一个小小河南府知府「 ”所敢妄拟者矣”。 二、「 ”修工需用砖瓦木石应何地取材,工匠应于何处雇觅?” 文悌这样写道:「 ”查河南府群山四绕,而多童山土岭,半为乡民垦为梯田,近郡城临驿路绝无大树。”嵩山之上仅「 ”嵩阳书院有古柏二株,岳庙有松柏二三十株”。府城「 ”附近之名胜如龙门香山寺等处均树木无几”。唯查得「 ”嵩县西南伏牛山等大山之中尚有大木可采”,但运出艰难。建设宫殿所需木材量大,「 ”唯有由黄河挽运”。至于砖瓦,「 ”本地可以开窑烧造”。至于工匠,「 ”窃以为大匠仍宜在京城雇觅,群匠即赴南阳府招募”。 三、「 ”本地储蓄若干,何路可通饷运?乘舆所在,需用浩繁,何路可通馈运?” 文中写道:「 ”查河南府自光绪三年荒祲后,不但民无储蓄,即田地亦半荒芜……储蓄之道慨乎难言。”在充分叙述了河南府各地的灾荒困难之后,文悌提出修建行宫费用巨大,迁都以后豢养百官也花费巨大。若真要迁都洛阳,「 ”唯有邻省协拨制钱与粮米同筹转运为上策”。文悌还具体规划了六条由外省往洛阳的转运线路,其中以黄河为首选,其次可由安徽省凤台县经过本省沈丘、周口至朱仙镇,通过贾鲁河运到郑州京水镇,最后水路运达。 四、「 ”如何筹款修建?” 文悌提出:「 ”此等有关大局之事,原不能仅有河南一省定议,如果一定举办,自当廷臣集议,筹款一节应听户部指拨。若仅修盖行宫一所,恐亦非本省力所能及,似当请旨派勘估大臣、承建大臣来豫兴修为是。”如果由本省筹款修建,根据之前乾隆皇帝驾幸中岳嵩山及重修中岳庙所耗费的银两估算,需要白银一百二十万两。如要本省筹款,需将本省每年上解户部的「 ”漕折、漕项、京饷……”等项截留三年,每年解往山东的「 ”船料银”、解往山西潼关的「 ”仓银”截留十年,或者由户部负责筹款。 五、「 ”四境之外有何险要可以据守?” 文悌根据勘察情况写道:河南府西南「 ”与陕西省接界,路僻山深,扼守较松,远则荆紫关、武关、龙驹寨、盘豆山,以抵潼关,皆可守也”。西北「 ”濒临黄河,河北之风陵、茅津要渡,盐池、横岭各隘亦宜扼守”。东南「 ”地渐平衍,通路纷歧,守制颇难”。东北「 ”尤入洛孔道,历观往史,洛阳之变无不由此失事,极为紧要”。 六、「 ”百僚属司扈从人众均需有所安置,共计应用房屋地基若干丈尺。” 文悌提出,乾隆十五年皇帝驾幸中岳嵩山,「 ”不过圣驾偶尔时巡,驻跸仅只数日,各官兵或住帐房或赁民居”。即便如此,当时「 ”外运帐房共用官驼八百八十一支”。如今若打算在河南府建行宫一所,「 ”事虽极难,尚可勉为”;如要为「 ”百僚属司扈从官兵”安置处所,那真是一件「 ”无从措手之事”。如果一定要来,只有扩展现有城池。「 ”京中旗兵数十万人”如果随来,更是「 ”无地自容”。如「 ”展城移郡”,势必大量圈占民田,「 ”失业之人必多”,则「 ”怨溃可虑”。文悌认为如果从防御角度,洛阳北有邙山,西有崤山,西南有熊耳山、伏牛山,东有嵩山,北有太行山、黄河,易守难攻。 洛阳是九州通衢,方便去西北,西南,湖广,两广等地。缺点是河南一省经济能力有限,很难提供那么大的开销。 尽管做了勘察工作,文悌还提出了反对理由,他认为迁都花费太大,老百姓也承受不住。 文悌的意见进了宫后,慈禧还没有拿出明确的态度。大半年后,八国联军进了京师,慈禧和光绪仓皇西逃,一直逃到了西安。 不过,慈禧回京时,路过洛阳,在洛阳呆了七天,然后回到京师,继续作威作福去了。此后清政府国力衰败,再也没有提迁都的事情。

相关参考

清末,列强入侵时,多数百姓不止不反抗,为何反而愿意和洋人接触

清朝末期,列强侵略之际,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一般都未曾抵抗,好一点百姓就作壁上观,至于差一点的,甚至直接去帮洋人的吗忙,更有甚者自愿去帮洋人刺探情报。首次鸦片战争之时,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虽说是曾经

慈禧太后为何不坐洋人的奔驰车

以往很多图书将慈禧太后描写成刁钻毒辣、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这只是由于政治权威湮没了她的女人特质。这位讲究品位、时尚的“老佛爷”,率先接触并享受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现代物质文明,她享用电灯,

揭秘慈禧太后为何不坐洋人的奔驰车

以往很多图书将慈禧太后描写成刁钻毒辣、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这只是由于政治权威湮没了她的女人特质。这位讲究品位、时尚的“老佛爷”,率先接触并享受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现代物质文明,她享用电灯,

慈禧为什么那么惧怕洋人

慈禧为什么那么惧怕洋人?  清朝的慈禧太后就是大清王朝的一个代表,代表大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对于维新变法等疯狂的镇压,对于义和团等农民组织也是毫不手软。但是为啥一提到洋人就吓得尿裤子呢? 

道光的墓地原本定在清东陵,为何他不顾祖训,非要迁到清西陵

清朝有两处著名的帝王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其中清东陵修建于顺治年间,共埋葬了五位皇帝。雍正在位期间,本打算跟随祖父顺治和父亲康熙的步伐,把陵墓建在清东陵,后来却改变主意,看中定市易县的一块风水宝地

"慈禧60大寿,为何放鸟鸟不飞,放鱼鱼不走

慈禧太后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女性统治者之一,是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据各种正史、野史记载,在慈禧太后身上发生过很多神奇的事情,其中有一件就是慈禧太后60大寿的时候,放鸟鸟不飞,放鱼鱼不走。那么,这究竟是怎么

她是清末的丑公主,敢当面说慈禧是老寡妇,慈禧也怕她三分

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编曾经和大家说过咸丰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个手中握有实权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太后开始掌权专政。后来的光绪以及宣统皇帝都只不过是明面上的傀儡罢

揭秘慈禧太后老佛爷为什么对洋人满怀愤恨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

揭秘慈禧太后老佛爷为什么对洋人满怀愤恨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

“清末状元”张謇一句什么话竟让慈禧失声痛哭

清代状元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影响巨大、声望颇高,在张謇眼里,没有比国家利益更高的政府利益。当一个旧体制愿意更新并处于更新阶段时,他会与其保持最大诚意、最大程度的合作;任何人都不会说张謇顽固、保守。即...